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凤回巢(重生)_分节阅读_第655节
小说作者:寻找失落的爱情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2.2 MB   上传时间:2021-08-23 22:32:45

  死去的定北侯顾淙,是顾家长子,也是顾海的兄长。这十几年来,顾淙一直镇守边关,未能回京。可这并未影响到兄弟两人之间的感情。两人一直保持每个月通信一回。

  从狼烟燃起的那一刻,顾海便有了不妙的预感。

  前些日子,他甚至梦到过多年不见的顾淙,在梦中向他歉然作别,将妻儿老少都托付给了他。

  他从未将这个梦告诉过任何人,心中不安的阴影却愈发浓厚。直至今日收到战报,噩梦成真。

  顾淙死了!

  他没能战死沙场,而是窝囊憋屈地死在身后飞来的冷箭之下。

  难以言喻的悲愤在心头激荡。

  他恨不得立刻领着顾家所有的家将奔赴边关,杀退敌军,找出军队中所有的叛徒,将他们千刀万剐,为顾淙报仇!

  可是,他什么也不能做。

  他不仅是顾淙胞弟,更是大秦的吏部尚书。此时此刻,稳住朝堂局势民心军心才是最要紧的事。他没有任性妄为的权利!

  ……

  主将身死,军心是否已经溃散?边关是否已经失守?敌军是否攻占了所有边城?情势到底如何?

  每日收到的边关战报,俱是滞后多日的消息。根本不知边关最新战况如何。

  “启奏皇上,微臣以为,现在最重要的是派兵增援。”兵部卢尚书一脸焦虑急切,声音也颇为沙哑:“除了之前派去的驻军之外,另外再调集兵力前往边关。”

  “卢尚书言之有理。”崔阁老立刻张口附议,声音同样干哑:“边关情势不明,派兵增援是重中之重。”

  首辅王阁老也是一脸沉重:“老臣附议崔阁老之言。”

  崔阁老自入阁之后,便隐有和王阁老一别苗头之势。两人颇有些面和心不和。此时国事当前,两人不约而同地放下彼此之间的那点龃龉。

  天子点点头:“众卿的提议,和朕所想不谋而合。不知众卿心中可有推荐人选?”

  军中没有主将当然不行。首当其冲的,便是要重新派人去边关领兵。

  这个人选……

  众臣下意识地对视一眼,然后目光掠过顾海和崔阁老的脸。

  定北侯世子的名字,一起浮上众人心头,却无人主动张口提议。

  谁都知道边关情势不妙,此去边关,说不定是九死一生有去无回。定北侯世子是顾尚书嫡亲的侄儿,也是崔阁老的女婿。谁也不愿第一个张口,触怒顾尚书和崔阁老。

  坐在龙椅上的萧诩,同样面色沉凝。

  李尚书咳嗽一声,上前一步,拱手道:“微臣斗胆一言。顾家世代镇守边关,先定北侯顾湛去世后,便由顾淙袭爵,接掌边军。”

  “如今顾淙身故,理当由定北侯世子去边关领军。”

  这个李尚书,分明还在记恨当日没争过顾海尚书之位的事,所以才会在等时候率先跳出来,故意戳顾海的心。

  众人下意识地看向顾海。

  顾海可从来不是什么软柿子,典型的笑面虎一只。李尚书这般谏言,顾海焉能不反击?

  顾海果然站了出来。

  不过,他说出口的话,却令众人惊愕不已。

  “臣以为,李尚书所言极是。请皇上即刻下旨,命定北侯世子顾谨行领着顾将所有家将启程奔赴边关。”

  连日来的忙碌辛劳,令顾海俊美的脸孔失了几分光鲜整洁。可他目光坚定,声音冷静,别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保家卫国,是顾家的家训。顾家儿郎自小便被严格教导,都有随时领兵上阵的准备。谨行身为顾家长孙,又是定北侯世子,这是他应尽的责任。臣代顾家上下,请皇上下旨。”

  就连心思不正枉做小人的李尚书也被震住了。

  李尚书默默地看着慷慨激昂的顾海,心里忽地涌起“我确实远不及他”的唏嘘感慨。

  现在想来,他输给顾海,也不算冤枉。

  崔阁老很快反应过来,拱手道:“顾尚书所言极是,臣也请皇上下旨。”

  连顾海和崔阁老都主动请旨了,其他人也没什么可犹豫的,很快出言附议。

  萧诩目中闪过复杂之色,却未犹豫,很快沉声说道:“好,朕这就下旨。”

  ……

  萧诩话音刚落,便有内侍进金銮殿禀报:“启禀皇上,定北侯府太夫人有奏折呈到圣前。”

  太夫人?

  萧诩先是一惊,很快便意会到了什么,目光迅疾掠过神色讶然的众臣。这其中,只有顾海神色镇定,显然猜到了这份奏折里会写什么。

  “将奏折呈上来。”萧诩收敛心思,沉声下旨。

  内侍将奏折捧了过来,小贵子上前,接了奏折,然后送到萧诩手边。

  萧诩动也未动,淡淡吩咐一声:“崔书令,你将奏折宣读一遍,让众卿也听上一听。”

  崔三郎朗声应了,恭敬地接了奏折,然后朗声宣读了一遍。

  “……臣妇惊闻噩耗,心中不甚悲痛。然则,边关战事要紧,顾家上下无暇沉溺于悲痛。顾家深蒙帝恩,唯愿国泰民安。边关危急,世子顾谨行愿请战去边关,接掌边军。时间紧急,臣妇冒然请旨,恳请皇上应允!”

  这一封慷慨悲壮的请战奏折,宛如巨浪拍打在众人心头,令人血气上涌,无法自已。

  定北侯府被誉为大秦第一将门,果然名不虚传。在此要紧关头,半点未曾退缩畏怯,主动请站。只这份担当,便已令人动容。

  顾家儿郎,都是好样的!

  众臣不约而同地挺直了胸膛。

  便连萧诩,此时也是一脸振奋欣慰:“好!好!顾家人的忠心和风骨,朕今日见识到了。便连妇孺之辈,也远胜须眉。朕这就下旨!傅书令,立刻拟旨!待拟好圣旨后,请崔阁老亲自去一趟侯府宣旨。”

  傅卓拱手应下。

  崔阁老也是一脸肃穆:“臣领旨。”

  ……

第1008章 请旨(二)

  散朝后,顾海没有停留,大步走出金銮殿。

  身后忽地响起脚步声和熟悉的声音:“顾尚书,请稍候片刻。”

  是李尚书!

  顾海眉头一皱,目光冷了一冷,停下脚步,冷冷地看着疾步而来的李尚书。

  顾家人不会退缩是一回事,李尚书主动举荐就是另一回事了。

  顾海从来不是“你打我左脸我将右脸一并奉上”的人,而是“今日你得罪我他日我总得十倍换回去”的性格。同朝为官,李尚书当然清楚顾海是多么难缠难惹。

  之前一时冲动,现在李尚书后悔不已。

  李尚书咳嗽一声,靠近两步。

  没等他说话,顾海便面无表情地退后两步:“李尚书有话请明言。”

  李尚书:“……”

  好在李尚书脸厚,颇有唾面自干的风度,立刻陪笑道:“今日在朝上,我说话有不妥之处,顾尚书大人大量,切勿放在心上。”

  顾海皮笑肉不笑地扯了扯嘴角:“李尚书言重了,若没有别的事,我先走一步。”

  说完,便拂袖而去。

  李尚书脸皮再厚,也不便再追上去解释赔礼,心里不由得暗暗叫苦。

  完了!这个小鸡肚肠锱铢必较的顾海,一定是暗暗记恨上他了。以后不知会准备多少小鞋给他穿,真是苦也!

  ……

  顾海一刻未曾耽搁,很快回了定北侯府。

  长嫂吴氏昏厥不醒,侄媳崔珺瑶因心情波动厉害,提前肚痛发作,已经进了产房。顾谨行去了产房外相陪等候,方氏等人看顾着吴氏。

  只有太夫人留在正和堂。

  “母亲!”顾海看着皱纹满面白发苍苍的太夫人,压抑了一整日的痛苦骤然席卷上心头,声音陡然沙哑低沉起来。

  太夫人目中似闪过一丝水光,身体却挺得笔直:“老三,你回来得正好。我有话问你,我命人送进宫的奏折,可呈到圣前?”

  顾海晦涩地点点头。

  太夫人追问道:“皇上可曾应允下旨?”

  “是,”顾海低声应道:“崔阁老很快就会到府中来宣读旨意。”

  “如此就好。”太夫人略略松了口气,重复着说道:“如此就好。”

  然后,母子两个相对无言。

  正和堂瞬间沉寂下来,空气中仿佛被什么浓稠的东西填满,极缓慢地流动着,令人窒闷,胸口处似有千钧巨石压着。

  过了片刻,顾海才重新张口打破沉默:“可是莞宁命人回府送的信?”

  太夫人点了点头:“是。”

  想到枉死的兄长,顾海心中汹涌的怒火几乎冲破胸膛,目光也愈发冰冷:“大哥身手颇强,身边又有众多亲兵。有能耐射出冷箭的人,绝不是等闲之辈。战报上并未仔细提及这个人。待谨行去边关,一定要将这个人找出来。”

  “不止于此。”太夫人的目中也燃起了愤怒的火苗:“边军一直由我顾家儿郎执掌,这么多年来,从未出过叛徒。此次竟有人私开城门,还有人从背后放冷箭。这一定是死去的齐王捣的鬼。”

  有能耐有野心在边军中安插内应的,除了死去的齐王,再无旁人。

  想想齐王在多年前就开始暗中部署布局,委实令人不寒而栗。好在当今天子颇有运道,否则,这江山到底是谁的,真是不好说。

  想到齐王,不免要想到齐王妃顾渝,想到逃走的齐王世子,想到嫁到吐蕃和亲的乐阳郡主……

  斩草未除根,果然酿成了大祸!

  ……

  很快,崔阁老来了定北侯府宣旨。

  在产房外焦急等候的顾谨行立刻赶来正和堂接旨。

  崔阁老宣读完圣旨后,皱眉低声问道:“谨行,阿瑶现在怎么样?”

  顾谨行满面愧疚自责:“因我坚持要请旨领兵,阿瑶心血翻涌情绪波动得厉害,动了胎气,提前发作早产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89页  当前第65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55/88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凤回巢(重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