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旧时代_分节阅读_第3节
小说作者:米米醋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393 KB   上传时间:2018-03-17 15:11:48

  屋里刘芳晓一听是自家人,连忙出了屋子,给大家伙儿倒凉茶,接着又去院子里的井里将上午放着的两个西瓜拿上来一个,厨房切成片端了上来。

  家里来了人,蒋康等人都一起来了堂屋。

  “大姨,赶一路辛苦了,快些吃些西瓜解解暑。”方美云将西瓜递给大姨,说道。

  张萍跟她大姐关系最好,她是家里老三,上不上下不下的,家里父母自然不怎么关注,可以说,她就是她大姐背在背上带大的。故而,见两个儿媳妇待自家两个大姐热情,心里满意不少。

  张大姨谢了方美云和刘芳晓两人,而后夸了几句张萍有福气,草草说了几句客套话,张大姨把一口未吃的西瓜往桌上一放,道“三妹,我哪里还有心情吃瓜奥。你都不晓得,今天是遭了啥罪,要不是村里人好,帮着报信,我都找不到你这儿来。”说着就哭了起来,一旁的大表嫂也心酸难掩,挽着自家婆婆的胳膊,跟着哽咽起来。

  张萍瞧这架势不对,连忙问了自己大外甥,道“强子,到底啥事儿啊。”

  方强正准备说,张大姨抢在前头就说了,道“三妹,昨日丽丽查出来有了身子,今个那计生办的人就来了,好在村前头红霞听到狗叫声,立马帮着报信,让丽丽躲了出去,不然我那大孙子还不被强制引掉了。就是丽丽不在家,那帮子人也将家里给砸了个窟窿出来。你说说,这世道怎么这样啊,就是小鬼子来了,也没说不给人生娃啊。强子到现在没个根,这死后连个摔盆子的都没有,这,这,这老方家不就成了绝户了么。”张大姨跟她妈一样,儿子生的艰难,愣是生了5个女儿,才有一个儿子。且张大姨深得其母真传,在男娃娃上,很有几分执拗。

  张萍一听这事,也有些难办了,别看她整天说计生办坏话,可真跟国家对着干,那也是不敢的。想当初那些红卫兵多厉害,凡事跟他们作对的人,都没啥好下场,不是批斗就是批斗。在张萍心里,这计生办跟红卫兵一样可怕。

  “大姐,这计生办都有个狗鼻子,我怕待会儿就找打我这儿来了。”张萍见她大姐大有哭不完的架势,连忙说道。

  张大姨一听,也不诉苦,更不说计生办坏话了,连忙道“三妹,我这是来给你借点钱儿的。我准备让强子跟丽丽出去躲一躲。”

  这个年代就是这样,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国家控制人口,计划生育,老百姓就是躲着生,躲着养。就蒋爱国看来,这计生办没那么妖魔化,具体也是看操作人员。就他所知,他一个小学同学,在90年的时候,主动去医院打掉二胎,当时国家还给了500块钱营养费。500块钱可不少,抵的上一亩地的收成了。

  不过对于要养儿子的家庭来说,这计生办的确是个可怕的存在。

  张萍听自家大姐这么说,也不含糊,直接问道“大姐,你要多少,我赶快拿了钱,强子跟丽丽立即躲起来。”张萍也是个重男青女的,自是理解张大姨的心思。估计是张萍她母亲没有生儿子的原因,五姐妹都有些重男轻女,不过程度不同罢了。

  张大姨虽然有些为难,但还是说了,“三妹,200块,你看成不,强子跟丽丽准备躲远点,穷乡富路的,这丽丽还有了身子,等我家里收成上来了,立马还你。”

  这年头,公务员才50块钱一个月,两百,那可不是个小数子,但到底人命更重要些,且这年头人的亲眷就是这样,一家有困难,那是家家户户掏空家底子帮忙的。所以张萍二话不说拿了钱。

  方强拿了钱,千恩万谢,带着丽丽就走了,还没敢走大路,走的小山路,从别的镇子上坐车去城里躲躲。

  这张大姨一家匆匆来匆匆走的,跟打仗似的。不过大环境就是这样,这农村人守旧,不爱出去,总着眼于自己门前的一亩三分地,那走出村子里的,要么是知识分子,要么就是实在没法过日子的。这躲出去生孩子就是最常见的现象。

  在蒋爱国的记忆中,这方强在外头是生了个儿子的,两口子在外头躲躲藏藏好些年,等后来政策松了,才回到村子里,而后给孩子上了户口,交了几万块钱的罚款。

  其实就蒋爱国讲,儿女都一样,真论起来还是女儿贴心些。

  这张萍被自家大姐这么一弄,看着儿媳妇的大肚子,心里也只打鼓,就怕大儿媳妇生个丫头片子出来。心想,早知道就去找医生查查看了,顶多花点钱。

  方美云见张萍打量自己眼神不对,心里也有些惴惴不安,说来她自己自然是想要儿子的,但是这生儿生女哪是自己定的,这到时候真生个女儿,她这婆婆不会有意见吧。

  方美云害怕张萍把注意力往自己身上放,忙道“弟妹,你这课本看的咋样了,赶明儿也考个本科回来。,到时候咱家就有光了。”

  刘芳晓皱眉,这好好的说到自己身上干啥,她这大嫂啥事都爱往她身上扯,这在夫家读书高考,自己这心里本来就没底,大嫂还在婆婆心情不好的时候说,真当人是傻子呢。

  刘芳晓对方美云有了意见,想着她这嫂子把旁人当傻子,真当自己顶顶聪明呢,这屋子里的人,谁不晓得她的花花心思。刚准备反驳回去,就听蒋爱国道,“嫂子说的对,晓晓还得努力呢。等我大侄子出来了,以后也是本科生。”

  张萍一听蒋爱国说侄子,立马眉开眼笑,道“是啊,以后让晓晓教你大侄子,这样我大孙子也有本事。”这方美云不过小学毕业,这小学还是半读半玩的,不过是识得几个字,不是那真眼瞎子。故而张萍没让她这个当娘的教儿子,虽然这儿子还没生出来。

  刘芳晓腼腆的笑了笑。

  说到张萍,虽有些重男轻女,但也算村子里少有的开明婆婆,对儿媳妇管的松,但有一点不好,就是特别护儿子,不管儿子是对还是不对,总归是站在儿子这边的。

  上辈子姜爱华跟方美云两口子了老老实实过日子,没啥大矛盾,所以方美云跟张萍处的也好。但是刘芳晓因着蒋爱国懒散,经常说他,张萍听着了,总会护着自己儿子,基本上一天护三回,偶尔护儿子的时候,一不留神对着媳妇说话说过头了,也伤人心,寒人心。所以刘芳晓跟夫家关系并不融洽。

  不过这辈子蒋爱国勤快知冷热,两口子好的跟蜜里调油似的,这张萍就英雄无用武之地了,故而一家子还算和谐。

  不过这妯娌嘛,总是爱攀比的。方美云就总爱偷偷的跟刘芳晓攀比一二,除了有了身子,其他还真比不过,所以偶尔总爱刺刘芳晓几句,心里才痛快。但家里人也不是傻的,不过是顾忌着她肚子里的孩子,没跟她计较。她倒真以为,这家里人比较器重她这大儿媳妇了。

  刘芳晓平日里跟方美云不大沟通的,她跟小姑子蒋爱珍玩的比较多。其余时间都是用来看书的。前年她也高考过一会的,但是预考都没过,倒是想复读的,但是手里没钱,她爸那里是彻底指望不上的,她这都结婚了,也没个音讯。之前蒋爱国让她复读重新高考,她自然是欢喜的,只是到底有段时间没碰书本了,这些日子看书吃力不说,压力也不小。

  她总归也是想考出去的,不为自己,也为以后子孙着想。

  一家人扯了会话,张萍就去院子里切鸡毛菜,准备喂鸡了。方美云对着刘芳晓笑笑,摸着肚子去邻居家串门去了,刘芳晓回了屋子,继续奋战。难得蒋爱国在家,正好有人陪着复习。

  蒋爱国说中文,让刘芳晓背英语。两口子就这么学了一下午。

  这村子里来来去去路过的人,嘴上夸着蒋家二儿媳妇以后是个大人物,心里却有些不以为然,暗地里没少嘀咕蒋家人傻,哪有人养着儿媳妇,让她读书高考的,这女人啊,真读出来了,还不把心给养野了,更何况还不定能考上,这刘芳晓上次高考可是年预考都没过的。难怪预考没过,不见她着急,原来是找到冤大头养着了。

  这村子里的闲言碎语,蒋爱国没放心上,刘芳晓知道,但压着股气,想着证明给那些人看看。至于张萍,她倒是听见去了,想着过几日跟自家二儿子说说的。

  就这么,张萍想劝二儿子让小媳妇别读书了。这蒋爱国却跟张萍说,他已经给自家小媳妇报了县城的红军班了。

  哎呦,这一下子,可是将积压许久的矛盾给爆出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  之前米米有跟家里老爷子聊天,老爷子说米米本来有个小两岁的弟弟的,但是那时候家里苦,就自己找计生委把孩子给流掉了,计生委给了500块钱营养费,这500块,家里老爷子念叨了好久,说国家这好那好。还爱说以前种田还要交税啊,现在不用交税了,还年年有补贴啥的。

  再说到80年代的高考,那录取率可低了,不过读出来,学校那都是包分配。很多成绩好的人是读中专的。成绩不好的人上高中,然后高考。那个时候中专生质量特别高,上高中的成绩很多比不上中专生的。高考之前有个预考,预考没过的人那是没资格参加高考的。所以以免预考不过,成绩好的也愿意选择上中专。

第6章

  重活一世,蒋爱国就改了以往那拖拖拉拉的性子。次日一早带着草帽就去化肥厂找了王主任,王主任听门卫说蒋爱国来找他了,心里还纳闷来着,想着自个儿昨日结钱的时候,可没少结一分钱。

  蒋爱国将买的水果给了王主任,就直接问道,“王主任,不好意思,今个儿又来打扰您,我就是想打听下高考的事儿。”

  王主任意思意思推了下蒋爱国带来的水果,又听他说高考的事儿,忙笑道,“怎么,爱国,你这是打算继续参加高考么?”

  “这倒没有,我这人打小就不爱看书本,看着那小字儿就犯困,为此我妈不晓得打断几根棍子。我主要是想让我那口子参加高考,如今时代不同了,还是有个文凭的好。再者说了,她一个女人,总在地里刨土也不是个事儿,我还是想她继续读书,混口皇粮吃。”蒋爱国直接说道,当然,这其中没少夸赞王主任两口子,说人有能耐,有文化等等。

  王主任一听蒋爱国这话,呵,没看出来啊,这小子还蛮有气魄的,这舍得让自家媳妇读书,并且支持的,这可真不是一般男人。要知道如今这世道,虽说女子能顶半边天,但不过也是喊喊口号罢了。这乡下女人,在家里不还是得听男人的话。就说这读书,多少成绩好的姑娘,读到一半家里就不给读了,让她们在家养猪养鸡照顾弟弟,等年纪大了,就嫁出去。

  “爱国啊,没看出来,你这小子竟是个疼媳妇的。”王主任也很是尊敬自家媳妇,故而见蒋爱国这小子这般行事,又是高看几分。

  这样的男人,不把眼光锁在女人身上,日后定是有大出息的。

  蒋爱国听王主任夸赞,憨憨笑了几声,而后道,“这媳妇是跟自己过一辈子的人,她好我也好。再者说了,媳妇有文化了,并不表示我就是没用了啊。媳妇努力,我肯定也跟着努力的。两个人共同进步,才能为国家奋斗嘛。”

  “对,你小子说的对。你媳妇是中学文凭吧?”王主任直奔主题道。

  “我媳妇当年中考,考的三中,前年高考过一会儿,不过差两分预考没过。我舍不得她就这么放弃,想着今年努力努力,也许就成了呢。”蒋爱国说道。

  “你这话说的对,没考上不可耻,可耻的是,因为没考上就立马放弃的人。这高考,可是百万大军过独木桥,没考上那也光荣。”王主任家儿子就是考了三次才考上的。

  “可不就是,如今我媳妇在家天天看书,只是自己在家看书,效率不是很高,我就想问问,张大姐学校有红军班不,要是有,我想着让我媳妇也进去读个一年,明年7月份再参加高考,把握也大点。”蒋爱国直接说道。

  都说到高考了,王主任还能不知道蒋爱国来的目的,他也着实喜欢蒋爱国为人,不似一般男人迂腐,爱算小账,反而做事大气,有眼光,故而也没兜圈子,直接道,“按理你媳妇是三中读书的,该去三中的红军班,既然你问一中,想来心里也有想法,一中自然有红军班的,基本上都是一中的学生,不是一中的学生,开学得参加学校的考试,过了才能进。听你这么说,你媳妇肯定还差了那么点,这样,你张大姐如今在家里正给她之前的学生补习呢。赶明儿开始,让你媳妇去我家上课,大家伙儿一块读书,也能共同进步。”王主任直接说道。

  蒋爱国听了,连连道谢,而后小声问了学习费问题,直接被王主任给骂了个狗血淋头,道“好你个蒋爱国,我还当你跟旁人不同,是个了不起的后辈。没想到竟问出这么蠢的问题来,你张大姐那是义务给几个学生补课,要为了钱,那你张大姐成什么人了,这叫挖学校墙脚。你啊,你这小子,让我说你什么好。”气的王主任连连摇头。

  蒋爱国是一下子想到后世那种高价补习班了,这不,脑袋一下子没转过来。也是,八十年代的人多淳朴啊,你帮我,我帮你,那都是应该的,谈钱,那是真伤感情。老师更是个个负责任,为了孩子高考,自己各种托关系找习题,各种给学生补课。在她们眼里,这些学生不仅仅是学生,还是祖国未来的希望。

  那个年代,比的是爱国,比的是责任感。

  蒋爱国各种道歉,感谢,王主任才消了气,之后又说了几句话,这才让蒋爱国离开。

  事情办好了,蒋爱国也安心了,又一路急走回家,正好赶上午饭。张萍见蒋爱国这小子一上午没见身影,到吃饭才回来,白了眼道,“爱国,你这都成婚了,还跟之前一样出去撒欢打野啊,晓晓,你得好好管管。”张萍跟蒋康还以为蒋爱国为了不去田里,出去玩了呢。

  毕竟蒋爱国以前没少干这种事儿。

  蒋爱国喝了口冰镇绿豆汤,喘着气道,“妈,瞧你说的,当我多懒似的,我这不是一早去了趟镇上,把晓晓红军班的事情给落定了,明日开始,晓晓就去镇上张大姐家补习,要上一中红军班,那得参加开学考试的。晓晓,你得加油啊。”

  蒋爱国这话一落,一大家子人都傻眼了。

  张萍立马指着手对着刘芳晓道,“晓晓,这是你的主意?”虽没骂人,但这话语气重的很,且面上表情也难看的很。蒋康也没心思抽蒋爱国买给他的大前门,小心掐灭烟嘴上的火,而后将半截香烟架在耳朵上,面色也凝重不少。

  不管这小夫妻是什么打算,但瞒着上人做事就是不对。

  大嫂子方美云也没控制住自己的脾气,直接道,“二弟,你对弟妹好我没话说,但凭什么你大哥在田里累死累活的养你们一家子。你这是不把你大哥当人,啊,你平日里不说帮着家里做点事儿,更不让你媳妇做这做那,怎么着,城里来的娇小姐就了不起不成。你疼媳妇是你的事儿,别指望你大哥帮你养媳妇,你也不怕丢脸。”方美云尖着嗓子,直接啐道。

  方美云在这家里,一直表现的大度体贴,那不过是因为还没生出儿子来,各种隐忍罢了。但是如今看来,她在忍下去,这老二一家,就要登鼻子上脸了。两口子一个比一个精,还读书,高考,就刘芳晓那样子,也不像能考上的,就考上了,能要蒋爱国这个泥腿子,啊呸、

  “大嫂,你放心,晓晓读书,我自己掏钱。”见家人气的要命,蒋爱国也不急,更不跳脚。让媳妇读书那天开始,他就想到会是这么个结局,故而没啥好急的。

  “你掏钱,你哪里来的钱,还不是爸妈的钱,你大哥种田得来的钱。”说到钱,方美云更是来气,道“你大哥在家里累死累活的种田,养活着一大家子,你呢,木匠手艺挣点钱,我们是一个苍蝇腿都瞧不着。你倒是真聪明,把你大哥当牛使唤。”

  方美云对刘芳晓意见可不小,也不等蒋爱国说话,枪口直冲刘芳晓道,“弟妹真是厉害啊,瞧把我这小叔子教的多好,城里人果然不一样,不像我们乡下人,老实,吃亏。”

  刘芳晓皱眉,只道,“爸妈,大哥大嫂,这事儿,我之前是真不知道,爱国,实在不成,我就不读了。”

  “不行,这书一定要读。是我非逼着晓晓读书的,当初娶晓晓的时候,我就是发誓对她好。如今大环境变了,文化人总归是吃香的。以后晓晓吃皇粮了,也给家里减轻负担了不是。再者说了,家里的地我是没怎么出力,但我也没占赢,我可是给了钱的。”没结婚前,蒋爱国的钱可都是给爸妈的,要不然手里也不可能就两百块钱。

  “而且当初晓晓嫁给我的时候,没跟家里要一针一线。”蒋爱国接着又说道。当初他大哥娶大嫂的时候,家里花了好几百块钱,又是拖拉机接人,又是买这买那的,他媳妇可是啥都没要。

  说到婚嫁的事儿,当初蒋爱华结婚,张萍的确是倾全家财力去支持的,其中就包含蒋爱国这么些年挣的钱。

  故而蒋爱国一这么说,方美云又跳起脚来了,就觉得是刘芳晓挑唆的小叔子,“晓晓是没跟家里要一针一线,那她不也是一分钱嫁妆没带,光着来的么。哼,虽说是个城里人,父母都不管,还不定我们村子里人好。”

  方美云这话算是踩到刘芳晓痛脚了,她其实不用下乡的,那时候知青下乡已经没之前严了,基本上能不去也可以不去的,而且就算去了,跟她一批下乡的,没当两年就让父母接回去了,不像最早一批知青,回乡之路艰辛。她这种最后一批下乡的,真的是走个流程似的。

  但是饶是如此,她后妈嫌弃家里粮食不够吃,屋子不够住,主动找人让刘芳晓下乡的。

  作者有话要说:  我是萌萌哒存稿君,我家米米回娘家过端午啦,大家看书记得给我家米米留言奥,宇宙超级么么哒

第7章

  蒋爱国皱眉看着方美云大着个肚子申讨自家媳妇,又见他妈也在旁边说什么,知青不可靠,当年哪个哪个知青考上大学,不要孩子不要老公了,又说村子里人都笑话他傻,说的刘芳晓这个好强的姑娘哭红了眼睛,让蒋爱国一阵心疼,气道“爸妈,大哥大嫂,这是我媳妇,我想对她好,是我的事儿。晓晓是个好姑娘,嫁给我,可不是受委屈的。妈,我知道村里人闲言碎语多的很,但是人不能活在别人的唾沫星子里,他们见不得我好,你是我亲妈,还见不得我好么?”

  “爱国啊,妈怎么不想你好,妈也知道晓晓算是远嫁,也不容易,但是你让晓晓扪心自问,我对她哪里不好了,这地里的活计是一概不让她弄,顶多在家里喂鸡喂鸭做个饭。你去村子里转一圈看看,哪家婆婆能做到我这样的。晓晓读书识字我是赞同的,但是花这么大力气,让她又是补习班,又是重读高中的,这,这不是瞎折腾么。”张萍自然不好当着一大家子面说怕二儿媳妇有出息了,会跟人跑了。但是这种现象真的不少啊,她咱能不担心。爱国还小,不晓得这女人心狠起来有多狠。

  蒋爱国突然发觉跟家里人是没法子讲道理的,因为他们各个觉得自己有道理。

  “爸妈,大哥,大嫂,晓晓读书这事儿,我是肯定要支持下去的,要实在不行,咱就把这家分了。”蒋爱国直接说道。

  分家一出,众人又是一愣。这古时候讲究个父母在不分家,新社会倒是没太多讲究,一般情况下都是儿女都成婚后,父母主持分家。

  蒋康跟张萍也没想着拖着不分家,但是没想到这分家竟是蒋爱国说的。毕竟按照以往来看,蒋爱国的确算占便宜的。这家里田地基本上蒋康跟蒋爱华在弄的。他们老两口还以为二儿子会拖着不肯分家呢,没想到竟然舍得分家了。

  方美云听了,心下一动。她自然也是想分家的。虽说她这小叔子比以往勤快不少,但是狗改不了吃屎的,谁知道他这勤快劲能持续到几时。再者说了,眼看着她这弟妹是要参加高考的,明日开始还得去镇上补习,这家里事情怕是一点也顾不着了,那她可不愿意白养着两个人的。

  “老二,你真的要分家?”蒋康喝了口茶,再次问道。

  “爸,分吧,树大分支,这分家也是正常的,您放心,不管分不分家,我跟晓晓都孝顺你。”蒋爱国握着刘芳晓得手说道。

  张萍抹了抹眼泪,心里不是滋味,蒋爱珍圈着她妈,心里也复杂,事情闹成这样,也不怪谁谁,不过是都有自己的小心思,各自护着各自的小家罢了。

  方美云摸着大肚子,悄悄扯了扯蒋爱华的衣服,对她使了个眼色,既然谈到分家了,这东西可不能少、

  “爸妈,分家到底是大事,你们看,要不要我通知下我爸妈啊?”方美云见蒋爱华一脸木讷,不晓得为自己讨好处,连忙自己出口问道。

  如今这分家,就体现出娘家在附近的好处了,方美云有自己爸妈兄弟做靠山,怎么着也不可能太亏了。

  不过蒋爱国本来也没怎么在意这分家饭的。

  俗话说的好,好女不穿嫁时衣,好男不吃分家饭。等媳妇去县里上了高中,他是准备去县里找活计的。因着心里有自己的盘算,蒋爱国对方美云的心思也就有了几分包容。

  “成,爱华,你晚上去跟你老丈人打声招呼,爱国,你去跟村长说声。明个早饭过后,咱们谈分家的事儿。今个你们两兄弟,自己回去想想看,对分家有啥想法。”蒋康到底将耳朵挂着的半截大前门给点着了,吸着烟,这心里头才痛快不少。

  张萍这次倒没反对,这会儿她心里头也憋闷的很,她是舍不得分家的,儿子在身边,热热闹闹的多好,这一分家,吃饭都不在一块儿,就她跟老头子两个,吃龙肉也不香啊。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0页  当前第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7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旧时代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