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在跑道上_分节阅读_第121节
小说作者:飞天酥鱼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633 KB   上传时间:2018-01-03 17:22:35

影响这么大还能跑到11秒整,那要是晴空万里的时候是不是能跑得更好了?要知道在4年前的雅典,内斯特连科的夺冠成绩才10秒93。

在整个08年,全国人民似乎都沉浸在奥运的热潮中,只要是关于奥运会、关于运动员们的消息,多么琐碎都有人看,又因为刘飞的存在,全国人民对田径积累了前所未有的热情,陈焕之本身也不是铅球、跳远之类的冷门项目,结果在她默默封闭训练的时候,在训练局和运动员公寓之外,她突然“火”起来了。

记者们除了赛后混合区没什么机会采访到运动员,但采访教练总可以的,刘鑫源作为陈焕之的主管教练,也开始经常被外宣部拉出去见客。

陈焕之有时候一闻见刘鑫源身上的烟味,就知道他又出去见客见得压力过大躲起来抽烟了,但他不想让这种压力传递到陈焕之身上,她也就装作不知道。

其实陈焕之觉得整个田管中心她这边算是压力比较小的了,而且还有许多便宜可沾。比如刘飞的教练之前四处找和鸟巢将要铺设的跑道比较像的田径场,他好不容易找到了,刘飞去试跑过后,陈焕之就赶紧也去跑了。比如孙教练四处打听鸟巢的热身场离检录处有多远,走过去需要多长时间,以便安排热身时长之类的,打听完了刘鑫源听现成的就行了。又比如现场的布局、风向、灯光之类多多少少有点小影响的客观因素,要是光陈焕之自己,恐怕连田管中心都没心思管这么细,但孙教练想知道啊,于是刘鑫源就又有现成的可以听了。

当然坏处也有,比如5月22号的“好运北京”田径公开赛,这个比赛水平不高,主要是为了让自家选手提前适应场地、赛程和检验鸟巢的,赛程完全按照奥运时候设置的。

女子100米共有4枪,预赛和1/4决赛在22日,半决赛和决赛在23日。陈焕之还挺不想来的,“我去碾压4枪,白耽误我两天时间,有意思吗?”

“这是让你去适应跑道,多难得的机会啊。再说了,你在9万人的体育场里跑过吗?现在不去适应一下这个气氛,到时候紧张了怎么办?”

刘鑫源一番话说的也很有道理,尤其是气氛问题,陈焕之是真没体会过9万人面前比赛什么滋味。结果直到23日晚上十点半,她都站上赛道了,看台上稀稀拉拉人数都没超过1/3。

气得陈焕之直呼教练骗人,“不是说门票卖光了吗?人呢?”

苏方方在一边很淡定,“是卖光了,不过看完110米栏的1/4决赛就都回家睡觉了。”

陈焕之再次认识到,她距离“明星”还很远、很远。

作者有话要说:  今日第一更,第二更正在路上

*这件事是在一篇关于北京奥运心理服务的文章里看到的,只说针对各种压力源,当时实行了这么一种解决方案,没有具体事例,我想应该是真实的。

好运北京那个比赛,有记者拍过一张对比照片,刘翔比赛前,看台上座无虚席,十分钟后,看台上人就不到三分之一了……可见当时国民度。

第96章 96

对于“好运北京”公开赛, 刘鑫源给陈焕之的指示是“一切按照真正的奥运会来, 不管是心理状态还是竞技状态”,要她尽全力跑好每一枪,抓住这唯一的机会试验鸟巢的跑道。

陈焕之跑预赛第一枪的时候就感觉出来了, 鸟巢的跑道比训练局田径场上的要硬、硬且回弹好,她跑完就跟刘鑫源说,“我觉得我这次能刷新最好成绩, 这个跑道真的比较好跑, 回去跟冯主任建议一下训练局里也换这个吧。”

刘鑫源摇头,“这是意大利的‘蒙多’跑道, 容易出成绩,但是跑多了伤脚踝, 只能比赛用,所以国内才这么少。你别看训练局的跑道软,没这个好跑,但那种更适合长时间训练用, 什么用途、选哪种跑道那都是多方面考虑过的。”

在适应跑道的过程中, 陈焕之也在逐渐拿出状态, 成绩从预赛的11秒13到半决赛的11秒02, 直到决赛中刷新了自己的最好成绩,跑出了惊人的10秒91。

整个鸟巢都沸腾了,在现场播音室里主持的沈文斌激动得嗓子都劈了,撕心裂肺地喊着告诉全场观众,她这次的成绩已经超越了上次雅典奥运会的冠军, 而且是今年目前为止的赛季最好成绩,整个世界的赛季最好成绩。

有那么一会儿,观众们仿佛忘记了之前离开的110米栏飞人,忘记了现在已经是接近11点的深夜,他们站起来欢呼跺脚、为这个之前他们听说过或没听说过、但大部分人都不怎么了解的年轻姑娘鼓掌,那种沸腾之势甚至影响到了场地另一边正在进行的男子跳高决赛,让那边的裁判不得不暂停了几分钟比赛。

陈焕之站在跑道上看着那块大得惊人的电子屏幕上闪亮的“10秒91”,那是她此前从未跑出过的成绩。

“恭喜了。”苏方方从后面拍拍陈焕之肩膀,把一直呆站着看屏幕的她拽过来拥抱一下,又推给元绘云接着拥抱,接着是苏圆圆、郑春莎以及决赛的其他选手。

“虽然听起来有点不切实际,不过……”元绘云看看正跟其他人拥抱的陈焕之,扭头问旁边的苏方方,“你觉得我们有没有可能拿接力奖牌?”

苏方方咬着嘴唇想了想,笑了,“那我们得努力,前三棒不能给她落下太多了。”

那边陈焕之也从众人的抱抱中抽出身来,跑到苏方方身边,“也恭喜你,方方姐,我们奥运会一起努力。”又对元绘云说,“加油啊,元姐,要达标还有时间的。”

是的,虽然在冲过终点线的时候被陈焕之甩开了足足3米,但苏方方终于扒着奥运A标的边,以11秒32正正好的成绩达标了,作为第二个达标的选手,她将和陈焕之一起参加女子100米比赛。

而元绘云虽然刷新了个人最好成绩,但11秒4只达到B标,在A标选手参赛的情况下,她是没有参赛资格的,只能赶在7月16日报名截止之前,继续在其他比赛中寻找机会。

“不用,我放弃100米了,”元绘云很干脆地说,“今天这个是我极限了,A标不可能的。与其为了这个四处找比赛机会,不如好好练我的200和接力了。”

苏方方拍拍陈焕之肩膀,指她身后,“刘教练是不是在叫你?”

陈焕之回头一看,果然,刘鑫源半个身子都探出了看台护栏,手里一块叠好的国旗冲着她拼命甩,连忙跑过去接过来,“教练?”

“给,绕场去吧,你不是最喜欢这个了?”

陈焕之还有点不好意思,“不用了吧,说是国际比赛,都没几个外国选手参加。”

“绕,”刘鑫源很坚决,“这么好的成绩,为什么不绕!”

那行吧。陈焕之把国旗围到肩上,飞速地跑了一趟就想直接从混合区退场,结果这混合区长的呀,简直有别的体育场混合区两三倍那么长,她一路走一路有记者跟着、围着,个个都亢奋的不行,问题连珠炮一样像她喷来,恍惚间,陈焕之觉得自己像是回到了世锦赛决赛时一样。但与那时不同的是,现在没有牙买加人、没有美国人,她才是这里唯一的焦点。

但是焦点她到半夜十二点才回到公寓睡觉,第二天也只能休息一上午,下午正常训练,晚上吃完饭还得去鸟巢参加颁奖仪式,颁奖的大佬把金牌和花束递给她,说,“希望在8月的时候,能再次看到你站在这个领奖台上。”

陈焕之笑靥如花,“谢谢,我也这么希望。”

她的希望可不只是站在领奖台上,她开始想要更多了。

“我觉得我能拿金牌。”在跟妈妈打电话的时候陈焕之语气很严肃,“妈你这回一定要过来看,我真的觉得我有希望拿金牌。”

“想什么呢,我当然去看啦,别说金牌,光我女儿参加奥运会这事儿我也得宴客三天庆祝啊。”陈妈妈电话中嗔道,“早请好假了,放心吧。”

但陈妈妈又说,“这两天说要来采访的人太多了,我明天去买个新号到时候你存一下。”

陈焕之答应一声,又有点纠结,“妈你不会嫌烦吧?”

“烦是烦的,不过一想到这是你出名了带来的,等你得了金牌还有更多,就不觉得烦了。”

受到鼓舞、士气+5的陈焕之连训练的时候都面带微笑的,她沉下去的时候刘鑫源给她鼓气,这会儿她要飘起来了刘鑫源只好天天给她泼冷水,“你别看现在外面给你吹得狠,你自己得知道,多少是沾了跑道的光的,到时候所有人都是同一条跑道,你就没这个优势了。”

“跑道只是个很小很小的原因吧。”陈焕之说。

更重要的,当然是她一直以来训练中的积累,从世锦赛结束以后到现在,将近九个月的时间,除了世锦赛后放了两个礼拜假,她几乎没有休息过一天。各种训练轮着来,身体属性也从之前的平均刚过40进化到现在的平均接近50。

虽然开始按照迈尔斯的建议降低身体素质训练的强度、以动态核心稳定训练为主后,她的属性值上涨速度变得很慢,在过去的九个月中,最少的耐力只增长了3点,还大部分是她出发去冬训前涨的。而爆发、敏捷两项自从她长时间开着技能训练后,上涨的速度就比其他属性快多了,虽然还是赶不上她之前刻意训练属性时的增长速度,但现在也分别高达53和50了。

也就是说,当她开着技能冲刺的时候,她的爆发已经超过110了。

但是陈焕之那虚幻的幸福时光只持续了几天而已,正当田管中心内外一片喜气洋洋,报纸上开始鼓吹《田径将创历史性突破,110米栏、100米、马拉松三金在望》的时候,5月31号就传来消息,卡贝尔在纽约锐步国际田联大奖赛上也跑出了10秒91,平了陈焕之前两天的赛季最好成绩。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15页  当前第12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1/21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在跑道上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