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皇后总想抛弃朕_分节阅读_第106节
小说作者:延琦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649 KB   上传时间:2018-03-23 16:28:07

  他试着安慰道,“太后总是闲不住,你多担待些,至于生子,也不必有压力,咱们来日方长,朕还不急,你把身子先养好,咱们随缘便好。”

  氤氲水雾中,静瑶的脸红似桃花,便轻声应是,依然为他搓背。

  澡很快洗完,他从浴桶中立起,哗啦一声水声,皙长壮硕的身体一下展示在她面前,虽不知恩爱过多少次了,她还是忍不住面红,伸手为他取来巾布擦干,又拿来干净的寝衣要替他穿上。

  岂料才披上中衣,还未来得及系上衣带,就忽然被她攥住了手腕,他将人往怀里带,软烟罗的睡裙贴着他裸露的胸膛,叫心底那股火又窜高几分。

  他的意图不言而喻,眼看薄唇低头就要落下来,她歪头躲过,抿唇笑他,“陛下方才还说不急的……”

  他嘴硬,“是不急,随缘嘛……”说着搂起那细腰就要往拔步床上抱。

  静瑶一面笑他,心里还惦记着要事,上到榻上后忙又道,“陛下且先等等,臣妾还有一件大事要禀报。”

  他吸了口气,道,“说来听听。”

  静瑶咳了咳,便把今日在金明池畔与段家母女商议的事同他说了,“大理王后与三公主都十分欣赏咱们大梁文化,臣妾便提议在大理国设立大梁书院,以促进两国民众交流,也弘扬我们大梁的人文精髓,王后看起来很是赞成,段三公主还说,要把京城有意思的女红及百戏也传过去呢。”

  这个主意不错,宇文泓点头赞道,“如能办成,不失为一件大好事,此举甚好。朕的贵妃心怀天下,实在难得。”

  这样说来便是同意了,静瑶也很是高兴,忙道,“陛下圣明。”

  宇文泓想了想,又给她出了个主意,“此事可叫由李尚林去办,状元郎满腹才学,正好借机在大理王后面前露露脸,这求亲的事,必定能很快有回应。”

  这话说得静瑶一笑,不过倒也有几分道理,静瑶便点头说好,“那就请陛下下旨吧。”

  宇文泓唔了一声,又摸索过她的手往怀中带,“大事可都说完了?说完的话,咱们来议一议私事可好?”

  危险逼近,静瑶倒是想逃,只可惜手被牢牢握住,逃也逃不掉,只能看着他一点点靠近上来,自己彻底成了囊中之物……

  ~~

  皇帝行事颇有效率,第二日午后,就下了旨意,给李尚林安了个新的差事,操办即将在大理国设立书院的事。

  设立一座书院可不是易事,何况还实在别国,李尚林接完旨后,略理了理思绪,觉得眼下首要的,该是同大理国方面进行沟通为好。

  他整理衣装,来到大理使臣们下榻的驿馆,大理方面也得了消息,听说他的来意后,便客气有加的要带他去到另一个地方。

  他有些奇怪,问道,“不知我们还要见谁?”

  大理使臣客气笑道,“此事是我们王后牵头,所以您该去面见我们王后才是。”

  李尚林一愣,这才察觉,自己居然如此猝不及防的要去见大理王后了……

  那可是段三公主的母亲啊……

  身为才及冠的年轻人,难免有些紧张,好在作为状元郎,朝堂之上的谏议大夫,也是见过大场面的,他一路沉了沉气,进到碧清园的时候,自觉面貌还好。

  时间还早,王后还没出去进行什么活动,听说大梁负责设书院的官员前来觐见,便点头允道,“请进来吧。”

  王后接着在堂中端坐,须臾,就见有一身姿笔挺的官员跟随女官进来,恭敬向她问安,“大梁谏议大夫李尚林,拜见王后。”

  原本第一眼从身材来看,像是年轻人,王后还有些意外,直到听到他的名字,终于明白了,原来是李尚林。

  这大梁皇帝也是用心良苦了……

  王后点头道,“辛苦李大人为我大理国料理此事,快请坐吧。”

  说完看向堂中侍女,侍女们会了意,立刻给李尚林搬来座位。

  李尚林恭敬道了声谢,这才端端正正的坐了下来,王后暗自打量,见其果然眉目清俊的一副好相貌,乍一看去,与惠贵妃的确有几分相似。

  李尚林有才学,王后先前已经有了解,心想既然皇帝特意制造机会见面,不如借机了解一下也好,便特意问道,“本宫一介女流,又偏居大理,虽久仰中原文化,却只是隔岸看花,设立书院自然是好事,只是这书院到底是如何操办,如何运营,本宫都不甚了解,不知李大人可否为本宫解惑?”

  李尚林自幼读书,也曾在淮南有名的云麓书院求学,因此对书院也是有些了解,加之今早得了消息,也有意做了些准备,此时便从容答道,“回王后,以我大梁为例,一座书院中,通常由山长、堂长、学长、会长、斋长、讲书、经长、监院、掌祠、掌书以及书办等组成。平素从上到下各司其职,教导学生学业,管理学生日常生活。每座书院都有自己的特色,与山长个人有极大的关系。但大梁书院属私学,此次在大理设立书院却是由朝廷牵头,所以并不能一味照搬。”

  王后点了点头,有意继续问他,“那不知李大人可有大致想法?不妨说与本宫听听?”

  李尚林道,“在下觉得,书院既然旨在促进两国民众交流,可稍微放低门槛,内容讲学上,也应以普及为主,深入浅出。中原文化虽百家争鸣,但不妨先以推介儒学为主,至于其他,可日后设立论坛,定期推出各家讲学,以丰富书院的教学。至于具体课程设置,还应请两国学者交流后精心制定。”

  王后觉得很是不错,汉家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若是一股脑儿都倒出来,唯恐大理百姓会眼花缭乱。而循序渐进,不急不躁,才能事半功倍。

  今日所谈,与他寻常的差事没什么关联,但他也能说的头头是道,可见是个有想法的人,大理王后心下便觉得很满意,发话说,“今日有劳李大人跑一趟,本宫就将此事托付于你,往后诸事,可与我大理使臣沐大人协商。”

  李尚林恭敬应是。

  看样子,王后的话算是问完了,他正准备起身告辞,不料从身后传来婢女的通传,“三公主驾到。”

  紧接着,便听见银铃般的声音响起,段菁菁笑嘻嘻的迈进殿中,唤道,“母后……”

  余光扫过堂中坐着的人,她忽然一愣。

  那不是……李尚林吗?

  天哪,他,他怎么会在这里?

  她的脸蛋儿唰一下就红了起来,李尚林不是没有瞧见,不过当着王后,硬是没有显出异样,脸上透出得体的笑来,立起身,主动同她打招呼,“见过三公主。”

  段菁菁忙也应了下来,同他打招呼说,“李公子有礼了……你怎么在这儿?”

  声音温柔又甜,方才还是个活泼的姑娘,这会儿陡然间娇羞起来。

  李尚林回道,“陛下任命在下筹备两国设立书院的事,在下此来,专程拜见王后。”

  段菁菁哦了一声,唇角又忍不住微微翘起,眼眸却垂了下来。

  当着母后的面,虽是很想看他,却也得极力隐忍。

  方才明明一副不知愁的模样,一见到李尚林,简直瞬间长大了好几岁似的,王后眼睁睁的把女儿的变化看在眼里,不由得在心间感叹,出声问道,“方才去哪儿了?”

  段菁菁道,“儿臣刚从棠梨宫来,惠贵妃叫人做梨花香膏,儿臣跟着去学了。”

  说完想了想,还是想同他多说几句话,便又大胆的转向李尚林,说,“对了,李大人,我还想问一问,能否在书院中开设女学呢?我觉得大梁的很多小手艺都很好,能否一并传过去?”

  李尚林礼貌垂首说,“这个到时可根据大理国实际情况安排,请公主放心,在下会尽量周全。”

  说话的时候眼眸知礼的下落,十足的君子风范。

  王后看在眼中,心中已经有了主意,淡淡笑道,“此事就有劳李大人了。”

  李尚林又尊了声是,明白自己该是离开的时候了,便告辞道,“请王后与三公主稍歇,在下告退。”

  王后颌首,他礼貌的退出了堂中。

  ~~

  没过几日,棠梨宫的惠贵妃就收到了大理王后的回信,说是大理国君与她都甚是满意李尚林,这门亲事,允了。

  作者有话要说:  李状元:彦儿乖,叫舅舅~~

  段三:彦儿乖 ,叫舅妈~~

  彦儿:叫殿下!

  舅舅跟舅妈:……殿下~~

  彦儿:舅舅舅妈乖!

第一百一十六章

  汉人的婚嫁流程,向来隆重而繁琐,相较之下,大理国倒是简洁一些,不过因段菁菁是公主,这婚前定亲的流程也不能少。

  李家的长辈现如今只剩了孀居的母亲,好在还有个做贵妃的女儿在宫中作阵。静瑶当仁不让的挑起了大梁,张罗着把两人的亲事给定了下来。

  大事办完了,李母进宫看望女儿和外孙,特意做了女儿爱吃的麻饼。

  这本来是李妙淳从前爱吃的东西,静瑶原本觉得陌生,但李母每次来看她都会带上一些,她初时尝着味道不错,渐渐地,倒也喜欢上了。

  李母早上入宫,彦儿还精神着,同外祖母玩了一会儿,到了睡觉的时辰,便开始揉眼睛了,乳母们抱下去哄睡,给母女俩留出清净来聊天。

  静瑶亲自给李母倒了茶,笑问道,“尚林的婚事,现如今也尘埃落定了,母亲终于可放心了吧。”

  李母也笑道,“这真是喜从天降,没想到他整日衙门家中两头跑的人,竟然早有了意中人,此次能遂心愿,全靠娘娘操心了。”

  静瑶摇头说,“是他自己争气,否则以大理王后的眼光,他若只是凡夫俗子,便是我说什么好话,也成不了的。”

  说着又操起心来,沉吟道,“母亲接下来可有的忙了,婚期虽说还有大半年,其实也不早了,新宅还需要收整布置,增添物件什么的,段三公主到时下嫁,一定会带不少人手,也不知新宅够不够住?”

  “够住够住。”李母赶紧答道,“陛下新赐的宅院大着呢,比现在这个多出何止几倍?娘娘说的是,这都是些费工夫的事,现在就得开始准备了。”

  静瑶又关怀道,“不知银两可充足?倘若有难处一定要开口。”

  李母笑着安抚她,“怎么会不充足?娘娘两度晋封陛下都有赏赐,银两不是问题,娘娘放心吧,只是……”

  李母似是有些隐忧,静瑶便问道,“母亲担心什么?”

  李母道,“咱们小门小户,不知这些准备到时合不合段三公主的心意?”

  静瑶笑着给她吃了颗定心丸,“母亲放心,到了婚礼前夕,大理国自会派礼官入府,指导具体成亲的事宜,您不必担忧。”

  李母点了点头,多少放心了,想了想,又问道,“阿林能娶到意中人,我心里替他高兴,只是不知这位公主秉性如何,可好相处?”

  儿媳妇门楣太高,倒叫婆婆有压力了。

  静瑶理解李母,忙笑着宽慰,“您放心,这位公主是个率性的姑娘,没什么心机城府,心性单纯善良,只是不似咱们大梁的闺中女子温婉,毕竟是大理国君的幺女,从小便娇宠一些。”

  她说得还算客观,虽然喜欢段菁菁,但在自家母亲面前,不需隐瞒,将真实情况说出来,也叫母亲做好准备。

  李母听后放了心,点头说,“人家是公主,娇宠些也正常,只要不难相处就好。”

  静瑶点了点头,眼看着那麻饼在眼皮底下甚是诱人,忍不住拿了一个尝,正吃的香,忽听见李母问道,“皇长子眼看一天比一天大了,娘娘可有意向为皇上添位小公主?”

  大约这天底下做母亲的,都爱操心,眼看着李尚林的婚事有着落了,李母又来关心她的肚子了。

  不过当了娘后虽然辛苦,但静瑶却尝到了前所未有的快乐,现在好了伤疤忘了疼,也想再添个小闺女呢。只是有些无奈,叹道,“我自然是有意的,可是此事需看缘分,再说现在彦儿还小,不会那么快吧。”

  李母笑道,“有心便好,自然是要看缘分,好好养身子,没准儿小公主很快就来了。”

  静瑶点头,“女儿知道了,母亲不必为我操心,眼看要忙起来了,要多注意休息才是。”

  李母忙应好,又说了一会儿话后,眼看时间不早,便起身告辞了。

  李母客气知礼,虽然女儿已是宫里独一份的荣宠,行事也从来不逾矩,重生后能遇见这样的亲人,静瑶也很感谢天恩了。

  ~~

  大约是因为上午吃多了李母做的麻饼,晚膳的时候,静瑶没什么胃口了,宇文泓过来用膳,尚膳监又备了满满一桌的菜式,她吃不下,索性伸手亲自为宇文泓布菜。

  宇文泓武将出身,又正值壮年,平素较喜食荤,今日饭桌上有两道荷包里脊及香酱牛肉,是他往常喜欢吃的,静瑶便为他多夹了几次。

  宇文泓见她只顾着给自己夹菜,自己却不吃,不由得奇怪,发话道,“这种事叫别人来做,你先吃。”

  静瑶笑着摇摇头,“陛下恕罪,今日臣妾娘家母亲进宫,带了些零食,臣妾午后贪嘴,一时忍不住吃多了,此时腹胀着呢。”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34页  当前第10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6/13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皇后总想抛弃朕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