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皇后总想抛弃朕_分节阅读_第66节
小说作者:延琦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649 KB   上传时间:2018-03-23 16:28:07

  她惊喜之余不由得好奇,问他道,“陛下怎么知道昙花正好开?”

  他缓声答说,“自然是花匠们禀报的,他们掐好了时间说是今夜此时,果不其然,等会儿朕一定要赏才是。”

  她嗯了一声点头赞同,“能叫这么多昙花同时盛放,果真是难得,可见他们差事当的用心,陛下真该赏的。”说着又去细看那昙花,那纤薄洁白的花瓣层层堆叠,冰清玉洁,着实惹人怜爱。

  她看得挪不开眼,连连感叹,“玉骨冰肌入夜香,羞同俗卉逐荣光。叫它月下美人,真真一点都不为过,臣妾今夜有幸得见,也算不虚此行了。”

  她是爱花之人,见到美妙花草,由衷的表达喜爱,他则不同,他其实对花木没多大的兴趣,只是知道她爱,所以特地带她来饱眼福。

  她赞这花是月下美人,却不知在他的眼中,唯有那专注赏花的人儿才衬得起这暮春的月色。

  他咳了咳,试着缓声道:“何须将花抬举得这样好,在朕眼里,人胜过花千倍。”

  她不由得一怔,忙抬眼看他。而他呢,头一回说这样肉麻的话,触上她饱含惊讶的视线,竟然微微有些不自在了。

  她抿了抿唇,垂眸道:“陛下是哄臣妾开心吧?臣妾有自知之名,现如今这副模样,如何能与玉骨冰肌相及?”

  毕竟有了身子,虽然没至于臃肿,但与从前相较,还是略丰腴几分,虽然别人嘴里不说,可穿衣裳的时候,她心里总是有数的。

  可他根本没瞧出她与从前有哪里不同,分明还是单薄的可怜,唔,或许还是有些变化的,比如某处愈加可观起来,叫他简直不敢多看,生怕一个控制不住,就要想入非非……

  左右情话也已经开了头,他舍下面子来,继续哄道:“胡说,现如今这样正是刚刚好,何须妄自菲薄?”

  她脸微微红了红,再不遮掩笑意,这副模样落进他眼里,哪里是这昙花能及的?

  他垂下视线看她,瞧见她的云髻乌黑明亮,不由得心间一动,觉得那发髻上该添朵什么花才是。

  手边虽然就有,但昙花美则美矣,并不适合戴在头上,他于是放眼在集香堂中望了望,见一旁的牡丹开得正好,便几步走过去,亲手摘了一朵。

  静瑶见他忽然挪去一旁,又折了朵牡丹回来,不禁有些奇怪,问道:“陛下要做什么?”

  他咳了一声,只道,“你低下头……”

  她一愣,似乎猜到他要做什么了,犹豫一下,还是乖乖低下头来。

  而后,果然就见他尝试将花插进她的发髻,因是头一回做这样的事,难免有些生疏,尝试了几次,才终于将花簪的稳当。

  他仔细端详,觉得自己簪得不错,越看越喜欢,甚至有种大功告成的感觉,静瑶也是心中暖暖的,含羞问他说,“陛下,臣妾好看吗?”

  自己精心完工的作品,当然好看,他将人瞧了又瞧,满意的嗯了一声,那娇颜在花朵衬托下愈加美得不可方物,看得他心直痒痒,忍不住托起那玲珑的下巴,想立刻吻下去。

  然就在此时,却听见不远处传来一声轻咳,两人俱都一惊,齐齐扭头看过去,却见方才环翠阁中的太后与淑妃等人不知什么时候来了,此时就立在一旁看着他们。

  而方才那一声轻咳,很明显来自太后。

  静瑶忙挣脱了宇文泓的手,转身同太后见礼,“臣妾拜见太后。”

  宇文泓也将目光转了过去,只见太后身边的女眷们则齐齐同他行礼,“参见陛下。”

  太后得目光意味不明,宇文泓若无其事的问道,“母后怎么忽然过来了?”

  虽然不知太后她们为什么会突然来此,但静瑶方才找的是身子不适的借口,这下被众人捉了个正着,难免有些心虚。

  果然,就见太后脸色不佳,凉声问她,“方才不是说身子不适吗?还害得哀家好不挂心,原以为你回房休息了,现在在这里做什么?”

  今晚叫她出来是自己的主意,宇文泓岂能叫静瑶独自面对太后责难?忙主动解释道:“哦,是朕听说此处昙花开了,想到阿淳是爱花之人,便带她来看看,母后莫要怪罪。”

  有他拦在前面,太后大约不会再给静瑶找什么不自在了,哪知却见太后转了话题,同宇文泓道,“哀家也是听人提起,说此处有难得一见的昙花,这不,连饭也顾不得吃了,想着赶紧来开开眼。难得她们也体谅,都陪着哀家前来,却没想到……陛下早先一步到了。”

  话里话外有怪罪两人不懂事的意思,李妙淳爱花,太后也爱花,可皇帝心中记挂着自己的女人,却忘了母亲……

  静瑶一顿,暗中猜测,莫非这又是谁在故意找自己的不痛快?

  她默默抬眼,向太后身后看去,找到了段菁菁,就见段菁菁挪眼看了看淑妃的位置,意在告知她,来这里赏花,是淑妃提议的。

  静瑶心下了然,快速思量一番,忙向太后道:“启禀太后,方才陛下见这昙花开得不错,还同臣妾交代,要叫从园子里调几个花匠进宫,专为您养花呢,只是担忧这香味浓烈,不知您会不会不喜,既然太后也爱这昙花,那不如今晚就叫花匠将花儿一起送进宫中可好?”

  她三言两语,就把两人的幽会描绘成皇帝对太后的一片孝心,太后就算再怎么不乐意,岂会硬给皇帝找不自在?只是摇手道:“这昙花不过一两个时辰的花期,等送进宫去早该败了,又有什么可看的?罢了,就不必费这等周章了,在这里赏赏就好。”

  静瑶便接话道:“那就叫花匠们提前准备,明年花期来临之前,一定送进福宁宫。”

  太后嗯了一声,算是接受了,总算没再计较她称病早退的事。只是既然是来赏花的,便领着众人去那花架前瞧昙花去了。

  皇帝见静瑶三言两语就将事态和缓,心间不由得舒畅,趁众人去看花的功夫,低声跟她说,“等会儿朕叫人把你接去颂春园,今天难得都在此,你们姐弟见上一面可好?”

  难为他想的周到。

  眼看着李尚林从此便要入仕途,而她深居后宫,李家母亲或许还有进宫的机会,但姐弟俩再见可就难了,今日在这园子里见上一面,倒是省去不少麻烦。

  其实她也确实有话想对李尚林说,便应了下来,又低声同他谢恩,“臣妾谢陛下。”

  宇文泓嗯了一声,悄悄与她商议好,转眼看了看太后,便扬起声来道:“朕还要去颂春园交代几句,就先不陪母后了。”

  太后点头道:“陛下忙去吧。”

  他便迈步离开,余下身后众人齐声恭送的声音。

  作者有话要说:  皇桑:媳妇儿人比花娇,媳妇儿天下第一美,爱媳妇儿一万年……情话技能GET

第七十二章

  昙花美则美矣, 花期却实在是短, 没过多久, 就在众人眼皮底下凋谢了。

  众人纷纷感慨了几句,太后饱了眼福,原回了环翠阁,赵娉婷与淑妃自然跟上。

  段三公主知道静瑶有事, 便自己寻乐子去了,静瑶则因与皇帝早已说好,等人来接后, 就去了颂春园。

  皇帝亲自发过话, 自然有人替她安排好了,静瑶到后, 直接来到园中一处清净的花厅,便有人去宴间传新科状元, 没过多久,就见李尚林来了。

  李尚林依规向她行礼, 姐弟俩简单问候过后, 静瑶命闲杂人等去到远处,便开口道:“眼看着发榜也有几天了, 竟一直没有来得及向你道贺。”

  李尚林忙垂头,“娘娘言重了, 您前两日送到家中的银两,我与母亲都已收到,其实娘娘大可不必如此, 我们也有准备的。”

  静瑶笑笑,“即是自家人,就不必如此见外的,我在宫里什么忙都帮不到,唯有在此小事上尽尽心罢了……”

  说着她语声停了停,转而道:“先前那场风波,没叫你受影响吧?”

  李尚林微怔,见姐姐目光真切,不由得心间温热,答说,“姐姐放心,都已经过去了,我没叫你同母亲失望。”

  他唤静瑶姐姐,不再用娘娘,使得距离又近了一些,静瑶心中一暖,点头答道:“你是好样的,大事面前能保持心境平稳,不叫外界影响,这实在不容易……不过姐姐也想提醒你几句,这朝中现如今看似平和,其实党羽之争向来都有,你眼看就要入仕,虽然初时官位不见得有多高,但料想必定会有人来拉拢你,希望你到时一定小心谨慎,莫要轻易跌入他人的圈套。”

  李尚林心间一顿,此时才觉得,分别的这几年间,姐姐的确变了许多,或许因为入宫后经历了一些事,从前安静柔顺的姐姐,现如今已经很有主意与主见了。

  然虽然在科举路上熬出了头,但于仕途来说,他仍是青涩的,他不像别的世家子,有着深厚的家族脉络,他现如今能称得上依靠的,也就只有姐姐了。

  现如今双方都已长大,既然彼此要在这朝中相依为命,那不如趁眼下的好机会,好好沟通一番,李尚林便直言问道:“姐姐说的是。只是我才到京城,有许多事一时还不能完全理清,姐姐如果知道,可否告知一二?以免我若是走了弯路,连累了你。”

  看来他已经听懂了,静瑶便继续道:“前阵子惠王之事,不知你有没有听说,他表面无心政事,实则狼子野心,明知北辽是劲敌,仍欲与其联姻,可谓藐视家国。还有前阵子的谣言风波,我相信他就是幕后推手,所以你第一个要避着的人便是他。”

  关于宇文铭与萧毓芸欲联姻之事,天下已是人尽皆知,寻常市井百姓或许参不透其中利害,但身为胸怀抱负的仕子,不可能不知,所以对于静瑶所说,李尚林亦是非常赞同,点头道:“姐姐放心,我一定注意。”

  静瑶笑笑,说,“那就好,”又继续道:“还有,便是卫国公府一系。”

  这倒叫李尚林很是意外,“卫国公?”

  他有些不懂,卫国公是皇帝近臣,一直以来,并未曾听说他们有什么劣行。

  静瑶也知道他会意外,耐着性子同他解释道:“前阵子永宁侯三子被法办,乃是陛下亲自督办,起因是陛下微服出宫时,亲眼目睹了那人的恶行,此事虽暂时未牵连永宁侯本人,但他教子无法,已经在陛下心中埋下祸根,下次一旦再有什么事,陛下必定不会心慈手软。而永宁侯府与卫国公府,可是交往甚密的姻亲。”

  她顿了顿,同李尚林坦诚道,“还有一事……乃是关乎我自己,现如今的淑妃正是卫国公府所出,她表面谦和温婉,实际心机颇重,我到陛下身边后,已经几次吃过她的亏,只可惜一时抓不住证据,现如今只能小心避让,她不是良善之辈,既然已经对我出手,料想往后也不会轻易罢休。”

  她看向面前的年轻人,道:“前朝后宫紧密相连,现如今你已经入仕,她既能在宫中如此害我,想必她娘家人在宫外未必会放过你,尤其眼下我有身孕,于她来说,着实算一个威胁。所以,我要在宫中小心她,而你在宫外,亦要小心卫国公府的人。”

  听了她的这番话,李尚林才知道,原来姐姐在后宫也是惊险,一时心中气愤又担忧,道:“姐姐的话我都记下了,没料到淑妃竟是这种人……”说着,李尚林便又把方才宴间所见告诉了她,“今日安王也在,不知怎么,他对我言语间颇为和善。”

  安王便是从前的安康郡王,因为督办救灾事宜有功,从京西南路回来后,他已经被晋封亲王,封号沿用了从前的“安”字,是为安王。

  静瑶心中了然,为他解惑说,“二月里安王妃生产时,我奉皇命前去料理,有幸安王府结了缘,安王爷大约还记着呢,所以对你另眼相看了些,不必担心,多一桩人脉是好事。”

  原来如此,李尚林便放了心。只是想起姐姐方才的话,还有免不了挂心,他又抬眼看向静瑶,情真意切道:“只可惜现如今我帮不上姐姐的忙,唯有请姐姐一定小心,保护好自己与小皇子。”

  静瑶心中一暖,不禁微笑道:“我会的,你也是。十年寒窗,能有今日之成绩实在不易,往后也要多加小心,还有,我在宫中虽然看似风光,却始终不得自由,照顾母亲的重担,还是落在你身上了。”

  李尚林闻言立刻一脸郑重,“姐姐放心,我一定将母亲照顾好。”

  静瑶点头笑笑,心中甚是欣慰。

  既然已经成了李妙淳,这就是她的亲人,虽然并非一起长大,但好在看得出来,李尚林是个懂事,聪慧又孝顺的人,比那些游手好闲的富家子不知强出多少,今后在朝中与他相依为命,倒是可以放心。

  说完严肃的话题,静瑶转而问起李家母亲的状况,得知她很好,便也放下心来,气氛轻松了些,她这才注意到,李尚林的身上竟然隐约散着一股酒香。

  她不由得惊奇,问道:“方才喝了不少酒吗?”

  她倒没想到,李尚林看着年轻,酒量竟然如此好,方才与她谈话时,头脑清醒,面色如常,丝毫看不出饮过酒的模样啊。

  李尚林听见姐姐这样问,不由得一怔,“今日陛下在场,宴间并未有人劝酒,我酒量不佳,也只是跟着众人举了下杯而已……”说着说着,他忽然反应过来,忙哭笑不得的解释,“姐姐可是闻到酒味了?那并非是我饮酒,其实是方才宴前有人送了我一壶酒。”

  这倒叫静瑶有些意外,问道:“哦?可是在宴间遇见熟人了?”

  李尚林摇摇头,“不算是,仅有两面之缘而已……”抬眼见姐姐目光充满好奇,只好大概讲述了一下,“前些日子会考结束,我带母亲去看新宅,中午去盛和居用饭,点菜的时候,不想发生了一件小事,有位客人看中了我点的糖醋鱼,非要叫我让给她。”

  听到这里,静瑶不由得眼睛一亮,“那你让了?”

  李尚林回想起来,心间还是觉得好笑,脸上甚至自己毫无察觉的泛起笑意,道,“她说她最爱吃鱼,为了那道糖醋鱼千里迢迢的赶来京城,还说若是吃不到,恐会睡不着觉……加之母亲也在旁边发了话,我便让了。”

  静瑶听后不禁也觉得好笑,点头说,“竟然有人为了吃鱼如此执着!既这样,倘若不叫人家一饱口福,实在是罪过了。”话说到这里,她不禁更是奇怪,“莫非这人近日也来赴宴了?还中了功名?”

  李尚林解释道,“她今日的确就在清晖园,却并非今年的进士,而是……而是大理国的公主。”

  只见静瑶一愣,惊讶道:“竟是三公主?”

  李尚林无奈笑笑,“我也是今日才知,原来那位客人是女子,今日她来颂春园外找我,才告知我她的身份。”

  只是说到这里,李尚林不禁有些奇怪,“不知她又如何知道那日的人是我……”

  静瑶短暂惊讶过后,细想了一下,觉得这的确是段菁菁的风格,不禁掩唇直笑,又问道:“所以她今日特送了你一壶酒,是为了赔礼?”

  李尚林点点头,“正是。”他顿了顿,又问道:“姐姐与这位公主熟悉吗?”

  试着想象了一下段菁菁当时的模样,静瑶还是忍不住唇畔笑意,点头说,“段三公主自从来了大梁,时常去我宫中玩,因此我们还算熟悉。”

  李尚林哦了一声,心间似乎还有些好奇,知道再打听下去有些不妥,便没再多问。只是想了一下后又道:“我一向不怎么饮酒,听闻那酒乃是大理国王子所酿,留在手中,岂不浪费?不如将它送给姐姐如何?”

  静瑶摇头说不妥,“三公主今日带了酒来此,便是特意要送给你的,念在她的一番心意,你怎么好送人?还是好生留着吧。”

  李尚林闻言想想,也觉得有道理,只好道是。打消了要将那坛雕梅送人的念头,其实心底里悄悄的想法,也是想好好存着的。

  姐弟俩难得今夜得以说了不少话,但毕竟是恩荣宴,作为主角之一的李尚林缺席太久也不好,很快,便有人进来提醒,“李大人,该出去同陛下谢恩了。”

  李尚林闻言忙同静瑶道别,重新返回了宴席上。

  眼看着恩荣宴已经到了尾声,就意味着她们也该回宫了,静瑶便打算回到方才的地方去,哪知还没动身,又见有人来递信儿,同她说,“贵仪娘娘,陛下有旨,特允您一同乘坐御辇回宫,请您在此稍后。”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34页  当前第6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6/13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皇后总想抛弃朕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