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转运六零末_分节阅读_第98节
小说作者:暗墨沉香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434 KB   上传时间:2018-02-03 18:02:43

  还有,周墨更加懂事了,从别人口中的得知周娇是亲姐姐的事,内心觉得很对不起这个被送出去的姐姐。他听别人说,父母是因为要他这个儿子,才把五姐送人。

  这次周娇一家回来后,周墨还是跟双胞胎玩,见到周娇后,红着脸叫姐姐。周娇给他零食吃,他都不好意思要了,还是周娇特意塞到她手里。

  周娇不会把大人犯下的罪孽强加在孩子身上。曾经她说服了红姐把亲妈送进医院,算是还了亲妈的生恩。以后,她只会奉养奶奶,不会再管亲爹亲妈那边。不过,人家有了儿子,估计用不着她养老。

  总的来说,周娇一家在周家村过得这个新年比较愉快。

  此时年味浓,人情味更浓,村民的日子跟以前比好过很多,大家伙心满意足,少有因为鸡毛蒜皮斤斤计较的事。

  年前,村干部给村民发最后一次集体分红,每户的分红又比去年增加了,每个领到钱的村民都笑得极为开心。

  因为谢怀谦的建议,村干部每年都要把账目公布在村委会院墙的黑板上,能让群众看到村里的账目。大人不识字,可以让上学的孩子帮忙对对账目。所以,有的孩子会被家长逼着算村里的账。

  有的孩子岁数大,读到的年级高,一般能读懂,会对账。那些读到二、三年级就被爸妈逼着对账的孩子苦逼了,愁眉苦脸算一通,根本算不清楚,因为孩子们根本不懂账目。还被爸妈点着额头说笨得要命,读了两年书白瞎了,啥都不会。

  孩子们申诉:爸妈以为他们是天才吗,读到二三年级就会对账?

  年前,村里经常杀猪宰羊,分鱼分肉,每天闹哄哄的,村民却格外开心,孩子们更开心。因为每到过年,意味着他们会经常吃肉,还有新衣服可穿,还可以放鞭炮,到别人家拜年时,兜兜里被装满瓜子、花生等零嘴。

  过年过节,对无知的孩子们来说,无疑是最幸福的。

  过完新年后,到了初八这天,村干部趁谢怀谦在村里,早早要给村民分地。

  周家村地多,土地肥沃,分起来也好分。分完后,村民每人得了二亩多地。还有,村里的耕牛也分了分,有想要的村民就拿钱买,得的钱再分给村民。

  田地分了好几天,才分完。毕竟要给一家家丈量亩数,麻烦得很。

  “地成了自家的,这么说以后打了粮食都是自家的。”

  “当然了,难不成还要交给队里?”

  “你们别忘了,还得交公粮呢。原来是队里一总交公粮,分了地肯定是自家去交公粮。”

  “嘿嘿,我忘了这茬。以后这地成了自家的,得照顾精心点,全家的口粮可就靠这几块地了。”

  村民们议论纷纷,脸上都带着满意的笑容。看来,他们对分地一事是赞成的。这样,以后田地成了自家的,大老爷们肯定都甩开膀子给自家干活,很少有人再偷奸耍滑了。

  这不,分了地后,有的村民整天往自家地头上跑,很是关注地里的庄稼,原来他们可没这劲头。

  进了正月十几,谢怀谦和周娇开始准备回首都的事。

  周娇和苏云秀喜欢吃老家的山蘑木耳,以前苏云秀存的那些都吃光了,周娇想在村民那里买一些带着。

  这个话头刚透露出去,没过多久,就有人来给她家送山蘑和木耳。

  一个婶子提着些山蘑木耳家来说:“你们一家子吃能吃多少,买啥买,几家匀点给你们,就够你们吃的。”

  这个婶子刚走,某个嫂子又来了。之后几天,不断有人来给周娇送山货,最后弄了好多。

  周娇无奈地笑着跟来人说:“三婶子,每家给送了点,家里已经很多了,那些都吃不了,下次再要婶子送的。”

  “娇娇,你都收了别人的,也得收下我的才行。”三婶子说着就把山货往桌子上倒,说啥也得把东西给周娇留下。

  她家那口子可是说了:小谢帮村里做了不少事,一定要得把东西送下才行。

  周娇没想到乡亲们如此热情。本来她想花点钱收点山货自家吃,没想到这么多人来给送山货。因为送的多,周娇不想都留下,可是乡亲们非得给,送来的这些够她家吃好久。

  周娇送走热心肠的乡亲们,跟奶奶说:“奶奶,您看乡亲们可真热情,给送这么多东西来。”

  苏云秀心里有数,“这还不是小谢为人好,才有这么多人看在他的面子上送东西。”

  她活这么大年纪,也没为下这么多人,还是小谢有能耐,混得人缘好。

  谢怀谦知道乡亲们给送了好多山货,让周娇安心收下。他倒不是为了这点子东西,而是乡亲们也要面子,他能收下他们送的东西,他们才高兴呢。

  过了正月初十,谢怀谦带着媳妇孩子告别乡亲们,坐上返程列车。他们还是先是先转站到H市,去接爷爷奶奶一起去首都。

  他们这次过年回来,跟爸妈相处时间少,又在家呆了几天。临近开学的日子,谢怀谦一家才到达首都。

  谢怀谦和周娇回来后,先安排双胞胎上学,因为他们回来晚,双胞胎错过了开学时间,当家长的必须给老师解释清楚原因。

  把双胞胎送到学校,小两口又把明珠小姑娘送到附近的幼儿园上学。明珠很喜欢新学校,她长得漂亮,穿的衣服又好看,虽说有点娇气,但是老师挺喜欢她,对她比较照顾。

  明珠喜欢学校里,是因为那里的小伙伴比较多,很好玩。不像在家里,只有一个小弟弟陪她玩。而且弟弟太小,俩人经常玩不到一起去。在幼儿园多好啊,可以和小伙伴一起玩丢手绢、过家家的游戏。

  周娇看女儿到了幼儿园如鱼得水,玩得挺开心,就把悬着的心放下了。她知道有的孩子刚上学时不适应学校环境,哭着闹着要回家。可是她家这三个上学的孩子,一说上学就特别高兴,从没哭着跑回来过,让她特省心。

  谢怀谦和周娇开学后,被学校浓厚的学习气氛感染,再次投入到忙碌的学生生活中去。

  七七、七八界的大学生,好多都是下过乡的知青,他们特别珍惜这次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一有时间就学习。学生们三点一线,教室、食堂、宿舍,在这三点之间来回转,除了睡觉时间,学生们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学习。他们如饥似渴地学习文化知识,可以说几乎把全部的心思放到学习上。

  没有人逃课打架,更没有人旷课,大学生们甚至在节假日和周末都在学习。

第124章

  大学中,无疑是最容易产生爱情的地方。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很容易对异性产生好感。可是,在当下这个年代,大学里是不允许谈恋爱的。即便是对异性有好感,也是悄悄地表达含蓄的爱情,谈恋爱的方式也很不一般,一般是两人约定时间一起学习。

  当然,大部分学生还是把心思用到学习上的多。

  谢怀谦和周娇重活一世,又因为服用过基因改造液,两人学习起来并不吃力,他们的学习成绩均名列前茅。

  再加上两人相貌出色,难免会有人对他们产生好感。可惜,谢怀谦和周娇早已结婚,他们在入学那天已经表明夫妻关系,就是再有人喜欢他们,也不好意思明目张胆追求别人的丈夫或妻子。

  那样做太不道德了。

  所以,这给谢怀谦和周娇避免了很多麻烦,没有人故意破坏他们夫妻的感情。

  几年的时间一晃而过。在这几年中,谢怀谦和周娇抓住机会,通过倒卖农副产品赚了不少钱,给每个孩子在首都买了一处小院子。如果孩子们将来到这里上大学,不愁没地方住。

  他们给孩子买的都是二进小院,这样的房子放到后世买就是天价。再多,他们就没给孩子准备了。

  谢怀谦和周娇认为,孩子将来自己有出息,什么房子都能赚来;如果没有出息,千万家业也可能败掉。最要紧的还是孩子教育好。

  夫妻两人通过倒卖东西,还积累了一笔资金,足足好几万块,是当下很少家庭能做到的。

  四年大学生活眼看就要结束,谢怀谦和周娇正在等待学校给分配工作。

  其他同学也跟他们一样,在等学校分配工作。这时,有关系的同学开始找关系,希望能安排个好工作;有想留京、留校的同学也在想办法。

  他们这批大学生,国家实行统包统分制度,就是大学生就业由国家按照计划统一分配。这批大学生在社会上供不应求,很多机关单位到学校要人,不管分配到哪里,无疑都会有个铁饭碗。

  谢怀谦和周娇商量过,他们不想留在首都发展,两人想回到H市或J市那边发展。

  其实,谢怀谦和周娇真想留京的话,谢怀谦的外公和舅舅会帮忙想办法。他外公已经承诺过,要帮他们在北京安排工作,只是他们夫妻不想留京。

  如果留京,他们考虑离父母太远,无法尽孝。而且爷爷奶奶年龄大了,老人家都有落叶归根的想法,爷爷奶奶肯定是想回老家的。

  因此,谢怀谦拒绝了外公的帮忙,打算听从学校安排,返回原籍工作。

  至于是回H市还是回J市,夫妻商量过后,定在周娇老家。只要他们不是必须留在京市,回哪个地方工作还是好调剂的。

  有的同学因为专业成绩好,被京市某些机关单位要去;有的同学留校任教;还有思想觉悟高的同学甚至主动要求去偏远地区工作。最后,大部分同学返回原籍工作。

  不论去哪里,他们都很抢手。

  同学们得知自己分配到哪里工作之后,开始收拾东西,挥泪离别老师和同学,踏上返乡工作的路程。

  毕业季来临,同窗四年的同学们,跟老师们一起找了毕业照,他们依依不舍地留恋着校园的每一处地方,他们永远不会忘记共同生活四年的同学和老师,这将是他们生命中最美好的一段时光。

  谢怀谦和周娇回J市工作,苏云秀无疑是最高兴的、谢奶奶觉得他们有个正式工作就行,在哪里工作都可以;谢爷爷知道孙子孙媳返乡工作,知道他们有建设家乡的想法,很为他们高兴。

  最不高兴的,要属谢怀谦的外公和外婆了,他们以为谢怀谦会选择留在首都工作,毕竟这边是首都,以后发展的机会更好些,谁知道外孙竟然想回去工作。

  谢怀谦带着媳妇和孩子来跟外家告别时,被外公留下训了好多话。

  苏外公知道外孙是个有能力、有想法的人,恐怕不会按照他的想法去机关单位发展,一步步熬成更高级别的官员。苏外公只好勉励外孙一番,让他踏踏实实工作。

  从外公家回来后,谢怀谦和周娇开始忙活着收拾东西,该带走的打包,不该带走的收起来,比如衣服带走,被褥晒好后放到橱柜里。

  “在这里住了几年,要走还有点舍不得呢。”周娇边收拾东西,边跟丈夫说话。

  谢怀谦笑笑说:“咱在这里买了房子,什么时候你想来,咱随时可以来。”

  “说的也是,以后假期的时候,可以带孩子们过来玩玩。”

  谢怀谦和周娇都回去工作,孩子们也得跟他们回去,没法继续在首都上学了。双胞胎已经跟老师说过转学的事,他们的老师特别舍不得这两个聪明的孩子。

  告别前,班主任老师殷切地跟双胞胎说:“将来你们也像你们的爸爸妈妈一样,考到北京来读大学。”

  双胞胎愉快地答应了。年小的他们还不知道,将来如果他们在老家那边考北京的大学,需要特别努力才行,因为这边的好大学报考分数高。

  谢爷爷和谢奶奶,还有苏云秀,在临走之前,跟周围认识的老邻居告个别。他们认识的人多是老年朋友,这一别,还不知道有没有再次见面的机会。其次,他们拜托邻居,给注意着家里点,有事可以打电话告诉他们。

  来时大包小包,走时行李更多,因为孩子们渐渐长大,给他们添了不少衣物,还有爷爷奶奶他们的衣服也不少。这次,谢怀谦打算把大部分带不了的东西,放到系统空间带回去。

  等到老家,随时找借口说邮回来了就可以。主要是谢爷爷和谢奶奶准备回H市住一段时间,只有苏云秀跟在他们身边,好糊弄一点。

  一九八二年初,全家人收拾妥当,坐上返乡的火车。

  等回到周家村,谢怀谦和周娇把奶奶和孩子们安顿下来,赶紧到县城的单位去报到,顺便有空在县城找房子安家。

  谢怀谦被安排到县城的商业局工作,周娇则选择在中学当语文老师。她这么做,都是为了自家几个孩子考虑。

  双胞胎已经小学毕业,转学过来就得上初中。整个县城有三个中学,当然是县城的实验中学教学条件最好。

  明珠读小学三年级,明杰要上小学一年级。因为孩子们的户口都随着母亲走,夫妻俩讨论过后,决定还是让孩子们都在县城读书。他们不是瞧不起乡下,但是乡下的教学条件确实比不上县城,谢怀谦和周娇做出这样的选择,都是为了孩子。

  首都毕业的大学生选择在县城上班?

  谢怀谦和周娇各自上班去,不仅受到同事们的热烈欢迎,还被人好好打听一番。

  很多人搞不懂谢怀谦和周娇的想法,他们主要是问两口子干嘛不留在大城市上班,选择到这小县城上班。

  大城市多好啊,单位好,机遇多,肯定比县城条件好。他们这地方是个小县城,总共几条街,几个小厂子,才多大点地方,有啥发展头?

  谢怀谦和周娇的同事不明白两夫妻为啥选择留在县城。

  上辈子谢怀谦是警察,一辈子忙忙碌碌,忙起来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他实在不想重复上辈子的生活模式。

  这辈子,谢怀谦更想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他就想在山水风光好的地方盖个房子,跟媳妇养大几个孩子,顺便多出几个点子,帮乡亲们发家致富,也算有点事干。

  谢怀谦根本不想到机关单位上班。他不喜欢官场上那些应酬。

  谢怀谦喜欢那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当然,前提条件是不缺钱花,毕竟养活老婆孩子需要钱。可谢怀谦早已收下一笔古董,他以后注定不缺钱花,而且这几年他已经存了不少钱。

  就算谢怀谦缺钱花,凭借系统空间,凭借他的前瞻眼光,也能该赚来钱,不过是费些事罢了。

  谢怀谦打算过,他先在机关单位干几年,如果束缚太多,他就辞职。有钱有系统可以任性,想辞职就辞职。

  县长对谢怀谦的到来热烈欢迎,他可知道这年轻人胆大且头脑好使,眼光也出奇地好。就像前几年,国家刚颁布改革开放政策,他就带领村民卖东西。他也不怕□□势发生变化连累自己。

  谢怀谦的眼光就是长远,他帮助周家村搞得那几个养殖项目,确实给周家村赚了不少钱。目前来说,周家村可以说是他们县里最富裕的村子。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6页  当前第9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8/10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转运六零末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