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爱谁谁_分节阅读_第61节
小说作者:风流书呆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599 KB   上传时间:2016-12-12 21:01:59

“夫人,朕一定会好好待你,若此生有负于你,必遭天打雷劈!”他信誓旦旦地说完,然后把木沐小心放进夫人怀中,待她没留神的时候,忽然捧住她脸颊,在额头、鼻尖各吻一记。

其实他更想品尝夫人甜蜜的嘴唇,却又怕惹怒了她,落得乐极生悲的下场。从今往后,他忽纳尔也是有家室的人了,将来会与夫人生一窝小崽子,然后悉心喂养长大。他会像头狼那般为他们抓来最鲜美的猎物,为他们遮风挡雨,倾其所有。

曾经以为最难实现的愿望,现在已近在咫尺,唾手可得,他如何不激动?为了不打扰小舅子,他掀开车帘,飞快朝丛林中掠去。

关素衣起初还有些疑惑,待夜幕中传来一阵狼嚎,才摇头笑叹,“几句漂亮话而已,这便哄住了。”然而正是因为他骨血中留存的狼性,她才敢放手一搏。听说狼是极其忠诚的动物,一生只会有一位伴侣,她能对他有所期待吗?虽然这样想着,她却不会愚蠢地说出来,如今逼不得已,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秦凌云举起马鞭敲了敲车窗,低声问道,“夫人,主上怎么了?他只在狂怒或狂喜时才会如此,您与他没发生什么事吧?”

“无事,他嚎完了自会回来。”关素衣一面答话一面轻拍木沐脊背,脸上充斥着轻快的笑容。

圣元帝舍不得离开太久,嚎了几嗓子就匆匆回转,再次把木沐接过来抱在怀里,又指了指自己肩膀,理所当然地道,“娘子,你靠着我睡一觉,到了帝师府我会叫醒你。”

“娘子?”关素衣挑眉。

“皇后?”圣元帝笑得极为爽朗,头发和外套沾满露水,眼里的光亮比窗外的繁星还闪烁,整个人散发出飘飘然的气息。

“等我正式嫁给你再改口吧,免得又让外人听见,给我招祸。”话虽这么说,关素衣却将头靠过去,嫌弃道,“一身腱子肉,硬邦邦的。”

“腱子肉才够强壮,够强壮才能保护你和孩儿们。夫人快睡吧,别说话了。”圣元帝伸展手臂将她搂进怀里,头埋在她乌黑的发丝间,深深嗅了一口。真好啊,今天的一切都很好!

“对了,帮我把这幅面具卸下来,日后我出外行走还要靠它,不能让我爹没收了去。你只说是你把我从歹人手里救出来,他自会对你感激涕零,没准儿脑袋一热就答应把我嫁给你了。”关素衣从荷包里取出一瓶药水,迷迷糊糊地塞进忽纳尔手里。

“好,我一定帮你瞒着。咱们什么时候成婚?要不等会儿到了帝师府,我就直接向帝师和太常提亲?不行,趁现在还未进城,我得去猎两只大雁。”他嘴上念叨,手里忙碌,很快就把夫人脸上的面具卸了下来,擦拭干净后放进她荷包里。

关素衣越发昏昏欲睡,往他怀里一栽就睡死过去。

军队终于赶在天亮前抵达燕京,出示令牌后畅通无阻地入了城门。镇西侯领着二千精骑回了军营,另有一队人马护送主上前往帝师府。此时天还没亮,城中宵禁,哪怕听见整齐划一的马蹄声,百姓也不敢出门查看。

马车绕到后巷,一名士兵上前敲门,圣元帝则叫醒夫人和小舅子,让他们穿好斗篷遮住面容。“要不我立刻派人送几箱彩礼过来,今天就提亲?”他锲而不舍地询问。

“何时提亲,你且等着我的音信儿。”关素衣不为所动。

“万一夫人回到家就没了音信咋办?”圣元帝颇有些患得患失,恨不得现在就与夫人把仪式给办了,然后昭告天下。

“我哄你作甚?有文武双全,英明神武,权势滔天的夫君我不嫁,难道还会犯傻,嫁给处处不如你的人?”关素衣抱起迷迷糊糊的木沐,准备跳下马车,却被圣元帝一把搂住细腰,殷勤备至地带下去,恨不得让她长在自己身上,连路都走不了才好。

中原文化果然博大精深,什么叫“抱在怀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什么叫“爱不忍释”?这就是真切的体悟啊!圣元帝一面感叹着一面去牵夫人小手,却被她以“避嫌”为由推开。

两人正在拉扯,门开了,关老爷子和关父心有所感,竟亲自前来应门,尚未看清隐藏在斗篷中的女儿,就被她怀里的小家伙吸引了视线。

“木沐?”二人惊疑不定。

“祖父,爹,先让我们进去!”关素衣低声开口。

“依依?”二人欣喜若狂,连忙把一干人等迎进门,抱在一起哭了好一会儿才发现陛下也在,且还亲自将二人救了回来,心里的感激简直难以言表。仲氏闻听消息匆匆而至,又哭又笑,激动得差点晕过去,然后死活要给陛下磕头,直说这辈子当牛做马也要还这份恩情。

圣元帝正想开口,说当牛做马万万使不得,把女儿嫁给朕便好,却被极为了解他的夫人掐了掐手臂,只得作罢。一家人平复了喜悦的心情,这才命下仆备早膳,欢欢喜喜用完,送二人回房休息,这才上朝的上朝,拜菩萨的拜菩萨,各自忙活开了。

圣元帝与二位泰山同坐一辆马车,斟酌半晌后说道,“救命之恩当以身相许,帝师、太常,您们觉得如何?”

关父心道来了,却不敢擅自做主,只好朝老爷子看去。老爷子闭眼叹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莫说救命之恩,便是没有,皇上要纳依依,微臣又有什么可说?”他有一身傲骨,却更有一腔忠心,哪里敢忤逆皇命?

圣元帝哈哈笑起来,纠正道,“不是纳,而是娶。改日,朕必以皇后之礼迎娶夫人!小婿见过岳父,见过岳祖父,还望二位泰山将夫人交托给朕,朕必然全心全意待她。”

老爷子与关父连说不敢,心里却暗暗松了一口气。

第148章 除族

关素衣和木沐睡到日上三竿才起来,仲氏这回没拿鸡毛掸子喊人,反倒纵着他们。金子和明兰各领了二十大板,如今带着伤也坚持守在小姐房中。桃红已被发卖,走时哭哭啼啼的,却没让仲氏心软半分。

临到正午,族长听说木沐已平安归返,竟带着一大帮族老找上门,表面说着慰问的话,实则字字句句逼迫关家替关文海求情,放他出来。

“云旗媳妇儿,关氏宗族世世代代研习儒术,向来以仁德传家,以宽宏大度为怀,木沐既平安无事,又何必对文海赶尽杀绝?只要你们替他说两句好话,就能放他出来。他才华出众,年岁尚轻,还有大好前程在等着,日后有了出息,定然千倍万倍偿还你们。如今你们不教而杀,岂不有违祖训?一笔写不出两个关字儿,大家都是血脉相连的亲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他名声坏了,岂不代表关氏名声也坏了?他德行有亏,岂不代表关氏败德辱行?我们这些白身倒无所谓,让人议论几句又不会少块肉,但老爷子和云旗还要在朝中立足,宗族名声败坏,可是不大不小一个罪过。你们不为文海考虑,不为全族考虑,也得为自个儿考虑吧?只要你们上奏皇上,说一切都是误会,木沐是自己走失的,宗族的名声就保全了,关家的德行也保全了,岂不两全其美?”

因圣元帝强压了消息,这些人只知道木沐平安,却不知他如何回转,更不知连关素衣都失踪了一天一夜。如此,才有了上面这番话。

仲氏想起两个孩子的遭遇,想起枉死的儿子,对族人的仇恨已然达到顶点。

她慢慢转动着手里的茶杯,说道,“关文海在牢里已经招供,说正是他派人掳走了木沐,打算卖到桐谷去。而昨日,龙禁尉正是从桐谷将木沐找了回来。关文海缘何被抓,明眼人一看便知,想必这会儿已经传遍燕京了。这样一个恶人,你们却逼迫我们轻饶,这是压根不把木沐当人看,不把我们关家放在眼里吗?没错,关文海若是获罪,关氏宗族的确会名声大损,外人必然指着你们的脊梁骨,骂你们狼心狗肺,丧尽天良。为了免受牵连,我可以求老爷子替关文海开脱,只当这件事从未发生过。”

众人大喜,没想到仲氏竟然如此好说话,关家仁善之名果非虚传。倘若连此等深仇大恨都能忍下来,再多提一些要求也不为过吧?反正关家后继无人,若是不想断子绝孙,败了家业,还不得靠族人支持?

这样想着,又一位族老徐徐开腔,“云旗媳妇儿深明大义,不愧为文豪仲氏之女。既如此,我等便在这里替文海谢过了,待他平安出来,定让他登门赔罪。大家都是同族,一人有难,合该全族支援,哪能分什么你我?将来帝师府后继无人,还不得靠大家帮忙支撑门楣?对了,族人多有穷困窘迫,虽开设了族学,交得起束脩的却没几个,云旗媳妇儿,你再让帝师通融通融,莫要耽误孩子。还有合资购买祭田一事,贫者少出,富者多出,帝师府乃族中支柱,是不是得多出一些银两?有了祭田产出做支应,族人吃饱穿暖,很快就能过上好日子。关氏宗族能否重现往日辉煌,可全都靠帝师府了。”

仲氏总算深刻地体悟了一句话——人善被人欺。倘若你退让一步,换来的不是理解与和睦,而是步步退让,直至你被压榨掉所有价值,便会像地上的泥土一般被践踏在脚底。

关氏宗族的确以仁德宽宏传家,但真正能做到的,也不过老爷子这一脉而已,所以他们世世代代被族人欺压利用,早已成了常态。差点遭受儿女双亡的惨祸,仲氏已不堪忍受。

她颔首道,“束脩不收了,祭田买给你们,关文海放出来,你们所有要求我关家都答应。等老爷子和夫君散朝回来,我们就写下告罪书焚祭先祖,自请除族。从今往后,关家是关家,关氏是关氏,再无半点瓜葛。”

众人大惊失色,万没料到仲氏竟会决然反击,舍弃宗族而去。自请除族并无先例,因为世上无人会这样干,离开宗族他们根本活不了。但帝师府与宗族的情况却完全相反。关氏宗族之所以在燕京地位超然,是因为帝师与太常位高权重的缘故;族中孤寡大多靠帝师府接济;祭田由帝师府购置;族学由帝师府建造。所有的一切都是帝师府赐予,他们不过是依附在府中的蠹虫而已,仗着关云旗无后才作威作福,极尽压榨。

目下,仲氏终于被他们逼到绝路,不但无偿奉送族学,购置祭田,放归关文海,还写下告罪书,自请除族。该做的,能做的,他们都为族人做尽,外人得知此事,不会骂帝师府不仁不义,只会嘲笑关氏宗族杀鸡取卵,竭泽而渔。

明面上是宗族除名帝师府,实际上何尝不是帝师府放弃宗族?忍无可忍无需再忍,木沐失踪一事,显然已踩到仲氏底线!

堂上顿时安静的落针可闻,几位族老汗流浃背,心惊胆战,唯独族长不以为然地道,“你一个妇道人家,有什么资格替云旗做主?你知道自请除族是多大的事吗?”

“知道。自请除族之后,我们不用奉养一群白眼狼;不用被逼迫着挑选所谓的嗣子。我帝师府偌大家业,将来想给谁就给谁,跟你们没有一丝一毫关系。倘若公爹或夫君得皇上看重,加封爵位或世禄,也不会落到你们手里。至于我能不能做这个主,且等公公回信吧。”

这些话并非仲氏心血来潮,昨夜苦等儿女不归,老爷子便这般吩咐过。他也早已经受够了。关父更是直言要废了宗族,叫他们从哪儿来便滚回哪儿去。买祭田、放关文海,不过为了堵住悠悠众口,关家已仁至义尽,而关文海加害人命证据确凿,还有什么可说?

族长见她态度坚决,这才开始慌乱起来,如坐针毡地等了两刻钟,果然等来面容严肃的老爷子和关父。

他冲诸人拱手,叹息道,“老夫无德,错待族里,以至怨恨加身,灾祸临头,于是自请除族,不再害人害己。方才我已奏请皇上,求他开释关文海,想来现在他已平安归返。除族大罪不敢推脱,如今我已禀明皇上请求圣裁,皇上仁慈,当堂批复下来,命我父子二人闭门思过,三月之后方能重返朝堂。我失德失行,以致家中遭此大难,且又牵连族中后辈枉受牢狱之灾,着实无颜面对族人。各位请回吧,我与云旗这就焚香沐浴,告祭先祖,认罪书不日就交予族长,请他代为阅览。惭愧惭愧,诸位请回。”

老爷子字字句句皆言自己有错,实乃德行俱亏害了族人,不得已自情除族。然而这话能瞒得了谁?怕是连傻子都瞒不住。他每认错一次,便是一记耳光狠狠扇在族人脸上。自古以来唯有罪大恶极之徒才会除族,但帝师府仁至义尽,德厚流光,能把他们逼得主动离开,关氏宗族也算颇有本事。

皇上说是让二人闭门思过,却赏赐了许多宝箱,如今正满满当当堆放在院子里,可见孰是孰非,他也是心知肚明的。

除族之后,帝师大可将衣钵传给木沐,或让关素衣找个上门女婿,哪里还需仰仗旁人?他们可以不依附宗族,宗族却不能不仰仗他们。没了帝师一族的旗号,谁知道你是哪个牌位上的人物?购置再多祭田,顷刻间就会被豪强夺去;族中后辈的前程,因为出了一个残害人命的关文海,必然毁于一旦。

可以说没有帝师府的关氏宗族,在燕京城里压根没有立足之地,从哪儿来的,还得回哪儿去。然而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消息传回原籍,落井下石的人只会更多。一念之间便是全族倾覆,族长已胆裂魂飞,惊惧不已。其余族老又是难堪又是惶恐,绞尽脑汁地想着该如何挽回。

但关父却不会给他们开口的机会,彬彬有礼道,“此事已禀明皇上,不过须臾便天下皆知,关家无德,不敢贻害族里,更无脸面对族人,还请诸位莫再多言。购置祭田之事,我已委派管家去办,六千顷良田,想来足以供养族中老幼,也算我帝师府为族人尽的最后一点心意。诸位,请。”

被他赶到门口的族老们面面相觑,终是颓然而返。连皇上都知道了,那就真没有挽回的余地。为了一个不肖子,却失去宗族支柱,这笔账摊在谁头上谁都受不了。关文海名声已经烂透,救他回来除了吃白饭,还能干什么?关氏一族没了帝师府庇佑,六千顷良田早晚也是别人的。

“我当初就说过,不要为了一个小辈触怒帝师,你们偏不听!这下好了,”未曾在帝师府内说过一句话的族老终于开口,“你们各自归家收拾行李去吧,燕京城已无我族立足之地!”

“倘若族里处置了关文海,帝师心软,应该不会做得太绝。”又有一人说道。

族长怒发冲冠,却在众人怨恨的目光下渐渐佝偻了脊背,高一脚底一脚地狼狈遁逃。他也知道,倘若关氏一族真的失去帝师府这一靠山,他这族长之位也做到头了。

第149章 好戏

因关文海忽然被官差抓去,听说还用了大刑,其母姚氏已连着哭了一天一夜,直至今日凌晨,听说木沐已经找回来了,这才催着曾老太爷登门去讨人。他们对关家予取予求早已成为常态,满以为这次只要木沐平安,关家也会息事宁人。哪怕木沐出了意外又如何?不过一个野种罢了,有甚要紧?仲氏当年被族人扔下小产,也没见关家计较过。

正因为他们仁善,所以族人才可劲地压榨,竟从未想过仁善之人也有耐心告罄的时候。

“嫂子快别哭了。族长一去,哪有讨不到人的?听说那野种好得很呢,一根头发都没少,咱们文海却被动了大刑,这笔账咱们一定要跟他们算!都说这事是文海指使的,我打死也不信,定是他家栽赃嫁祸!文海是怎样的人,咱们亲眼看着他长大,还能不知道吗?”

“是啊,嫂子快把眼泪擦了,指不定一会儿文海就回来了。帝师府再位高权重又如何?没有子嗣,将来还不得靠咱们族里替他延续香火?为防断子绝孙,他不敢把咱们怎样,只要族长开口,没有不答应的道理。”

姚氏听了妯娌们的劝慰,心情果然好过很多,正想让丫鬟打盆水来给自己洗脸,就听说族长回来了,连忙提着裙摆迎出去。

“怎样了?”众人七嘴八舌地询问。

“已经遣了随从去天牢接人,很快就能到家。”族长脸上并无一丝喜色。

他的嫡长子一副早有预料的表情,追问道,“那祭田的事谈下来了吗?他家愿意出多少顷?”

“谈下来了,六千顷。”族长不欲多说,径直回屋去了。

其余人等却欢天喜地,额手称庆,“天啊,六千顷!养活咱们全族怕是绰绰有余了吧?帝师府果然好阔气,也不知家里还有多少金银珠宝!”这样一想,侵夺关家产业的欲望便越发强烈。

然而痛快只是一时,临到中午,关文海果然被放了出来,行经闹市,正好遇见捉拿归案的几名匪首。他们早已得了官兵提点,心知关文海那厮已经平安无事,而他们却得为对方顶罪,彼此相见自是满眼血色,众目睽睽之下大吼起来,连说自己等人是被关文海收买才会犯案,他才是罪魁祸首云云。

关文海早被各种酷刑吓破了胆,抱着脑袋躲在长随身后,一看就知心里有鬼。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实在闹不懂他怎么能安安稳稳从牢里出来?这可是谋害人命的死罪啊!

很快,仲氏就把关氏宗族当年苛待帝师府一脉的事传扬开去,截留钱财,抢夺田地,弃孕妇于不顾致人断绝子嗣……种种罪状罄竹难书,骇人听闻,万没料到外表风光的帝师府一脉,在族中竟是这个待遇,果然是人善被人欺啊!

百姓的同情心本就偏向了关家,听说关氏一族找上门,硬逼他们保全关文海,且为族人免费筹办族学,购置祭田时,已经无话可说。而关家却都满口答应下来,真是叫人恨铁不成钢!这样的族人你还维护他作甚?等着被生吞活剥吗?

百姓由同情转为对帝师府的不满,心道你何等位高权重,竟委曲求全若此,实在太丢人!一个软弱的官员,真能承担起朝廷重任?不满的情绪持续发酵,乍闻帝师府自请除族,这才陡然松了一口气,不但不觉此事欠妥,反而喜闻乐见,奔走相告。

对嘛,生而为人,哪能一味忍耐?你已做尽该做之事,全了同族情谊,此时不走还待何时?真等到被人剥皮拆骨可就来不及了!

在仲氏的暗中推动和宣扬下,百姓对此事竟毫无非议,及至看见帝师府的管家抬着十多口箱子,拿着一大叠地契,亲自送到族长家中,对帝师府的仁德与宽厚已是心服口服,五体投地。

围在路边看热闹的人群里忽然爆出一句高喊,“哎,我说你们帝师府也太窝囊了!他们又是害你子嗣,又是谋你人命,还欲强夺你家业,断你根基,简直欺人太甚,你们还供养他们作甚?让他们去死好了!”

“就是!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你们帝师府合该给他们当牛做马不成?”

管家早已得了老太爷吩咐,念完礼单后冲路人拱手,不卑不亢,温文有礼,“好叫大伙儿知道,我们帝师府一脉自古就有家训传下——旁人可以对我们不仁,我们却不能不义,非为软弱可欺,只求问心无愧而已。”

“好!说得好!帝师府太他娘的仗义!”这句侠气纵横的话正戳中路人心肺,尤其是那些行走江湖的游侠儿,最是感怀甚深,也因此,对关氏一族越发厌恶起来。这日过后,“你可以不仁,我却不能不义”一语迅速在魏国风传,成为侠义之士的座右铭,而关家仁德之名非但没因除族一事受损,反倒深入人心。

原先还得意洋洋的姚氏,如今捏着一沓地契,已是欲哭无泪,其余族人围坐厅堂,唉声叹气。六千顷祭田的确都是良田,却购置在原籍,那处乃兵家必争之地,驻扎着大量军队,而为了征集足够粮草,军中将领会大肆侵吞周遭田地以做军屯。可以说没点身份背景的人,在此处几无立锥之地,这也是关氏举族迁往燕京的原因。

倘若族人还有帝师府庇护,在此处购置多少祭田都没问题,然而关家自请除族的消息一旦传开,不出半月,六千顷祭田便会被各大军团瓜分殆尽,而关氏一族也会受尽打压。

关家送来的不是恒产,而是催命符啊!

“没了帝师府,关氏一族算什么?你们还为一个小辈将老爷子往死里得罪,连带把大家也害死了!我不管,这件事是关文海搞出来的,该除族的也是他,叫他马上去帝师府门前负荆请罪,然后远远放逐!”一位族老完全改了口风。

族长这会儿也不发怒了,只因关文海受了大刑,手筋和舌头都被割断,彻底被废,而家中却不缺他一个子嗣,不能因为他害了所有人。早知如此,真该让他死在牢里,何必牵连大家!

姚氏哭得肝肠寸断却无力阻止,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大伙儿开了祠堂,划掉关文海的名讳,然后命他背上荆棘去帝师府门前请罪。哪料一群人还未出门就收到老爷子被气得卧床不起的消息,而皇上特意派人将他送往京郊皇庄养病,不准关氏一族探视。

帝师为族人奉献一生,临到老,竟落得个无根浮萍、子嗣断绝的下场,其悲痛之情可以想见。索性他虽然病重,却还能整理书稿,倒是没耽误撰写儒家宝典的大事。众位鸿儒每日前往皇庄与他探讨学问,修改文章,交流心得,竟颇有些乐不思蜀,哪里还会顾及族人的感受?

族长又是发动妯娌劝和仲氏,又是遣人与关父联络感情,还让小辈把关素衣约出来说项,却都不得其门而入。关家人一个比一个不喜交际,除了关父与仲氏偶有出门,老爷子和关素衣宁可待在家看整天书,写整天字,也不愿踏出府门一步。

他们不出门,旁人也不好打进去,熬了三天,终于认清了现实。族长已在族人的强烈怨愤中卸任,关文海不知被送到哪儿去,想来也是生不如死,其余人均惶惶不可终日,已然明白好日子快要到头了。

关素衣睡了一觉醒来,发现关家竟已脱离宗族,差点以为自己还在做梦。但老爷子动作奇快,只花了一晚上功夫就写了一部家史,将关家为何自我放逐一事详细记载下来,又另开一本家谱,把木沐正式归为嗣子。他与仲家感情极其深厚,明知仲氏不孕,也绝口不提纳妾,而关父自是求之不得。

拜了家祠之后,一家五口终于能松一口气,而关素衣好生歇了两天,赶在第三天盛装打扮,备车出门。

那女贼与匪寇谈妥条件,只说关素衣乃家中贱妾,因触怒主母,这才送上山给她吃一个教训。土匪不知根底,自然不怕得罪人,必会往死里整治她。她虽然戴了面具,却经不起摔打揉捏,不出一日就会自动脱落,显出原形。土匪会不会如约送她回来,这不好说,但关素衣却知道,幕后黑手必将亲临现场看一个热闹,以享受摧残人命的快感。

燕京城最繁华的地段在何处?自是锣鼓大街,只需去街边等着就是。

临近正午,忽有一匹快马驮着一个麻袋穿行街道,捆绑麻袋的绳索并未系牢,颠簸中自动散开,令其掉落在地。有好事者解开一看,却见里面藏着一名赤条条的女子,手筋脚筋俱断,眼耳口鼻全无,血肉模糊的惨状令人胆寒。

“娘哎!这是啥子东西!报官,快报官,定是出人命了!”本就人潮如织的锣鼓大街一时间沸反盈天,一名身穿艳红骑装的女子站在对面茶楼上,用马鞭指着那处,畅快笑道,“看见没?这就是本郡主让你们欣赏的好戏,还有更精彩的在后面呢!”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6页  当前第6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1/7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爱谁谁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