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旧时代_分节阅读_第21节
小说作者:米米醋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393 KB   上传时间:2018-03-17 15:11:48

  蒋康吃了口儿子做的菜,赞道,“你小子手艺不错啊,不比你妈做的差。”说着还笑眯眯的喝了口小酒。

  蒋爱国也笑了笑,道,“那是你吃的少了,你要是天天吃,肯定就觉得不好吃了。”

  “成,以后我啊,就沾着晓晓的光,多吃几顿。”这小子果然跟以往不同了。

  两父子说了些闲话,又道刘芳晓上课任务重,感慨下高考不容易,最后告诉蒋爱国,县里的生意如何如何。

  “今个我提前离开公司,去县里逛了逛,你之前不是说有个服装店的装修是你做的嘛,我还想去看看呢,等到街上一看,这服装店的装修都是一个风格了。”蒋康说道。

  “这也很正常,咱们这个行业就是这样,跟风的快。没事,最重要的还是创新,你儿子我脑袋里还有很多方案呢,不怕被别人模仿。”蒋爱国浑不在意道。

  这种事情的确没法子在意,实在是太普通,太常见了。

  “说的也是,我们自己看到别人家要是有个好看的家具,也想打个一样的呢。不过这做了生意就是不同的,我看着人家按照你的图纸装修,却不找咱们装修,心里就气。”蒋康理解归理解,但是心里也急的。

  “爸,你可千万别急,做生意这事儿急不来。再者说了,这生意也不能给儿子一个人做了,是不。”他可没本事搞什么垄断。

  蒋康听了儿子一通劝,心情好了不少,虽然嘴上没说什么,但是心里还是很高兴,高兴自家儿子如今这么优秀。

  之前他是只知道儿子挣了不少钱,真来给儿子帮忙看店,他才发现,这生意也没那么好做,他都呆了两周了,很多人来问价格,但是真正定下来的是半个都没有。

  蒋康想着,儿子在的时候,生意是一个接着一个,还以为生意是自己上门的呢,但当自己真在这儿做的时候才发现,难的很奥。

  现在的人都聪明的很,问东西也细致,嘴巴子也会说,还特别会杀价,蒋康真不是对手,真觉得自己老了。

  蒋爱国笑了笑,也不在意,“爸,我这公司当时定位的时候就打算走中高档路线的。你说,我这技术有,质量好,关键设计也新潮,没必要去走普通路线,浪费现有资源。所以很多生意,没接到就没接到,也许反而是赚了呢。”

  总归蒋康被儿子一通劝,自己倒真是不着急了,头开始他还有负罪感呢。

  这边蒋爱国跟他爸说完话,见时间差不多了,就去一中接媳妇下课去。刘芳晓回来的时候,一手拿着书,一手拿着手电筒。

  这冬天的,天黑的快,县里也没路灯,这个时候一般百姓都睡觉了,整个县城都黑灯瞎火的,好在他租的这房子里学校不远,学校出门左拐走几步路就到了。

  刘芳晓一出门就见着自家老公了,这学校门口接人的也不少,大家都只是打着电筒,灯光并不是很亮,但是也不知道为什么,刘芳晓就是一眼能看见自家老公。

  就仿佛在茫茫人海中,光一个背影她就能找到自家爱国。

  刘芳晓跟蒋爱国两个人手拉着手慢慢走回去,风冷冷的,月光也冷冷的,手电筒发出来的光也冷冷的,但是两人的心暖暖的,牵着手,慢慢的走在回去的路上,说说笑笑,仿佛每天都生活在一起一样,没有一点陌生感。

  刘芳晓自然而然的说起学校的事儿,蒋爱国也交代了在市里的事儿,还特意将彭阳跟汤昊的传奇故事告知了刘芳晓。

  刘芳晓听了,笑道,“这一看就是注定好的缘分。”

  “可不就是,咱俩就是天注定的一对,不然我怎么可能认识你。”蒋爱国也笑着说道。

  对于随时爱说情话的蒋爱国,刘芳晓心里头甜甜的,虽然有些不好意思,不过她真的挺喜欢听的。两口子一路肉麻兮兮的回了家,许久未见,自然要释放下积攒许久,且要喷薄而出的热情。

  接下来的日子,蒋爱国就忙着给县里的小公司装了个电话,然后又交了电话费,也给市里的师傅他们发了电报,告诉他们他这个电话号码,有急事也好联系他。

  蒋爱国准备在市里呆些日子,一来跟自家媳妇处处,二来,他也想再仔细看看县里的市场。所以这些日子,蒋爱国早晚接送刘芳晓,白天就乘着车子到处逛,还特意去服装店看了看。

  那个服装店的老板跟蒋爱国算是一见如故,虽然生意做完了,但也还是有些联络的,去年过年的衣服就是在他家买的,价格先别说,这质量的确不错,而且还特别暖和。

  那店老板如今生意还不错,虽然县里又有了几家跟他风格差不多的店,但到底是他先开张,手里有一批老客户。

  蒋爱国就在他店里跟他说了会儿话,倒也没说什么重要的事儿,就是聊聊天,问问他生意如何,买衣服的人多不多,舍得买贵衣服的人啊多,这样。

  虽然是随便聊聊,但蒋爱国也知道了县里人大致的消费水平,这些年日子比以往好多了,大伙儿手里还是有些存款的,舍得花钱的一般是年轻人,讲究衣服好看,就是贵了点,省着吃省着穿,也要买的。老年人不舍得花钱,但是舍得花在儿女身上,所以他这店里,年轻人的服装卖的比较好。而且衣服要是真的不错,回头客很多,而且回头客还会带别的人过来买。

  蒋爱国听了,自然祝贺店老板生意兴隆,两人客套几句,蒋爱国就离开了。然后又去木材市场看了看,问了店老板,这木材现在买的人很多,价格比去年涨了一点点。等到了晚上,蒋爱国去菜场买菜的时候,发现买荤菜的人也不少了。

  这些现象表明,其实县里的生活水平的确比往日高点了,那么也就是说,县里还是有潜力发展装修行业的。

  是的,别看蒋爱国今天就这么瞎逛,他也不是没有目的的,他今个就是为了看下大伙儿的消费水平和消费观念的。

  这么一看,蒋爱国也放心了。

  回家,蒋爱国煲了小鸡炖蘑菇汤,特意用砂锅留了一半炖在锅里热着,等刘芳晓回来好吃点。冬天里吃汤养身体,还暖和。

  蒋康跟之前一样,吃完饭就早早睡了,不过听蒋爱国说他要在县里呆些日子,就跟蒋爱国说了声,想明个回老家看看,蒋爱国自然同意。

  其实蒋康回去也没事,他实在是有些受不了老二两口子的腻歪劲。

  今个接刘芳晓的时候,刘芳晓跟蒋爱国分享了个消息,道,“爱国,我们学校组织了个英语口语比赛,听说得第一名的人,要去给组织当几天翻译,好像就是你说的那个什么经济考察团,我报名参加了。”

  蒋爱国听了,赞道,“媳妇英语说的这么好听,肯定得第一。不过你们学校怎么会让学生去当翻译啊?最近不是抓学习抓的很紧么?”

  对于这点,刘芳晓倒是没想那么多,“也不是,这个考察团高考过后才会到我们县里,所以有时间的,不管怎么样,我觉得都是一个机会。”

  蒋爱国点了点头,“也是,就当时是个锻炼吧。”

  蒋爱国之前记得组织部门大爷说过完年就来考察县里的,没想到得到七月份,也是他们这儿是个经济大省,真细细考察的话,是得需要时间的。

  说来也巧,次日中午的时候,蒋爱国竟然接到了邀请,让他八月十八去参加县里个体户经营者大会。这个大会也是考察团要求的。具体参加的时间,地点,以及蒋爱国需要发表的讲话都写在邀请函上了。

  蒋爱国虽然不明白他怎么会有机会参加,但是既然收到邀请了,他自然得好好准备的,他毕竟是要做生意的,名声是很重要的,要是被组织表扬了,而且还是中央组织部门,那他以后做生意不仅能顺畅点,这公司的名声也能更上一层楼。

  之后,两口子一个苦练英语口语,一个好好总结一路走来的经验,蒋爱国文笔不行,还让自家媳妇帮忙润色了下,到时候好照着稿子念。

  不过毕竟是八月份的事儿了,两人也不是很急,现在该干啥还是干啥。

  对于中央经济考察团的到来,老百姓其实是没什么感觉的,但是有关部门那是真的忙了,不说去年的十八间办公室,就是这县里的治安也一下子好了不少。

  接下来,蒋爱国在县里接了两个大酒店的装修单子,酒店是加客房的,所以单子也不小,还有五间房子的装修,市里的生意却是一点起色也没有,除了烟草厂的单子,就是一笔小单子也没有,看来烟草厂这笔生意,真是运气好了。

  蒋爱国也没急,如今最重要的可不是生意,而是自家媳妇儿的高考。

  1985年7月7,8,9 三天,是全国高考的时间,最是闷热的时候。考试前,一中的老师汗流浃背的给学生们做最后的补习和猜题。

  这个时候,参加高考的只剩下三分之一了,之前的会考刷下来一帮人,没过会考的人是没资格参加高考的。

  所以真正能留下来参加高考的人本身也不多,不过老师们还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强调,这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让大家注意每一道题,可能就是那么一分,会影响他们一辈子,是种田还是去读书,是一辈子背朝黄土,还是碰着铁饭碗。

  老师们激励学生的话都是这么现实,旨在告诉学生们,只有拼了才会赢。

  学校的门口,教室的墙上,还有学生的家里,到处都是激励自己的语句,在这样的氛围下,刘芳晓也激动的忘记了夏日的炎热,投入到追逐梦想的队伍中去。

  蒋爱国阻止了家里爸妈大哥大嫂要来陪考的打算,就他一个人每天陪着自己媳妇参加考试。人多了,媳妇肯定紧张,他不想给媳妇任何一点压力。

  刘芳晓感谢蒋爱国的体贴,也听话的跟着蒋爱国做什么缓解压力紧张呼吸法,就是在那儿呼气吸气,也不知道是不是心里作用,刘芳晓的确觉得自己没那么紧张了。

  整整考了三天,刘芳晓考完只觉得自己整个人都懵了,别问她考的好不好,她自己也不知道,但是她只能说,她该做的都做了,而且也是发挥最好的一次,但是成绩没出来之前,她不敢说太过自信的话。

  在学习方面,蒋爱国是支持自家媳妇的,但是他从来不会给刘芳晓压力,在他看来,读书学习不过是为了圆媳妇的梦罢了,重要的是开心,并不是结果。

  考完之后,蒋爱国就电话让蒋康上县城帮着看店,他则带着自家媳妇去市里逛逛,看看名胜古迹,缓解缓解一年来的紧张与疲惫。

  于是两口子也不管高考成绩了,就这么手拉着手跑去市里旅游,爬了山,坐了船,看了猴子老虎,也拍了很多照片作为留恋。

  在蒋爱国的带领下,刘芳晓一下子玩的有点过头了,竟然真忘记自己高考成绩的事儿了,而蒋爱国见媳妇这样,立马高兴的想带媳妇去别的地方继续玩玩,但是不凑巧的事儿,正准备动身之前,刘芳晓被查出怀了两个月的孩子了。

  没办法,刘芳晓跟蒋爱国只能回家了。

  等到了家,蒋爱国就被张萍一阵很批,说蒋爱国这人做事分不清轻重,高考这么大的事儿都不管,他们晓晓考中了,而且是一中第一名的成绩。当然说到自家儿媳妇分数的时候,张萍那眉开眼笑的,就是骂人也没点气势。

  蒋爱国乖乖认错,然后告诉了自家老爸老妈刘芳晓怀孕的事儿,张萍听了,那嘴巴笑得就差没咧到嘴后面去了,哎呦呦,这真是双喜临门啊。她家爱国跟晓晓是个有福气的,以后啊,肯定更有福气。这下子,村子里那些长舌妇的嘴巴总该要闭上了吧,哼,还想笑话她儿子儿媳妇,门都没有。

  她这乖孙子一看就不简单,还没出生就参加高考了,以后还跟妈妈一起去大学读书,以后啊肯定也是个状元。

  张萍乐的愣是骑车去镇上买了二十响的大炮回来,还有一串鞭炮,那个噼里啪啦啊,恨不得全村人知道。

  不过村子上该知道的都知道了,这会儿也没人说闲话了,都羡慕佩服的很,都道这老蒋家坟头冒青烟了。

  蒋爱国就见他妈高兴的激动的团团转直忙活,自己则扶着媳妇去房间,刚坐了一路的车从市里回来,肯定累的很,还是先休息下的好。也是他的错,竟然忘记那臭小子是什么时候有的了。

  不过刘芳晓知道自己成绩了,却是怎么也睡不着,跟蒋爱国商量好了后,明日就去学校看看,然后跟老师们研究下报考的学校和专业。

  对于这些蒋爱国是不懂的,不过他还是那句话,会一直支持媳妇,媳妇到哪儿他去哪儿。

  “我没考之前就决定了,读师范,就读咱们市里的师范。”刘芳晓笑着道,只是专业还没想好。她自己是喜欢文学的,不过也想学习语言,学习英语。

  “师范好,师范好,媳妇,就读师傅,以后当老师舒服点。”蒋爱国支持道。上辈子媳妇辛苦了一辈子,这辈子他其实更想媳妇啥都不要操心,好好享受生活就好了。

  刘芳晓点了点头,读师范出来并不一定是当老师啦。不过她也晓得自家老公的心思,不舍得她辛苦。虽然她完全不觉得自己有一点辛苦,但心里还是开心的。

  作者有话要说:  哎呦,大姨妈来了,腰酸背痛的,不过日万啦~~~~

第37章

  最终刘芳晓还是决定学习英语, 至于自己爱好的文学, 这将是她一辈子的爱好,纵然不系统的学习, 热情也不会退却。

  儿媳妇成绩这么好,不仅仅考上了本科, 还是一中的第一名, 这么好的成绩, 蒋家自然得办酒好好庆祝庆祝。这不, 刘芳晓志愿填报好了之后, 蒋家就定了七月二十八这一日办酒请客。除了家里的亲朋好友, 还请了刘芳晓的授课老师一起过来热闹热闹,除此之外, 蒋爱国还请了镇上王主任夫妻,张老师当初帮了不少忙,补习的时候也很照顾刘芳晓。

  虽说酒席是在家里办的,但是老师们都很赏脸的过来了, 还有从县里边过来的,一个个脸上笑容喜悦,见着刘芳晓也道她考出了该有的水平, 以后到了大学更要好好学习, 争取为国争光。总归这个时代的人,学习就是为了更好的建设祖国,缩短与发达国家之前的差距。

  刘芳晓听了连连受教,不过到底高考完了, 老师们也不过是意思意思说两句,而后就被张萍一脸恭敬的给迎到了屋子里主桌上坐了下来。

  这一天愣是比正月里蒋爱珍结婚还要热闹好几分,除了跟张萍断交的四妹五妹亲爸亲妈,其他亲眷都拖家带口的过来了。

  几个妇人坐在院子的竹床上说着话,看着张萍笑容满脸的在那里忙来买去,颇为羡慕道,“再想不到这老蒋家如今有这种出息。以前大家伙儿还都讲老蒋家一家子没本事呢,大儿子虽然老实,但也没啥大本事,二儿子更是滑头,就是个吃闲饭的。你们再看看,如今人家蒋家,咱们就是开着车子追都追不到了。他们家这个二儿媳妇娶的好啊,自打这刘芳晓嫁了进来,愣是把蒋爱国给旺起来了,自己也成器,是个女状元不说,如今还有了孩子,我看啊,八成是个儿子。”

  “可不就是,刘芳晓那面相一看就是个旺夫的。”众人七嘴八舌的将蒋家上上下下轮番夸了个遍,只恨自己家当初怎么没看出来刘芳晓这旺夫的面相来,早知道这样,怎么着也得弄回去做自家儿媳妇去。他们家那小子虽比不上现在的蒋爱国,但是跟之前的蒋爱国比,那是半点不差的。

  妇人们坐在院子里,磕着瓜子儿,一伙儿围成团坐着,眼睛时不时扫几眼蒋爱国家里的人,心里那个羡慕奥,羡慕的连说酸话的兴致都没了。

  来吃酒的妇人最爱扎堆聊着蒋家的事儿,那男人们就比较含蓄了,虽然心里头也羡慕蒋家儿媳妇考的好,两个儿子出息,不过也就刚进门见着主家的时候客套几句,等一帮人坐下,谈的基本上就是家国大事儿了,主席过往的政策也被大家拿出来评价评价。‘

  至于被大家夸赞的女状元,则躲在自己屋子里,不好意思出门,实在是家里长辈们太热情了,夸的她都不好意思了,故而方美云,蒋爱珍,以及表姐堂妹等年纪差不多的姑娘在屋子里头说着话儿。屋子里头还有小孩子爬上爬下,好在有蒋爱国之前做的木头玩具在,不然这几个孩子能将家里屋顶给掀了的。

  年轻姑娘们虽然佩服刘芳晓的成绩,但是她们也很清楚自己根本做不到刘芳晓这样,学习是一个看天分的事,她们就是累死也不一定能考的好,而且相比较看书识字,她们还是希望能嫁个好人家。所以一帮年轻人在一块儿,讨论的最多还是衣服啊鞋子啥的。比较好奇的是县里跟市里的生活是个什么样子,卖衣服的店是不是特别多,特别大这样。

  刘芳晓就稍微说了下市里的情况,道路是平整的,商店是齐全的,就没买不到的东西。对了,衣服不仅好看,有的比镇上还便宜,不过也有不好的,住的没自家自在,在外头都是不认识得人,也说不上话,时间久了,就憋的难受。

  刘芳晓也没一味的夸赞外头的生活好,她是按照自己想法实事求是说了,绕是如此,众人也羡慕的很,道,“什么时候我也能去市里逛逛就好了。”

  蒋家还没吃饭前,大伙儿就是这边聚一团,那边聚一团,热热闹闹的聊着天。吃饭的时候,是一桌一桌的聊着。

  就有人小声道,“大家还记的被一中开了的周彩云不,听说她这次会考都多没过,他老头子气的把她打了一顿,还打断一根棍子,这几天她家里在闹分家呢。”

  因着跟蒋家有过这么一段矛盾,大伙儿还颇为关注周家,这次刘芳晓高中,那个姑娘却落榜,少不得让人拿过来做个比较。总归女人们聊天,那是没有逻辑可言的,基本上是想到哪里说到哪里,而且也不管事情的可靠性,就算只听了个耳朵,她也能说出一段故事来。

  这次蒋家的酒席办的热闹不说,这席面也好的很,大鱼大肉的,还每桌上了只整鸡,就这么一份席面,一般人家可弄不起。不过也从侧面反映出来,这老蒋家跟以往不同了,他们啊还是尽快的巴结巴结,别跟张萍娘家两个妹妹似的,笨的很,这么好的亲戚不走,真是缺根经。

  这酒席办完后,好长一段时间,大伙儿还在讨论蒋家的事情,不过这都跟刘芳晓他们无关了。因着刘芳晓也毕业了,学校附近的房子退了,蒋爱国在公司附近买了个房子,这房子面积跟他们老家面积差不多大,还有个院子,安全也好看,就是屋子破旧了些,蒋爱国准备等市里的生意弄完后,重新盖个房子,弄个上下两层,之后一楼做公司,二楼住人,方便些。

  这地段现在是偏僻了些,但千禧年一过,县里就会从这边开始发展,之后的商业街也在这儿。所以这房子买了,肯定是不亏的。

  这县里有了房子,着实方便了不少,家里人来也有地方落脚。

  等两口子住到县里,刘芳晓又开始往学校跑了。就是高考前参加的那个英语口语比赛,刘芳晓得了第一,县里领导跟学校老师害怕刘芳晓不清楚经济相关单词及一些基础知识,故而专门要求老师给刘芳晓做个突击培训。

  县里找学生做翻译,也是为了显示下他们县的教学水平,国家这些年对教育很是看中,他们也算响应国家号召。不过这刘芳晓也是厉害的,还考了个县里第一,这样一来,他们也算有点放心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0页  当前第2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1/7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旧时代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