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奋斗在七十年代_分节阅读_第90节
小说作者:山楂丸子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598 KB   上传时间:2016-07-12 20:20:48

  村里人办酒席不讲求吃的多精美,在他们看来,菜盘子越多,分量越足,那绝对就是越好。

  潘阳孬好也整过两次酒席了,多少摸清楚乡亲们的脾性,这回潘士松办酒席,猪肉、鱼肉那是必不可少,此外鸡鸭鹅牛羊肉,还有猪蹄、牛百叶、牛板肠等席上都有,再加上蔬菜小炒,零零碎碎整了将近二十个菜。

  户上户下的乡亲们吃着能不叫好么!

  眼下听孟广美这么说,朱秀芝接过话茬子道,“可不是,哪止酒席好,你看看人家那房子,还置办了沙发电视机呢...“

  说着朱秀芝扭过头对王家美道,“家美啊,你和士勋就没士松整的好,士尧就不说了,他结婚早,那会儿你公公还没发家起来,可你跟士勋结婚那会儿,你公公手里头就有钱啦,你们和士松结婚也就隔了两年而已,你看看,这差距,摆在眼前的,你公公这么做,可有点偏心了啊。”

  闻言,王家美心里不是滋味,哼笑了一声,阴阳怪气道,“钱是我公公的,他想在谁身上花就在谁身上花,我不过是个儿媳妇,能有什么意见?我公公还给老三买大卡车了呢,士勋倒好,还窝在县城修电路...”

  “他想偏心,我能有什么法子?”

  朱秀芝忙道,“你也是的,你公公不给,你们就不会闹啊,俗话说的好,会哭的孩子才有奶吃,你不管他要,这么大的家业,到时候能分给你多少?”

  朱秀芝这番话,明显就是在撺掇王家美跟公婆闹架了,孟广美听不下去了,没好声道,“大哥还没死呢,你怎么就知道大哥不留家业给士勋了?家美你可别听你二婶说,手心手背都是肉,该给你和士勋的,大哥肯定不会少给。”

  其实要搁以前,王家美禁不起撺掇,估计早就炸毛,叫嚣着要去跟公婆理论了,可就这几回闹架来看,她哪回有好果子吃了?尽管王家美心里不爽,可也不会脑子傻到再去跟公婆闹。

  眼下只是要笑不笑的对朱秀芝道,“二婶,三婶说的有理,分家业还没影呢,我现在去闹,脑子坏掉了?可犯不着这样,我啊,能想得开,公婆给我什么我就要什么,不给我拉倒,要闹也是士勋去闹,我才不当那个出头鸟呢!”

  朱秀芝听王家美这么说了,悻悻的闭上了嘴,这边婆媳三个回了家,张学兰和秀英还有潘士云三个还在收拾烂摊子。

  摘菜、刷盘子刷碗、归还东西,哪样不要忙活!

  潘士松中午喝了不少酒,哪怕他酒量不错的人,一斤白酒下肚之后也不好受,鞋子都没脱,仰躺在床上不愿意动摊。

  瞧着潘士松这副样子,姚祺妹烧了热水,给他脱了鞋擦洗了手脸,安置到了被窝里,这才把新衣裳换了下来,穿上她在家做姑娘时的半旧衣裳,帮着张学兰忙活了起来。忙忙活活整到天全黑了,才把家里整得像样了些。

  晚上张学兰用中午酒席上摘下的凉牛肉,烧了一锅牛肉汤,热了大馒头,老潘家上下就在新房里吃了晚饭。

  想着潘士松中午都没吃几口东西,姚祺妹去屋里喊他起来吃饭。

  大冷的天,潘士松哪还想穿衣裳起来啊,拱在被窝里不愿意出来,喝了酒的潘士松跟小孩子没两样,让姚祺妹端饭过来给他吃,不然他就不吃了。

  念着他酒喝多了,姚祺妹认命的给他盛了来,哪知人家还不愿意接,把手拿出来搁背面上,对姚祺妹道,“你看,手没有劲,你喂我好了。”

☆、133.2号二更

  潘士松晃了晃手,催促道,“快点啊。”

  酒还没完全醒的潘士松两颊酡红,半靠在床头,已经对着姚祺妹张开了嘴。

  姚祺妹哭笑不得,真是斗嘴也不是锤他也不是,认命的端起碗像喂孩子一样喂了起来,从早上整到现在姚祺妹也还没吃饭呢,大家都在外头吃着饭,潘阳见姚祺妹一直没出来,就对潘盈道,“潘盈,进去喊你三婶一声,让她出来吃饭。”

  潘盈哎了一声,蹬蹬跑进了新房,嘴里大喊着‘三婶吃饭’,新房里没关门,潘盈跟个炮仗似的冲进去,声音戛然而止,瞧着里面,咬着拇指头不说话了,就瞪大眼看着他们两。

  还没待姚祺妹反应过来,潘盈已经飞快的跑了出去,大声向她阿爷汇报道,“三叔在亲三婶,像我爸亲我妈那样!”

  潘士尧:.....

  秀英:......

  姚祺妹:.....

  厚脸皮的潘士松还在晕晕乎乎中,压根没听清潘盈那丫头在鬼叫些什么。

  次日潘士松起床后,姚祺妹早就起了,在厨房烧早饭,到底是结了婚,感觉上都大不一样了,想着昨晚钻被窝那事,潘士松身上就一阵热乎乎的,跟个哈巴狗似的,跟到厨房,朝炉膛口一坐,帮着姚祺妹添柴禾,小夫妻两烧好了饭,姚祺妹盛了三碗面条出来,其中一个碗里给卧了两个荷包蛋。

  厨房里有一张案桌,他们平时就在案桌上吃饭。

  潘士松要去喊他外公过来吃饭,被姚祺妹给拦住了,道,“外头又是下雨又是下雪的,给外公端过去得了,路这么滑,再摔一跤可坏啦。”

  这个时候还没有水泥地院子,从厨房到堂屋门口,全是石头掺土垫出来的,只要一下雨,院子里这片地方不要太烂,虽说垫了砖头,但对于张家老头子那样腿脚不好的人来说,确实容易摔跤。

  潘士松想着确实是这个理,端了灶台上带两个荷包蛋的面条碗,给他外公送了过去,外头寒风凛冽,小夫妻两关上了厨房门,坐在厨房里头吃着暖和的热汤面。

  潘士松道,“吃完饭去老家?”

  提起这个姚祺妹就来火,瞪了潘士松一眼,道,“我不去,昨天脸都给你丢尽了,哪还有脸再过去!”

  想着昨天她从屋里出来时,家里那群人憋笑的样,姚祺妹就一个头两个大,怪谁,都怪眼前这个人!

  姚祺妹气得拿筷背戳了戳潘士松的手背,嗔怒道,“下回你再这样,我可生气了。”

  到底是新嫁过来的媳妇,姚祺妹脸皮子薄,虽然潘士松心里头并不觉得昨天那样有什么不对,跟自己媳妇亲热,还有错了?

  潘士松心里这么想,这会儿肯定不能这么说,立马双手举头,道,“成成成,都听你的,下回只要有人在,我手脚一定放老实了。”

  听潘士松这么保证,姚祺妹总算满意了,小夫妻两吃了饭之后,哪儿也没去,外头下着雨夹雪,天又冷,两人吃了饭就又钻被窝里看电视去了,连着在家里腻歪了两天,直到天放晴了才去了老家。

  这两天老潘家上下也都窝在家里哪儿也没去,等天放晴了,才都出去串了门子,这天潘士松和姚祺妹回门去了,潘阳左右在家无事干,就溜达去了窑厂,看看有没有什么疏漏的地方,刚盖的窑厂潘阳不操心,主要是看看旧窑厂有没有什么问题,厂大工人多,隐患也就随之多了起来,不注意着一些,随时有出问题的可能。

  看着偌大的窑厂,潘阳心中难免激动,算起来她来这个时代已经足足有七年啦,七年前的老潘家一团破烂,吃喝都是问题,现在呢,什么都好起来啦!

  潘阳像个巡查战场的将军一般,仔细勘察着她的每一孔窑洞,查看她的每一件机器,把当在道上的铁锹子都挨个收回了窑洞里放好,看守室的门也给仔细锁好了...

  在窑厂转悠了一圈,潘阳又沿路晃荡了回去,从窑厂的岔路口拐上了连通户上户下的主干道,正走着,听见有人喊她,回头一看,原来是潘士勋,左手拎着肉右手拎鱼,想来应该是一早到乡里赶集去了,再有两天就是祭灶了,马上又是新的一年啦。

  潘阳停住了脚,等潘士勋撵上她了才继续走,父子两个并排走着,这还是距一年多前闹架那次,父子两头一回这么单独处着。

  一时间都没人说话。

  倒是潘阳先开了口,瞧着潘士勋手里拎着的鱼肉,问道,“这么早就买了回去腌上啊。”

  潘士勋笑了笑道,“不是回去腌的,我看今天的肉鱼都挺新鲜,价钱也好,就买了来,一半给你和娘,一半让家美送她娘家。”

  过年前这段时间,该送礼的得送礼啦。

  潘阳倒是没想到这鱼肉是潘士勋特意给他们买的,心里惊讶之余,又有些熨帖,现在仔细想想,老二夫妻两个是很少作妖了,安安分分的也没再寻着机会跟她闹。

  思及此,潘阳长吁了一口气,转而问道,“县城的活学得怎么样了?能回来在乡里自己干了吗?”

  听潘阳这么问,潘士勋道,“正想寻个机会跟阿哒说呢,跟着师傅学得差不多了,士松结婚前,我就跟上头交了辞职申请,不想在那儿干了,死拿那点工资,没个意思...”

  潘阳点头道,“不干就不干吧,总窝在宿舍住也不是个事,赶明个我跟潘士聪说下,让他找人在乡邮电局给你安排个活干。”

  闻言,潘士勋咧嘴笑了,道,“谢谢阿哒。”

  潘阳还是那个初衷,潘士勋只要是朝好的方向发展,她能帮没理由不帮他一把。

  父子两一路走着闲聊着,到了老潘家,两人一前一后进去,张学兰坐在堂屋门口跟几个邻居在唠家常,瞧着这父子两一块回来,不免觉着惊讶,不过惊讶之余,心里又止不住开心,再没有谁比她更希望这父子两能和好了,眼下能这样,当然最好!

  潘士勋把一条鱼和一块肉搁在了压井口的大石板上,对张学兰道,“娘,这是给你买的,你看看是腌上风干了,还是中午就烧了吃。”

  闻言,张学兰几乎是立马笑出了声,嘴上怪潘士勋浪费钱,道,“士松结婚剩的肉都还有呢,还花钱买这些做什么!”

  话虽如此,张学兰还是面带喜色的起身去压井口,嘴里道,“这么大的鱼呐...”

  可不是,大头鲢估计得有十来斤。

  张学兰道,“鱼身我腌了,潘兆科,你把厨房里案板下搁着的砍刀拿来,我把鱼头剁了,我们中午煮汤...”

  说着,张学兰又对潘士勋道,“我熬汤,你和家美都过来,一块吃...对了,今年还来过年,你和家美买点肉腌上就成了,其他都别整了,都来热闹热闹。”

  这回子张学兰也不打潘阳招声了,直接做主让潘士勋夫妻两来过年,因为她敢断定,她男人也不会反对!

  潘士勋乐呵呵的哎了一声,晃晃手里剩下的鱼肉,笑道,“我先回去跟家美说一声。”

  潘士勋前脚刚走,住老潘家斜对门的冬梅就对张学兰道,“学兰嫂子你真是个有福气的人呐,儿子多就是好,逢年过节,哪个儿子随便送点就够吃了!”

  广臣他老娘接过话茬子道,“儿子多没用,儿子多又孝顺才是福气,学兰还愁什么,就是她这几个儿子不管她,有兆科在,她这辈子都吃不到苦头啦。”

  几个女人说笑间,也就到了晌午,大家纷纷拍了屁股走人,赶着回家烧饭。

  潘士勋又是送鱼又是送肉的,秀英可是瞧见了,中午潘士尧从外头回来,秀英把他喊到西头间,同他说这事,问道,“你老二今年买了肉鱼,你看我们今年是买东西还是给钱?”

  潘士尧坐床沿上,挠了挠头,道,“送什么娘和阿哒都不缺...要不你看着办,买东西还是给钱,有那会意思就行了。”

  前头提过,这兄弟多了,逢年过节送礼也是有个比较的,潘士勋肉鱼都送了,他们是老大,断然不能比潘士勋差。

  秀英想了想道,“要不干脆给他们买身衣裳得了,我再给阿爷还有外公都织件毛线衣。”

  听秀英这么说,潘士尧不迭点头道,“成,我看可以,等明天逢集我们就去买,再有你阿哒娘那里,你看看送什么,都一块买了得了。”

  这边小夫妻两在屋里轻声商量着,院子里张学兰喊潘士云给她添柴禾,指挥潘阳把柴给砍了,她自个在锅上一通忙活,鱼头汤先熬上了,大肉块还得腌上,等汤熬一开了,还得赶着贴出一锅馍馍,还有潘士松结婚用剩下的菜,都在锅里一块热上了...

  八四年的春节如同去年一般热热闹闹的过去了,今年家里又添了一口人,最开心的要数老头子潘恒春了,他今年已经六十二,人生七十古来稀,他这一辈子,黄土已经快要埋到他脖子上啦,不过他也不畏惧,毕竟能看到老潘家重新繁荣起来,他也没什么可惜的了。

  日子一天一天过着,八九已过,淮河两岸已经是春暖花开,复苏的万物就是生命的写照,王家美在开春之际,查出自己怀上了二胎,不管如何,老潘家又迎来了小生命,确实是件令人开心的事。

  张学兰似乎早就忘了曾经因为偷钱跟王家美干仗的事,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在经济上都格外照拂着老二夫妻两,譬如去赶集时候就会多买砍点肉,让潘士勋拎回家去,或者干脆多烧点好的,把老二夫妻两都喊过来吃。

  如今张学兰也不想着这胎一定要生孙子了,只要是老潘家的子孙,都好!

  这些潘阳都看在眼里,她也不说什么,只要家里和和气气的不闹架,随便张学兰怎么折腾去。

  老二媳妇怀上了之后,张学兰快活了几天,随即又想到了老三媳妇,结婚也有三四个月了,肚子还没有动静,张学兰无时不刻在心里惦念着,要是两个媳妇都怀上娃娃,那可就太好了!

  老天爷像是听见了她念叨一般,还真叫张学兰得了她的念想,在王家美怀上三个月之后,姚祺妹紧跟着也怀上了。

  这消息是由潘士松告知的,张学兰听了之后,没反应过来,半响之后,拍手止不住笑了起来,连声对潘阳道,“潘兆科,我这回又要一下抱两啦!”

☆、134.3号一更

  姚祺妹怀上娃娃,可把潘士松给高兴坏了,这个二十出头的大男孩在知道媳妇肚子里有娃娃时,内心已悄然生了变化,满心欢喜之余,对姚祺妹更多的是感激,都说子女是维系夫妻感情的系带,这话一点也不假,因为这个即将到来的小生命,让这对小夫妻由亲密爱人悄然演变成了亲人。

  老潘家上下高兴之余,只有一个人脸色瞧着沉重。

  潘阳瞧着姚祺妹还未显怀的肚子,内心那叫一个复杂,她妈肚子里的娃娃,到底是她孙女,还是她自己?

  这关系,复杂的让她脑子不够使了。

  还有,如果她妈肚子里的潘阳出来了,那她这个潘阳将要何去何从?是继续在这儿,还是回她那个时代?

  太多的疑问充斥在潘阳的脑子里,令她头痛不已,一方面不知将来如何,另一方面还要操心占山开石的事,诸事缠身,或许潘阳自己还没意识到,她近来的状态实在不佳。

  张学兰先察觉出来了,当着小一辈人的面她没提,私下无人时,张学兰斟酌着道,“兆科啊,你最近是怎么了?总是长吁短叹的,好像就是从知道小妹怀上娃娃开始的,怎么了啊你,儿媳妇怀上是件多值得高兴的事呐,你成天这副样子,叫人家小妹怎么想呀,还以为你不待见她了呢。”

  张学兰这番话可算是给了潘阳一个警醒,对啊,她这副样子,不知道的还以为她怎么了呢,她潘阳不是这种悲天悯人的人呐,既然不知道以后的事,又何必去想太多,过好今天才是实实在在的!

  这么想着,潘阳安抚张学兰道,“我没事,可能就是最近忙山上的事,有些累了。”

  潘阳没说虚话,她也是头一次接触这个行业,很多事只能摸索着去做,设备方面她能打听好了去买,真施展开了,管理方面还是有很多地方不足的,刚起步阶段,她能不操心劳力么。

  听潘阳这么说,张学兰没做他想,自然就当真了,有些心疼的劝慰道,“兆科啊,钱赚的够花就成了,别把自己整太累,我们几个孩子都还算出息,由着他们自个折腾去算啦,别太累着自己,挣再多家业到时候也是给他们,我们老两口挣点钱够花得啦。”

  这些年张学兰的心态也在不停改变中,当年她是穷怕了,生怕吃了上顿没下顿,生活的窘迫迫使她精打细算、能省则省,眼下看着老潘家越来越富,她男人整日奔波操心操力,张学兰自认是个没什么见识的妇女,她觉着现在这样就足够好了,不需要太累着自己去攀图更好。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2页  当前第9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0/10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奋斗在七十年代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