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之大艺术家_分节阅读_第37节
小说作者:排骨菌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360 KB   上传时间:2018-02-04 18:05:05

  一期的正门是东门,三期是西门,离一中更是近,不需要绕弯,走近路不需五分钟便能到达一中大门口,让戚茹十分满意。

  “奶奶,您觉得这套怎么样?”虽然数字不好,架不住采光好,面积大,还是精装修,拎包就能入住。

  “好,挺好。”戚奶奶并不迷信,也不忌讳什么,只要房子好,孙女喜欢,她就不在意。

  碧桂园考虑到业主纳税的问题,房产证上的面积其实不足一百五十平,不算花园在内,室内面积只有一百二十五平左右。

  “那就定这套吧,我们再去看看跃层。”跃层倒不是因为数字不好,而是因为在拐角处,室内采光不够好,且是个七十五平的小户型。

  但戚茹多要一套房原本也不是为了自己住,而是收租。等她高中毕业,想必这样一套地理位置不好采光不好的小户型,没有一百万都拿不下来,何况是学区房,还有很大的升值空间。

  销售小姐舌灿莲花,将原本不太好的房子夸到上天,对着戚奶奶又是哄又是夸戚茹细心能干,说得她心花怒放,才看了四套便敲定了,剩下的都不再去看,直接和人签约。

  戚茹随着奶奶去,反正这里的房子都差不多。她还未成年,签字没有法律效力,所有事情交由奶奶出面。

  “钥匙在这,一共两把,我们手里没有多余的备份,你们要是不放心,可以去换锁。今年的物业管理费我们公司替你们交了,但过完年需要自己缴费。过户手续需要一个礼拜,届时会有其他人和你们交接,不过你们要想住,明天就搬也行。”

  签完合同,后续事宜和销售部再无关系,会有其他人接手。

  两套房都是精装修的,离装修已经过去了半年,甲醛等有害气体散的差不多,戚茹便租了一辆面包车,和奶奶整理了一些必要的衣服被子和碗碟打包,其余大件家具都不打算搬。

  有用的家当整理出来,两趟搬完了所有,戚茹才意识到家徒四壁不是假的。新房内卧室很大,内嵌式衣柜也很大,可戚茹一年四季的衣服都挂上,还是很空。哪怕再塞进两床大棉被,还剩下一大半空位。

  厨房是半开放式,橱柜很大,碗碟却只有四五个。戚奶奶还没用过电磁炉和煤灶,学习使用这些厨房用具还需要一段时间,不过戚茹中午会回家,可以教戚奶奶使用。

  三室两厅,还有一个小书房,两个人住还有些空荡荡,戚茹在考虑要不要养只宠物作伴。卧室面积不小,戚奶奶住主卧,主卧自带卫生间,方便老人家起夜。房子的隔音效果十分好,哪怕在室内拉二胡都不会影响隔壁,更别说戚茹晚上下课回家的动静。

  不过因为离得近,戚奶奶表示可以等戚茹放学再睡。

  一般情况下,搬家是要宴请宾客的。之前刘全友搬走,还请邻居们下馆子吃了一顿好的。可毕竟是拆迁,所有人都搬走,这乔迁宴也就办不起来了。

  周日,戚茹和戚奶奶再次回到老街,和徐宏正式道别,可没想到徐宏牵着狗,提着包锁上门,对上两人疑惑的目光,说了句:“走吧,我们顺路。”

  戚茹瞪大了眼睛,“师父也住碧桂园?”

  名角儿汪汪叫,徐宏扯了扯狗绳,点头道:“嗯,就住你家隔壁。”同样是带花园的一层,若是戚奶奶允许,徐宏甚至能直接从花园的围栏跨进来。

  “您怎么不早说,早说我还能帮着您搬东西。”

  “细胳膊细腿,别是东西搬你吧。”

  “师父!”

  戚奶奶看着两人耍宝,从衣兜里拿出小饼干给名角儿喂了一块,三人一狗搭乘一辆出租车回了碧桂园,开始了新生活。

  林启光是最先知道戚茹搬家的人,然后是陆家众人,最后是周怡。

  陆妙听说戚茹搬家,闹着要去温居,给她送些小家具。戚茹没有拒绝,欢迎陆家众人一块来家里吃饭。

  “让几个小孩去吧,我们大人就不去凑那个热闹了。省的被你们说破坏气氛。”陆外婆笑呵呵,替戚茹开心。

  “那我可以去小七姐姐家住一晚再回来吗?”陆妙抱着外婆的胳膊撒娇。

  陆外婆对于小辈的交往并不过多插手,对陆妙从来是有求必应,只要她不惹事,一切好说。

  “记得去姐姐家要懂礼貌,不要给人家添麻烦。”

  陆妙整理着换洗衣物,点头表示自己长大了,很懂事。

  最后跟着戚茹一块去新家的人有三个,陆家两兄弟和林老。这三人没去过之前的老街,这是第一次来戚家,第一次见到戚奶奶。

  “奶奶好,我是陆妙。”陆妙背着书包,怀里却抱着一个大狗熊,说是送给戚茹的乔迁礼物。

  林启光不和小孩玩,和戚奶奶也不熟,于是跑去厨房和徐宏说话。半开放式厨房就这点好处,没有门窗挡着,随时随地可以和外头的客人交流。

  “小徐主厨?”

  徐宏正在洗菜,闻言笑了笑:“嗯,好歹是我徒弟,给她撑撑场子。”戚茹第一次在家招待朋友,不能让她失了气势。戚奶奶做菜的水平一般,他便主动揽过了烧菜的活计,让祖孙两招待客人。

  精装修的房子里家具齐全,可看起来就像是样板房,没有多大的生活气息。沙发上连个抱枕都没有,餐桌上没有桌布,椅子上没有坐垫,书房里没有书,办公桌上没有电脑,实际上缺很多东西。

  陆妙本来以为来戚家会很无趣,却不想大有她发光发热的地方。

  “小七姐,书架太空了,到时候我把我看完的漫画书给你搬过来吧,还有一些买来装模作样连书皮都没拆的,都给你。”

  “这个沙发颜色不好,老人家应该多看些浅色系的东西,灰扑扑的看着就心情不爽啊,明天我陪你去买沙发套,换个小清新的,窗帘也一并换掉。”

  “没有坐垫怎么行呢,冬天椅子坐起来很冰的,对身体不好。不过奶奶会绣花,这个可以自己做,塞点棉花,比外头买的肯定更漂亮。”

  她把认为需要改进的地方全给戚茹指出来,一副过来人的口气教育戚茹对家装要上心。戚茹只管点头,然后和奶奶一块看着她笑。

  “你们笑什么,我说的不对吗?哥哥,你说,我讲的不对吗?外婆都夸我的卧室布置得漂亮舒适,还想和我换房间呢。”

  陆景行摸了摸她的小脑袋,难得说了长句子:“你说的没错,但这是戚茹的房子,不是你的,人家喜欢就行,不能指指点点,要懂礼貌。”

  陆妙一瞬间像只萎靡的海胆,炸起来的刺都收了回去,整个人软趴趴的。

  戚茹抱了抱她,软言安慰道:“我觉得妙妙说的很好,我和奶奶才刚搬来,很多东西没开始添置,到时候你陪我去家具市场逛逛?不带你哥。”

  陆妙满血复活,得意地瞥了陆景行一眼,跑去戚茹卧室给自己铺床,还说要把家里的被褥带来,日后常来小住。

  说说笑笑很快就到了午饭时间,戚奶奶搬来一坛手工酿造的米酒,敬了林启光一杯。

  “林先生是好人,照顾我家戚茹,我没什么好报答您的,敬您一杯酒。”戚奶奶说不来场面话,大半辈子没和人应酬过,只能闷头喝酒。

  林启光对她酿酒的手艺很感兴趣,倒是能说上两句。三个小孩不敢喝酒,只能喝喝牛奶过瘾。

  三位老人三个小孩,饭桌上六人竟莫名和谐,觥筹交错,其乐融融。

  搬家对戚茹的生活没有多大影响,晚上照样不熬夜,周末照样去林宅学习,与陆景行合奏,交流乐理。陆景行在美国有专人指导声乐,他依样画葫芦,给戚茹做培训,锻炼她的歌唱水平。

  戚茹最终还是答应了陈玉的要求,同意报一首合奏。陆景行被她抓了壮丁,借用了一部分学习的时间,他的心情却莫名其妙好了起来。

  日子一天天过去,很快就到了校庆。

  校乐队还是那些人,只是少了一个拉二胡的。据说是因为参加化学竞赛来不及排练,便从乐队中退了出去。

  在正式演出之前,除了乐队的人,没有人知道校乐队要演奏什么曲目,也没人关心有什么表演。一中的学术氛围过浓,艺术氛围几乎没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除了一些女生私底下会在同学中选出个校花校草,基本上都不太关心其他同学。

  比如戚茹,每天下午的课外活动都缺席,可除了陈霜和方芽,没几个人问她去了哪里,班长也不管。

  哦,班长就是当初自荐当音乐委员的其中一个女生,至今对戚茹有偏见,还以为她是学校某老师的亲戚。

  校庆不在大礼堂举办,而是在学校体育场。入学典礼只有高一年级参加,礼堂刚好能容纳一个年级的学生,但校庆是所有同学参加,只能移到占地面积更大的操场。

  官方套话过后,身材高挑,面容姣好的女主持人出来报幕,第一个节目便是校乐队的民乐演奏。

  “接下来请欣赏临安一中建校六十周年校园庆典的第一个节目,表演曲目,《云宫迅音 》,表演者,校乐队。”

  底下有学生嘁了一声,抱怨道:“又是这种听都没听过的曲子,学校一点新意都没有。”

  “有的听就不错了,好歹减少了一天的晚自习让我们放松,知足吧你。”

  戚茹坐在最前方,把这段对话听了个一清二楚,嘴角勾起一抹笑容,心想等你听完前奏吓死你。

  这一笑,倒是把前排几个男生震住了。

  “瞧,还有美女看,哪怕歌不好听我都认了。”他身边的同学点点头,摸出眼睛戴上了。

  前奏是大提琴,低沉的声音一响起,底下的同学坐不住了。

  有人大吼一声:“西游记!”

  后边有人接着:“孙悟空!”

  这首歌实在太熟悉,几乎没有同学不知道,主旋律一起,激动的学生甚至都站了起来,跟着后头的非洲鼓一块打拍子,嘴里跟着哼唱。

  可惜很少有人知道它叫什么,不知道曲作者是谁,之前嘲笑过乐队选曲乱七八糟的学生都偷偷红了脸,为自己的无知感到愧疚。

  《西游记》经典片头曲即为《云宫迅音》,号称全国99%的人听过。许镜清老先生开创了中国电子乐、民乐及管弦乐结合的先河。陈玉联合其他老师改编了一小部分,用其他乐器代替了电子乐的部分。

  最后一段磅礴大气的乐段结束,底下的学生们还沉浸在自己的想象中无法自拔。他们没料到乐队会用这样的方式牵起他们的思绪,让他们似乎回到了童年时整天坐在家中看《西游记》的日子。

  九零后的童年时期,电视上可播的剧集少得可怜,每到寒暑假就开始重播《西游记》、《还珠格格》这样的老版电视剧,看得多了,有好多人都能直接背出台词,主题曲更是能一字不落唱出来。

  老师们同样,校领导同样,电视台的人同样,没几个人知道这首歌的名字,却都知道它的旋律。这是几代人的集体回忆,分量极重。

  才第一首曲子而已,底下便有男生起哄。

  “再来一遍!”

  “猪八戒背媳妇那段你们也会吗?能不能演奏一段啊!”

  “少侠,敢问路在何方!”

  有人喜欢他们的演奏,乐队的每一个人都很开心,可惜不能满足学生们的要求,起哄得越厉害,对校庆的流程越有影响。还有电视台在录制,不能让大家看到一中学生形象不好的一面。

  于是陈玉领着大家匆匆忙忙下台,台下的班主任们也都约束着自己的学生安静。

  陈玉知道这首曲子一出会造成不小的轰动,毕竟是名曲,而不是同学们总抱怨的听都听不懂。可她没料到场面比她预想的更难控制,居然有人直接站了起来,一时也不知道自己是选的好还是选的坏了。

  果然,第二个节目是高三一位艺术生的水袖舞,虽然美,可同学们还在回味刚才的经典,没人去欣赏她高雅的舞蹈。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流行的东西更让人容易接受。

  好在随着时间慢慢流逝,激动的情绪消散,大家渐渐把目光投到舞台上。有人唱周杰伦的双节棍,有人跳街舞,慢慢把气氛又调动起来。不断有人给表演者送上掌声,让校领导十分满意。

  后台,戚茹和陆景行正在换演出服。过年那会他们在网上发布了一段合奏视频,穿的是民国学生装和中山装,可把戚茹冻得不轻。

  五月时节,正好是穿单衣的季节。但这回陆景行依旧是中山装,戚茹却把蓝衣黑裙换成了白衣黑裙。

  衣服一换好,后台其他准备的人便发出一阵惊艳的唏嘘声。

  “你们两这是穿越来的吧。”

  戚茹笑而不语,和陆景行对视一眼,快速走到舞台一侧,等着报幕。

第40章

  甜美的女声穿过话筒,大型音箱放送出报幕内容。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一部分,发展文化离不开继承,也离不开创新。将民乐与流行结合,是让民乐重新绽放光芒的一种方式。接下来的节目是民乐合奏,表演曲目,夜来香,表演者,戚茹、陆景行。让我们掌声欢迎。”

  戚茹怀疑这位学姐是位典型的文科生。

  底下一男一女听见表演者的名字却震惊地抬起了头。

  周怡自从去了理科优生班就一直没能找戚茹联系,她又是寄宿生,宿舍和校门是完全相反的两个方向,一直没能碰见。

  黄腾岳倒是常来找戚茹。他最终选择了文科,和小绿同一个班。吕将和他不同,想当律师的决心不动摇,认真学习。可普通班的老师毕竟不如优生班,讲课有时颠三倒四,同学里也没有成绩特别好的,便想起了戚茹。两人结伴厚着脸皮向她借笔记,还笔记时就让小黄一个人来,会给她带两杯奶茶当谢礼。

  可这一幕落在班级其他人眼里,又给戚茹加上了一条罪名——与小混混暧昧。小黄来的次数多,送的谢礼也不再拘泥于奶茶,时不时给她带点鲜花,更是坐实了戚茹和他之间有猫腻的传闻,离她更远了些,非必要并不和她说话。

  天知道戚茹只是拜托小黄给她找花种,新家的花园面积极大,实际有二十五平左右,辟出一小块放桌椅也还有空地,除了小灌木,养些花最好。可花鸟市场太远,戚茹对养花又不懂,知道小黄家有个大花园便让他帮忙找。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6页  当前第3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7/7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之大艺术家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