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的专属锦衣卫(重生)_分节阅读_第3节
小说作者:翦花菱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383 KB   上传时间:2017-11-01 14:51:37

刘敬安排了小黄门在她家门口候着,自己再去别人家转转。

杨蓁回到屋里与杨婶话别,一个劲地劝慰:“婶婶别听外人那些讹传,其实人家宫里对宫女们好着呢,天天有肉吃,病了也有药给治。只要不犯大错,也不会挨打受骂,而且不入奴籍,比大户人家的丫鬟还好得多。从前我随爹娘住在京城,街坊家的一个姐姐就在宫里当差,过年时还能放出来与家人吃顿团圆饭,我从她那里听得真真的,你难道不信我,反而信那些乱传的谣言?”

杨婶半信半疑,眨着泪眼问:“你说的是真的?”

“自然是真的。”杨蓁拉着她的手笑道,“像我这样识文断字的人进去了,还能升作女官,那可就是领俸禄的人了,家里从此蠲除徭役。到时我接您去城里住,逢年过节咱们也能见面,有什么不好的?”

杨婶依旧蹙眉:“可是,听说宫女子少说也要年过二十才放出宫呢,要真做了女官,说不定一辈子都难出来了。你什么时候才能嫁人呢?”

杨蓁叹了口气:“婶婶您说,纵使一辈子呆在宫里,好歹也是好吃好喝几十年,难道就真比不得寻常人家嫁人生子舒坦么?咱们跟前这些嫁人生子的女人们,有哪个真正过得舒心可意的?”

杨婶没话说了。贫民人家的日子都难以称得上一个好字,家家都只凑合罢了。以她们现今的家境,注定难以为杨蓁寻个理想的婆家。

跟前这些山野村夫都是大字不识的粗人,成了亲的几乎个个都免不了打媳妇骂孩子,让杨蓁这样的女孩嫁去那种人家,真还不如叫她在宫里过一辈子呢。

再说她生了这样好的模样,说不定一朝被万岁爷看上,还就一步登天了。

杨婶终于被说动了,杨蓁又半劝慰半撒娇地哄了她一阵,才正式辞别了婶婶,坐上了刘敬带来的大车。

马车缓缓驶离村子,杨蓁坐在车尾,清楚看见杨婶一直尾随到了村口,才驻足停下,渐渐成为模糊在远方的一个人影。她鼻子有些发酸,但还是很快把涌上眼眶的泪水忍了回去。

恐怕接下来的很长时间都无法与婶婶见面了,她将去的地方没有一个相识的人,也没有谁可以依靠,一切只能靠她自己。

但杨蓁有信心,迈出这一步,一定能让自己与婶婶将来的日子比前一世好上许多。

“大人,咱们今晚就进城了么?”行了一段路之后杨蓁询问刘敬。

她听说过宫里的宦官们并不喜欢被称作“公公”,就称呼刘敬为“大人”。

果然刘敬听得十分顺耳,笑呵呵地回答:“是,天黑前也就进城了。姑娘,听你的鼻音有点浓,莫不是感了风寒?”

杨蓁心头一颤,揉了下鼻尖:“是有点热感,已经快好了。”

刘敬并没因这嫌弃她的意思,反而吩咐赶车的小黄门路过下一个驿站的时候停下来歇脚。等到了地方,刘敬就拿了一剂汤药着驿站的人煎了,亲手端给杨蓁,说他自己也正患了热感,是以带了两剂药在身边。

杨蓁连连道了谢,将汤药喝下。

马车果然如刘敬所预计的那样,于天黑时分驶进了城北的安贞门,可杨蓁没看见这一幕,那碗汤药里混了有安神之效的酸枣仁,没出半个时辰便起了效。她窝在车里睡得死死的,直到马车到达目的地,她都没醒过来。

皇城北面的一所两进的大院子称作“宫女所”,多年来都被用作备选淑女的暂住之地。今晚几路去到京畿选淑女的宦官都汇聚到这里,把选来的女孩安置下来。

徐显炀、李祥与卓志欣三人天刚黑的时候就来到这里等刘敬,一直坐在二道院里的石桌边上喝了两壶茶,才总算见到刘敬从一辆大车上下来。

“你可真叫我们仨好等啊。”李祥上来就在刘敬肩上怼了一拳。

“哎呦!”刘敬笑容可掬地拱拱手,“叫三位锦衣卫大老爷等我,真是折煞小人了。”

“连你都会耍贫嘴了,又跟哪个孙子学的?”徐显炀冷哼一声,朝那边正一个个被接下车的小姑娘们看了眼,“怎么着,盈福楼上的座儿已经订好了,你这会子能走了不?”

刘敬正要回答,那边的小黄门忽道:“师父,那个杨姑娘睡迷了,怎么叫也醒不来,可怎么办?”

“哟,这是吃药吃的。”刘敬苦笑着走去大车旁边,朝仍蜷缩在车里的杨蓁唤道,“哎,杨姑娘醒醒,咱到地方啦。”

车里的杨蓁却一动不动。

徐显炀又等了片刻,见刘敬叫了好几句车里都没个应声,他心里不耐烦起来,索性大步过来,探身进车,两手插到杨蓁腋下,像抱孩子那样将她抱了出来,半抱半扛地带她朝女孩们被安置的正屋走去。

选来的女孩都是些十岁上下的孩子,此时又天黑灯暗的,徐显炀虽感觉得出这姑娘似乎个头不小,也料着她不过是凑巧个子高了些,完全没想到她已是个需要他避嫌的大姑娘。

大咧咧地抱了杨蓁进屋,在一众拖着鼻涕的小丫头瞩目之下,徐显炀将杨蓁往火炕上一抛,就转身走出。

“这下能走了吧?”他问刘敬。

“哦,走吧。”刘敬心里暗觉好笑。

显炀这孩子今年就二十了,却还是个从未沾过女色的,若是发觉方才抱的是个十五六的大姑娘,怕是得吓上一跳吧?

正文 4|颠倒黑白

杨蓁在车里那会儿其实也听见刘敬叫她了,只是困得厉害,想醒也醒不过来,随后就觉得自己被个人抱了起来。

伏在对方宽厚结实的肩头,闻着对方淡淡的体味,她还迷迷糊糊地想:看不出这位刘公公还挺壮健,身上的味儿也挺好闻……

屋里的床褥都叠在窗根底下,砖砌的火炕上面只铺了一层草席,硬的很。

被徐显炀信手扔到炕上,杨蓁摔得浑身酸痛,也终于醒了,龇牙咧嘴地爬起身来看看周围。

徐显炀已然出去了,屋里点着一盏油灯,门口边站着高低不齐的十来个女孩子,呆里呆气地望着她,看来是初到生地六神无主,一动都不敢动的。

杨蓁仍然头昏脑涨,从窗根下扯过一条褥子来草草铺了,卧倒继续睡。

胸口被个硬东西硌得生疼,杨蓁只好再爬起来,见到一个物事半揣在自己的衣襟上,取下来一看,是个玉质的牌子。

巴掌大的椭圆玉牌,通体象牙色,顶上雕着莲花纹,穿孔挂着根大红丝绦。

杨蓁将牌面转向昏黄的灯光,见上面刻着几排字:“凡遇直宿者,悬带此牌,出皇城四门不用——禁卫”

这像是出入宫禁的穿宫牌子,杨蓁没见过却听说过,一想便知,必是方才刘公公抱她进来时掉落的,回头见面再还他也就是了。

杨蓁随手把玉牌揣进怀里,又倒头睡了。

半睡半醒间仍在含糊思索:听说这穿宫牌子也分三六九等,寻常都人带的都是铜牌,这种玉质牌子是最上等的,刘公公一个使玉牌的宫人,还会负担出城选宫女的差事?

而且,他又怎会是“禁卫”呢……

刚被摔痛的额角与膝盖仍火辣辣的,她不禁存了报复之心:他摔我恁重,叫他寻不着牌子着着急也好!

当晚戌正时分,徐显炀一行四人步入了盈福楼的大门。

这会子正是城里酒楼最为热闹的时段,大堂里座无虚席,酒客们推杯换盏,划拳行令,声音一片嘈杂。

掌柜知道锦衣卫徐大人定了座,早就候在柜台后,一见他们四人进门便赶过来,领他们顺楼梯往二楼雅间走去。

他们四人穿的都是便服,并未引起酒客们的注意。

刚登了几道台阶,徐显炀忽然停了下来,目光朝一旁投了过去。

不远处一桌酒客的议论声清晰入耳:“……知道耿德昌耿大人到底因何而死的么?告诉你们吧,是何智恒那阉贼漫天要价,要耿大人出四万两银子才肯替他脱罪,结果见耿大人拿不出恁多,就恼羞成怒杀人泄愤罢了。要说这阉贼,就是爱财……”

徐显炀脸色已然阴沉似水,额上都暴起了青筋。他并未带着绣春刀,三个锦衣卫当中只有李祥是刀不离身,徐显炀“唰”地一声抽了李祥的刀在手里,一按楼梯扶手跃了下去,一阵风般扑向那桌酒客。

“当”地一声响,单刀重重劈在桌面。那大放厥词的酒客只觉面前一阵凉风,愣了片刻才惊然见到,自己扶在桌上的手竟已鲜血淋漓,一根食指断在了桌上。

一桌的酒客顿时惊呼跳起,引得满堂酒客也都静下来望向这边。

掌柜生怕那些人不认得徐显炀再惹出更多乱子,跑过来连说“徐大人息怒”,也向那桌人狠狠使着眼色。

酒客们见状也就都明白过来,面前这手持钢刀满面怒色的年轻人就是大名鼎鼎的锦衣卫指挥使。

那断了指头的酒客唬得面无血色,软哒哒地跪下来道:“徐大人饶命,小民……小民不过是……以讹传讹,可不是……不是存心对厂公不敬。”

徐显炀冷笑一声:“知道你只是以讹传讹,不然你此时断的怎可能仅一根手指?”扫了同桌那三人一眼,“滚!”

一桌人如蒙大赦,连滚带爬地逃出门去。连同一些不相干的酒客也都悄然溜走了。

徐显炀将单刀丢给李祥,拿了一块银子抛给掌柜:“赔你的桌子和酒钱,记着,以后再听见有人说这种话就管着些儿,不然再被我知道,定要一把火烧了你的酒楼!”

掌柜点头哈腰,答应不迭。

等到了二楼雅间就座,李祥、卓志欣与刘敬三人也都为方才听见的话忿忿不平。

李祥扣着桌子道:“耿德昌那厮未请圣命就撤兵退守山海关,将关外的大片疆土与百姓都丢给了戎狄不管,这样的守将还不该死?不砍了他的脑袋,以后边将们个个儿都学他,打不过就跑,国朝还不就完蛋了?这种货色,竟还有人替他喊冤叫屈!”

刘敬也道:“就是,他被下了大狱,还要厚颜无耻到处打点以求脱罪,厂公拒收贿赂,扣押替他行贿的人严加审讯,图的不过是查明有谁受了他的贿,这都是尽忠职守的好事,怎就被他们传成了索贿不成才愤而杀人呢?难道要厂公也像柳湘他们一样贪赃枉法,才会成为他们口中的好人?”

卓志欣叹道:“你们还不明白?从来都是文官们能说会道,惯会颠倒黑白,偏老百姓们都崇敬他们读书人,看不起宦官,他们说什么,老百姓便信什么。纵然是他们贪赃枉法,厂公秉公执政,老百姓也还是把他们视作好人,把厂公看做恶人。”

三人义愤填膺地议论不休,徐显炀却一言不发,手中拈着酒杯瞟向窗外,眉间锁着一缕愁容。

无端背些骂名他并不在意,身为沦落街头的小叫花,六岁时被义父收养,彼时义父还只是个在掖庭打杂的苦力宦官,每日都劳作到深夜,才捧着吃食回来与他分食。

过了那些苦日子,外人的白眼与非议他早已习以为常,根本不挂心上。

可如今这种黑白颠倒、是非混淆的局势却令徐显炀隐隐不安。

国朝的文官们自来就有热衷内斗的风气,近几十年来更是愈演愈烈,真正的国家大事无人关心,为官者的精力全都集中在如何拉帮结派、争权夺势之上。

但凡朝中出了点什么事,他们首先想到的不是如何解决,而是如何借题发挥,将政敌拖下马。

前些年,一个最强最大的文官帮派成功打压了政敌,脱颖而出,因当时的领头人名叫顾泾阳,后来的人们就将他们称为“泾阳党”。

这些人成日不务实事,一门心思排除异己,以权谋私。

除了在朝堂上夸夸其谈、吵嘴斗口之外,他们还因人员多出身于江南,就挖空心思为家乡一带谋取福利,不断为那些富庶地带减租减税,却把重税摊派到相对贫弱的北方诸省,惹得其地民不聊生,流寇四起。

另外他们还协同各地边将大肆贪污粮饷,致使国库日渐空虚,军队却因长期欠饷而频频哗变。

如此一来,内部处处民变,外敌来时军队又无力抵御,国朝才陷入内忧外患之中。

好在当今天子明辨是非,看出这群蠹虫为害甚深,就扶植了亲信何智恒上位,利用何公公出面收罗被泾阳党压制的朝臣,对泾阳党大力反击肃清。

几年下来,泾阳首领们死的死,致仕的致仕,余者也都收敛锋芒,再不敢窜上跳下,时至今日,对泾阳党的打击终于告一段落。

可是随便听听民间的传闻就知道,那些人公开还击是不敢了,却仍贼心不死,暗中捣鬼,大肆诋毁着何智恒一系的名声。

徐显炀不得不忧虑,这样下去,干爹的名声被毁得一塌糊涂,单凭圣眷支撑地位,将来但凡有个万一,恐怕就是万劫不复的结局。

到时候不但他们死无葬身之地,等到泾阳党重掌朝纲,继续为祸,整个国朝都要毁在他们手里了,又有谁能落得着好?

可他只是一介锦衣卫指挥使,看着威风,能做的事却很有限。

原本厂卫的职能重在监督与侦缉,可数十年来的大小案件几乎都被人家拿去借题发挥打击政敌了,没人关心案情真相,以至于锦衣卫的侦缉职能形同虚设,越来越成为常人眼中那种只管抓人实施酷刑的恐怖衙门。

造谣的人缩头不出,他总不能无凭无据便信手抓人刑讯,那样只会留给对方更多把柄去编排;传谣的人数以万计,他也不能把说闲话的百姓都抓来杀个干净。

他这个指挥使,又能如何转变现状呢……

正文 5|重逢之期

杨蓁被送到的宫女所那座大院子里,连上五间正房并两间厢房,一共住了六十二个女孩子。

夜里火炕上都挤得满满的,翻身都要小心翼翼。

不过这只是头一宿而已,次日来了几位衣着光鲜的嬷嬷,只粗略一看,就刷下去二十多个女孩,等到让女孩们洗了个热水澡,给她们检查了一遍身子,就又刷下去十多个。

于是当晚杨蓁就睡得宽松多了。

晚上她听见嬷嬷们坐在屋檐下发愁议论,这一回选来的女孩本来就少,像样的更是没几个,怕是怎么也达不成尚宫交代的任务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3页  当前第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7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的专属锦衣卫(重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