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美人犹记_分节阅读_第35节
小说作者:七和香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456 KB   上传时间:2016-09-03 16:18:04

这就是自己感觉异样的缘故吗?韩元蝶歪头想了想,除此以外,也确实想不到什么了啊。大约就是这个缘故吧。

自己与程家人的熟悉自是不必提了,是以看到像大姑太太的常小柏,有一种熟悉感也是很正常的。

一回用了斋饭,韩元蝶与沈繁繁就启程回家去,韩元蝶依然坐沈繁繁的车,常小柏带着弟弟常小山坐她们的另外一辆车跟在后头,韩元蝶坐了一会儿,还是忍不住问:“这位姑娘可靠吗?”

“不知道。”沈繁繁说:“我们家虽比不得别人家,但也是每个月一次平安脉,也是请的回春堂的名医。”

邓家虽是大皇商,有的是银子,但地位总是差一点儿,若是请太医院的御医来诊平安脉有些太拿大了,是以只是请回春堂的郎中,那是京城最大的医馆,虽不如御医的地位,但有些郎中也是多年经验的名医,有时候太医院也会在某些症候上请一两位会诊呢。

韩元蝶明白沈繁繁的意思,名医每月把脉也没查出沈繁繁有什么问题,这位姑娘一伸手就说她中毒,多少有些不寻常。

沈繁繁说:“我打发人去庙里查了,那日常姑娘烧香的时候,确实有位僧人突发疾病,十分危急,是常姑娘救下的,这倒是没假,而且据说常姑娘在医术上颇有手段,或许正巧她见过我这样的症候不成?只是这年龄看着也太小了些。”

意思其实就是怎么看都有些不寻常。

怪道沈繁繁立刻就出声邀她去家里暂住,韩元蝶想,若是常小柏坚持不应,沈繁繁也定是会派人跟着她的。

常小柏应下了沈繁繁的邀请,反显得此事真是纯属巧合了。

韩元蝶想了想,也没别的可说,便道:“就是有什么别的,你也先别理会,调理好身子是要紧的。”

“我知道。”沈繁繁说。

韩元蝶是颇替沈繁繁担忧的,这一世她早已与沈繁繁培养出了真感情,上一世沈繁繁嫁过来不到两年就生了儿子,这一世她嫁人后一直没有生育,只是因她换了丈夫,韩元蝶觉得也不奇怪,这会儿没想到会是这样。

在韩家,那是自然不会有这样的事的。

那沈繁繁这事儿,自己也有错吗?韩元蝶不由的想,可是我救回自己的母亲是应该的啊!

这种矛盾的心情难以解释,仿佛怎么想都对,又似乎都不对,十分古怪。

韩元蝶就有点儿闷闷的。

这一世她其实很难有这种时候,她绝大多数的时候都快活的如一只飞舞的蝴蝶,沈繁繁见她这样,反倒回过头来劝她:“你也不用担心,只要找到缘故,就没什么不能解决的。

韩元蝶点点头。

沈繁繁先把韩元蝶送回家才自己回去,韩元蝶去许夫人屋里说了一声,又在王慧兰屋里坐了一会儿,就说累了,便回屋里去了。

今日去烧香的事情,总叫她心神不宁,她想来想去,不由的拿起笔来,把常小柏的模样儿画了下来。

韩元蝶看着画像,觉得真是很像程家的大姑太太,蒋家夫人,简直越看越像,活脱脱一个年轻样儿。

韩元蝶看了半日,除了觉得像,其实也没有别的想法,这位大姑太太虽是程家嫡长女,其实嫁的并不怎么如意,夫家早不是当年的荣光了,而程家倒是一日比一日好的,是以这位大姑太太是常回娘家来的,总有点儿什么事要求着娘家帮忙。

一个通州来的姑娘,不过是个平民医家,蒋家便是再落魄,也与她不是一路人,显然是扯不上什么关系的。

韩元蝶托着腮想了半日,觉得自己多半是因为她像的是个程家人,所以才这样在意。

上一世不明不白死在程家,韩元蝶回想起来之后,终究还是很在意的。

她只看见了在她死后,从边关赶回家来的程安澜暴怒之中一剑杀了大太太,可是韩元蝶依然不知道大太太会为什么会毒杀她。

韩元蝶自认上辈子恭敬忍耐,在亲友间都是出了名的贤德人,平日里与大太太也并没有什么矛盾,作为继母和继子媳妇,双方都很客气,哪里至于这样生死相见呢?

不过幸好她看见了大太太的手段,大太太掌管厨房,当然很方便下手,当然也很容易的就被程安澜查了出来。

虽然程安澜为她报了仇,但也毁了大好前程,这叫韩元蝶非常的不服气,这根本就不应该,韩元蝶想,别说这辈子她还是愿意嫁给程安澜,就是她不嫁给程安澜了,她也不能就这样算了啊。

凭什么?!

不过这样的念头对于现在的韩元蝶来说,还只是想一想就算了,对她的影响,也不过就是在碰到与程家有关的事情的时候,会多想一会儿,她总觉得,自己还小,还早呢,而且,她相信今后肯定是有机会的。

大太太下手是程安澜只是回来一查就能查出来的事,这样粗糙的手段,那多半是计划仓促,所以,这里头肯定有个缘故,有个非要立刻杀了韩元蝶的缘故,急迫的大太太根本没有仔细策划就动了手。

韩元蝶其实并不笨,只是不爱多想罢了,真正琢磨起来还是像模像样的,只是这会儿她虽然愿意想,却又想不起在她死之前几天发生过什么异样的事来。

不过这一世的韩元蝶终究是洒脱的,她想不起来也就罢了,自己既然已经知道了大太太的手段,到了那个时候,只要身临其境仔细防范,那不就行了吗?现在横竖想不起来,再想也没用啊。

过了两日,便是朝廷封赏西北大军之日,这是两代朝廷近三十年来在西北最大的一场胜利,杀敌过万,追击千里,把羯奴赶到了草原深处,五年之内西北再无隐忧,自然是龙心大悦,皇上于太极殿升座接见西北军众将领,封赏众人,一时将星闪耀,场面荣耀至极。

这一日也刚好是寿安伯程老太爷六十二的寿辰,前往拜寿的有心人已经发觉,今年虽不是程老太爷的整寿,可这廊下红纸贴封的寿礼,前来拜寿的人,却比两年前程老太爷的整寿还要多些。

这里头的缘故倒也不难猜,就是十来天前,那西北大军的精锐前锋营那样荣耀的班师回朝,走过整个京城,引起全城轰动,那前锋左将军,不就正是程老太爷的长孙吗?

还没满二十岁的将军呢!几朝都未见的,这出息谁不懂呢?那可是血里火里拼出来的功劳,要说青出于蓝那都是小看了人家,听说连皇上都赞赏过好几次,东西也赏了不少,瞧,老太爷手里这会儿拿着的紫檀拐杖,就是前儿程小将军奏对的时候提到祖父即将过寿,皇上当场赏的。

程家老太爷这算是享上孙子的福啰!这些日子,谁家没拿这事儿敲打过自己家子弟呢?

今儿正是正儿八经的西北军封赏大典,这位程小将军一个将军封号那定然是跑不了的,且封号事小,圣心事大,得了圣上的青眼,那前程还错的了?

京城多的是消息灵通的人士,说起这些来头头是道,而且消息绝对不局限于这样的大路货,那是再小道的消息也有的:“听说这位小程将军今年十九了,说是家里太太都给他看好了媳妇,就要去提亲了。”

女眷聚集之地,婚姻之事当然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是么?哪一家的姑娘?”周围一圈儿的妇人都竖起了耳朵,别说那些女儿适龄的妇人,就是没有适龄女儿的妇人,对这样的八卦也很感兴趣啊。

程安澜如今在京城的行情十分的走俏,这是韩元蝶都没有想到的,毕竟当年程安澜并不是在西北大捷后立刻回来的,那一回他拖了几年,倒是把名气给拖冷了,且年龄也大了,跟现在可不能比。

那说话的妇人就往大太太那边看了一眼,然后笑道:“倒也正巧,你们看一看就知道了。”

众人都跟着往那边看了一眼,这会儿在跟大太太说话的那位太太夫家姓彭,夫家公爹是一位翰林,十分清贵,夫君也是从小饱读诗书,如今在同文馆编书,虽然清贵,可是在京城里,实在算不得贵重人家。

“他们家?”有人都惊讶的反问了一声:“难道是早些年就定好的?”

不然那一家的门第可有些配不上如今的小程将军。

“就是早年口头上说过,可如今这样儿,一没下定二没过礼,连庚帖都没换,难道还得去提亲不成?只怕是有别的缘故吧?”在场的都是有儿有女的夫人太太,谁不知道个中关节呢?若是娃娃亲,除非是当时就下了定过了礼,不然也算不得数:“且就是早年,这门第上也差着些儿吧。”

“前两年比也算不得太差,且彭家诗书门第,自是清贵,姑娘想必也是好的。”也有人这样说。

不过用到想必两个字,自然是这些人都没怎么见过彭家姑娘的,彭家门第可见一斑。

这儿正猜测纷纷呢,却见张五太太笑嘻嘻的走过来道:“这里说什么呢这样热闹。”

这些人差不多的交际圈儿,跟张五太太正是惯熟的,众人一见她便忙拉着笑道:“我们正在说令姐那位大侄儿的事呢,听说要与彭家议亲了?”

张五太太正是程二夫人的娘家嫡亲妹子,这会儿听说了便掩嘴笑道:“玉姐姐这消息也太灵通了,我听我姐姐说,倒是*不离十了,只可怜这没了亲娘的孩子,再出息也作不得自个儿的主啊。”

这些人一听,里头明晃晃的八卦啊,连忙就拖着张五太太坐下:“怎么着?快说说。”

这张五太太显然不是个省油的灯,没人问都想说,何况这会儿众人都看着她呢,便笑道:“这孩子父母都早没了,我那姐姐姐夫倒是怜他,也常照看他,前儿人家风风光光回京来,路上不是还救了一位姑娘么?”

韩元蝶那事儿是那一日起就传开了的,众人都点头:“听说是韩家的大姑娘,马车从那跟前过,偏惊了马,若不是小程将军在那里,不定出什么事呢。”

张五太太道:“可不就是那事儿吗,这事儿出来,我姐姐就打听了一回,这位韩大姑娘也是家中嫡长女,教养是一等一的,模样儿在京城里也是上上等的齐整,又是齐王妃的嫡亲侄女,连宫里淑妃娘娘都喜欢的品格儿,配小程将军不是刚好吗?且当日他救韩大姑娘的时候,虽是事急从权,到底抱了一抱,对姑娘家总是有点不好听,若是索性成了一对儿,反又是天作之合不是?”

张五太太噼里啪啦一阵说,众人都听住了,张五太太又道:“说起来我姐姐也是好心,还是私底下问了一回小程将军,说是小程将军也情愿的,才去跟那位大太太提了一回,没承想,那位大太太一口就回绝了,说是不能挟恩以报。”

“啧!”有人就感叹了,别的话倒也没说,就是笑道:“若说韩大姑娘的模样儿,小程将军情愿倒也不奇怪呀。”这位显然是见过韩元蝶的。

众人都心领神会,反倒是用不着议论什么了,既然人家哥儿自己情愿,门第也配得上,又是天作之合,继母却不肯去提亲,反倒定要去提个门第差些的,这里头有些什么盘算,那就不难猜了。

这八卦听的众人心满意足,张五太太说了出来,获得人人捧场,也挺满足的,正要换个场子再来一遍,却见自己留在前头的丫鬟找了过来,一脸兴奋的说:“太太!太太,听说先前程家的大哥儿在皇上面前,把封赏拒了呢。”

这真是有什么主子就有什么丫鬟啊,众人一边感叹一边又自觉的围了过来,张五太太也催着那丫鬟赶紧说,那丫鬟道:“程家大哥儿说,因家中母亲执意不肯为他求娶韩家大姑娘,便请皇上把封赏换成赐婚,然后皇上把大哥儿给骂了一顿。”

哎哟,这个精彩了!众人十分一致的就转头看向正笑吟吟的与彭家夫人说话的大太太。

  ☆、45|20.1

这位张五太太果真是消息灵通之人,自己家显然也是在宫里有门路的,是以她的丫鬟,反倒比程大太太的人得的消息更早。

这边把那话说完了,才叫有人慌慌张张的走到大太太跟前去,附耳轻声说了句什么,便见原本一脸微微笑着的大太太脸色瞬间就白了一白。

这显然就是听到那消息了吧。

张五太太道:“各位姐姐宽坐,我原是要找我姐姐的,这会儿也没找着,不知道哪里去了。”

说是这么说,张五太太却在那里没走。

众人都眼见得又走过来一个丫鬟,跟程大太太说了句话,那程大太太就站起来,跟着那丫鬟往后头去了。

“那谁?”

这就连张五太太也不知道了,反是她的那个丫鬟笑道:“这不是程家老太太跟前的喜鹊姐姐么?前儿我们太太打发我来给二姑太太送东西,还正巧见到喜鹊姐姐在二姑太太屋里站着说话呢。”

“哎哟,你这丫鬟够伶俐的啊,眼神也好。”有太太笑着与张五太太说:“也不像我跟前的人,一个个都跟锯了嘴的葫芦似的,你家还有没有这样的,快些匀一个给我使。”

张五太太只管笑着与人打趣,眼见的程大太太走的不见踪影了,才冷笑了一下,这位大太太,自个儿年轻守寡,便觉得有体面,家里妯娌谁都要差着她些才对,尤其是她姐姐,因是嫁的庶子,就仿佛越低了她一层似的,明里暗里都要踩着她,老太太也当没看见,张五太太与程二太太一个姨娘养出来的姑娘,当然很替姐姐不忿。

不过今儿这事,倒看那位老太太还能不能当不知道呢。

程家老太太今年六十出头,一脸的皱纹仿若菊花绽放一般,今儿因是老太爷的寿辰,老太太穿了身酱红色团花的长褙子,原本该是满屋喜气的时候,这会儿却是沉着脸。

程大太太先前就听到那话了的,见老太太这个样子,知道多半就为那事儿了,心中颇有点打鼓,却也只得上前赔笑道:“老太太叫媳妇来,有什么吩咐?”

程老太太道:“敢情你还不知道呢?喜鹊,你把先前那话说给你大太太听一听。”

喜鹊是程老太太跟前得脸的大丫鬟,这会儿就道:“先前在宫门口预备伺候大少爷的洪爷爷打发人回来说了,皇上在太极殿封赏西北回来的军爷们,打头前几个里头就有咱们家的大少爷,这一个将军封号原是该有的,早预备着旨意一下府里就挂红放鞭炮,正好又是老太爷的寿辰,一家子的亲友都在的,自是最有脸面的事儿,没承想等了半日也没动静,好容易打听了一回,咱们家大少爷梗着脖子不接圣旨,要皇上把赏换成赐婚。”

喜鹊说到这里,就看了程老太太一眼,老太太这是听第二回了,依然恼的了不得,把手里的拐杖一跺,怒道:“澜哥儿当着皇上的面儿说,是咱们家不肯往韩家提亲,他才不得不请皇上做主赐婚的!你是怎么做人母亲的?嗯?简直……简直……”

老太太颇有点怒不可遏的样子

程大太太虽然一脸青白却还镇定:“母亲,这是澜哥儿自作主张,我那也是为了他好啊。”

程大太太见老太太恼怒,却是不怕,反说:“便是这会儿,我这个做母亲的也要说,那位韩大姑娘,实在不是澜哥儿的良配。”

“嗯?”

程大太太走近了一步,说:“我是澜哥儿的继母,自古继母难做,何况他爹也那么早就没了。”

说着程大太太就拭泪:“那会儿,澜哥儿也才四岁,我好歹也算是从小儿把他养大的,他爹没了,我也没什么念想,只想着把两个孩子养大了,有出息了,我也算是对他爹有了交代,没有白守一场。这些年来,我怎么着待起哥儿的,就是怎么待澜哥儿的,老太太自然都一一看在眼里,再没有一句虚言的。”

程大太太说起守寡的十几年,说起日常起居,程老太太也当真就没话了,程大太太看了老太太一眼,才继续道:“前儿澜哥儿当街救了人,当日我就知道了,后日那韩家大奶奶也带着姑娘上门道谢,我是亲眼瞧过的,那位姑娘,容貌确实是上上等的,也难免叫澜哥儿心中喜欢,只是那性子,实在是……”

“这话我没有往外说过,连二弟妹那里也没说,那是因着人家跟咱们家无关,咱们犯不着说人长短,可我心里头自然是要掂量的,那日大军进城,热闹的很,这位姑娘就能坐着马车去城门口看热闹,才闹出那样的事来,这样跳脱不守规矩的姑娘,我本就觉得配不过澜哥儿了,何况那一日她们家上门来说话,也没人说她一句半句,半点儿缘由没有,那姑娘就说句看花儿,起身便出去了,我自是没见过这样的姑娘,我瞧着韩家大奶奶,当时也还觉得有些尴尬呢。”程大太太一一列举起来。

到得后头还加了一句:“那会儿三弟妹也在跟前,母亲只管问一问,我说的有一个字虚言没有?如今澜哥儿这样出息,他父亲在地下自然也是欢喜的,我就想着,澜哥儿自己出息,自然是用不着靠岳家的,这媳妇门第并不十分要紧,倒是姑娘自个儿贞静贤淑,性子柔和知道尊重才好,今后澜哥儿两个和和美美生儿育女的,我就是去了地下也算是有脸见他父亲了。那位韩大姑娘,断断不是澜哥儿的良配啊,还望母亲细想想!”

程老太太听了一回,还真叫程大太太说无语了,好一会儿才说:“你这样想也自是为他好,只是他虽在外头立了大功,终究年纪也不大,不懂得长辈的苦心也是有的,你好歹是他母亲,早该知道他性子孤拐,也该多劝劝才是,道理说的透彻了,哪里有听不进去的呢?你就一句不行打发了他,他心里头转不过弯来,今儿在那样的地方说出来,旁人又不知道这里头许多关节,倒显得是咱们家苛待没爹的孩子,就是外头人说起你来,又好听吗?”

程大太太一听,越发叫起撞天屈来:“我如何没劝?只澜哥儿的脾气,老太太也是知道的,话也不爱说,且也常听二叔的话,他心里想着韩姑娘,不与我说,只与二弟妹说,我也是把先前那些话说给二弟妹,想着他们亲近,劝着些儿才好,却也不知道二叔与二弟妹到底是怎么与澜哥儿说的,倒叫澜哥儿今日做出这样的事来。”

说着又抹眼泪:“外头嚼说我也罢了,我也没做什么,怕人说什么呢?且只要老太太明白我,我也不惧,如今倒是怕人说澜哥儿如今仗着出息了,就不敬母亲,这才不好呢。而且这婚姻之事,原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哪有哥儿自己去求的,这叫人说起来,倒是怕碍了他的前程呢。”

老太太听了也是不大喜欢,却只说:“老二家的怎么说,如今也不用理会了,只是澜哥儿这亲事,早知如此,一早就顺着他,只怕倒好些,如今这样,越是不好收拾了。今儿又是老太爷的寿辰,原本欢欢喜喜的等着圣旨封号,越发锦上添花的,这会儿闹的这样,只怕老太爷不喜欢呢。”

程大太太便道:“那澜哥儿这事,这要怎么着才好呢?”

程老太太先前也只顾着恼,并无什么章程,这会儿叫程大太太这样一问,也想不出个什么办法来,这程安澜在皇上面前说了这话,皇上是个什么态度,程家这会儿还不知道,又能怎么样呢?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4页  当前第3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5/9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美人犹记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