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转运六零末_分节阅读_第71节
小说作者:暗墨沉香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434 KB   上传时间:2018-02-03 18:02:43

  当然学生放学后或放假后,可以帮家里干活。

  谢怀谦提出这事,主要是想着后世九年义务教育,算是提前执行吧。他记得那句标语: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

  让农村孩子能上学是好事。况且现在学生学费很低,每人没学期才花一两块钱就够,必须把教育抓起来,恰好几年后大孩子们可以赶上高考。要是村里出几个大学生,那可是好事。

  “这事不好办吧,村里应该有很多人不愿意。重要的是,学费从那里来?”

  谢怀谦不慌不忙地说:“咱村里不是养了好多鸡鸭,每天都能捡不少鸡蛋鸭蛋,卖的钱也是分给老百姓,不如从这里面截留一部分钱,让村里的孩子上学。”

  “那不成,有的家里孩子多,有的家里孩子少,还有的家里没孩子。那些孩子少和没孩子的人家,肯定不愿意,算算他们不就吃亏了吗?”

  谢怀谦回答:“提起这事,我就得说说咱村里分红的问题。去年村里分红,……”

  谢怀谦就村里的分红问题提出几个弊端,又把村里的额外效益划分出来,应该怎样分配合理。为了此事,谢怀谦把嘴巴都讲干了,给村干部做了一个下午的思想工作。

  他提出更加详细、合理地记工分、分红计划,还有应该怎么使用和分配额外收益。上学这部分钱,不过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家里孩子多、上学多的,年底分红就少分点;孩子少的就多分点。

  钱就那些,不过是从分给户家的利益里截留下下一部分,用来给孩子上学。

  而且,谢怀谦还提出,像胡小明和胡小芳这种没人管的孩子,也要到学校上学。不过他们可能没有那么多钱,可以先从村里借,等他们将来有能力之后再还。

  村干部听了都面带为难之色,觉得小谢的提意是好事,但是难办。就算让孩子上学是好事,也不是家家户户明理,肯定有不愿让孩子都上学的。尤其是村里的女孩,能上个小学就不错,有些家里根本不愿意供女孩上学。

  这女孩供出来就嫁人,不是给婆家养活儿媳妇吗?因此,很少农村女孩能上初中、高中,上个小学就算不错了。

  “那不行,必须让孩子们上学,起码得上到初中毕业。这样就算城里招工,也有机会当工人,比不识字的人可是强多了。”

  “再说,说不定啥时候国家就改了政策,能考大学了!到时候咱村里出几个、十几个、甚至更多大学生,你们高不高兴,脸上好不好看,是不是光宗耀祖?”

  “小谢,你是不是听说了什么,是不是上面又有新政策?”

  “没有,暂时没有还变化,不过现在没有不代表将来没有。现在咱村里的孩子都上学,等他们高中毕业,说不定就能赶上考大学。上大学放古代就跟中进士、当状元差不多,考上大学后,国家可是会给安排工作,你们觉得这笔买卖划不划算?”

  在坐的村干部没有一个无知的。若是无知,他们也当不上村干部。尤其是对那些愿意让孩子上学的干部来说,这真是个大好事。当下有队长听完,就嚷嚷着支持谢怀谦的工作。

  理是那个理,可不是所有人都愿意的。要是有人死活不愿意让自家孩子上学,他们还能逼着人家送孩子上学不成?

  谢怀谦出了一个馊主意:“如果谁不同意让自家孩子上学,年底就不给谁家分额外收益。而且,我会想法子让村里赚更多钱,将来分的钱只会比今年多,不会比今年少。这么着,你们说他们能同意吧?”

  谢怀谦坚持让孩子们上学,还不是为了村里好?他们村的孩子从现在开始上学,过几年大的那批孩子正好赶上考大学,要是村里出了大学生,那是多光荣的事,是钱多钱少能比的吗?

  村干部听了谢怀谦的保证,几乎一多半朝谢怀谦这边倾斜。剩下不发表意见的,还是觉得部分村民可能会不同意,他们心里是没啥意见。

  说实话,小谢让村里的孩子上学是好事。道理大家都懂,但真正实施起来,肯定有很多困难。

  接下来,周存福和谢怀谦跟村里的大小干部商量一通,还是没把所有事情定下,准备明天继续开会。

  天都黑了,这些干部肚子都饿了。

  周存福终于发话:“行了,今天就商量到这里,明天继续商量,最好弄出个条例来,以后让大家自觉执行。这是好事,咱们应该支持小谢。”

  “人家小谢可是城里来的知青,爷爷也是老红军干部,他肯定比咱们的见识好,说不定让他说着了,过几年国家一变政策,孩子们就能考大学。你们想想,到时候咱村里要是出几个大学生,多光荣!说不定还有你们家的孩子考上大学呢。”

  “大家都回去想想。事情没定之前,先不要向外透露风声。明天继续开会,散会!”周存福最后做了总结性发言。

  村干部陆陆续续往外走,很快就剩了村长和谢怀谦。

  “小谢,这回你可是给村里出了个大难题啊!”

  谢怀谦看看大爷爷的面部表情,没有发现生气的迹象,他笑着说:“我这可真是做好事。为了让孩子们都能上学,我不是还得多想办法帮村里致富吗?说来说去,我是咸吃萝卜瞎操心,都是为了孩子们考虑。”

  “我不想咱村的孩子大字不识,不希望他们一辈子在土里刨食。我更希望他们能学习文化知识,将来大有作为。而不是跟祖祖辈辈一样,一辈子把血汗洒在这片土地上。”谢怀谦热情洋溢地说了一大通。

  村长听了这些话,情不自禁地给谢怀谦鼓掌。

  “小谢,还是你说得对,你想得远。你放心,我知道你是为了村里好,不管怎样,这事我支持,不会让你白忙活、白操心。”

  人家小谢一个外人都为村里发展操尽了心,他这村长为啥不支持?

  上学,一定都让孩子们都上学!

  他们这辈子辛辛苦苦在地里刨食,还不是希望家里过上好日子,希望孩子们将来能有出息?孩子们怎么出息,只能靠上学识字长出息。小谢说得对,就算城里招工也是找有文化的。小谢这是替孩子们找到一条光明大道,他绝对支持到底。

  就连主席都说过:妇女也顶半边天。小谢提的章程也是拥护主席的言论,肯定是对的。

  现在周存福几乎对谢怀谦就是盲目地信任,认为他干啥都是对的。

  确实,如果不是谢怀谦,谁知道周家村多少年之后才能发家致富,才能吃饱穿暖过上好日子,他来了一年多,就让村里的情况得到很大改善,周存福确实被他征服。

  所以,就算谢怀谦提出让所有孩子上学的想法,他认为是好事。

第88章

  村干部回去之后,家里的媳妇问:“咋才回来,你们商量啥事呢,回来这么晚?”

  “村干部开会,有事商量,是好事。”某队长看看自家在一旁打打闹闹的几个孩子,想象着他们将来能考上大学,敲锣打鼓带着大红花去上大学,那时何等的风光……

  “啥好事?”队长媳妇问。

  “等事情定下来再给你说。”队长卖了个关子。

  “嘁,还保密,不说拉到。爱菊,快来端饭,吃饭了!”队长媳妇喊闺女帮忙端饭。

  队长一看媳妇喊闺女端饭,马上对两个儿子说:“爱国、爱党,还愣着干嘛,赶紧端饭吃饭。”

  人家小谢可是说了,现在讲究男女平等,以后不管男孩女孩都得上学,不能对儿女区别对待。即使闺女上出大学来,嫁到别人家,她能不照顾娘家吗,她能不孝敬父母吗?除非是父母伤透她的心。

  所以,不管是儿子还是闺女,都得一样对待。

  父母对闺女好,她才能真心孝敬父母。当父母的跟压榨苦力似的,让自家闺女光干活,却没有得到平等待遇,那她嫁人后不想着娘家,也是父母造成的,不能全怪闺女。

  队长听了这番话,打算以后要端正态度,注意不要一直让闺女干活,也得让儿子干活。可不能让自家孩子生出怨气来。

  队长媳妇却不知道丈夫为啥喊儿子端饭,自从闺女能帮着干家务,都是让闺女干的。她不由瞥了丈夫一眼,“毛病,就知道指使儿子干活,你咋不干?”

  队长媳妇认为做饭端饭都是女人的事,不应该让儿子插手。

  “闺女能干,儿子为啥不能干?以后家里的活孩子们都得干,不能只让爱菊一人干。”

  “凭啥让儿子干娘们干的活,不行,以后他们娶了媳妇自然有人干,用不着他们学干家务。”队长媳妇振振有词地说。

  这话倒是有些歪理,想当年他娘也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不过,现如今不是情况不同吗,小谢那么聪明,说的话肯定有道理,能改还是改了好。再说闺女是自己的,对她好也是应该的。

  “你这娘们真是,既然不叫爱国、爱党干,那也别攀着爱菊。每次都只让她干家务活,她能高兴吗?”队长皱眉。这娘们真是欠收拾,让她干啥听着就行,管那么多干嘛?

  其实,队长骨子里也有点重男轻女思想。要不是谢怀谦提起这茬,祖祖辈辈留下的这种落后思想,还真是没人想到改变。

  除非那种特别稀罕闺女的人家才会宠闺女,但是现在重男轻女的现象严重,就是城里人也是盼着生儿子光宗耀祖继承家业,很少有人主动让闺女继承家业,除非是没儿子没办法,或许会让闺女招婿。

  “你说得倒是轻巧,现在不让闺女学着干家务活,将来嫁人怎么办,难道让她婆婆伺候她,想美事呢!哪有那样的好婆家,你给我指出一个来。”队长媳妇反驳。

  媳妇这话也对,农村还真没有这样的婆家,谁家还能娶个啥都不干的媳妇回来供着。就说周娇,如果不是嫁给小谢,也不好在农村找婆家。别看有些大小伙子偷偷喜欢她,但真能把她娶回去的没几个,主要是婆婆那关不好过。

  队长一时被媳妇堵得哑口无言,只好说:“算了,随你吧,别累着咱闺女就行。”

  “废话,她是我闺女,我能不心疼她,说的我跟后妈似的,哼!”

  谢怀谦回到家时,周娇和奶奶已经做好饭。

  周娇迎上来笑问:“怎么今天回来的有点晚?”

  “开会了,跟他们讨论点事。”

  周娇体贴地把水盆端来,“赶紧洗手吃饭吧,都等你好大会儿了,再不吃就凉了。”

  周娇就跟奶奶忙着摆桌吃饭。

  周娇听从家里的意见,并没有像白梨花一样听学校安排,到服装厂去上班。

  他们这个毕业班女生不多,周娇班里二十几个女生,被安排到服装厂和棉厂工作,去了都是当普通工人,谢怀谦便没有让周娇去。他认为去当普通工人,还不如在学校教学生读书好,赚钱多少无所谓,起码工作轻松离家近。

  这不,吃过饭后,谢怀谦就跟周娇提起这事。

  “娇娇,现在小学还缺老师,不如你去学校教书吧,这活轻松点。”

  周娇洗着碗答应了,“行啊,你跟大爷爷提了?”

  苏云秀说:“让娇娇当老师挺好,离家还近,这活也不累。”

  “我也是这么想的,奶奶。不过我还还跟大爷爷提。今天我给村上提了个意见,这不商量到很晚才回来。”

  周娇好奇地说:“什么意见?”

  苏云秀也等着谢怀谦回答。两人的目光都投向他。

  “我提出让全村孩子上学,学费由村里负担。”

  周娇惊讶出声:“什么,让全村孩子都上学?”

  “对,这不是村里有了副业吗,每年卖鸡蛋、鸭蛋就钱不少,学费却不贵,每个学生才花一两块钱。村里可以从搞副业的收入里抽出一些钱来供孩子上学,肯定没问题。”

  周娇轻轻凝眉,想了想时下农村的近状,摇着头说:“恐怕有些人不愿意。”

  谢怀谦却坚持说:“让孩子们上学可是为了下一代好,是为他们将来有机会找个好工作,或是能上大学。这事必须办成,就算有人不愿意也得办。”

  苏云秀问:“你大爷爷和村里的干部什么意思?”

  “他们都愿意。”

  “也是,让孩子们上学是为了他们好。”

  “不知道咱村的小学能盛那么多人吗,教室不够怎么办?”

  “教室不够就再找房子,等有钱重新盖学校。”谢怀谦接着说:“这样需要的老师就多了,娇娇过去正好。”

  当然,让媳妇当小学教师只是顺带的,他主要是想让村里的孩子有学可上。

  周娇应下:“只要村里需要,我就去,反正在家闲着也是闲着。”

  周娇心想:怀谦可真能耐,竟然想让村里的孩子都上学。如果不是他提出来,村里的女孩想上学可就难了。

  像现在的农村孩子,基本就是上几天小学识几个字的多,能上到初中就算不错了。当然,要是能读完高中,绝对是家里条件不错、并且在家受宠的孩子才有的待遇。

  怀谦可真敢想,现在就提出让村里的孩子都能上学,真不知他咋想的。

  虽然周娇知道自己是重生的,但跟新婚丈夫一比,她这重生的人反而像个渣渣,并没有想通过努力改变家里生活水平,也没有宏图大志帮村里干点事,跟废物似的。

  周娇自己做不到,但她支持丈夫的做法。总归来说,上学是件好事,尤其对村里的女孩来说,更是能改变命运的大好事。

  试想一下,如果没有怀谦的提议,一般农村女孩多是在小时候就帮父母做各种家务;年龄大点之后,要去生产队赚工分;等到十六七岁开始,家里就给安排找对象结婚。结婚后生孩子、干家务、还要去地里赚工分,这样慢慢从一个花季少女,被生活折磨成膀大腰圆的大嗓门妇女,这一辈子庸庸碌碌过去了。

  可是有上学的机会呢,说不定以后能当工人;几年过去之后,赶上文.革后第一次高考,如果女孩努力有天分的话,还能考上大学,成为一名幸运的大学生。这之后的人生就不同了,国家给安排好工作,然后嫁到城里去,不用再在乡下任劳任怨地过苦日子。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6页  当前第7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1/10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转运六零末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