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孤女在六零_分节阅读_第17节
小说作者:风雨琉璃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598 KB   上传时间:2017-10-14 14:11:38

”我也听说过这个,前年有人挖了煮着吃过,就是里头筋多了些,吃着有些刺嗓子,要是你说的可以筛出来,把那些筋去了,确实很不错。“

”那个筋能喂鸡的,也是能吃的。“

”那要是这样,岂不是还能晒干了全磨了粉?咱家连草都吃了,还能怕吃这个?前阵子连麦子去磨粉都不去壳了,就想着多点分量呢,这筋到底生在里头,一定比麦麸好吃些。“

秀芝家里人多,自然想的是粮食越多越好,这法子你还别说,还真是能行,就是顾建国也点头了。甚至这个生产队长家的孩子还特别后集体观念,一脸严肃的对着两个伙伴说道:

“一会儿咱们拿着去阿米家试试,阿米,我记得你家好像有个石磨吧,我一会儿叫了我哥来,秀芝,你把你哥他们也叫来,人多了手脚也快点,让他们大的推磨,咱们筛粉,两样都弄出来吃吃看,要是成的话,我就告诉我爹去,如今才四月份,离着夏粮下来还有两个月,这会儿我爹愁得头发都快白了,就怕村子里再饿死人,要是这法子弄出来的都能吃,那到时候组织了人进山采,肯定能让村子里的人都糊弄过这两个月。到了夏粮下来,那就什么都不怕了,今年雨水好,我爹说,到时候小麦一定丰收的。”

三人里头,顾建国虽然和秀芝一样的年纪,可到底大了几个月,又是生产队长家的孩子,不说见多识广,平日里光是听得也足够让他比秀芝更知道轻重,这样能吃的东西,还是野地里长的,实在不是他们几个孩子偷偷的自己吃能藏得住的,再说了这东西还多,就他们如今挖的四五处地方,就只占了这山坡的一小块地方,想来,其他地方一定也有不少,就是分润了消息,也不会少了他们的吃食,在这样的情况下,告诉大人,让村子里其他人也沾光,让自家爹也减轻点负担,对于孩子来说很自然的想到了。

阿米听了也跟着点头,可不是,若是少了,那她偷偷的先顾着自己的肚子那没问题,就是让人知道了也不会说啥,可这么多,要是她还想吃独食,那就太不应该了,好歹也都是乡里乡亲的,没道理你日日吃饱,别人活活饿死不是。

“成啊,这东西我看着多的是,只是都埋在地下,往日咱们都没有注意而已,咱们这里这么多山,一定很多的。”

接下来的事儿就不用说了,顾建国找来了两个哥哥,一个姐姐,秀芝也带来了红军,这么四个已经能算是大人的小子姑娘们一出手,几乎都没有他们几个孩子出力的地方了,就在阿米家里,一半磨粉,一半筛粪,忙乎的很,等着天色开始发暗的时候,就是顾大军也过来了,这自家孩子一共才四个,居然一个个都不着家,全挤在阿米家里,他能不好奇?好奇了自然是要来看看的,这一看,自然也就走不得了,看着孩子们这么忙乎,立马就开始搭把手一起干,到底是大人,手脚比孩子更加利索不是。

而阿米呢,这个时候已经开始和秀芝一起用还没有干的葛根粉开始做糊糊,做饼子了,才一会儿,那食物的香味就不断地飘荡到了院子里,引得所有人都开始吸鼻子。

“这东西挺香的,肯定好吃。”

顾建国的哈喇子都下来了,忙不迭的擦口水,对着身边的哥哥们说自己的见解。

“废话,那粉雪白雪白的,能不好?我瞧着和白面差不离了,以前还真是不知道这东西还能这么吃。”

曲红军和顾家的几个小子,那也是姑表兄弟,打小就没有生分过,这会儿难得也一改木纳的性子,第一个开了口,而顾大军这会儿则是露出了几分轻松的神情,有些欢喜的对着刚过来的秀芝爹说道:

”总算是有法子了,那白面一样的细粉是精贵了些,看看那个费功夫的,筛了这么久才弄出那些来,实在是浪费,咱们也没有那么多鸡可以喂,还是洗干净晒干了磨粉实在些,就是做糊糊,也总比草糊糊厚实。“

”还是孩子们脑子快,以前我也吃过蒸煮出来的,只觉得全是筋筋拉拉的,不顶饿,尽是就这么放过了,如今想来浪费了多少,要是早知道这样,去年咱们村子里也能少死几个人。“

这话就有些沉重了,那三年的时间,村子里每家每户几乎都饿死过人,虽然不像是隔壁其他村落那样,有全家死绝的,可说起来也满是眼泪啊!顾大军一时都不想说话了,还是顾建国三姐,顾春妮看着不对,忙进了厨房,将刚做好的糊糊,饼子拿了出来,往各人手里一塞,说道:

“爹,舅,赶紧的吃,时间赶了点,咱们弄得少了,就一人一个饼子,一碗糊糊啊!就尝个味道。不过说好了,你们也不能白吃啊,带回来的这些葛根,咱们怎么也要给阿米全都弄好了才行,她一个孩子,可没有那么多的力气做这些个活计。”

“就你是好人,咱们都是周扒皮啊,放心,都知道轻重。”

顾前进很不客气的上前,从自家妹妹的手里接过属于自己的那份,还顺带将大哥顾解放的也一并拿了往大哥手里一塞,岁上不饶人的说道:

“就阿米那个小身板,这四五筐的东西,还不知道弄到什么时候呢,咱们一起弄,明儿一天估计也就能成了,我刚才算了算,去了刚才拿进厨房的,剩下的这些收拾好了,那细白的水洗□□,怎么也能弄出10斤来,至于磨出来的粗粉,三十斤总是有的,两下里加在一起,应该也够阿米混一个多月了。”

顾前进是顾大军三个儿子里脑子最快的,不过是那么几眼,居然已经能算出产出多少粉来,可见这心算有多厉害。听得阿米都不住的感慨,这样的脑子,若是能一直读书上去,说不得就是个数学家了,可惜,这年头农家的孩子读书太奢侈,不管是顾解放还是顾前进,都只是小学毕业,就这已经是村子里疼孩子,舍得花钱的人家了,毕竟这个时代,就是小孩子,也能做好些活计,为家里挣不少的工分的。

“这饼子真好吃。”

“糊糊也不错,有粘性,估计挺饱肚子的。”

“要是哪个细粉做糊糊一定更好吃,粗粉还是粗糙了些。”

“有的吃就不错了,要是每顿能吃上一大碗糊糊,干活的时候也不至于胃里头干烧一样难受。”

“也是,不过这样一块饼子,一碗糊糊吃下去感觉真好啊,好些日子没有吃的这么舒坦了。”

听着这些一个个骨架粗大,却瘦的像是竹竿一样,还面色黑黄的亲人,阿米心里暗暗的难受。这些男丁们,干着最粗重的活计,承担着一家老小的生计,可一个个却几乎好些年都没有吃饱过,这一日日的生熬下去,不知道耗去了多少的根本,以前常听人说,这一代人几乎都没有几个长寿的,阿米还没什么感觉,如今回想一下,心里却生疼的厉害,不是他们不想长寿,不能长寿,而是他们用耗费寿元的方式在贫苦饥饿中挣扎,用燃烧自己的方式承担着责任和尊严。这是充满了生命悲歌的时代啊!

“大伯,山里这个可多了,明儿我可以领你们去,我也再弄点回来,粮食多了才放心。”

阿米大口的吃着饼子,一脸正紧的说着粮食多了才放心的话,看的顾大军都笑了,

“这孩子,可见是心里有数的,这是想趁着别的村子还不知道,赶紧把自家粮食存满啊!知道了,这两天我让你哥他们过来,帮你多弄点,对了红军他爹,一会儿帮我走一趟,咱们一家家的去说,明儿每家出个人,跟着阿米去认认地方东西什么的。我去和村长他们说说,咱们也小气一回,紧着咱们村子的人挖上两天,等着第三天在让村长上报一下,和别的村子通气什么的也放到那天后,不过你们也记得啊,这嘴巴紧点,别说出去。”

“知道了,我们不傻。”

作为生产队长,这全村吃饭的问题也是他的担子,不是他心眼多,而是生怕阿米看的不准,山上的东西不多,到时候冒失的说出去,害的自家村子里的人吃不饱,那到时候还不知道会出什么乱子呢,还不如事先谨慎下,小气些的好,好歹自己村子里的人先顾好了。这样不管山上是多是少,他们村都不会吃亏。

第23章 家有小草

村口,半砖半土茅草顶的三间大屋里,一个二十五六的妇人正喂着一个脑袋大,身子小,怎么看怎么像是非洲难民一样的娃娃吃饭,半透明的糊糊一勺一勺的喂进了那孩子的嘴里,吃的那个孩子眯着眼睛,一脸的欢喜,这样幸福的表情,让那妇人也跟着高兴起来。

“娘的小草啊,是不是很喜欢糊糊啊!吃的真香,真乖啊,咱们多吃几口,好好的长大。”

“咯咯咯。”

“这是和娘说话?哎呦,我们小草笑的真好看,娘最喜欢看我们小草笑了,小草真孝顺。”

“咯咯咯。”

屋子里头娘两个鸡同鸭讲的说了半响,院子里正劈柴的男人听着也跟着露出了欢喜的神色,身子好像也多了几分力气,做起活来越发的顺手了,好容易将手里的柴火收拾妥当,用一边的毛巾擦了擦汗,那男子正想拿着背篓出门,想了想,还是放下,往屋子里去。

“她娘,我去山里挖葛根,一会儿你去上工不?要不把小草送隔壁,让七婆婆帮着看,反正他们家这个年岁的孩子也不少,小草过去也热闹热闹。”

顾五叔自打这小草带回家,这家里日子过得总算是有点滋味了,不像是儿子刚病死的时候,这家像是冰窟窿一样,没了生机,如今好歹又有了样子,媳妇也有了笑声,所以即使这小草不过是抱来的,他也能当自己亲生的一样对待,事儿想的也周到。

像是他说的,在夫妻两个出去干活的时候送到隔壁就是他为小草好的想头,村子里谁不知道这孩子是抱来的?还是人家亲奶奶狠心,逼死亲妈,丢到山上的可怜娃,这样的孩子,如今看着似乎有人可怜不错,为了这,好几家日子还成的还送了点鸡蛋来,可时间长了,总是让人这么指指点点的看,这孩子以后日子未必好过,所以他总想着让这孩子多接触接触其他同龄的娃娃,只要有了亲近的小伙伴,想来以后即使知道了身世,也不至于自卑。更不用说隔壁的情况也一样类似了。

隔壁的七婆婆家说起来也是村中大姓,老曲家在这个村子里人丁真心不少,就是七婆婆自己,虽说早年有个大闺女大儿子因为战乱失散了,可如今也有两个儿子傍身,一家子没分家,带着两个儿媳,四个孙子孙女的,一家子九口人,很是热闹和睦,和顾五叔也是亲戚,他家曲大柱的媳妇,就是顾五叔的妹子,多热闹,多亲近,连带着让住在隔壁的顾五叔都跟着日子过得不错,可谁能想到这样的人家也一样遇上了糟心事儿呢,七婆婆的老闺女嫁出去三年,好容易有了身子,不想男人却在挖河道的时候出事儿了,被石头砸中了脑袋,当场死亡,害的那曲大芳一听到这消息就早产了不说,因为生的是个闺女,婆家还愣是说她克夫克子,被赶了出来,没法子只能带着闺女回到了娘家。

好在村子里到底是从小长大的地方,村子里的闺女没处去,遇上了这样的惨事儿回娘家,村长也好,支书也罢,都不会不帮忙,将那户籍重新给迁了回来不说,还让曲大芳继续在村子里上工挣口粮。就是那几个兄弟嫂子,也没有二话,接纳的很是痛快。即使住着有些紧张,也从没有什么酸话,可见这一家子人品怎么样了。

只是这样一来,七婆婆就忙了,他家最大的孙子也不过是七岁,另外几个都小的很,从老二家三岁的小儿子,到老三家四岁的大小子,一岁的闺女,如今再加上两岁不到的外孙女,五个孩子都要她管着,可不是忙的晕头转向嘛,好在大孙子曲红山是个好孩子,不但能帮着烧火喂鸡,还能带孩子,就是那两个三四岁的,也知道帮着摘菜,帮着看顾最小的,倒是让七婆婆轻省了不少。

也因为这样,顾五叔在想到寄放孩子的时候,会想到隔壁,孩子多,气氛融洽,人品好,孩子放着也放心,以前他家小子没有生病的时候也一样这么处理的,两家好的和一家也没差什么了,自家那个没福气的小子,还是那家大小子曲红山的革命伙伴,因为年纪相近,两个臭小子的关系好着呢。

可惜,如今他儿子没了,算了不想这个,还是说小草吧,这孩子都一岁多了,可到现在还不会说话,因为长期营养不良,骨头都有些软,若不是他家情况还成,家里有点吃的,这段时间给补了补,只怕连笑都未必能行,这样的孩子,他看着都有些心疼,就想多给弄点好吃的,可这年头他们这样的人家能有什么好吃的?除了糊糊,还是糊糊,甚至到了最近,连着糊糊都有些难得了,想想还有两个月才有夏粮,顾五叔差点愁得头发都揪下来了,大人还好,外头总有野菜能糊弄肚子,这孩子怎么办?这样大的孩子,都没长牙呢,野菜怎么吃?

好在老天爷总不会绝了人的生路,这不是,那村子里最里头的阿米那个丫头居然发现了这葛根做糊糊的法子,真是好啊!这下子这家里算是又有了希望了。虽然没啥血缘,可到底是一个姓氏阿米爹还是认了他那族叔做爹的,说起来,也能算是同族了,所以阿米那孩子得脸,他都感觉背脊挺直了几分,跟着长脸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32页  当前第1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7/13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孤女在六零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