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苏倪的幸福日常_分节阅读_第28节
小说作者:骰玲珑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445 KB   上传时间:2017-06-10 23:39:35

  “你个死丫头,怎么说话的?”苏妈一边拉着苏倪往屋里走一边朝西边打着招呼:“柱子你们也赶紧回屋里去,待会上这边来吃中饭。”

  等到了屋里,苏倪先打开行李拿出给给人买的礼物,又问道她爸。苏妈解释道:“后天不是要办酒席了吗?他和隔壁你杨叔杨婶上镇上买菜去了。要不是你今天到家,我也要去的。不过我们两家还是比较偏,一般会留着大人在家里。明年就好啦,你舅舅和小姨家都准备搬到这里来盖房子,红霞家和长善家也要搬出来。他们几个都去申请过宅基地了。你舅舅和小姨还是赶得早,不过比我们家贵不少。还好当初听你的,我们家实在是太走运了,正好你拿了三万块奖励,要不就是知道这事,咱也拿不出钱来盖。不过就算当初盖不起房子,也可以先把宅基地买下了。你小姨家就是,她们可能还要两年在盖房子,但是花了一千二百块买好了宅基地。好像是三百八是平,差不多有我们家三分之二大。红霞家本来听说你小姨家不盖房子,还想花一千五买她家的宅基地呢。”

  苏倪一进家门就到处看,苏妈和苏华苏浩也跟着。

  苏倪听了问:“这个宅基地改户也挺麻烦的吧?她干嘛要买我小姨的,不自己家去申请?小姨卖了?”小姨和舅舅两家的当初说好就买在自己家隔壁的。

  “你小姨怎么可能卖,那个价格一天天长,你小姨家的地早不止值一千五百块了。再说,你小姨家过后,县里规定这个宅基地横向长度每户口本不能超过十二米,不管多少钱。何红霞家不是人口多吗,想多盖几间,人家就是不给批,说要多的,可以再拿一个户口本去。这不这几天哪怕是近一两年不准备盖房的都跑去批宅基地了,听说路这一边的都没有了。现在有人打路另一边的主意,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另外一边上面暂时不准备批。”

  苏倪心里想着两个户口本也简单,上辈子多少人为了拆迁分房子或是买房子都离了婚,换成两个户口本,还有一些乘机就真离了婚。不过她可不敢说给她妈听。反正他们也不需要,就算需要现在不也没宅基地了吗?上辈子可没有发展的这么迅速?杨大郎家一家在这住了大半年才有人也去忙活着申请宅基地过来盖房子,这辈子这会功夫都抢完了。

  苏倪问“现在买十二米的宅基地要多少钱?”

  苏母:“要六千块。大家都买不起了,一般就买十米的只要三千六。可能就是不让人家买大的,所以价格差了那么多。十米盖三间还有一点剩,也是正好的。大家基本上都是选的十米的。上面规定了,房子必须盖在一条直线上,房子前面不许盖厨房厕所。简直是乱扯,谁会将厨房厕所盖在前面,肯定是盖在屋后面,这规矩简直是多此一举。”

  苏倪笑着没有说。这个规定还是很有必要的,万一有人家就盖前面怎么办,还是写明白比较好。统一规划,这是提早进入新农村了吧?想来自己家二楼也不急着盖,反正宅基地有了,等过两年挣大钱了,咱全部扒了,盖别墅!这个可以早日计划起来,免得后面有什么规定,不许盖别墅就不好了。苏倪愉快的决定。

  屋里前前后后都看过一遍,自己的房间变成了一个大通间,紧挨着苏爸苏妈的房间,隔着一个堂屋是苏浩苏华的房间,也是一个大通间,不过里面放了两张床,中间摆着张大书桌,前面窗子下面也有一张大书桌,一应家具都是新的,全部是请了木匠来家定做的。他两的房间边上就是杨家了。

  苏母说:“他们现在还小,暂时放在一个屋里。等大了,将楼上和东边空地都盖起来,那边至少还能盖两间。他们成家后一人三间,东边新盖的就我和你爸还有你回来住。走我带你去那边看看。

  苏倪:“反正都是一样的,我晚点再看。快中午了,妈我陪你上厨房做饭去吧。”

  苏妈:“瞧我这记性,和你一说都忘了,你早饭吃了没有?还有柱子,没吃的话我赶紧先给你们弄一口简单的吃了再做中饭。”

  苏倪连忙说:“不用了,早饭吃过了,不用特地做,我们去烧中饭吧,我们接着聊。”

  苏妈笑着说:“恩,我们去厨房聊,你也同我说说你们大学里的事。苏浩苏华你们去隔壁说下,让他们待会上这边吃中饭。”

  苏倪心虚的问:“为什么让杨大哥他们上我们家吃中饭啊?”

作者有话要说:  学校的情节的确少了点,那是因为两人都太忙了,没有时间在一起撒糖;-)

下一年应该会好一点,下下年会更好一点(*^◎^*)

回老家了,是不是就意味着极品又要上线了?

你知道的太多了@!!

  ☆、酒席

  苏母回道:“常有的事, 我们两家相处的好,这边现在又还只有我们两家人。有时候四妹兄妹几个上我们家吃饭,有时我不在家, 中午浩浩和小华就上他们家吃。明天你杨婶家办进新屋酒席,后天是我们家办。你杨伯没有亲兄弟姐妹, 就请原来的村里的邻居以及你杨婶娘家亲戚,人数不多,三、四桌酒席就够了。我们家就不同了,你爸兄弟姐妹多,你外婆家那边亲戚也多。加上你的高考酒席一起摆, 还要请你从小学到高中的所有老师,到时怕有十来桌的样子。今天买菜应该我们家去两个人,他们家你杨伯一个人就够了,你杨婶去完全是给你爸帮忙长眼买东西去了。再说他们家柱子带你去学校报到,又带你回来。虽然人家是顺便, 但总归是麻烦到他了,不应该请他们吃顿饭谢谢人家。”

  苏倪忙点头说很是,又问:“我们家摆十来桌酒席,桌椅板凳哪里去弄?不会还要回村里去借吧?还有哪个做饭,可请了人来帮忙?家里锅碗瓢盆什么的也都不够呀。”

  苏妈:“我们家什么都没有, 当初那火烧得差不多,剩下的也是许多年头了。一咬牙全部都新做了,请了三个木匠整整在家里做了半个月,木匠的工钱都才给了一小部分。打了两张新桌子, 条凳也打了八条,加上你杨婶家有三张桌子,他们家什么也都做新的呢。其他的就要上村里去借了,不过不用担心,你杨婶都说过了,明天他们家忙完,让他们家四个男的专门给我们搬桌椅板凳。我虽然生了两儿子,可是没办法,他们还小。锅碗瓢盆什么的就不用借了,我和你杨婶共着配齐了十二桌酒席的量。也不贵,一家就花了一百来块钱,我们上批发市场去买的。这些都用的上的,你看他们家老二明年要高考,老三后年,成绩都不错,大学应该是能考上,到时不都要办酒席?老大年纪到了,也该娶媳妇了。我们家还有的等,也不知那两个小子能不能考上大学,他们家四妹肯定没问题。还有你呀,过几年不要嫁人?这些都是大事,东西备齐一点都用的上。”

  苏倪听到这里,没好意思出声。默默往灶里添柴火,接着听她妈妈说这些家长里短。

  “这两个月事是没做什么,钱花的像流水似得。一天到晚都在买买买,家里是什么都没有,全部要买。你杨婶家也差不多,他们家旧家当都留在老屋里了。杨大郎会挣钱,我看啊,他们家是真不差钱。”

  苏倪听到这里偷着乐了下,他是会挣不错,不过她奶有句老话用到这里还是很恰当的:娶了媳妇忘了娘!他的钱都被自己花了!

  “家里还有钱吗?下学期浩浩和小华的学费可有?”

  “除去这次酒席的花费,家里应该还能剩几百块吧。本来不止的,我们扛着许多工钱料子钱没有付,先欠着,留好了你们的学费和生活费,可是忘了你爷奶的养老钱。这不前两天你四叔特地跑来一趟,说是老人明年的养老钱该给了,去了一千五。不过这也是应该的,当初说好的。你爸这半年愣是一分额外的钱都没给你爷奶过。虽然这个关头,家里也有些难,但是总不能你们自家能盖这么大的房子,却拿不出给老人的粮食钱吧。不过你放心,这回头摆酒席总能有些进项,人家不是还要送礼吗?到时留着给你们做下学期的学费和生活费。本来你爸想着靠这个钱,年前将外面一些零零散散的欠款还了,现在也不担心,我上你大舅家借一点,很快能还上,也不需要借多少。”

  “我的生活费就不用给了,这学期你给我的钱还剩不少,够花了。再说我在学校里有奖学金,我自己还做了些兼职工作,以后的生活费学费你们都不用给我。若是家里周转不过来,就和我说,我能想办法。”

  “钱的事你不用操心,好好念你的书。我和你爸这么年轻,哪里挣不到钱?不过你们奖学金多吗?”这要是像之前高考那样,那也太多了,谁还工作,都上学去了。

  苏倪猜到她妈想到那个三万块了,笑着说:“最多一千块,还要是第一名才有。不过我做兼职能挣不少钱。”

  “你好好念你的书,做什么兼职。好不容易考上大学了,可不能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学习是第一重要的事。家里又不是穷的揭不开锅,要你去挣钱。”

  “不碍事的,我做的兼职是从外文报社拿些外国的书回去翻译。就在图书馆自修室里做就行了。就像高中做作业似得,一点都不累,更不会耽误念书。”

  “这样啊,那就好。念书就是好啊,做个作业也能挣钱。你总算是不会像我和你爸一辈子在地里刨吃的。累死累活,收成还要看天。你呀好好念书,以后再城里找份轻松的事做,这一生不用受这份累,我和你爸就满足了。”

  苏倪听了心里暖暖的,这就是父母,只要孩子好了,其他都好。对于他们来讲,农村干活才叫累,城里都是坐办公室的,还常常可以放假,自然是轻松。

  “等我毕业真正能挣钱了,到时候浩浩和小华怕是也考上大学了。我就接你和我爸出去,上大城市住去。”

  苏妈笑了笑没有出声。

  中午苏妈带着一群半大的孩子吃了饭,也是很热闹。

  吃完饭,杨大郎站起来帮忙收拾碗筷,苏母连忙站起来阻止,一边还拿眼睛瞪苏倪:“你看你女孩子家家都不知道勤快点,还让柱子收拾,这么大的姑娘了,也不怕人家笑话,也不怕嫁不出去!”

  苏倪笑着斜眼看了下杨大郎,让你献殷勤结果连累我了!然后对苏妈说:“嫁不出去不是更好,留着家里陪着你和我爸!”

  杨四妹:“苏倪姐那么漂亮,还是大学生怎么会嫁不出去?人都排队等着呢,只怕三婶舍不得。”

  苏妈笑着说:“你个小孩子家也懂这些。行了,你们都歇着,这么点碗我来收拾就行。”

  这里苏母刚刚洗好碗,苏爸他们回来了。各自挑着一担子菜,杨婶肩上担着的还都是苏倪家的,直接过来了。苏妈赶紧张罗他们过来吃饭,安置好他们三就过来和孩子们一起收拾买回来的菜,几个孩子都懂事,不用交代就开始处理起那一大堆的菜,连苏华苏浩都认真的蹲在那里听着哥哥姐姐们的吩咐,一直忙活到天黑,才差不多收拾停当。晚上杨家全家留在苏倪家吃饭,苏妈交代第二天全家上隔壁帮忙,她自己要留在家里,毕竟后天她们家也要请客,人数还多,差不多是隔壁的三倍。明天苏倪舅妈、小姨还有二伯母同族里的婶婶嫂子们都提前来他们家将要用的菜切好洗好,有些荤菜要提前开始烧,这都是打过招呼计划好的。

  腊月二十八中午,杨大郎家办乔迁宴席。虽然就四桌酒席,还是热闹了一天。当天晚上苏三德将家里所有的钱加上从大舅哥家借来的五百块揣兜里出门去将家里的一些欠款还了,不到穷的揭不开锅,一般人家不会留着债过年。除非早商量好的,否则碰到难缠的人,会在大年初一到你家要账。

  腊月二十九中午苏倪家办酒席,补办苏倪的升学宴以及家里的乔迁宴。安静的田南口这天才真正是热闹非常,村里家家户户都来了一两个人,苏倪的老师们坐满了两桌,她家姑姑、伯叔都是全家总动员,加上族里一些人,七八桌全部有姓苏的。她外婆家人来的也多,不过大部分在厨房帮忙,没有上桌吃饭,要不就算开了十二桌也真的是坐不下。

  最让苏倪庆幸的是她爷奶没有来。

  刘美丽倒是大声叫嚷着带了话,说是两老交代了,让她爸弄辆车亲自去接。其实也是那么个理,这村里儿子女儿家摆酒席,自然应该家里当家的亲自去接自己爹娘或是媳妇娘家人来坐席,但是一般长辈都不会让晚辈这么麻烦,早早就来坐着看热闹兼唠嗑,健朗的还能帮帮忙。像这次苏倪外公外婆一大早就来了,苏爸倒是叫了辆面包车,但是是上县城接苏倪老师用的。司机也还在席上坐着,但是往村里去的路不好走,车子过不去。苏三德忙的晕头转向,想了想还是不要折腾两老了,让他大哥吃完多带点回去就是了。苏倪深深的为她爸的体贴点个赞!

  连着两天,村里人上这边好好热闹了一场。大家仔细参观了两家的新房子,吃了丰盛的酒席心满意足回去了。就留下一些帮忙的亲近的接着吃晚饭。从村里借来的桌椅板凳杨家三兄弟帮着送回去了,晚上的饭他们两家的桌椅足够用了。

  除了一些人情让人带走的,剩菜还有许多呢。晚上就将这些菜热一下,再炒几个蔬菜,支了两张大圆桌,男的在上面桌子上喝酒,女的孩子在下面吃饭。杨大郎因着干活挣钱了,自然算是大人,明明他都偷偷惦记苏倪边上的位置许久,一等开饭就挤上去的,哪想他屁股才沾到凳子上,苏倪爸就在上面喊他,没办法,人家是老丈人,不能顶撞。可你又不知道我已经拐走了你女儿,不停的灌我酒做什么?苏倪都过来‘警告’他好几次了。

  ☆、礼钱

  晚上, 吃过晚饭,大家都散了,家里也收拾停当了。苏三德拿出小本子和抽屉里今天收到的礼金开始对账。这次因着是两场酒席并在一起摆的, 礼钱给的相对多点。村里大多人家一般给个二十块,关系比较好的或是沾着点亲的会给三十、五十的样子。像是苏爸兄弟姐妹或是苏妈的兄弟姐妹这样的正经亲戚一般给个一百也差不多的, 毕竟这是两份礼连着一起出。偏偏苏家老大和老四家都只随了四十块,其他像是苏倪大姑舅舅小姨他们都是给一百块,村长家,苏大爷家也是一百块。最大方的是苏倪二伯,给了两百块块, 还有隔壁杨家也给了两百块。总计是两千零二十块。除去花销大概能剩八百块。也差不多,一般正常酒席花费是一百块一桌,收的礼钱除去开销能剩一百元一桌,但是苏倪老师自然是不用随礼的,加上苏倪大伯家来的人实在是多, 随的礼就不说了……

  当然这个给多给少虽然都有着以往的例子做参考,但是人家抹得下脸给的出,就苏大伯和苏四叔这样也没有什么好抱怨。只不过这两个两百,苏爸苏妈觉得有点不好收。

  苏妈:“这二哥家就算了,他们家有钱, 这几年连着嫁女儿我也送了好多次礼了,明年苏佳若是考上大学也是要还回去的。这杨家怎么也送这么高,我们昨天可才送了八十块。明年他们家老二也要高考,到时怎么送?”

  苏爸:“我们两家毕竟不一样, 这不是两件事连着一起办的吗?明年若是苏佳和二郎都考上了大学,各送一百就是了。”

  苏妈有些为难的问:“回头二嫂会不会有意见?苏佳毕竟是亲侄女。”

  苏倪在边上说了句:“不用为难了,苏佳考不上大学的。”上辈子她复读了一年都没有考上个专科。

  苏爸:“……”

  苏妈:“怎么说话的?这能说的吗?回头给你二伯母知你说这个话还得了。”

  苏倪被她妈凶的呐呐不敢言。

  苏妈看着礼单,飘了苏爸一眼,转头小声问苏倪:“苏佳成绩真那么差?专科也考不上?”

  苏倪用力点点头。

  苏妈想了想说:“也是你二伯母做的不对,当时他们家老三小雨成绩那么好,早早让她辍学在家上纺织厂做学徒,苏佳一看就不是念书的料,当年中考分数普通高中都上不了,还花那么大一笔钱买到重点高中去念,这不是瞎折腾吗?”

  苏倪也看了眼苏爸,叉过话头:“四妹家的送了两百块钱,你也没什么好纠结的,他们家可是还有三个孩子念书,成绩都好,到时不还得一年送一次。我们家浩浩和小华考大学肯定是一次摆酒,也就平了四妹的,铁山和铁球一人一百,正好平了!。”

  苏妈听了想想是这么回事,又说:“还不止呢,他们家老大结婚我也得送啊。到时候也是一大笔。”

  苏倪不做声了,心里偷着乐:这笔钱肯定能省了,有谁结婚还敢要丈母娘随礼!

  苏倪想着说:“不管怎么样,他们家四个孩子,我们家就三个,怎么算都是我们家吃亏。这样想来杨婶家多送一点也没有什么纠结的。”

  苏妈笑着说:“你要这样算,我还不得郁闷死。你大伯家娶了三个媳妇,嫁了一个女儿,还有他们家龙龙出生我都送多少次了,我们家好不容易办一次酒人家就好意思送个四十块。你二伯家虽然送了两百块,可是他们家都嫁过四次女儿了,前前后后都生了七八次小孩了,这后面还有一个没嫁人呢,想想我当初咋就没能多生几个呢?”

  苏爸在边上找存在感:“我二哥就算是生了五个女儿也比不上我们家一个倪妮,一个个都不着调,你看那个苏佳,还是个高中生,一天到晚打扮的花枝招展的,上次阳历年我上二哥家说办酒的日子,都有男同学跑到他们家来了,哪有什么心思念书,怪不得成绩那么差。”

  他们苏家这一辈几个女孩长得都不错,其中最出挑的要是苏倪和苏佳,至于谁更漂亮,那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苏倪是比较明媚娇俏的,而苏佳比苏倪还小一点,但是愣是长成妩媚妖娆的调子。不过她还是比较懂事的,并没有主动勾搭什么男的,只是狂蜂浪蝶往她身边靠也怪不得她不是。上辈子苏佳成绩很差,不过看苏倪也是复读了一年才考了名牌大学,也跟着复读了一点,不过分数还是很低,后面就没有在读书了,而是在那年冬天嫁人了。嫁的是县城有钱人家,说是算的上泽川县首富,家里开了县城最大的超市,还有几家酒店。虽然浙川县算的上贫困县,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再怎么也叫首富,再说一般越穷的地方贫富悬殊越大。上辈子据说她家里钱多的用柜子装。苏佳算是一众姐妹里嫁的最好的,生了一女一男。虽然后面杨大郎做了大老板,盖过了她对象成为苏家最有钱的女婿,但是毕竟到最后她和杨大郎都死了,她一家还是好好的。

  苏倪回过神来说:“我爸说的对,这个不靠数量。回头弟弟们也考上大学,这都要办酒,加上我这次这不就等你多办了两次。加上结婚,相当于你生了五个小孩,你一点也不吃亏!”这辈子一定要好好的,早点结婚生小孩。上辈子是真亏了,她的婚礼最终没有办成,两个弟弟到自己死的时候也还没有对象。她妈送出去的礼钱都打水漂了!

  苏妈笑着说:“说的我就像是为了挣钱才办酒席似得!”

  苏倪:“本来就是这么回事,来而不往非礼也,不能光出不进不是?”这要是再过几年,办一次酒席都能挣不少钱,哪像家里这次,刨去花销差不多能余个八百块的样子。上辈子有些人家没有名目办酒席的,一年到头出份子钱都能花光工资收入。

  苏三德对好帐将两千块钱给苏妈收着。说:“还不错这次办酒席置办的鱼肉鸡还剩不少,正好过年不用另外买,厨房还有许多剩菜,基本上这个年都不用再花钱了。就算这样还余了八百块钱。可惜我们家现在恐怕好几年没有酒席办了,最起码也得等浩浩两个考大学。杨大哥家怕是接下来每年都能办一场。他们家大郎还能挣,听说明年下半年就将楼上也盖起来。”

  苏妈:“他们家酒席都是隔壁邻居随便随点礼,根本不挣钱。不过他家大郎倒是会挣钱不错。不知道以后会娶哪家的闺女。你别说大郎长得俊,脾气还好,关键是会挣钱,谁能嫁给他那真是享福了。”

  苏倪在边上默默喝水不吱声。

  苏浩说:“我们家现在盖了这么多房子,早够住。根本用不上盖二层。咱家有钱可以买个新电视。家里电视那么旧,老是收不出台。”害的他西游记都看不上。

  苏爸啪的一巴掌拍在苏浩头上:“你给我好好念书,惦记什么电视机。等你考上大学什么电视都有得看了。”

  苏华看着遭殃的苏浩,嘴边的话收回去。

  苏倪笑了笑说:“你们用功读书,后年中考若是都能考上一中,我让爸爸买新电视机。不买黑白的,咱买彩电好不?”

  苏华:“彩色电视机?真的?我们学校方校长家就是彩色电视机,我们家也买的起?”

  苏妈:“别听你姐瞎扯,家里哪有那个闲钱。不过你们还是要好好念书。这样吧,若是你们两个都考上一中,那年暑假我隔两天就给买回肉吃,再一人买一套球服怎么样?”这可是兄弟二人最近常常挂在嘴边念叨的。

  苏华苏浩心里默默吐槽,我们现在是有追求的人了!彩色电视和肉肉差了好几个档次好不?不过看着笑意盈盈的姐姐,他们没出声,心里明白,只要考上一中,彩色电视肯定会有的。他们家早就不是妈妈说的算,至于爸爸没他什么事,只要姐姐开了口,肯定能成。于是接下来一年半,苏妈发现自己孩子学习异常用功,根本不需要督促。

  虽然只有两家人住在这边,但是过年还是很热闹。这两家今年都是丰收年,盖了新房子,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两家加起来七八个大孩子,能不热闹都不行。杨大郎头天晚上特地跑了一趟镇上买了许多烟花回来,吃过年饭,两家孩子全部聚在院子里放花炮。苏倪和杨大郎跟大人们一起站在后面看着,苏华和苏浩主要负责点炮,一院子笑声不断。花炮冲上天空,在黑夜的天空里散开,璀璨的亮光一直记在所以人心里。

  第二天春节,苏倪一家要上村里去给她爷爷奶奶拜年。杨大郎家在村里没有什么正经亲戚,就都留在家里,等着大年初二上杨婶娘家。苏倪交代杨大郎今天一天都窝在家里,不要出去串门。杨大郎很听话的什么都没问。

  苏倪他们特地等到半上午才出发。到了苏爷爷家,苏妈很自觉的直接上厨房做饭去了。苏爸带着苏浩苏华两兄弟在堂屋坐着,几个老兄弟叙家常。苏倪看二伯家的苏佳也来了,一个人在边上坐着无聊。于是走过去问:“我二伯母来了吗?你怎么不去找苏燕玩?一个人坐在这里发呆。”

作者有话要说:  骰子真心觉得农村里有些人情来往多的让人承担不起

各种礼要送:还在肚子里有催生礼,出生洗三礼,满月礼,见面红包,周岁送礼,九、十岁生日送礼,十八、二十成人礼,升学礼,对象新人见面礼,订婚礼,结婚送礼,生小孩送礼,乔迁礼,买个车都要送礼……

五花八门包罗万象

一年下来算算送不起

  ☆、拜年

  苏佳一看是苏倪, 连忙站起来问好。这个堂姐今年考上了状元,现在是每个学生最羡慕的存在。特别是对于苏佳而言,作为堂姐妹, 自然常常被拿来对比。想着自己期末考试惨不忍睹的成绩,实在是不明白为什么堂姐能考出个满分来。以往她觉得最厉害的是自己三姐, 年年都拿奖状回来。就算最后没有念书了,但是在纺织厂做事每次都能拿到最高的工钱,最后还嫁给了纺织厂经理的侄子,现在什么事都不用做,在家带小孩就行了。可是今年夏天一过, 苏倪,这个平常并不觉得十分起眼的堂姐成了高考状元,成了所有学生羡慕向往的存在,成了挂在老师家长嘴边不停被提起的别人家的小孩。

  苏佳仔细打量着苏倪,想着以前真是没有认真注意过这个堂姐。现在一看, 她十分漂亮:一双明媚的大眼长在白皙小巧精致的脸蛋上显得分为狡黠,简单的带帽棉袄,蓝色牛仔裤,明明是常见的打扮,穿在她身上愣是别样的韵味。一点都不像山里出来的孩子, 倒像是城里精心教养出来娇娇女。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4页  当前第2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8/7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苏倪的幸福日常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