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之再不离婚_分节阅读_第13节
小说作者:晴华露蔓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278 KB   上传时间:2017-05-10 21:05:50

  论干活,少有能比得上张兰芝的,一天就剪了两大麻袋,还不是虚的,里面都压的严严实实的。香子比张兰芝慢,非得闹着让张兰芝陪着再来一天,“不可不管,芝子嫂,你再过来一天,你不是还想着腌一些吗,那这些肯定不够,真的!”

  张兰芝被香子一脸认真的说瞎话的样子逗乐,就应了下来,剪了两天的地瓜叶子看的张兰芝头都疼,说实话地瓜叶子并不是什么好吃的东西,也就是用来做个杂面条之类的吃吃,这下剪了那么多,就是烫也费柴火不是。

  “你不能给南婶家点!”唐山看张兰芝愁,就说了一句,不过张兰芝也知道,他后面还有一句是给楚春子家点。

  “地瓜叶子山里到处都是,谁还不能到山里剪去,你不稀罕的东西给人南婶,你这算是什么人?”

  不过想想,张兰芝还是问了一句,倒是没想到南婶今年还真没去剪,原因是家里大儿媳妇怀孕了,正害喜害的厉害,弄得南婶什么心思都没有,更别提去剪地瓜叶子了。张兰芝看见南婶需要也高兴,直接让南婶家的三儿子鹏子弟推了两麻袋回家,也乐得南婶逢人就说侄媳妇的好。

第二十九章

  霜降刚过,就开始收地瓜了,拔蔓子的,刨地的,拾地瓜的,人分了好几拨,一垄一垄的干的热火朝天,地瓜倒是丰收,个头都长的挺大,看的所有人都喜笑颜开。张兰芝算了算,今年应该能分四千斤地瓜,看着四千多斤,但是要吃一年还真是不经吃。

  地瓜都收起来,这次不用各家到地里挑了,都是用牛车拉到各家门口,唐湖拉着唐海过来帮忙,南婶家的两个弟弟也过来帮忙,地瓜在地里刨出来已经都晒过了,这会就不用再晒了,直接都卸下来,院子里堆了一大堆,几个人再慢慢地往地瓜窖子里倒腾。

  把个头大的完整的都拣出来放到窖子里,小的,被镢头拦腰刨断的,细的,都留出来,这些都等着切成片晒成地瓜干,地瓜干切成小块煮成地瓜干粥,也可以切成小块上锅蒸,蒸熟了拌上糖精当馅,包地瓜馅包子,甜丝丝的也很好吃。

  地瓜一分到各家,就开始了另一种盛况了,家家都晒地瓜干,晒得到处都是。摞的柴火上,院子里,甚至还有的放在屋顶,不过在屋顶不能有风,不然就被刮到邻居家,自家一块也摸不着了。

  这会地里的庄稼都收回来了,该种麦子的都已经种上了,剩下的地一片一片的空着,没有地方晒就都放到地里晒,甚至山上哪里有块大石头,都摆满了白白的地瓜片,唐家村村头有条河,河岸边很多大石头,平时谁家洗衣服都顺手摆在石头上晒,这会也都摆满了各家的地瓜干。

  这时候没有水泥地,甚至各家的院子也都并不平整,地瓜干都是直接晒在地上的,等到晒干了地瓜干上是薄薄的一层浮灰,有的还会夹着沙粒,都得好好地看着清理干净。

  晒地瓜干并不是什么技术活,张兰芝把地瓜干都切好也摆好,翻动的活就交给唐山了,张兰芝又接着出去挣钱去,有时候张兰芝觉得挣钱这种事,还真的是越挣越有瘾头。

  地瓜干还没收回来,张兰芝正在菜园子里起萝卜,就听说唐桂芬进医院了,张兰芝算算日子怎么算也没算对,倒是听唐海说了一嘴,好像是唐桂芬自己上茅房被一块地瓜干滑了一下抻着了,这倒是很有可能,这个大姑子不管干什么都是风风火火火急火燎的,被地瓜干滑着还真是一点都不稀奇。

  好在虽说差着日子但是也差不了几天,唐桂芬现在和楚春子唐桂芳都在医院,家里就剩下唐湖唐海两个不会做饭的,就只能到张兰芝家里蹭一口了。

  当天晚上天擦点黑,唐桂芳回来了,说是生了,倒是顺利的不行,唐桂芬这是头一胎,生的这么快都有点不合常理了,好在张兰芝本来也打算第二天去看看就提前杀了只老母鸡炖了汤,这倒是正合适了,直接给唐桂芳提着走了。

  “嫂子,可真是得亏你在家里了。有两天就回来了,咱妈说嫂子你们都别去医院了,还得费一遍事,等回来了天天都能看见。”唐桂芳走前留下这么一句,张兰芝又是有点生气又是无语,也不知道楚春子是怎么想的,拦着不让家里人去,芬子要是知道了还好,不知道还以为家里没有一个关心她的呢。

  唐桂芬一举得男,婆家那边也高兴的很,这个孩子可以说是长孙了,许老头和许老太都乐呵呵的赶紧到医院里,要把唐桂芬接到家里伺候月子,唐桂芬有些意动,就算是因为孩子,到底是有心修复关系,但是被楚春子私底下骂了一通,“你说你是不是在外面都呆傻了?你婆婆那是能伺候你月子的人吗?回去了都抱孩子去了有谁能顾得上你的?婆婆能比得上你亲妈吗?再说了,你怀着孩子的时候不想着伺候,等生了孙子了才想着伺候,能有这么好的事?不去,回家我伺候你!”

  唐桂芬听话,楚春子这么一说就不回去了,决定跟着回来,反正许志东不在家,唐桂芬在娘家坐月子也是很正常的事情,许老太倒是不高兴,但是也不愿意招惹楚春子,老两口就怏怏的回家了。

  张兰芝见着小外甥是在几天后了,唐桂芬出了院回家,张兰芝到楚春子家去看了看,小东西并不大,皱皱巴巴的也没怎么长开,还有点黑,唐桂芬笑着说这孩子不像爹不像妈,也不知道像了谁。

  张兰芝笑着没说话,就现在看真是活脱脱像了他奶奶,玉子和广子都很喜欢这个小弟弟,看着小娃娃就傻笑,小娃娃也在晃动着小手抓姐姐的手指,唐桂芬看着也乐,“到底是有骨血在,你看看三个好的。”

  回来的第二天,楚春子就让唐海到处跑着通知五天后看喜,一般家里有了新生儿,都会在十来天左右的时候看喜,就不办满月了,张兰芝照样得过去帮忙,看喜当天要给过来的客人拿着红鸡蛋走,红鸡蛋就是用水煮熟然后放在泡了红色颜料的水里,这种红色颜料是可以食用的,只是把鸡蛋的表皮染了色,取个好意头。

  看喜当天热热闹闹的,左邻右舍也都过来看看孩子,当然都不会空着手过来,一般都会拿几个鸡蛋,一般都是12个,20个,张兰芝用一个小篮子放了40个鸡蛋,到供销社买了一斤蛋糕,还有二尺布子。从张兰芝进院子楚春子就眼巴巴的盯着看张兰芝拿了些什么,等到看见篮子里的东西,就高兴了,赶紧接过来到唐桂芬躺的那屋去,“芬子,你嫂子过来看喜的东西,这都是你的人情,可得记好了啊!”

  屋子里人不少,看见楚春子拿着的东西,都没口子的夸张兰芝厚道,当然最后都会转到楚春子这个当妈的好,才会一家子都好,夸得楚春子得意洋洋的,到了晚上就在唐桂芬跟前嘟囔,“好在山子媳妇是个懂眼色的,今天还知道多拿点东西过来,我今天也就是那么说说,你不用想着他家,今天拿过来的那些东西还不都是你贴补的?”

  唐桂芬哼哼哈哈的应着,由着楚春子说,但是心里想着的是到时候自己买回来了,妈她也不能说什么。

  这会已经阳历的十月下旬了,村里大喇叭喊话让各家各户出一个人到大队抽签,好分地方搂草。唐家村搂草砍柴的地方不多,村子里都统一管理,划片,抽中哪一块就到哪一块去搂草,是好是坏的就看各家的运气了。当然地里的花生蔓子玉米杆这些都已经分到各家各户了。

  抽签是唐山去的,随手拿了一个打开就咧着嘴笑,周围的汉子看唐山的样子就知道是抽着好地方了,探头一看果然是好地方,那片的树长得不是很密,但是都长得很高,树底下的松针很好搂,有个叫唐安子的就嚷嚷着,“嘿这个破手,人山子哥就那么拿了一个,我这在家里还让我洗了手过来的,你看看这抽的破地方!”

  “你那手别是插粪坑里了,怎么洗也是臭手吧!”

  一般过来抽签的都是家里的男人,说话也没什么忌讳的,这就你一言我一语的打趣起唐安子来,说的唐安子脸红脖子粗的,差点没起了真火。

  上山搂草一般都是搂了松针回来,摘了松球,树底下有灌木丛的也可以砍回来,长得正好的树是不允许砍的,唐山抽中的地方好,也不难走,抽了签回来第二天张兰芝就准备上山了,虽说地方是分好了,但是去的晚了被别人弄走了也没地方说理去。

  广子和玉子也跟着上山,说是要拾鸟蛋,唐山也要去,“我不能搂草,还不能拾个松球么。”

  唐山勤快张兰芝当然不会阻拦了,第二天一家子都准备好了推着车要走,就看见南婶家的两个弟弟老大和老二扛着铁抓子过来了,看见张兰芝一家在门口,就赶紧喊哥哥嫂子。

  “你们俩怎么过来了?”

  “我妈说大哥今年不能搂草,等着大嫂你自己肯定不行,就让我们俩过来帮忙,还好过来的早,要不然你们都走了!”老大唐建笑嘻嘻的,说着还拍了一下二弟的头,“我说快点吧,你还在家里不紧不慢的,幸亏赶上了!”

  “你看我婶子可真是的,你们俩过来了,你们家里怎么办?”一墙之隔的亲妈没说担心担心大儿子家的,倒是婶子心里惦记着侄子一家。

  “我们家里人多,等一天不要紧,嫂子我们俩今天出力了,你晚上可得管饭啊,我先点名要吃你做的油饼啊!面我都准备好了!”

  “你看看这话说得,你大哥大嫂连顿饭都管不起了?还要你自己带着面?愿意吃油饼晚上就管够!”张兰芝笑,一行人就往山上走着,一路说着话,两个弟弟都很尊重张兰芝,也有南婶经常在儿子眼前说的缘故。

  到了山上,松针落得挺厚的,两个壮劳力直接拦着不让张兰芝动手,两个人干的嗖嗖的,张兰芝和唐山说,两个就说得对得起晚上的那顿油饼,让张兰芝哭笑不得。

  唐山拿着麻袋拾地下的和树上能够得着的松球,张兰芝不是个能闲得住的人,两个弟弟不用张兰芝动手,她就拿着镰刀砍灌木,那边老二唐廷看着张兰芝砍柴的背影,小声的凑到大哥身边,“哥,你看看芝子嫂!”

第三十章

  “我要是能找着芝子嫂这样的媳妇就知足了!”唐廷今年24了,按说都晚说媳妇了,但是这小子非得自己挣了钱盖房子,家里南叔都把房子给盖好了也不行,把南叔南婶气的够呛,一直到今年自己攒够了钱了,这才喜滋滋的说要找媳妇了。

  “那你可等着打光棍吧,芝子嫂这样的可是少有,配咱大哥可惜了!”唐廷笑话了弟弟一句,就撇着嘴看了看唐山,“大哥好的时候都配不上芝子嫂,更别说现在还瘸着腿呢。”

  “就是配不上也得跟着大哥才是咱嫂子不是,我还就打谱找个能干的媳妇了,找不着就打光棍!”

  张兰芝哪里知道这两兄弟还有这么一段对话,她正寻摸野鸡蛋呢,这一片灌木长得都不高,张兰芝也不嫌弃,拿着镰刀都一一砍下来,正砍着就见不远处飞起个什么,吓了一跳,这才知道肯定是有野鸡在抱窝,被自己砍枝子给惊起来了。

  广子和玉子在家说是要找鸟蛋,但是上山来了,就乖乖地待在唐山身边帮着拾松球,也不乱跑,张兰芝这边看见野鸡飞走了,也没吱声,自己朝着野鸡飞起的地方走过去,到底是在一丛长得粗壮的灌木地下找到一窝野鸡蛋。

  野鸡蛋找起来很过瘾,一般轻易的找不到,但是找到了就是十好几个,张兰芝兜起衣服,数了数这一窝有十八个野鸡蛋,倒是个好数。

  “广子,玉子,快看看这是什么?”

  广子和玉子看见妈兜着衣服站在那里,就知道是有好东西了,两个撒着欢的跑到张兰芝跟前,一看就乐了,“野鸡蛋,野鸡蛋,爹,建子叔,廷子叔,我妈捡着野鸡蛋啦!”

  中午就在山上吃了点,到了下晌,唐廷嫌弃用推车一趟趟的推回去太费事了,说要回去赶牛车过来,张兰芝拦也没拦住,这会牛车早就不知道在谁家用着呢,倒是没想到没一会唐廷就赶着过来了,也得亏唐山抓的地方就在山脚,不高,要不然牛车肯定是赶不上来的。

  “你这是到哪里偷的牛车过来?不是咱队的牛啊?”

  “你看你说的话,怎么叫偷得,我是偷东西的人吗?这是我到一队去赶的,一队那队长好说话,几句话就被我忽悠过去了!”

  “有你的啊,真是猫有猫道,狗有狗道啊,芝子嫂,这下省事了,咱赶紧的!”

  张兰芝看了看就会笑的唐山,心里叹气,这一大家子哪一个都比唐山这个做大哥的有道道,不过张兰芝也就是感慨感慨,重生一回学会了最重要的就是知足,唐山现在变成这个样子能和自己好好过日子,就知足了。

  晚上唐建唐廷吃到了心心念念的油饼,走的时候张兰芝又给了唐建六个野鸡蛋,“拾的也不多,你也别嫌弃,水子不是怀着孩子呢吗,拿回家给她吃。”

  唐建也不推辞,乐呵呵的就拿着回家了,唐廷拎着一兜子油饼,兄弟俩连吃带拿的回了家,被南婶骂了一通,唐廷气哼哼的不服气,“有来有往的才能走动不是,这样下次我们不是还能去给山子哥帮帮忙吗?”

  南婶愣了一下,想了想倒也是,瞅了两个儿子一眼,就给大儿媳妇煮野鸡蛋去了。

  没两天分布票棉花票了,一共分了16尺半布票,二斤半棉花票,好在这之前家里的日子不好过,有票没钱,布票棉花票的攒了不少,也不知道这会的人怎么那么抗冻,一人就是个薄棉袄薄棉裤就出门,鞋子一年到头的都是黄鞋,这会的冬天还特别冷,不过第一场雪下了以后就都在家里猫冬,少有出门的了。

  张兰芝不打算在供销社买布买棉花,太显眼了,索性借了自行车到县里买去,难得去一次县里,张兰芝就带着玉子一块去,乐的玉子直在家里冲唐山做鬼脸,“爹,我们去县里啦,不带你去!”

  张兰芝这次可以算得上是大采购了,家里四个人都得做身厚点的棉衣棉裤,一个大人一套衣服得六尺布子,棉袄棉裤还得有里子,不过里子用最便宜的布子就行了,张兰芝领着闺女布子棉花的买了一大包,玉子看什么都新鲜,倒是什么都不要,就看着就欢丢丢的。

  骑着车回家,玉子坐在车前面的横杠上,耳朵也尖,听见有小猫叫,“妈,有小猫在叫,喵喵的。”

  张兰芝停了车,就看见从路边的草里钻出来个黑白花的小东西,冲着张兰芝叫唤,声音也不大,喵喵的叫的张兰芝心都有点软,玉子更是看这张兰芝,“妈,咱抱回家养吧?”

  都说秋猫养不活,不过是因为这个时候人都没有吃的东西,更何况猫狗了,紧接着的冬天可不是不容易过,这个小东西估计是被谁家扔在这里的,不过看样子也就是刚扔,看着还挺有精神的,有个猫抓抓老鼠也挺好,张兰芝就点头。

  “抱着吧,回家你可得想着喂啊!”

  刚到家门口,张兰芝车还没停稳,就看见玉子怀里的小奶猫身上的毛都竖起来,嘴里还呜呜的,倒是没有伸爪子挠玉子,张兰芝正好奇呢,就看见家里一个小土狗摇摇晃晃的跑出来,嘴里也呜呜着,看着张兰芝和玉子的小眼神晶亮晶亮的。

  “这是怎么弄的?谁送来的还是你去要的?”张兰芝把东西都拿进家,问出来帮着拿东西的唐山。

  “嗐,今天军子送来的,说是拿回来的南婶不许养,非得让扔了,就想到咱家了。我寻思着还能看个们,养着就养着吧。”军子是南婶家的小儿子。

  这么个小东西能看什么门?张兰芝嫌弃的看了眼脚边哼哼唧唧撒娇的小土狗,这下好了,一下子家里猫狗齐全了。

  等到晚上广子回来,兄妹俩快乐死了,捯饬着唐山要给小猫小狗做个窝,唐山也由着,拖着个瘸腿一会找找这个一会找找那个,最后爷仨好不容易用石头垒成个窝了,家里张兰芝找了两个裂缝的旧斗,打横放在炕前,里面铺上麦秆,“你们仨竟在做些无用功,这么点的猫狗能在外面睡吗?”

  “妈,你怎么不告诉我们呀!”

  玉子撅着小嘴不乐意,张兰芝笑了一气,“你们仨不动脑子怨谁?你们的窝也有用,等小狗大了就让它在外面睡。”

  小猫小狗这会熟悉了,在一块很和谐的你抓我一下,我挠你一把,小猫的脾气不太好,挠着挠着被小狗按住了,就开始伸出小爪子使劲了,嘴里还不停地呜呜着,倒是小狗一直也不使劲,看着就是个憨的。

  家里有了小东西显得热闹了很多,小猫也是个聪明的,玉子拿着饼子叫了两次喵喵,再叫小东西就知道回头了,乐的不行,广子在一旁不服气,也拿着饼子叫小狗,还皱着眉头冥思苦想了好一阵想了个名字,说要叫小明,唐山还在那笑着夸广子起的名字好,张兰芝憋不住笑,“谁家有小狗还叫小明的?你上两天学就学了个小明回来是不是?”

  要说广子这孩子别的地方心眼不缺,但是学习上真的是十窍通了九窍,因为小学就在唐家村,唐山有空闲的时候也爱满村子的转悠,时不时地就转悠到学校里去了,遇见老师说几句话知道是广子的爹,就说了几句广子,弄得唐山再也不愿意到学校闲逛去了。

  晚上广子和小猫小狗,应该说和喵喵小明一块玩的晚了,第二天早上就不愿意起来,一直在炕上扭麻花,被玉子把小狗扔到被窝里才一个高蹦起来,醒了也不穿衣服,就在被窝里和小狗玩,直到村子里和广子一块上学的傻柱子过来叫,这才赶紧穿衣服。

  傻柱子也不是真的傻,就是有点憨,呆呆的,叫了张兰芝和唐山“大哥大嫂”,傻柱子家的辈分大,看见广子才穿衣服,就皱着个眉头,“你可真是的,上学都要晚了,你怎么才起来!”

  “不晚,不晚,这才六点五十,不着急!”广子嘟嘟囔囔的,“你等我会,我还没吃饭呢!”

  傻柱子不乐意,但是还是等着,广子倒是吃起饭来慢慢腾腾的,吃几口逗逗小猫,再吃几口逗逗小狗,张兰芝一直忙活着也没顾得上管他,等到忙完了一阵,看见广子还在那不紧不慢的,傻柱子急的一直催,张兰芝皱了皱眉,“广子,你皮痒了是不是,你看我今天把不把猫狗都扔了!都几点了你看没看见!”

  广子一看差不到十分钟就七点半了,学校七点半上课,这才着急起来,饭也不吃了,一把拽起书包带子,书包是张兰芝给缝的,单间包,抓起来往脖子上一套就往外跑,也不顾一直等着的傻柱子,广子长得高,腿也长,跑出去一溜烟就没影了,后面傻柱子急的只喊“广子,你慢点,等等我!”

  张兰芝看的简直哭笑不得,恨恨的瞪了唐山一眼,“都是像了你了,能干出这么不是玩意的事来!”

第三十一章

  等到晚上广子回来了,被张兰芝说了一通,张兰芝知道广子学习上不开窍,所以对广子学习上也没有什么期待,但是不能品性不好,张兰芝这边说着,那边唐山也帮腔,说的广子耷拉着头,晚上写了作业就乖乖上炕,小狗还在炕前冲着广子哼哼唧唧的直摇尾巴,广子眼巴巴的看着,也不敢下炕去抱上来。

  张兰芝正做棉袄,看见了也不管,广子瘪瘪嘴抓过枕头就躺下睡觉,时间还早着呢,广子在那扭来扭去翻来覆去的,扭到唐山不耐烦了,“你不睡就起来,扭来扭去的别人还怎么睡!”

  唐山这么一声吼,把广子吓得僵的直直的不敢动弹,张兰芝瞪了一眼唐山也没吱声,过了一会再看那孩子就那么僵着就睡着了。

  时间就这么慢慢的走过,张兰芝家里赚钱两不误,还跟着香子和绣子一块腌了一缸子蟹酱和虾酱,等到能吃的时候,舀一碗出来打一个鸡蛋进去,放点油放点酱油,放在锅里蒸熟,虾酱和蟹酱就馒头米饭吃都会感觉很好吃,最好吃的吃法是就着杂面条吃,用玉米面豆面麦子面混合擀的粗面条,就下个清汤的,里面放点地瓜叶子,放点盐。这两样一块吃,简直越吃越香,肚子撑破了嘴里还想吃。

  买小虾的时候,碰到卖小黄花鱼的,个头小的可怜,当然了价钱也很美好,买了两筐小黄花鱼里面还掺杂着点马舌鱼和黑鱼,个头都不大,张兰芝买回家用粗盐腌了一大缸,到冬天拿出来热馒头的时候一蒸,就又是一样菜了。

  进了十一月天气就一天冷过一天,到了小雪,棉袄就都已经上身了,小雪收白菜,张兰芝和唐山拿着菜刀一颗颗的齐根砍下来,都在园子里直接挖了个大坑埋好,和萝卜坑一样,上面用捆好的玉米杆盖好,就留了三四颗放在院子里,留着现吃。

  正和唐山埋坑,就听见前面有人在喊芝子嫂,过去一看是罗水子,罗水子和张兰芝纯是因为孩子才多说几句话,之前也就是见面打招呼的交情,还是因为广子上了学和罗水子的儿子国卫、国爱玩的好,其实是村子里的一帮子小子都一块玩的不错,就经常凑到一块写作业造反,十次里十次是凑到张兰芝家里,张兰芝也不管这些,这些孩子闹翻天了也就是笑笑随他们玩。

  直到又一次玩晚了,别的孩子都走了,就剩国卫和国爱还在,张兰芝只以为是三个孩子玩的疯了也没问,到了吃饭的点就留着吃了顿饭,天都擦黑了,罗水子过来接孩子才知道是家里没大人,罗水子走娘家回来的晚了。罗水子心里记着这点情,你来我往的见面才有几分熟络。

  “水子过来了,进屋坐坐吧?”

  罗水子和张兰芝进了屋,坐到炕上,小声且有点神秘的语气问张兰芝“芝子嫂,我娘家村子生产队卖粉条,有那断了的不成捆的,也不是那种碎渣子,就是没有卖的那么好看,就三分钱一斤,你要不要?”

  每年到这个时候各个村子里生产队都会组织做点粉条卖,可以拿钱去买,也可以拿地瓜或者鸡蛋去换,价钱也好,一般八分左右一斤,要真是罗水子说的那样,断一点不成捆,就是样子不好看而已,也不耽误吃,三分钱一斤可真是便宜的很了。

  罗水子娘家哥哥是生产队队长,这个张兰芝是知道的,这粉条的来路估计就不怎么正常了,张兰芝想来想去还是没要,常言道贪小便宜吃大亏,张兰芝和罗水子到底是没什么太大的交情,而且张兰芝记得上辈子大约这个时候罗水子的娘家出了什么事,不过那个时候张兰芝和罗水子也不熟,也就没关心这些。

  见张兰芝不要,罗水子暗暗撇了撇嘴,心里觉得到底是一家穷鬼,连三分钱一斤的粉条都买不起,也没说什么,笑着叮嘱张兰芝不要说出去,就走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3页  当前第1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4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之再不离婚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