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公府表小姐_分节阅读_第43节
小说作者:云峤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557 KB   上传时间:2017-07-09 23:21:11

  冉念烟又道:“舅父一直在掩藏昆恩可汗的后人,以图重新拥立他回归突厥?那这栋茅屋……”

  徐夷则点头道:“这里曾是他们落脚的地方。”

  冉念烟:“可他们已经不在这里了。”

  徐夷则道:“父亲早已让他们搬到更安全的地方去了,这些潜藏在大梁的突厥细作虽然忠心,却终究是市井中人,能刺探到的消息往往滞后且真假参半,只要用点心思,他们就不是对手。”

  冉念烟知道,再往下就不是她该打听的事了。

  她翻了个身,怪不得床铺紧靠着窗口,原来是为了方便查看外面的情形。

  也不知是何时睡着的,第二天一早,她是被脚步声惊醒的,惊坐而起,第一反应是搜寻徐夷则的踪影,却见那张床铺空无一人。

作者有话要说:  50章了~

  ☆、第五十一章

  窗外有声音,冉念烟艰难地起身向外张望, 是徐夷则在和两个将官模样的人说话。这些是徐衡的下属, 自然要礼敬徐夷则三分, 却也不及昨晚在官道旁那些突厥人俯身下跪的礼数,能叫那些突厥人跪迎,徐夷则一定还隐瞒了她什么,不过他既不说,她再追问也是无益。

  腿上的伤还在痛,起身时带起木板床一阵吱嘎响动,引得窗外人回头。

  徐夷则推门进来, 依旧坐在昨晚的椅子上。

  “你醒了,看到外面的人了吧, 是时候回去了。”他道。

  冉念烟道:“他们一路过来,可曾看到琼枝和夏……十一。”

  她心念一动, 不能让他知道夏师宜改名的事。

  徐夷则道:“我问过了,他们没看见, 不过我让他们到双桥镇查看一番,也许是被突厥人挟持到那里去了。”

  冉念烟点点头, 没找到总比找到尸骨要好得多。

  昨夜他们说了那么多话,虽各有保留,却已经是最交心的一次对谈,好似把一生的话都说尽了,以至于朝阳照临时,再没什么话可说。

  离开山谷的那段险要阶梯依旧是徐夷则背着她走过的,两个将官默默别开眼去。

  徐夷则独自回营,冉念烟被两位将官护送回京。

  因为没想到冉念烟也在,将官并没有准备车轿,只好先骑马到最近的双桥镇,或雇或买,再作打算,这正中了冉念烟的心意,转眼到了这个统共不过一条长街的小镇,却见青天白日下路上少有行人,大有萧条之感。

  两个将官也觉得怪异,闲谈道:“记得上次过来还十分热闹。”

  另一人道:“昨夜大火燎天,可堪几万人装备的火药悉数毁了,震动得周围百里人烟不敢出没,如今能撞见几个鬼影都要谢天谢地。”

  他们先找到唯一一家还开门的茶馆,开了一套雅间让冉念烟休息,托掌柜照看,只说这位是京中的贵人,少了半根汗毛就足够刨了他家十八代祖坟,见他奴颜婢膝、冷汗直下地连连称是,两人才放心地叫小二引路,出门雇车。

  那掌柜人过中年,做了半辈子营生,虽不十分老实,但也妥帖谨慎,心说横竖今日没生意,不如亲自上去听候那位小姐差遣,方才见她是被店里沽酒的妇人搀扶进门的,应该是腿上有伤,有他在,端茶递水也方便,总比粗手粗脚的手下可靠,也免去得罪贵人的忧虑。

  冉念烟正想寻个人打听夏师宜和琼枝的下落,可巧掌柜自己撞上门来,便让他进来说话。

  “小姐有什么吩咐?”掌柜满脸堆笑,手上已在倒茶,可任谁也能看出他笑脸下掩藏的沮丧。

  一天只有一单生意,西北打了仗,以后几个月日日如此,岂能不沮丧?

  冉念烟昨夜睡不安稳,正好喝茶提神,问道:“掌柜的,我且问你,昨晚镇上可有生人?”

  掌柜道:“双桥镇地方虽小,却是运河和通惠渠的岔口,天南地北的商贾来来去去也是家常便饭,不知小姐说的人是什么模样?”

  冉念烟道:“可有突厥人来过?”

  掌柜擦着汗道:“小姐是能掐会算不成?的确有。”

  冉念烟道:“他们现在在哪?可曾挟持了什么人?”

  提起昨晚的突厥人,掌柜朝地上啐了一口,道:“他们?怕是已经在锦衣卫诏狱里‘弹琵琶’了,也是这帮贼人找死,先对镇国公的京军大营下手,又来咱们双桥镇搜城,可他们哪知道咱们这儿可巧来了位大人物,身边光是绣春刀就有百八十条,小姐是不知锦衣卫的厉害,百八十个锦衣卫可不是百八十个兵丁,那可是万里挑一的人精,若是放在军中,论起文武韬略都是能做将军的。”

  冉念烟听他说了一通无关紧要的漂亮话,心说难道是滕王身边的人?不会的,滕王已回军营做他的活幌子——为的是鼓舞士气,他身边的锦衣卫怎么会在双桥镇。

  “带了这么多锦衣卫在身边,这位厉害的大人物又是谁?”

  掌柜道:“是司礼监的秉笔大太监刘梦梁刘公公啊,怎么,小姐听没听说过他?”

  酝酿了半天,原来是个阉人。

  可刘梦梁的确不是普通的阉人,所谓司礼监,便是专为皇帝代笔批红,乾宁帝早年间励精图治,如今年事日高,渐渐沉迷于炼丹修道,也将政务抛开,寻常事务都放权给司礼监决策,司礼监掌印太监成了实质上的宰相。

  只是如今的掌印太监郭诚已年逾古稀,如风中残烛,朝不保夕,他手下的八名秉笔太监中,属刘梦梁最年轻却最得重用,又是他的义子,朝野议论纷纷,说郭诚迟早要将衣钵传授给他这位义子。

  刘梦梁这样的人怎么会随便出宫,想必是受了谕旨,调动锦衣卫,明里护送滕王,暗中监视滕王和徐衡的动向。

  掌柜觉得她八成不了解朝廷的事,自言自语道:“刘公公抓了这些突厥人回去,陛下必有嘉奖,前途不可限量啊。”一边说,一边后悔刘梦梁在镇上时没寻得机会和他攀攀关系。

  冉念烟道:“有时功劳太大也不是好事。”

  这是什么意思?掌柜颇为意外地看着冉念烟,只听她接着问道:“那掌柜的可否知道,除了抓走了突厥人,刘公公可还带走了什么人,可有人死伤?”

  掌柜道:“当时正是深夜,家家闭户,便是醒着的,一看东边大火,街上刀光剑影,也不敢出门,我的店铺临街,偷偷看了一会儿,死了几个突厥人而已,其他的也看不真切。小姐可是有亲人在刘公公手下做事?”若是如此,倒真是个贵人。

  话才问出,两个将官已经回来了,说已雇好了马车,请冉念烟启程。

  她怕进了公府大门后,母亲再不许她出门,可眼下正有一件事不得不做,不如先办完了再回去。

  她请将官带她去一趟侯府,他们也是冉靖的部下,自然应允,冉念烟让他们请洪昌出来说话,两个将官虽然答应,却再三嘱咐不要耽搁太久,他们还要赶回营,后天一早大军就要开拔。

  看来火器库虽则被毁,却依旧挡不住西行的脚步,只是火器库被焚,徐衡最擅长的火器战术施展不开,不知京营区区三步兵,数千骑兵,能否挡得住突厥的铁骑。

  洪昌出来了,先在马车上见礼,冉念烟也不客套,长话短说,命他托人脉留意刘梦梁宅中的情形,他虽是中官,可是大梁的宦官但凡有些脸面的,都自掏腰包在皇城附近置办宅院,家里也雇佣小厮,这些小厮多半相互认识,倘若打听到琼枝和夏师宜的消息,第一时间来报。

  洪昌应声,顺便将新的账册呈交过目,冉念烟收下后才回到公府。

  流苏、奶娘、郝嬷嬷、从南府过来的喜枝、管事娘子周氏早已在门口迎候,另外几房也派了人来,见冉念烟腿上受了伤,流苏立即叫来事先准备好的肩舆,将她抬回梨雪斋,临离去前冉念烟嘱咐郝嬷嬷招待两位将官用茶饭,他们推说军务紧急,上马掉头就走,赶车的结了银两后也自行回到双桥镇。

  回到梨雪斋,不需多想,母亲一定是在菩萨面前念经祈祷,自从薛自芳被逐出侯府,母亲便噩梦缠身,梦境的内容十之八、九和两个未出世便早殇的孩子有关,也是为此,母亲变得更信神佛,若能求得内心宁静,倒也不失为一种可靠的寄托。

  也正是由于这个缘由,母亲对待事物较之从前平和许多,见冉念烟受伤归来,只是将她安顿在床上,嘱咐几句安心休养,并未过多责怪或是刨根问底,苛责她父亲。

  请来太医院的大夫检查伤情,对方只说已经被处理过了,骨骼已恢复正位,替她重新换了更轻便的竹木夹板,接下来再休养三个月,避寒风、忌冷水,之后不会有任何影响。

  奶娘一直在旁边欲言又止,冉念烟知道她是担心夏师宜。

  待大夫离开,奶娘坐在床边,笑中带泪地道:“小姐能回来就好,出了这样的事,太夫人又犯了一次病,我和夫人在佛前祈愿,只求小姐能回来,其余的事,无论是镇国公的安危还是二老爷如何,都听天由命去吧。”

  她握住冉念烟的手,“还有我那个儿子,我当年叫他立誓,不为别的,就是为了这么一天,他能保小姐周全,很好,他本就该这样做的。”

  冉念烟知道她的心情,叹道:“奶娘,夏家哥哥可能没事,不过我才命人着手去查看,还不能肯定,在此之前,请奶娘暂且宽心好吗?”

  奶娘当即擦着眼泪,压抑着惊喜,道:“这是真的吗?”

  冉念烟点头,随后第一次见到奶娘在她面前掩面痛哭。

  不过她还注意到,奶娘提起了二老爷徐德。其实也不难猜测,火药库被毁,虽说是突厥的先遣军舍命相搏,无人能挡,可看管不利的罪名毕竟要记在徐衡身上,尤其是大军开拔前发生此事,于士气不利。

  那么相对应的,徐德在朝中必然承受着同样的压力,吏部统领百官,他身为吏部侍郎,那本就是被万人紧盯着检点错漏的位置,如此一来,更是要面对千夫所指。

  闭门休养了两个月后,差流苏打听外祖母的病症如何,听说好些了,冉念烟恳请到荣寿堂探望。

  她是坐着肩舆去的,进了门,为了让外祖母宽心,只让流苏和小丫头文娉搀扶着到病榻前,外祖母一身中衣,头上缠着防风的首帕,免了她的礼数,命她坐到床边来。

  外祖母到底是六十花甲的人,今年的风疾较往年来得迅猛,又正逢多事之秋,鬓边添了无数白发,更可叹的是满脸憔悴病容,一旁的流苏不敢说,却觉察出这多半是下世的兆头。

  外祖母依旧拢着外孙女雏鸦般乌黑的鬓发,笑道:“盈盈,我不见你是为了让你好好养伤,你可因此记恨外祖母?”

  冉念烟道:“外祖母今日想见我,我高兴还来不及,谁还记得以前的事。”

  外祖母道:“那就好,你最近在做什么,读了几部书了?”

  冉念烟道:“近来偷闲,只是在家跟着母亲抄写佛经,为舅舅和父亲祈福,祈求他们早日收复宣府,听说京军在居庸关打了胜仗,可在土木堡又被突厥的援兵伏击,只求明日邸抄传来的是好消息。”

  外祖母无奈地笑了,道:“你的心意是好的,可是为了抄经耽误别的,不是好事。我起初也信这些神佛,到老了却看明白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命中已定,神佛亦是无可襄助,你大可不必再抄这些东西,安心读书去吧,刺绣针黹你不爱做,也可暂时放放。”

  冉念烟道:“读书虽好,只是最近颇多滞碍,不得其解。”

  外祖母道:“这岂不容易,别人家还要聘塾师,咱们家有个现成的女先生——你的三舅母,我派人告诉她一声,你去向她请教,她是经过风浪的,有她开解,你也不会苦恼于西北的战事,京城也不是第一次被突厥围困,往后的事谁也说不准,不可因这一次便耿耿于怀、梦魇难消,你的路还长着呢。”

  外祖母这是在暗叹她母亲的遭际。

  冉念烟早就有向三舅母请教的意思,只是畏惧她的孤高,不便自己去求她,当即谢过外祖母,第二日就到三舅母何氏那里拜见。

  却见徐安则在院子里,忽然想起在扶摇亭讲书的莫先生因其子补了火器营的刀笔之吏,请假一日为其子践行。

  想来莫先生是个文墨极好的老秀才,可他儿子的名声却不敢恭维,大抵是陪着少年公子们游走花丛,写一两句酸诗糊口的浪荡儿,难怪蹉跎半生得不了一官半职,连这样的人都入了火器营秉笔,怕是西北战事吃紧,火器又不足,只能加派人手务求弥补供应,其中免不了贪弊横行、钱权谋私、滥竽充数。

  徐安则帮着搀扶,让她在院中的石凳上坐好,道:“先别进去,二伯母在和我母亲说话呢。”

  ☆、第五十二章

  曲氏素来与人为善,绝不在台面上触犯别人的忌讳, 例如与何氏来往, 因知道她年少守寡, 自律甚严,不喜交际,便从不上门叨扰,今日既破例来了,十成是有不得已之事相托。

  联系到近来二老爷徐德摄理公府事务,朝廷上又因西北战局反复施压,有主战, 有主和,却都一致认为京营大火是徐衡的罪责, 徐德留在京城如逆水行舟,不知何时一个浪头翻起, 舟破人亡。

  若是反击,他怕仇恨被转嫁到自己身上, 将来大哥回还是铁打的国公,自己则不然, 只说顶头上司吏部尚书孔树行,现在的西北总兵殷士茂就是他的门生,徐衡北上间接驳了殷士茂的脸面,孔树行鞭长莫及,几年里不免对徐德多加“关照”,如此寒来暑往,徐德眉间的“悬针篆”又深邃几分,险些要破开额头的“官印”。

  丈夫有难,做妻子的焉能不理睬,曲氏念及妯娌何氏虽是无依无靠的寡妇,娘家却有些来头。

  何氏的父亲就是京城本地人,致仕前官至都察院御史,一生上了无数弹劾奏本,凡是有名有姓的京官,无一不被何老先生参过,极少数没被参过的,酒席宴前都少了谈资,回家还要反省自己那点做得不够,没入何老先生的法眼。

  四十年宦海沉浮,何老先生是当之无愧的言官魁首,如今都察院与六科廊的言官,泰半领受过他的衣钵,能直接驳回皇帝诏令、代天子以察百事的六科给事中苗呈露正是他的得意门生。

  曲氏心想,朝廷的事和外面一样,比的就是声势,若能借何家之力拉拢苗呈露为丈夫说话,便是在舆论上占了上风,有靠嘴横行朝野的言官支持,孔树行之流就奈何不了徐德。

  何氏是什么人,一眼看透她的来意,听她说了些家里外面的琐碎,何氏只是端着茶盏,抿了口香茶,叹道:“我看这事的症结还是在大哥身上,现在西北战局是一胜一负,若是大哥得胜凯旋,莫说一个吏部尚书,便是陆首辅站出来指摘咱们府上的不是,陛下也要护着咱们。”

  她敢说陆明,是因为陆明负责督造火器,弥补军需,起码在这件事上和徐衡是一条线上的两只蚂蚱,用他举例,不会被误会。

  曲氏干笑两声,道:“谁说不是呢,可眼下的难关还是要过的,弟妹也知道,咱们那位大嫂本就不管事,现在又在太后山陵前居丧守孝,愈发的不理红尘俗事,家里外面事多,光说老太太这场病,也是六十的人了,久病伤元,谁不整夜悬着心,按说我虚长你几岁,理应出面操持,只是外面的事没个准消息,我总是安不下心料理家事,两头焦灼,总觉着身子不好,怕是压着一场病,只等着这根弦绷不住了,就要病来如山倒,拦也拦不住的。”

  她一旦累垮了,家里轮不上何氏这个寡妇派事,接手的自然是四房的媳妇李氏。

  李氏向来打压三房,话到此,何氏也明白了,若不帮着曲氏摆平苗呈露,她和四房的联起手来算计孤儿寡母,太夫人又病着,何氏也是无可奈何。

  何氏道:“能替嫂子分忧固然是好,我且想想法子,嫂子也莫要心急,朝廷里的事虽则瞬息万变,可我也说了,在大哥回朝前,没人敢盖棺定论,也都会留得一线余地,咱们家也是一样,人脉是要找,可也不能急着先发制人,必须是敌进我退。”

  她们在屋里你进我退的打太极,院子里的冉念烟还未着急,徐安则先有些挂不住脸了。

  他踮脚往门内张望,小声道:“怎么那么久?”

  说罢,歉意地朝冉念烟笑笑。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5页  当前第4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3/12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公府表小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