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七王妃_分节阅读_第77节
小说作者:漫步长安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455 KB   上传时间:2018-04-02 17:12:24

  明明是个少年,一身灰色的衲衣, 盘坐着的背影哀伤而无助,像极无家可归的燕雀。

  她不由得双脚迈进去, 明觉听到脚步声, 回过头来。

  “小师父, 我特意来与你辞行。”

  “原来是方管事。”明觉念一声阿弥陀佛,许是年纪尚小, 脸上的悲痛并未完全藏住。

  “小师父可是遇到什么难事?”

  明觉先是低头, 复抬起深吸一口气, “让方管事见笑了, 出家人四大皆空,小僧辜负佛祖的教诲。实在是家事复杂,惊闻长兄与三弟去世,心里难过。小僧出家为僧的初衷,一则是避开家事纠纷,二来是不想碍长兄的眼。本以为家中一切都应该是长兄继承,谁曾想他竟…阿弥陀佛。”

  “小师父节哀。”别人的家事,芳年不了解,不知从何宽慰起。

  “方管事刚才说来和小僧辞行,可是家里有事?”

  “嗯,这几日,多亏了小师父。以后若是有缘,我们自会再见。”

  明觉了然,方管事本就不是寻常之人,哪里会一直留在寺中帮忙。他双手合十,再念一声阿弥陀佛。

  直到她的身影消失在通往慧法大师院子的那条路,他才收回目光。抬头望着天,神情悲怆。

  芳年径直回了木屋,木屋中暖和如春。白色衣袍的男从坐在露台处,桌前一杯清茶,风吹布幔,飘飘欲飞。他冷漠如初见,恍若神仙。

  “王爷,我回来了。”

  他转过头,朝她招手。

  “王爷,寺中的事情我决定不再做。本就是多事之秋,许是我想得简单,以为不会有人注意到我

  一个妇人。哪成想被唐国公府的老太君盯上,差点扯上王爷。我心中不安,索性寺里一切如常,还不如安心留在这里的好。”

  “她?你莫要理会,既然不想再做,就别做了。”

  他语气淡淡,丝毫不以为意。唐国公府的婆媳俩,以前就不敢在他面前摆谱,量她们也不敢动自己的人。

  “大皇子殁了,与他一起的,还有三皇子。”

  “什么?”

  这么快!芳年皱着眉头,前世里,她记得是流民举事后,大皇子才被国师定罪赐死。

  “可是什么原由?”

  元翼冷笑,什么原由,全是莫须有。皇后训斥大皇子不敬嫡母后,大皇子一气之下服毒自尽,恰巧三皇子也在,两兄弟一起赴死。

  芳年听到他冷冷地说完,马上反应过来,这是欲盖弥彰。大皇子不可能那么蠢,被皇后说几句就寻死,再说还有三皇子,三皇子不可能无缘无故地与大皇子一起服毒。一定是皇后毒杀他们,编出来的理由。

  可恨的是,这样一个漏洞百出的借口,居然没有人提出异议。别说是朝中众臣,就是陛下自己,难道连半点怀疑都没有吗?

  一连死了几个儿子,那个皇帝还要当缩头乌龟,真不愧是国师选中的人。这样贪生怕死,着实是一个傀儡的好人选。她记起前世,那时候晟帝的儿子都快死光了,都不见他出来说两句。想来是一早就决定装聋作哑,醉生梦死,放不下自己的帝王之位。

  方才…她记得明觉小师父说家里长兄与三弟去世,莫非…?

  芳年上辈子当然不知道二皇子出家为僧的事情,但一想到明觉小师父的长相举止,分明是世家大户出来的公子,难道他就是二皇子?

  “王爷,我在寺中帮忙时,与一位明觉小师父共事。我见他举止有度,不像是穷苦人家出身的孩子…”

  他抬眸看她一眼,前朝,当朝,都有皇子以此法子逃出生天,皆是因一人作祟。那人掌控前朝多年,一手建立元朝,居国父之位,屹立不倒。

  身为元氏子孙,若不是国师,他们何来尊贵的身份。但纵使身份是国师亲自给予,亦不能消除他们心里的怨恨。

  如此皇族子孙,不当也罢。

  他站起身来,透过飘飞的布幔,望着远山。

  她从他的表情中猜出,自己想的不错,明觉就是二皇子。她立在他的身后,与他一同望着外边。

  灰蒙蒙的天,看不到一丝阳光。枯败的树木,静立的高山,荒凉得令人心惊,却又透着无可奈何的苦闷。

  城外如此,城内亦如是。

  此时的祥云宫,连哭声都听不见。死一般的压抑,无半人声,整个殿内都是行走如游魂般的宫人。

  内殿中,德妃躺在榻上,睁着空洞的双眼。她千叮万嘱,让皇儿小心行事,万不想还是遭了皇后的毒手。可怜她一连丧两子,连眼泪都流不出来了。

  陛下还是躲在自己的寝宫,连面都没有露。不见他为死去的皇子们哭一声,也不见他责怪皇后半句。仿佛死了两位皇子于他而言,不过是死了两条猫狗。

  她无神的眼睛动一下,自己还在期盼什么?盼陛下会为皇儿们主持公道,或是有人替她申冤?都没用的,皇儿们死了,只能是白死。

  外面有人在走动,她没有唤宫女进来,自己撑着身子坐起,眼睛一直看着内室的珠帘,不知在等什么。

  东侧宫门处,一位宫女扭着腰从宫外进来。她的手里提着一篮子东西,分给守门的侍卫。

  侍卫们见着手中的金元宝,不动声色地收好,没有盘问追究。

  她一路与小太监们抛眉送眼的,还与一位小太监贴着身子缠绵低语。那小太监一手搂着她,快速换过她袖子里的一封书信,若无其事地和她打情骂俏。

  待差不多了,她才理一理衣裙,摆着腰朝祥云宫走去。

  一进宫门,脸色立马哀下来,去见自己的主子。

  德妃木然无神的眼一直盯着珠帘,听到外面门声响动,眼睛里涌现一丝光亮。再见有人掀开珠帘,她不由得坐直身子,期望地看着来人。

  “娘娘,奴婢不负所托,把信送到常老爷的手中。老爷亲自回了信,请娘娘过目。”

  她从袖子中拿出信,呈给淑妃。

  德妃抖着手,迫不及待地拆开信,急切地看着。

  她的脸色先是震惊,后是惊恐,然后变得煞白,最后看完信时,眼里不再是无望的,而是透着一股决绝。

  信被她卷起,她赤足下榻,取下琉璃灯罩,点燃手中的信,丢进炭炉中,看着它一点点地化成灰烬。

  那宫女知道原信的内容,常府众人对她避之不及。提到娘娘,常老爷高声喊着自己没有这个女儿,还当场写下断亲书。

  娘娘才失两子,接着被娘家所弃,怕会想不开。

  “娘娘…您千万不能想不开,虽然大皇子六皇子不在,但他们都看着娘娘呢!”

  “是啊,本宫的皇儿们,都在看着呢!”

  德妃呢喃着,回到榻上,坐着不动,睁着眼一直到天明。

  那宫女同样一夜未合眼,紧紧地盯着她,就怕她一时想不开寻短见。眼见着到了卯时,德妃突然命她梳妆。宫女心里狐疑着,上前替自己主子妆扮。

  居于祥云宫中的陈嫔冷嫔,都是失子之人,早先的悲痛,现在都被恐惧所替代。照皇后这狠辣的手段,怕是宫里的皇子们会一个接一个的送命。

  她们装死一般地缩在自己的屋子里,猛然间看到满头珠翠,身着华丽衣裙的德妃,都有些回不了神。

  大皇子才死,德妃莫不是魔障了,怎么会打扮得如此隆重?

  德妃亦同样看到她们,眼里闪过同情之色,一句话未说,昂着头,离开祥云宫。

  陈嫔冷嫔对视一眼,俱都在彼此眼中看到疑问,不知不觉地跟上去。两人分开两路,去通知各宫的妃嫔。

  很快,来了不少人,她们跟在后面。德妃对于身后跟着的人不予理会,一路行到前殿。

  游公公拦住她,说是陛下与百官正在朝议。德妃冷笑,什么朝议,不就是众臣进谏请示,左右辅国决定,知会陛下一声。从头到尾,陛下就是个陪衬。

  她眼冒杀气,一把推开游公公,闯进朝殿。

  众臣及晟帝见到她,俱都是一惊。

  “你怎么会在这里?”两眼昏黄的晟帝瞧见是她,惊问道。

  “陛下没想到臣妾还会出现吧?臣妾不过是因为大皇子无辜丧命,心里悲痛,想着陛下您痛失几子,应该比臣妾更加难过。”她说着,两行泪水流下来,滴在地上。

  晟帝一阵心虚,捂着嘴咳了一声,“朕自然伤心。”

  “陛下伤心在哪?臣妾怎么看不出来?难道陛下糊涂到连皇后的用意都看不清吗?她明明就想弄死宫里所有的皇子,替她将来的皇儿让路。陛下,您有二十一位皇子,已经死了四位,还有十七位。臣妾想着,没过多久,他们都会去地底下与他们的皇兄弟们团聚,您说是不是啊,陛下?”

  “德妃伤心过度,你们还不快把她扶下去!”左辅国出声,示意宫人拉德妃走。

  德妃突然从袖中抽出一把匕首,横在手中,“你们不用来拉,话说完,本宫自会走。”

  她恨恨地看着龙椅上的晟帝,突然厉声道:“古往今来,臣妾从未见过如陛下一般的帝王。不仅胆小如鼠,还认贼做父。陛下以为,国师会放过您吗?您想错了,待皇后诞下龙子之日,就是您的死期!他一个阉人,从前朝就横行宫内,陛下可还记得前朝的木公公,他就是国师!”

  百官震惊,陛下一时惊得也没能回神,更别说跟过来被拦在殿外的妃嫔们。德妃的声音很大,她们听得清清楚楚。

  “你们想不到吧,一个阉人,陛下竟还认为国父。他原是前朝的奴才,不仅屠尽自家主子,还妄想掌握天下。陛下!您以为他是为您选什么福星,臣妾告诉您。他为何长生不死,是因为他一直吸食少女的鲜血,才容颜永驻,祸害百年!”

  “你…你…你闭嘴!”晟帝回过神来,心里慌乱一片。他似乎看到国师红艳艳的靴子,正一步一步地朝这里走来。

  要真是那样,他也活不了。

  他不要死,他是天子,他的荣华富贵还没有享够。

  “哈哈,瞧陛下懦夫的样子,连女人都不如,怪不得国师会选您当皇帝…哈哈…”

  百官无一人动作,他们是立刻就信了德妃的话,彼此都在心里思量着,震惧交加。要是德妃说的是真的,那他们又是什么?

  一群替阉人卖命的走狗?

  左右辅国对视一眼,左辅国道:“德妃娘娘,您疯了,微臣送您回去吧。”

  “不用了,本宫有没有疯,你们心知肚明。国师以为改头换面,就没有猜出他原来的身份。孰不知天理昭昭,他作恶多端,终会遗臭万年!你们愿意再当一个阉人的走狗,本宫不怪你们,恕本宫不奉陪了。”

  她手中的匕首还未举起,就觉得一阵阴风扫过。

  面前,黑袍红靴的男人立着,五指伸开,如鹰爪般朝她头上抓去。她惊惧的尖叫还未来得及发出,头就被割下来。

  那头颅骨碌碌地滚着,终于停下来,面目朝上,两眼瞪得大大的,死不瞑目。

第80章 血花

  黑袍的男人立着, 他的左手还呈抓取状, 像鹰勾一样。右手则垂着,手中握着一把淌血的利刃。那利刃短且细长, 锋利无比。

  血滴在他的红靴上, 同样的艳红。

  德妃的尸体慢慢倒下, 断颈处血喷涌出来,令人毛骨悚然。他蹲下身子, 就着德妃身上的锦裙慢条斯理地擦拭着刀身上的血迹。那把刀薄如叶片, 头尖身细, 若是懂行人必会一眼瞧出,此刃是骟器, 专用来骟马。不仅常出现在军中骟匠身上,还多见于阉人所, 阉割进宫的男人,即是太监。

  他擦得极为认真,像对待情人一般,仿佛根本就看不到德妃无头的恐怖身体。待擦拭干净,插到刀鞘中。那刀鞘浑身乌黑, 隐泛红光, 一看就是玄铁锻造。上面镶着数十颗宝石,华美精致。

  殿内鸦雀无声, 众人惊惧交加, 连喘气都不敢大声。外面妃嫔们惊疑不定, 她们刚才感到一阵阴风吹过, 似乎有人进了殿中。可是殿中半天没有声响,她们吓得不敢动弹。

  突然一位妃子大着胆子,伸长脖子朝殿内张望,殿内两边是百官,正中间的地上横着一个人。

  她先是认出德妃的衣裙,待看清德妃竟是无头的,不远处是割下的头颅。她失声尖叫,疯了般地快速跑远。众妃才回过神来,心知必是有异,也不敢再看,忙四散逃离。

  里面的百官俱低着头,他们的中间,德妃那颗头颅所滚之处,洒满鲜血,触目惊心。

  龙椅上的晟帝,恨不得自己现在就晕过去。他尽力把自己的身子缩着,抖得像秋风中的落叶,期盼着国师不会注意到自己。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9页  当前第7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7/11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七王妃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