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解甲归甜(重生)_分节阅读_第2节
小说作者:章侯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362 KB   上传时间:2016-12-29 22:23:18

“知道了。”她起身,从采薇身边走过,身形挺拔修长的她,足高出采薇一个头,“该去昏定了,替我更衣吧。”

当初夫人的亲生嫡女卫子悦嫁进太子府的时候,那可是令人艳羡的八十八抬嫁妆,真真的十里红妆。到了她这个庶女身上,便只添了一抬,要多寒碜有多寒碜。

卫子楠一点也不意外。左右她和程氏、卫子悦这对母女之间的仇是化解不了的了,彼此也没必要装热呼。

当年的杀母之仇她不敢忘,自然程氏那边明知软不下来关系,也就只得破罐子破摔,仰靠着太子和她杠上了。

不过,她选择求嫁二皇子秦傕,却不是为了和太子抗衡。她不是深宅妇人,眼界自然要疏阔一些。卫家是将门,她作为大将军,背负着卫家的兴衰。那一套卫家长刀刀法,将来势必还要传给侄子的。

是父亲对女儿的悔意,和后来手把手教她卫家长刀刀法的过往,让她不得不对卫家软一份儿心。所以,这并非对程氏母女以德报怨。

以德报怨这样的事情,她胸襟窄,做不出来。

父亲死前叮嘱她,皇帝最忌功高震主,嗜权如命,平素连自己亲儿子都防,将来若是她得胜归来,必会也防着她的。不说别的,灭高北蛮族,卫家的民间威望何其高。

自古以来,功臣死得不明不白的还少么。

她终究要嫁人,少不得挑的是高门世家,嫁了哪一个皇帝心里头想必都不痛快。若要是不嫁,皇帝猜忌惯了,日思夜想,大抵又会觉得她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况且,就算她一时不嫁,皇帝必然也会赐婚,与其嫁个不顺心的,倒不如自己选定了夫婿。

再者,女人何曾有说话的机会,她杵在朝中必然让某些把“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挂在嘴边的老家伙们,气得彻夜难眠,引得朝堂不得安宁。

所以,要想藏锋,必先交兵权,再挑了个风流成性,整日里捣鼓诗词歌赋,琴棋书画,以及美人娇娇,总之除了玩儿“权”,别的都玩的人嫁了,方为上策。

这样的人还不好找么,皇帝自己的儿子,他最清楚。那二皇子秦傕虽不是个顽劣的,却最好享乐,毫无大志可言。

而她这样一个没什么远见,一回来就要以嫁人雪前耻的空壳大将军,想必皇帝和某些老顽固们十分乐见其成。

采薇寻了套碎英暗纹的宝蓝色窄袖直裾伺候她穿上,依她的意思,头发粗粗拿根水头一般的翡翠簪子绾起,不作其他装饰,接着又怂恿她点了些口脂在唇上妆点气色,这才肯放她出门。

若不是要去给程氏昏定,卫子楠更习惯穿方便些的男装。

两人一前一后出了门,往程氏在的宜兰园去。路上可见府里的下人忙忙碌碌,行色匆匆,多在扫灰抹尘,一点角落也不放过,正为明日她大喜的日子做准备。

扫径迎客蓬门开,卫家嫁女,同喜。

夫人就是再不喜她,这点表面功夫还是要做的。赶明儿宾客来了,瞧着府里不够干净,丢的可不是她卫子楠的脸。

她负手徐徐走着,仿佛闲庭信步,又好似想最后再看一眼,这座留给她太多苦难的府邸。二十年,她从没有觉得这里是自己的家。

她在小香池驻足,晚风吹来,吹皱一池春水,还有她散在身后柔顺的发。

就在采薇以为她要停下来怀念时,卫子楠却又迈开了脚步,径直取道宜兰园,再未停下来。采薇鼻头一酸,眼睛有些模糊,默默然跟着走。

她晓得主子心头的苦。主子的娘亲,在夫人手下受尽欺辱,那一天再也承受不住,抛下才八岁的主子,选择在冰冷的除夕,将自己葬送在这小香池。

犹记得那时她才刚来伺候主子不足一月,规矩什么都不懂,哪里能应付这等场面,主子哭得晕厥,她也只知傻傻地抱着肩膀摇,求主子快醒醒。

后来,她懂得怎么保护主子了,却不太用得上。因为主子很少再笑,再也没有小姑娘天真烂漫的劲儿了,更比她懂的怎么保护自己。

就比如混上战场去,外人都道是被悔婚之事给气的,她却晓得,是因为主子怕老爷和两个少爷一走,自己在夫人手下难逃一死,只得背水一战偷偷跟着车队去了边陲。

这路上少有人主动向卫子楠问安,大伙儿心头虽敬着这位将军,却有哪个敢找夫人的不愉快呢,能躲开便躲开,能装没看见便装没看见。

此时在宜兰园,程氏喝了口清茶,皱眉。少有皱纹的脸上,于眉间挤出一个“川”字,露出明显的不耐。

养尊处优许多年,少有妾室与她争锋,她也没什么好愁的,故而四十五六的年纪,瞧着才刚不惑,若非前两年两个儿子双双阵亡,夫君也去了,她还能年轻个十岁。

她望了眼西沉的金乌,眼中带着毫不掩饰的不悦:“臭丫头还跟我摆起谱来了,这都什么时辰了,还不来请安。”

在旁的李嬷嬷肥胖成球,瞧着倒是心宽体胖,出口的话却有几分刁钻:“夫人何必跟这小贱蹄子一般见识,她自小就是个没规矩的,跟她那不要脸的姨娘一般样。上次她还不是求着夫人把她姨娘的骨骸移葬到卫家陵园么,夫人只要不松这个口,她总是低一头的,还怕拿捏不了她么。一会儿她来了,训她几句她也不敢还口。”

程夫人点头,心里却是虚的。

那丫头目下是皇帝面前的红人,且不说皇帝的青睐,光是大将军、忠武侯这样的身份,足够给她撑腰了。大儿媳妇儿宋氏又是个心软的,看在她那六岁的儿子还指望那丫头传授卫家长刀刀法的面子上,也曾厚着脸皮帮腔。

也不知下次那丫头再提起,她还守不守得住口。若是明日婚事成了,那素来不守规矩的恒王,被怂恿着来插手卫家内务,她怕是也不敢再不松口。一想到恒王,她便是来气,恼得一巴掌拍在红木桌子上,震得茶碗叮叮作响。

“不要脸的臭丫头,自个儿在陛下面前求亲事,我镇国公府的脸都给丢尽了!老爷尸骨未寒,孝期三年未满她便赶着要嫁!就是个缺男人的贱货!”

李嬷嬷苦着张脸,只得劝道:“她就是个没规矩的,夫人犯得着和她生气么,仔细气着自个儿的身子。那婚期……是陛下给定的,咱们仔细说错了话,叫人搬弄是非。”说完赶紧来上来给她又是揉肩又是捶背的。

也怨不得李嬷嬷不好再顺着话诋毁卫子楠,当初那上官云来府里定婚期,可不就是夫人和大小姐眼瞧着上官云虽然家道中落,却是个有学识的,生怕叫卫子楠来日做了大官夫人,硬是弄来个丑丫头冒充卫子楠,又明里暗里地说人坏话,把上官云生生吓跑的么。

若要是当初没这档子事儿,那丫头又怎会溜上战场,混到如今这个比大官夫人还要难对付的地位。

再说了,这会儿数落人家没规矩,无教养,当初府里又何曾教养过她,只管衣食不饿死她便罢了。夫人生性好妒,心眼儿又窄,这些年早被老爷宠坏了,不好听的话是万不想听的。

所以,李嬷嬷虽然拎的清,这些话却不敢说出口。

她如今也只得跟着急,急那硬脾气的卫子楠何时清算往日的账。当年,傅姨娘是老爷醉酒强要的,可不是自个儿爬的床,结果就那么怀上了,生下庶出的二小姐。老爷惧内,被夫人闹得烦了,只得把这母女俩丢给夫人处置,再不敢插手。

那傅姨娘若是个丑的,夫人也就睁只眼闭只眼了事,偏她有半边儿胡人血统,姿色极佳,生的二小姐又聪慧,也就怪不得夫人要除之而后快。

就那么慢慢的折磨,逼得傅姨娘除夕夜里一时想不开,抛下幼女,将自个儿给淹死了之。

此等杀母之仇,虽然二小姐从不提及,但她那时候已经八岁,早已是懂事的年纪,肯定死死记在心里呢。

她两人正在烦心,那头卫子楠已经跨进宜兰园的门。她松了松脸上绷紧的表情,挂上自以为温和,却总是带着几分邪气的笑迈进了屋。

“给母亲请安。”

程氏正在发愁,却被风风火火的她给吓了一跳,瞅着她脸上阴阳怪气的笑,顿时那心里好似蒙上一层寒冰,又感觉有烈火在烧,总之烦躁得很。一时想着训她几句,转念又觉得太做在面子上,没那必要,也就作罢。

“嗯,今日是你最后一次来此昏定,明日嫁了恒王,就是皇家媳妇。”程氏冲她点头,指指一旁的椅子,示意她坐。

卫子楠却是不坐,只是点头,淡淡然道:“不坐了,见母亲安好便放心了,不好再做打扰,给母亲告辞。”

两个仇人疏离得很,卫子楠受着伤,本有理由不来请安,可程氏不肯放过她,非要叫她每日来立规矩,生怕她养好了身子似的。她哪里是个轻易训得服的,只每日说句请安的话,便转身就走。

往日都是如此,可今日,程氏却叫住了她。

“瞧瞧你,还未嫁人,便如此疏远。日后嫁了,难不成就再不把母亲放在眼里,不愿听母亲的话了?”

她已经侧过去的半个身子,又正了回来,眸中晦暗,把头埋下去:“是女儿欠思考,愿听母亲教诲。”

她这样“听话”倒让程氏心头又不舒服了几分,犹似一记拳头打在了棉花上。可这丫头却又没给她什么把柄,教她收拾不得。

她饮了口茶,轻轻搁下茶碗,叹气道:“也是,我这等身份往后不便再说你什么。只是,你嫡姐是太子妃,也就是你的长嫂,凡事你多听她的就是。咱们卫府唯一的男丁还小,如今全靠你们姐妹撑着,你们切记劲往一处使,切莫闹什么别扭。”

这话可就说得不要脸了,自个儿管不着恒王妃,还指望着女儿来管,始终得压着人家一头心里才算舒坦。

卫子楠心头暗笑,脸色未变,只是点头:“母亲的教导,女儿铭记在心,日后定会为卫府添砖加瓦,再兴当年的风光。女儿这颗心一定只为卫府,别无所向,还请母亲放心。”

卫府,是父亲的卫府,不是她卫程氏的卫府。

程氏的脸色,看着似乎更差了。她本不欲再计较这丫头来迟,当下心中不忿,却又想抓起来不放。

“嗯,你这孩子很是听话。只是明日便要嫁人,规矩却欠下良多,往后少不得叫人在背后说你的不是。今日你晚了近半个时辰,着实坏了规矩,做母亲的必得点醒你才是,也不多罚你——去祠堂跪上一个时辰,长点记性也就是了。”

“夫人!”采薇不服,哪有为这事儿罚跪的,摆明了是欺负将军身为朝廷命官,不敢有违陛下的“仁孝”之本。多少鸡毛蒜皮的小事,被程氏散播到府外坏将军的名声。

“采薇,不得无礼。”卫子楠却是十分平静,对程氏略一颔首,转对采薇道,“你回去把书收好,我不碍事。”

她还真不是怕程氏,只是尚未出府,凡事皆有掣肘,不好对付这老妇。且再忍上一晚,待出了府,程氏可就管不着她了,到时候新仇旧怨一起好好清算。

☆、第3章 被弃新娘

三月是个好时节,正是草长莺飞,春光潋滟时。初八这日的黄昏,京城宽阔的朱雀大道上,涌动着欢腾的人群,热闹堪比年节。两侧街道挤满了人,七嘴八舌地讨论着这场盛大昏礼,顺便等待卫府送亲的队伍。

百姓之间,从来不乏话题。前些日子议论的是那卫将军的长相,近日又连带着恒王一起编排。无非是说那恒王夫凭妻贵,巴着卫将军得的王爷尊位。要知道,忧国忧民,惯有雄心壮志的三皇子,至今还未封王呢。不说三皇子,除了目下这个恒王,好几个皇子里,哪一个又封了王呢。

除此外的,便是议论那太子妃和恒王妃两姐妹之间的关系。平头百姓们大多是捕风捉影,惯常胡吹海吹,但有时候却又摸得清内情。就冲那太子妃只在卫将军归府那一日去迎过,后头便不见她探病便可知道,这两姐妹的关系好不到哪里去。

再看那程氏的做派,听闻对外倒是客气,私下里却依旧没把卫将军放在眼里呢。也不知这高门大院之中,究竟生过什么破事儿,值得这么紧拽“嫡庶之别”不放手,忒没有眼力劲儿了。

至于别的什么话题,不外乎是丞相少史上官云当年悔婚,如今见了往日的未婚妻还得点头哈腰,太丢脸云云。

此时的太子府内,正被戳着脊梁骨议论的太子妃,却心无旁骛地题笔绘丹青,一勾勒一线条,描的是墙角数枝梅,傲雪盛放。丫鬟笙儿在旁欣赏,扇扇鼻翼,仿佛嗅到了梅香,张嘴便是一句发自内心的赞叹。

“娘娘的造诣,怕是宫中的画师也不堪一比。”

卫子悦莞尔:“数你会说话。”

笙儿憨笑,可不算她会说话,太子妃本来就是才女,放眼这京城,不说琴棋书画全都傲视群芳,至少丹青这一块,是无人能及的。

她盯着画,见太子妃点了朱砂为梅花描红,被那红色一激,忽然想起什么,嘴角骤然一僵,犹犹豫豫的。有些话,她这个做丫鬟的知道不该说,可昨天太子殿下话里的意思,是让她开导开导太子妃,她也只能硬着头皮说出来。

“娘娘,您看,这会儿太子殿下都去贺喜了,您真的……”真的还要作画,不回卫府瞧瞧么,好歹是庶妹成亲。

卫子悦美眸微瞪,轻飘飘一个眼神送过来,笙儿便吓得把后半句咽回肚去,生怕再多嘴一句,就被拖出去再掌一次嘴。

太子妃是傲气的,素来说一不二,她认定的事就是太子殿下都不一定拽得回来,自己一个丫鬟能顶什么用啊。

“贱婢所出,也配做我卫家女儿?”素来大度端庄的卫子悦,毫不掩饰眼中的轻蔑,只差啐上一口,“我与她恩怨已深,何苦做这等无用功。呵,大将军,忠武侯又如何,空壳子的官衔罢了。嫁了恒王那个草包,徒有表面一时的风光,何须理会。往后,她若不找我的麻烦,我自不会去为难她,若是不清楚自己低贱的身份,自会有她的罪受。”

说罢,又点了朱砂,为那几朵梅花描红。

有一种关系,叫做“天生宿敌”,万不可能冰释前嫌。

朱雀大街上。

不知等了多久,众人嗓子也说哑了,终于听见一阵锣鼓鞭炮齐鸣响,喜乐唢呐声渐渐入耳,街那头的人群蓦地开始高呼。花桥出于出现了,抬到哪里,哪里便是欢呼声一片。

人群里有单纯看热闹的,也有真诚捧场的,还有怀着感激之情,小小表达一下对卫将军的崇敬之心的。总之,这一场昏礼,是大昭除了帝后大婚,有史以来最热闹的昏礼。

此时夕阳无限好,颇有日暮归途的惬意。

那送亲的队伍顶着金色晚霞打街角而来,红红火火好生喜庆。送亲的汉子们个个精神饱满,穿的是大红铠甲,敲着锣鼓吹着唢呐,扛着一眼望不到头的嫁妆,挺直着腰杆,浩荡的队伍齐步走来。

这送亲队伍蔚为壮观,竟个个是卫家军中的铁汉将士,虎背熊腰,雄赳赳气昂昂,看得瞧到了新鲜的人群,欢笑不断。

在这热闹之中,街边的醉月楼上,正有一男一女正看着大街上走过的送嫁队伍。

男子白面俊俏,却不儒弱,剑眉星眸尤其好看,端的是芝兰玉树,温润如玉。他以一把折扇指着送亲队伍中那顶龙凤雕花的喜轿,回头对那女子挂起一抹笑,开口便破了表面功夫,话语中夹带着一丝玩味:“瞧,红鸾,本王的媳妇儿正进门呢。”

被称作红鸾的女子,媚似狐妖,杏眼微眯,捂嘴咯咯笑了:“王爷大喜的日子,还来奴家这里磨蹭,奴家可得撵您走了。王妃娘娘屠杀二十万敌军,乃是个好杀的活阎王呐,若要生了奴家的气,还不活剐了奴家的皮。还请王爷高抬贵手,放奴家一条性命吧。”

话虽如此,红鸾却半点没有怯意,咯咯媚笑,不过是打趣他的罢了。

秦傕浅笑,坐下继续饮茶,举手投足间,哪里有半分风流与轻浮。却见他把剑眉微挑,笑道:“有本王在,你怕什么。”言罢又换了表情,靠在窗边,蛮带玩味地看着自己那盛大的昏礼。

这桩婚事,是他皇帝老子看好的,办得尤为隆重。他自然也是分外在意的,否则不会撂挑子不干,来这醉月楼躲上一阵。

却不知王府的管事傅泽志是如何安排的,他这位新郎官儿人都不在,竟叫这家伙蒙骗过去,已经帮着将新娘子迎出了卫府。再过不出半柱香,送亲队伍就要到了恒王府前,他这新郎官儿迟迟不出现,届时傅泽志又该怎么编下去。

怕是编不下去,只能老实交代了。

“王爷玩儿心比天大,连自个儿的昏礼都折腾。只怕是明日,又要被陛下责怪风流成性,目无章法了。”

红鸾为他斟茶。喷香的蒙顶山茶,沁人心脾,俯仰之间香味便弥漫了整间屋子。此处醉月楼,做的是高雅买卖,只迎富贵权势,最爱干的事便是为人诟病的“狗眼看人低”,就这一碗清茶,便顶得上穷苦人家一年口粮钱。

在某些视金钱如粪土的人眼里,这里俨然是个茅坑。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4页  当前第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7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解甲归甜(重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