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公府表小姐_分节阅读_第14节
小说作者:云峤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557 KB   上传时间:2017-07-09 23:21:11

  当晚,他们依旧去慈荫堂用膳,一切似乎和离开前一样,只有三年的时光像是被偷走了,让孩子长大,让大人苍老。

  直到晚上,夫妻二人才有时间独处,母亲自觉容光暗淡许多,不免叹息,净过脸,打开玉簪粉盒,细细地沾了些香白轻柔的妆粉在面颊上晕开,染上层薄薄的胭脂。

  父亲从背后环住她的脖颈,拔下她的发钗,让黑发披散下来,笑道:“夫人玉貌朱颜,还和从前一样,我却老了。”

  母亲伸手抚过他过早染上霜华的鬓角,依偎在丈夫胸前,听那有力的心跳声,他的胸膛上又添了伤疤,手上有冻伤的痕迹。

  “对不起……”她道,“如果不是我任性,让你去定襄,你就不会……”

  她的话还没说完,已经被止住:“不怨你,都是命。”

  他抱住妻子,任由她在自己怀中痛哭,将隐忍了三年的眼泪悉数倾泻。

  厢房里,冉念烟紧紧搂着奶娘,似乎这样才让她感到安全。父亲回来看似是好的转机,可她却隐隐感到不安——之前的种种,让她意识到有种不可抗拒的力量让今生向前世的宿命靠拢。

  是命吗?不如说是人的欲望,哪怕是前世今生,同一个人总会做出相似的选择,所以母亲会让父亲离开宣府去往定襄,大伯母会盼望堂姐进宫,三叔父会纵情声色,这些都是欲望所致,而非所谓的宿命。

  那她自己呢?她想让父母安好,想远离宫廷,想除掉徐夷则,这也是她的欲望。

  所谓的命,不过是所有人欲望的累积罢了。

  也许是觉得亏欠她们母女太多,父亲并没有急于向朝廷请求官职,依旧保留着宣威将军散官职位,趁着天气彻底凉下来前带着妻女去郊外的别院散心。

  别院建在伏狸山,往西五十里就是喧闹繁忙的大运河,选址此地算是闹中取静。山上有一片大湖,深秋时节,草木摇金,映着湛蓝的湖水犹如纯净的瑟瑟宝石,站在别院中俯瞰山谷大湖,眼中豁然,心境开阔。

  父亲命洪昌将一艘小船推入湖中,他带着女儿泛舟湖上,母亲嘱咐不许去深水处,父亲就带她在清浅的岸边垂钓,冉念烟看着水底鹅卵石摇荡不定的影子,觉得很新奇。

  不一会儿就有鱼儿上钩,是条小臂长的鲤鱼,父亲笑道:“当年在卓卓河时也能钓到鱼,不过碱水河里的鱼肉质干涩,比不上今天钓的这条肥美,拿回去做成鱼汤给你娘吃,好不好?”

  冉念烟点头,笑道:“爹爹用什么做鱼饵?”

  他笑道:“草原上也有蚯蚓的。”

  冉念烟道:“爹爹一个人在那里,想不想我和娘?”

  他微微愣住,苦笑道:“自然是想的。”

  当晚,父亲本想亲自下厨,却被冉念烟拦住了。

  “娘最心疼的就是爹爹三年间没人照顾,什么都要自己来,现在回了家,要是依然事必躬亲,岂不是让娘触景伤情?”

  父亲笑道:“我的盈盈果然长大了。”

  在伏狸山的日子是无忧无虑的,群山环抱中自成一片与世隔绝的天地,他们每天在积满黄叶的庭院、山路上散步,回来后父亲亲自教她读书,母亲又变回曾经温婉柔顺的样子,似乎只是一眨眼的工夫就到了霜降,冬天山路会被大雪封锁,是时候回城了。

作者有话要说:  啊,更了~~

女主爹要作个死

  ☆、第十八章

  回到府里才知道,静安侯夫人陈氏前天下帖子,说要择期拜访寿宁侯夫人,郝嬷嬷见主子没在,就先把帖子留下,等回来后再定夺。

  母亲拿起帖子一看,回想起在谢府茶会上还真和她有一面之缘。

  陈氏的祖父陈秉章是留守金陵的礼部尚书,她嫁人后才来北京,和徐家南府倒是相熟,自己同她真就是一面之缘而已。

  “你瞧瞧这帖子。”母亲说着,把帖子递给父亲。

  父亲也反复端详,都是些寒暄的话,笑道:“挑个日子请她来就是了,横竖有人陪你说话解闷儿。眼下到了年关,我也该上任了,不能在家陪你。”

  母亲赧然一笑,道:“你到了任上,和大哥好好相处,你们关系越是亲厚,越要事事拎清楚,不要不拘小节。京城不比边陲,可有千万双眼睛等着挑错处呢。”

  委任诏书已降下,授官京营提督,算是徐衡的扶手。他们从小认识,既是姻亲,又都曾是潜邸的属官,同气连枝,因此才有母亲的一番话。

  父亲点头道:“我也忌讳这个,可只有这个位置能留在京城,一是我在外流落多年,心气不比从前;二是盈盈日渐大了,我更该保重自己,想来想去就应下了。”

  母亲听到这番话,也就放心了,拿回帖子,思索道:“十月中、冬月初,连着赶上玠哥儿的生辰和老太太的寿辰,老太太想趁着今年吉利,大办一场,光是这两样就让人忙的不能合眼,想必是没空招待静安侯夫人了,可要是拖到十五以后,又显得怠慢。”

  父亲疑惑道:“不就是见见人,这几天赶着见一面不成?”

  母亲笑道:“你是不懂这里面的门道。我和她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突然登门,必有要事。静安侯有个公子,比盈盈大两岁,她是为了什么,你该猜出来了吧?”

  父亲恍然大悟,抚掌笑道:“问彤果然是七窍玲珑的心肠!那孩子仪表如何,品格文采堪配我的女儿吗?”

  母亲摇头道:“静安侯家的公子就算再合适,也不能应下。”

  母亲把谢氏牵线、相看谢昀以及尚氏略显冷淡的态度和父亲说了一遍,父亲拍桌大怒,道:“谢家是什么意思?以为我不在京城就能肆意轻视我的女儿吗?这样的人家避之唯恐不及,你不是没给信物,只是口头约定吗?现在收回也来得及!”

  母亲道:“那天谢夫人本想交换信物,是我觉得她倨傲,所以没给,现在想想,不过是她为人刻板罢了,若真是扒高踩低,如今你回来了,她就该第一个来套近乎。她既不雪中送炭,也不锦上添花,是自矜了些,却比望风而动的静安侯强得多!何况谢昀那孩子我的确喜欢,同龄的子弟中再想选出第二个这么温克守礼的可就难了!”

  父亲想了想,道:“盈盈还小,此事从长计议,我再去打听打听这个孩子究竟如何。”

  他刚说到一半,洪昌突然进来,行了个礼,只说外头有事,却不说明是什么事。

  父亲斜睨了他一眼,脸色微变,道:“大概是朋友有应酬,我出去一趟,今晚不回来用膳了。”

  说完便披上大氅出去了,母亲望着他的背影只觉得奇怪,坐下来细想其中端倪,帘子又被掀开,却是流苏提着食盒走进来,笑道:“夫人,您叫人准备的方糕热酒,我给您送来了!”

  母亲道:“迟了,侯爷都走了,放桌上吧。把小姐从书斋带回来,别叫她天天对着书本,当心累坏眼睛!”

  冉念烟从书斋回来的路上,流苏就再三嘱咐她:“小姐喜欢看书,可下个月就是老太太的寿辰了,夫人和大房三房那边说好了要一起绣一面鹤鹿同春的屏风做寿礼,小姐也该多帮帮忙,显出一份孝心来。”

  冉念烟笑道:“流苏姐姐别担心,我每天都按时去呢,不过我的绣工比不得堂姐,凑个热闹罢了!”

  流苏笑道:“谁指望小姐做什么,不过是点个卯,别让三夫人说闲话就好!”

  冉念烟和母亲用过点心,将近申时,母女俩到大房那边,却见大伯母已经开始穿针引线了。

  母亲一看,惊讶道:“嫂子一晚又绣了这么多,这仙鹤都快绣成了,怎么好意思呢?”

  大伯母拉她坐下,招呼人给冉念烟倒姜糖水喝,笑道:“我一个人哪做得来这些,都是卿姐儿帮忙。你主持中馈,事情多,我帮着大老爷管管田庄而已,冬天又不是农时,自然有的是时间,多做些也应该。”

  冉念卿在从绣品上移开眼,腼腆一笑,脸都红了半边。

  母亲也从针线簸箕里拿出针线,妯娌里属大伯母最善针工,光是刺绣的金针就有四十多种,长短粗细不一,看起来煞是讲究。

  冉念烟选了粗细中等的针,纫上苍绿色的丝线。

  刺绣重在点睛,仙鹤的眼睛由大伯母来绣,母亲和堂姐负责羽毛,冉念烟只能绣绣角落里的苍松翠竹。

  她上一世在镇国公府,仗着外祖母溺爱,没再女红上下过苦功。刺绣和读书一样,唯有花时间积累才能有造诣,半点骗不了人。可要让她选,她必定选读书,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做一个在窗下与针线为伴虚度一生的女人并不是她的愿望。

  铜炉里的线香烧尽了一截,香灰软趴趴地落下来,母亲疑惑道:“怎么没见三弟妹?”

  大伯母笑道:“她八成来不了了,我亲眼瞧见薛郎中进了三房的院子。”

  母亲哑然,良久才道:“三弟妹这是……有喜了?”

  大伯母点头,小声道:“十有八九,你没在家那些天,瞧她在饭桌上忍着恶心,是老太太看出来的,请人帮她诊诊脉。”

  母亲道:“也好,她这三四年不容易,再生个孩子也能成全她的心意。”

  大伯母笑道:“你还有闲情管人家,难道不先想想自己的事,趁着还年轻给盈盈添个弟弟?”

  母亲嗔道:“嫂子又编排我!”

  大伯母玩笑道:“我可是真心的,现在二叔也回来了,二房理应早点出个能袭爵的公子,也好安下众人的心,叫府里上上下下知道什么叫夜犬晨鸡,各司其职。”

  母亲没接话,若有所思地做着手上的活计。

  冉念烟却活动了心思,父母琴瑟和谐,孩子还不是迟早的事,她也祈求上苍赐予她一个弟弟。

  如今的世道,没有嫡亲的兄弟支撑门面,对于女子来说终究不是好事,且不说出嫁后如无根之萍,即便在家,也有三婶娘这样的人虎视眈眈。何况依她所见,平心而论,男人多半是靠不住的,父亲也是男人,如今和母亲如胶似漆,十年、二十年后呢?或者都用不了那么久,五年后就是另一番天地。

  有了弟弟,她和母亲的地位才能真正稳固。

  这架屏风足有一人半高,纹样繁琐细腻,等绣出个大致样子,已经到了十月末。

  冉玠的生辰简单办了一下,没请外来的亲友,却也花了不少银钱,光是糕点果子这一样的花费将相当于冉念烟一个月的用度,远比一般勋贵家的孩子奢侈。

  郝嬷嬷背地里抱怨:“都说孩子命小福薄,不宜大操大办,免叫阴曹地府记住了,把魂魄勾了去。也就是老太太溺爱,花起钱来没个把关!”

  母亲道:“反正是老太太的私房银子,不是公中的,由得她去使,咱们没道理去管。只是命小福薄这种难听的话不许再说了,当着我也不行。”

  她虽叫郝嬷嬷住嘴,自己却思忖起来。

  冉玠自小和老太太在一处,和三房的生父生母反而生疏,三房这位又有了身孕,是个女孩倒好,若是个男孩可就是好戏了——以她争强好胜的心气,必然要处处护着次子,越发把长子往老太太那边推。

  三房一乱,倒给自己腾出机会,只求快点生个男孩,想着想着,又跪在观音前祈求一番。

  自从丈夫平安回来,她越发相信自己供奉的这尊菩萨有灵性,每日供品不断。

  可她心里也清楚——子嗣的事光靠求神拜佛是没有用的,怪就怪在丈夫最近常常晚归,甚至借口应酬夜不归宿,她起初也疑心他去外面鬼混了,留心观察,却没有丝毫破绽,只能把疑窦藏在心里。

  觉察到不对劲的还有冉念烟。

  她看起来是个孩子,内心却比大人缜密百倍,又不像母亲那样因不忍心戳破丈夫而自欺欺人,自然能从蛛丝马迹发现父亲似乎在遮掩着什么,而且这件事洪昌一定知情。

  洪昌此人还算忠心,胆识也是有的,可人无完人,总是有弱点的,他的弱点就是老实。老实本来是优点,可太过老实就难以随机应变,撒谎不能自圆其说。

  她决定利用他的弱点,诈他一诈。

作者有话要说:  更晚了!!!!_(:з」∠)_

最近的评论好多关于剧透的,我……我没法回而已,并不是没看到或是故意不回的_(:з」∠)_

回了就剧透了么么哒_(:з」∠)_

  ☆、第十九章

  那天晚膳后从慈荫堂回来,正路过大房的院落,因冉念烟说冷,同行的大伯母就留她们进屋喝点热茶。

  “这孩子真是的,才出门就喊冷,叨扰嫂子了!”琼枝掀开帘栊,母亲进了屋,嘴上这么说,却也觉得脸上被风吹的凉飕飕的。

  屋里摆了三只烧的火热炭盆,大丫鬟雪晴帮母亲脱下披风,又解下冉念烟的银鼠小袄,挂在炭火旁的龙门架上烘热。另一个大丫鬟云霁给每人斟了茶,端来些开了口的干果。

  母亲端起茶盏,看了看茶的汤色,笑道:“是洞庭老君眉。”

  大伯母道:“正是,这阴冷的天气,再吃六安茶不合适。前儿我娘家进了一批货,今儿早上才送来,本来都分成了几份要送到老太太和各房里,瞧我这记性,又给忘了!你的这份一会儿叫雪晴拿来,顺便带走,免得我又忘了。”

  母亲笑道:“这些年在嫂子这儿净吃好东西了!”

  大伯母抓了一把松子放在母亲手里,笑道:“就你那猫儿似的胃,一年也吃不尽桂容斋一天的流水,还怕吃穷了我不成?”

  她俩在榻上闲聊,三个孩子躲进暖阁里,和小丫鬟们凑在一起烤着火盆簸钱玩,小文赌输了五个大子儿,心疼的只想哭。

  冉珩一笑,把手里的一吊钱都扔给她,“别哭啊,拿去玩儿吧!”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5页  当前第1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4/12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公府表小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