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宠冠六宫(重生)_分节阅读_第49节
小说作者:春溪笛晓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231 KB   上传时间:2017-11-05 12:59:49

李嬷嬷叫人把饭菜端上来,在一边看着颜舜华吃饭。这是她从小看着长大的孩子,她把这孩子当亲生女儿疼爱。而且她也知道她那个性情冷淡的养子,在中原其实只有一个牵挂。倘若她想再见到那个儿子的话,只要一直守在颜舜华身边就好。

颜舜华吃饱之后看了会儿书就歇下了,李嬷嬷向珠圆、玉润问起是怎么回事。听珠圆、玉润说完,李嬷嬷叹了口气:“姑娘就是这脾气,喜欢的恨不得天天能见到,不喜欢的恨不得一面都不见。那贵人既与薛家往来,又被薛家郎君称为‘殿下’,想必就是当今太子。姑娘这样得罪了他,日后你们可要多警醒些,别让姑娘再冲动了。”

珠圆、玉润喏喏应是。

颜舜华睡到后半夜,便从梦中醒来了。今夜是珠圆守夜,睡在耳房那边,应该是睡熟了,听不见半点动静。

颜舜华看着帐顶,在心里叹了口气。她何尝不知道自己太冲动,但一想到日后还要面对顾成晁,她就怕控制不住自己!

指着顾成晁骂还算是小的,万一她忍不住打他怎么办?

颜舜华转头看着紧闭的窗户和竹帘,觉得有点气闷。她起身卷起竹帘,吱呀一声,把窗推开了。月光从窗外照进来,皎洁又朦胧,仿佛给世间万物都披上了一层薄纱。

令颜舜华吃惊的是,窗外居然站着一个人。

东华郡王。

他的长发有些湿润,似乎是被秋夜的露水打湿的。看到窗户打开了,东华郡王一顿,说道:“我刚才还在想着半夜敲窗是不是不太好,晚晚你就把窗户打开了,这莫非就是所谓的心有灵犀一点通?”

颜舜华笑眯起眼:“心有灵犀一点通可不是这么用的。”那次没有问完的话,在看到这个人静静站里在自己窗外时,似乎已有了答案。

东华郡王从袖中摘出一袋莲子:“这是慈孝寺周围那些小孩子采来的莲子,你尝尝看,应该挺甜的。”

打开布袋,莲子还带着壳,碧盈盈的,像是刚采出来一样新鲜。

“你大半夜过来,就是为了给我带这些莲子?”颜舜华望着他。

“当然不是。”东华郡王镇定自若,“我就是来看看你。我知道你到京城了,一直想来看你,只是有些事情得做,走不开,只好半夜过来。”而且白日里他也不好来拜访。

东华郡王如此坦率,颜舜华倒不知该说什么好。她想了想,才开口:“我傍晚的时候见到顾成晁了。”

东华郡王说:“我知道。”见颜舜华望过来,东华郡王含笑道,“慈孝寺主持一直将白马寺那边视为大敌,没少派人去那周围盯着,撞见你们的冲突也是偶然。”

颜舜华听东华郡王这么说,也没起疑心。她说道:“我还见到了窦明达。”窦明达素来是荒唐的,和他父亲一个样。但后来她四舅舅出事以后,窦明达从她四舅舅手里接过海军,带着海军扬帆远航,为“南朝廷”带回了巨额的财富,缓了“南朝廷”的燃眉之急。

那是个有本领的人。

而且有良心。

正是窦明达在回迁京城时告诉她,四舅舅的死不是意外,而是人为!

颜舜华对窦明达颇有好感。

东华郡王说:“那倒是巧了,我正巧见了窦侯爷。”

颜舜华微讶:“你与窦侯爷谈了什么?”

“无非是南边的事,”东华郡王毫不隐瞒,“南边不能没了定南侯,他应该回去的。若是他回去了,就不会有京城两面受敌的情况。”自然也不会吓得朝廷上下人心惶惶,脑袋里钻出个“逃”字来。

自古以来,弃掉自己都城出逃的朝廷有哪个是能讨得了好的?

颜舜华也想到了这一点。她两眼发亮:“你说服窦侯爷了?”

东华郡王说:“我与他谈了南边的攻守之法,还有对付瘴疠、对付土人的办法,他听了,但我不知他会不会回南边。”他凝视着颜舜华,“若是他不愿回去,只能让你父亲辛劳些了。”

“窦侯爷会去的。”颜舜华笃定地说。

东华郡王一怔,也长长地吐了口气,说:“我也这么觉得。”那位窦侯爷行事荒诞,但对南疆一直非常上心,当时南蛮人打过来,朝野上下都吓得没了魂,窦侯爷却毫不犹豫地挂了帅,死守南疆不让南蛮人跨入大晋半步。

失了越州和青州,最痛苦的人其实是窦侯爷。

想到后来的种种,东华郡王与颜舜华都有些沉默。过了许久,东华郡王才把手中的莲子递给颜舜华,说道:“你我同心,一切都会不同。”

作者有话要说:

昨晚写到一半又不小心睡着了……

_(:з」∠)_

早上爬起来补完

  ☆、第47章

《宠冠六宫》/春溪笛晓

第四十七章

第二天,细心的玉润发现了那袋莲子。颜舜华笑眯眯,也不瞒着,当着玉润的面剥开那翠绿的小壳,露出那白白的莲子。秋天荷花谢了,结成莲蓬,倒是能满足她的口腹之欲。

新鲜的莲子口感鲜甜,她昨夜已吃了一些,见玉润一直盯着看,抬手喂了玉润一颗。

玉润瞪她。

颜舜华说:“玉润,你越长大越不可爱了。”她威胁,“再这样下去,我要把你嫁出去!”

玉润说:“那我还省心点。”就算是别家的小郎君,也没有颜舜华这么胡来的。她指着桌上的莲子,“这一看就是新采的,姑娘你昨天只去了赏枫,哪里有时间去采莲。定然是昨天夜里有人送来的!”

新采的?颜舜华瞧了眼那翠绿的莲子,也察觉它非常新鲜,想来不是什么童子所摘,而是东华郡王自己来时亲自剥的。

想到那不沾人间烟火的神仙人物,连夜站在荷塘边采莲蓬剥莲子,颜舜华心中一乐,唇边也溢出些许笑意。她说道:“玉润你这眼睛就是利。”

玉润看着颜舜华叹息。

颜舜华说:“放心,我有分寸的。”

玉润:“……”

她们家这位姑娘,最缺的就是分寸,什么人都敢得罪,什么事都敢做。这才到京城没多久,就已经惹了那么多流言蜚语!

颜舜华无意与玉润多解释。她收拾琴囊,带上珠圆出门。京城局势复杂,她没有带上雪球,而是和别家姑娘一样乘着软轿出发,去了谢蕴清那边。

谢蕴清不喜热闹,宅中仆人很少,门房自然只有一个。颜舜华过来是不用通报的,她朝门房笑了笑,便领着珠圆入内。

不想刚走到谢蕴清所在的院子,颜舜华就听到谢蕴清的怒喝:“出去!”

颜舜华一愣。谢蕴清永远疏疏淡淡的,何尝有过愤怒这种情绪?

颜舜华忙跑了进去,却见一个身穿广袖宽袍的女子正与谢蕴清对峙。

那女子容色美丽,神色却带着几分讥讽,口中的话也不客气:“我还道你真的舍了京城富贵,没想到这么快又回到了京城。谢蕴清,你真是和你母亲一样假清高到叫人作呕。”

颜舜华觉得那女子有些眼熟,仔细一看,这不是薛璇玑的老师——静雅学坊那位曲先生吗!

颜舜华别的毛病不大,就是护短这毛病最大。听那曲先生语意不善,她也不管对方是不是一手建立静雅学坊的人,跑进去横在谢蕴清面前。

曲先生讶异地看着她。

颜舜华眉头一挑,说道:“珠圆,替先生送客。”

曲先生扫了颜舜华一眼,冷笑说:“你就是她那学生?不敬尊长,不知礼数,你们师徒俩倒是‘相得益彰’!”

颜舜华在这方面何曾退让过,当下也慢条斯理地反击:“有些人什么都没长进,只有年纪长了,空比我活多了几十年而已,有什么值得敬重的。至于礼数,”颜舜华露齿一笑,“我颇为喜欢《礼记》里的一句,‘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曲先生被颜舜华堵得脸色一青。

谢蕴清面露异色。

她素来不爱与人说话,更别提争执,如今见曲合璧哑口无言,竟有种莫名的快意。只是想到曲合璧的身份,谢蕴清的心又是一沉。

有了今日这一桩,颜舜华还能进静雅学坊吗?

曲先生看着护在谢蕴清身前的颜舜华,再不说什么,甩袖而去。

颜舜华也不问她们起冲突的原由,只笑着问:“先生,今天你要教我什么曲子?”

谢蕴清叹了口气,望着颜舜华说:“晚晚,你这性情……”

颜舜华睁着乌溜溜的眼睛,望着谢蕴清等她的下文。

“太锋利了。”谢蕴清缓缓说,“你是女孩儿,还是柔婉些好。”

“天下柔婉的女子那么多,不差我一个。”颜舜华觉得自己改不了。

谢蕴清沉默半饷,才说:“你可知刚才那人是谁?”

颜舜华说:“我晓得。”她说出曲先生的身份,“她是静雅学坊的曲合璧曲先生,璇玑姐姐的老师。可我观她言行,并无传言中的不凡风姿。”倒像个乡村野妇。

谢蕴清说:“你既知道,又何必得罪她?如今京中世家之女都想入那静雅学坊,你今日这样与她争执,静雅学坊恐怕不会收你了。”

“不收就不收,”颜舜华不在意,“她当着我的面侮辱先生,我岂能不回击!”

饶是谢蕴清性情清冷,听了这话心中也微微感动。她说:“你不知原由就为我出头,若是错处在我呢?”

颜舜华说:“那错处是在先生吗?”

谢蕴清对上颜舜华的双眼,终是没有隐瞒,娓娓说出她与曲合璧的恩怨:“我与她原算是姐妹。”

颜舜华愕然。

谢蕴清说:“我们父亲与她母亲失散后,与我母亲相遇相知,互许终身。当时战乱连连,两边又都已没了亲眷,成亲没那么多讲究,两人点了红烛,说了几番亲近话,就算是成了夫妻。母亲督促父亲念书,替父亲筹了路费去外面谋了差事。不想父亲的官职刚有起色,就与她母亲重逢。”谢蕴清语气淡淡,“上官见父亲不嫌弃她母亲曾沦落为歌姬,觉得父亲情深义重,对他委以重任。”

颜舜华说:“那先生的母亲……”

谢蕴清说:“父亲回来过,说明个中原委,又说心中是有我母亲的,只是不愿失了上官的看重。”她眼底掠过一丝痛恨,“我母亲没有说什么,只带着我悄然离开。过不了多久,我们就听说他们生了一女,名叫‘合璧’,他们的故事一时传为佳话。”

颜舜华心中一紧。

谢蕴清说:“我以为母亲会伤心,但母亲没有。母亲说她本就不愿为俗世姻缘所束缚,只是想要个孩子相伴。她对我说,‘有了你,我哪还有闲暇伤神’。”

颜舜华夸道:“先生的母亲真是个潇洒人!”

“那是自然。”提及母亲,谢蕴清脸上也有了笑意,“后来母亲病逝,命我来京城拜师,我便拜入师父门下。当时,她也是师父的弟子。”

颜舜华明白了,必然是谢蕴清琴技比那曲合璧高。再加上上一辈的恩怨,曲合璧会与谢蕴清针锋相对也很正常。

颜舜华说:“可当初的事错又不在先生和先生的母亲这,她为什么要恨上你们?”

战乱频发,失散多年,谁都不会觉得还能重逢,再嫁再娶也是常有的事。那并不是任何人的错吧?

谢蕴清说:“起初我也不明白,后来我在父亲临终前见了他一面,知他一直对母亲念念不忘,常与她母亲起争执,我便明白是怎么回事了。”想到父母都已不在人世,谢蕴清心中的郁结也散了几分,“人总是对自己失去的东西格外在意,永远看不见、更不会珍惜眼前的一切。”

作为“不被珍惜”的,曲合璧与曲合璧母亲痛恨她们的理由不是很明白了吗?

说到这里,颜舜华也明白了。后面那些纷争不需要谢蕴清细说,她也能猜出一二。无非是谢蕴清风头胜过了曲合璧,或者谢蕴清得了曲合璧心上人的青眼之类的,引得曲合璧在恨上谢蕴清母亲的同时也恨上了谢蕴清——甚至把对谢蕴清母亲的恨全都转到了谢蕴清身上。

颜舜华知道这些往事必然不会有多愉快,当下就转了话题:“先生今天到底准备教我什么曲子呢?”

谢蕴清明白颜舜华的体贴,眼神越发柔和:“《春江花月夜》吧。”

颜舜华的小脸蛋儿瞬间皱成苦瓜:“我知道这曲子,它好长……”这曲子可以分成回风、却月、临水、登山、啸嚷、晚眺、归舟七段,每段都和她以前学的曲子差不多长。

谢蕴清说:“正好磨磨你这急脾气。”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8页  当前第4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9/5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宠冠六宫(重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