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小村妞的宠后路_分节阅读_第17节
小说作者:慕安歌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236 KB   上传时间:2018-04-24 20:31:53

  这样想的同时,聂恒宗心中也有疑惑,他的小月儿,到底是如何知道这些事的?还有她曾经同自己讨论的那些事,她的那些想法,到底是如何来的?

  聂恒宗有此疑惑,并非没有道理的胡乱猜疑,而是想起了前生。

  他想起前生唐明月故去,他登基之后,穷尽力气终于寻得名道玄机子,希望他能帮自己重遇唐明月,了结自己的执念。

  玄机子名声在外,却一直未能帮他实现愿望,久而久之,聂恒宗也只以为他不过是徒有虚名罢了。没想到自己死后,竟有这样的际遇,那时他才想起玄机子一直对他说:“陛下,时机未到,且再等等。”

  既然自己有这样的际遇,那他的月儿呢,可是也有什么不同的际遇?

  “月儿从哪里知道这些?”聂恒宗问道。

  唐明月正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中,听得聂恒宗如此问,一时不知如何回答,于是她反问了一句,“宗哥哥,这很重要吗?”

  重不重要?聂恒宗看着唐明月睁着一双大眼睛一脸认真,可是明显一副不愿意回答,故意转移视线的模样,他觉得这问题当真实在太不重要了。

  “月儿觉得不重要,那便不重要。”聂恒宗笑笑,有些责怪自己追根究底,唐明月闻言笑得开心,心里想着她的宗哥哥,可真的是很好说话呢!

  储存地瓜的地方离厨房很近,木火烤地瓜的焦香味扑鼻而来,唐明月不再继续两人之间的话题,带着聂恒宗去了厨房吃烤地瓜。

  唐明玉早早就等在厨房了,此时她身边的丫鬟已经帮她扒开了一个地瓜,烤得黄灿灿的内瓤,透着一股暖透人心的香甜,小姑娘胡乱吹着风,想让地瓜快点凉起来。见到唐明月进门,兴冲冲的喊道:“姐,这地瓜比土豆闻着香。”

  看到唐明月后面跟着的聂恒宗,唐明玉也很有礼貌的打招呼。

  唐明玉跟她姐不同,她明明不知道聂恒宗的身份,可是每次见面却很恭谨。唐明月明明知道聂恒宗的身份,两个人的相处却还是很随便。

  对此聂恒宗很是开心。他看着未来小姨子胖乎乎的脸蛋,露出了特别和善的笑容,“哥哥给你带了好看的珠花儿,留着以后戴。”

  妍儿恰好也陪唐明玉等在厨房,见到聂恒宗虽不知身份,可还是从小凳子上站起来,落落大方的行了个福礼。唐明月赶紧拉过妍儿介绍,“宗哥哥,这是妍儿,我的干妹妹。”

  “妍儿,叫宗哥哥就行了。”唐明月又冲妍儿说了一句。妍儿闻言冲聂恒宗笑了笑,那句“宗哥哥”却没有叫出口。

  聂恒宗却是有意无意的多留意了妍儿两眼,这才对唐明月说道:“倒是不知月儿何时得了个干妹妹。”

  唐明月不想说妍儿那些伤心往事,免得妍儿又要将那些过往想一遍,徒增伤感,便想找个别的时机再跟聂恒宗解释。于是她拿了个不太热的烤地瓜递到聂恒宗手里,“宗哥哥你尝尝。”

  一旁唐明玉已经开始吃了,唐明月也不怕聂恒宗不敢吃,或者吃了会有什么事。

  “好。”聂恒宗的注意力早就回到了唐明月身上,他接过烤地瓜,学着唐明玉的样子,亲手将地瓜给扒开尝了一口,焦香中带着甜味,软糯可口,的确是小姑娘会喜欢的口味。

  聂恒宗原本并没有对这烤地瓜抱有什么希望,可是尝到口中又改变了想法。这地瓜他都觉得味道尚可,对于百姓们来说,应该是不错的食物了。再一想到地瓜的产量,聂恒宗许久不起波澜的心,不禁也热血沸腾起来。

  唐明月一直在小心观察着聂恒宗的表情,见他一下下细细品味,并没有露出什么不好看的表情,满怀期待的问道:“怎么样,好不好吃?”

  “味道不错。”聂恒宗掰了一块儿他没碰过的地方喂到唐明月嘴里,“月儿也尝尝。”

  厨房里满满都是烤地瓜的香甜味,唐明月接过聂恒宗递给她的地瓜细细品味,觉得自己周身都是甜的,心里也不知为何冒出了一股十分满足的感觉。

  妍儿垂头斯斯文文的吃着烤地瓜,唐明玉则是头不抬眼不睁吃得香甜,一时间谁也没有注意到两人之间的互动。

  除了唐明玉谁也没有多吃,毕竟还要吃晚饭。唐明月跟聂恒宗分吃了一个烤地瓜,便将新烤好的地瓜装好,准备拿给爹娘跟两个弟弟尝尝。一行人便呼啦啦去了饭厅。

  饭毕,聂恒宗跟唐清一起去了书房,又说了许久才离开。

  聂恒宗如今十六岁,已经开始入朝观政。他此次自然不是单为了看唐明月而来,其实他是身负皇命,随他父皇安排的钦差来全州查案的。

  永平帝接到奏折,折子里列举了全州知府常宏志与云州知府周立本以贪墨为首的数项罪状。贪墨是大案,还一参就是两个知府,永平帝大怒,亲派了钦差过来查案,而聂恒宗作为皇子,此次随同而来,一是学习,二是监督。

  毕竟只有十六岁,永平帝不能将此大案独自交到他的头上。

  其实常宏志跟周立本那点事儿,都在聂恒宗的脑子里。他使人参了他们,又争取了随行的差使,为的就是亲自拔掉韩来明手下这两个爪牙,也是为了在广宁吃了两年亏的未来岳丈出口气。

  还有他的小月儿,平时没少被那些太太姑娘们明朝暗讽,这些事儿他都知道,如今他人到了广宁县,自然要替他的小月儿好好料理一下这些事。

  让她们知道知道,谁是能得罪的,谁又是不能得罪的。

  聂恒宗在广宁县停留了几日,于是接下来,整个广宁变得十分热闹。

  今日张家的太太众目睽睽之下丢了丑,明日李家的姑娘被退了亲,后日赵家的媳妇说人坏话被当场抓包……

  如此种种不胜枚举,总之曾对吴氏母女不敬的女眷都倒了霉,虽是无伤大雅,却也让人恼怒。而与之相比,男人们的错就大了。

  等到各家当家之人一个个犯了事,众人才知道,女眷们的那些事不过是小打小闹罢了。

  自然,同两州知府贪墨案比起来,这些事并不值得一提。

  十月初,常宏志与周立本因贪墨案证据确凿被压解回京,自此周家在广宁县算是彻底没落下来,而整个广宁县的风向也变了。

  往常周家总与唐清作对,导致整个县里数得上名号的人家也分成了两派。

  如今周家因为周立本的原因倒下去,连带周家一系也被打压。唐清这个父母官颇有些一家独大的意思。

  不过很快,唐清也离开了广宁县。

  常宏志被定了罪,朝廷本该另选知府,可是却出乎意料的,破例将唐清直接提为全州知府,不日便要走马上任。

  消息一出,众人哗然,可仔细一想,也没什么不对。

  三年前唐清上任之前,广宁县的百姓吃不饱穿不暖,打架斗殴之事时有发生,乡下村民也是动不动就锄头铁锹相向,打砸抢掠之事从没断过。十年里八年要闹水患,剩下两年也是收不足粮食。

  再看看如今,连着两年获得丰收,百姓手里的粮食不再捉襟见肘,脸上终于有了笑容,见人也肯和和气气说句话。虽说还没达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地步,可是各类案件也是急剧下降。吴氏又在城中建了安居堂,好事做了一箩筐。

  可以说,唐清到任三年,政绩斐然,让整个广宁县都变了模样。

  然而唐清最值得让人称道的,便是其治理水患的能力,这也是永平帝同意他直接升任为知府的根本原因。如此父母官做了知府,想来会让更多百姓受益。

  不管外人如何说道,反正唐家人再一次准备搬家了。

  唐清能直接一跃成为全州知府,这中间肯定是离不开聂恒宗使劲儿的,不过他自己的确做得出色,出色到让永平帝也不得不多多注意这位永平二十二年的探花郎。

  聂恒宗是跟着常宏志与周立本的囚车一起回京的,回京之前他特意跑到广宁县来看唐明月,看着她温声嘱咐,“好好待在这里,保重身体,等着我来接你回京。”

  这话说得唐明月实在有些懵,可她选择了不多问,只是乖乖点头,“我信宗哥哥”。

  唐明月知道,聂恒宗是皇子,他要做的事定然是有所筹谋的,而她不多问,就是对他最好的支持,总归她的宗哥哥,是一定不会害她的。

  两人的重逢并不长,跟他们分别的日子比起来更是不值一提。聂恒宗心中郁郁,唐明月跟他的感觉虽然不尽相同,可是心中也十分不舍。聂恒宗上马,回头深深看了唐明月一眼,终于还是一踢马肚,头也不回的离开了。

  身后的唐明月眼中含泪,终于还是没有掉下来。她想,分别一定是为了更好的重逢,所以她一定要更加努力才好。

  还不到十二岁的她并不知道,那种不舍到底是因为什么。

第30章

  全州府的情况远远要比广宁县更为复杂。

  一家人新到, 自然都要适应一番。等终于忙得差不多了, 吴氏才刚要喘口气, 又进了腊月要过新年了,于是忙忙碌碌一直到开春。

  三月里一个极普通的日子,家里忽然来了客人,乃是京城安国公府世子夫人姚氏。

  因为聂恒宗的隐瞒,吴氏并不知道当年从刘三手上将唐明月救下来的人就是安国公府大公子杨俊瑾, 所以她实在想不出自家与安国公府能有什么牵连, 对于姚氏的到来她十分不解,可还是笑盈盈十分客气的接待了姚氏。

  唐明月倒是知道杨俊瑾, 可她同样不知道姚氏为何要到她家来。直到姚氏道明来意, 唐明月才明白个大概。

  当日聂恒宗看到妍儿时曾十分好奇,事后唐明月便找机会跟她将妍儿的经历说了一遍, 聂恒宗当时并未多说什么,只是问唐明月那妍儿可有什么从小贴身戴着的物件,若是有,以后也方便寻找双亲。

  其实唐明月半路上救人的事聂恒宗知道个大概,只是他未曾想过,妍儿竟与自己的姨母长得那般相像。

  杨乐妍被拐走时只有三岁,她是随身戴着独属她的玉佩的,聂恒宗有这样一问, 并不是毫无缘由的。可谁知唐明月却摇摇头,“她被拐子拐走,难道人家还能留下什么值钱的物件儿给她, 自然都搜刮干净了。”

  聂恒宗有些失望,他对杨乐妍的情况知道的并不详细,只知道杨家这些年一直都希望能找到杨乐妍,而他除了知道那玉佩之外,并不知道什么能证明杨乐妍身份的东西。

  “不过妍儿的后腰上倒是有块胎记。”唐明月仔细想了想,给了聂恒宗一丝希望。

  左右杨家寻找女儿已经寻了六七年,聂恒宗倒也不急了,何况小姑娘如今在唐家过得十分不错,他便没有细究下去,而是回京之后寻机会将消息告诉了姚氏。

  安国公夫人自从娶了儿媳妇就不再理事,如今都是姚氏掌着公府中馈,按理妍儿身份还不明朗,她是如何都不能出京的,可她实在是等不下去,所以新年一过,将事情打理的差不多,姚氏便在儿子的陪同下来全州了。

  实在控制不住情绪,姚氏说到女儿被拐之后,还落了泪。吴氏也是做母亲的,感同身受,也跟着落泪,说起妍儿是如何坚强的小姑娘。

  其实吴氏已经细细打量过姚氏,发现妍儿长得实在很像这位世子夫人。唐明月趁着两人抹眼泪的功夫,就出门去找妍儿了。

  妍儿如今迷上了制香,姚氏到的时候,她恰好出门去买材料了。家里马车不在,唐明月索性不坐马车,直接领了香儿准备走着去。

  过了月洞门,经过前院唐清的书房时,唐明月有些意外的撞到了杨俊瑾,而杨俊瑾的目光,也在同一时间看了过来。

  已经十二岁的唐明月,开始有了少女的风姿。杨俊瑾不禁感慨,原来那个不大点的小姑娘,就快要长大了。

  说起来,两人一共也就见过两面,可是因为每次见面都很与众不同,所以还挺让人难忘的。

  唐明月大方走上前,对着杨俊瑾行了一个福礼,依旧喊他“杨公子”。

  杨俊瑾闻言摇摇头,“实在不听话,不是让你叫我俊哥哥吗?”

  “杨公子这名字,实在很占便宜呢!”唐明月笑着打趣了一句,却是依旧没有开口叫哥哥。

  也许是梦里见多了人人平等的场景,唐明月觉得,她似乎有些对权贵生不出敬畏之情了。

  杨俊瑾随姚氏到访唐家,自然要去拜访唐清,可是突然有下属寻唐清谈事情,杨俊瑾便随口说出门逛逛,正巧碰到了要出门的唐明月。

  “月儿这是要出去?”他不再继续之前的话题,看唐明月到前院来,想想这里的构造,想着她怕是要出门。

  唐明月这才后知后觉想起来,妍儿可能就是杨俊瑾的妹妹,她心里不由又开心几分,想着这大概就是因果循环。当日杨俊瑾救了她,如今她又救了他妹妹,这是不是就扯平了呢?

  心里高兴,面上就带了出来,唐明月露出了她的小梨涡,“我去找妍儿,她出去买东西了,我想叫她快些回来。”

  “左右我无事,陪你出去一趟。”杨俊瑾被唐明月的笑容感染,也扬了嘴角露出一丝痞笑。

  唐明月没有拒绝,两个人便一起出了门。

  杨俊瑾如今十八岁,个子很高,唐明月跟在他身边,实在是差的不少。

  仰头看看身边的人,唐明月想想若是在梦里,两个人这样出门,大抵会被不明就里的人叹一句“最萌身高差”,其实唐明月真的有些不理解,这个到底哪里萌?

  到全州之后,唐明月很少出门,所以也没办法给杨俊瑾介绍什么,可她到底是主人,太过冷场就不好了,于是她就跟杨俊瑾聊起了妍儿。

  杨俊瑾可不是会让气氛冷场的人,简单几句话就让唐明月笑起来。气氛十分好,跟在一旁的香儿却看敌人一样看了杨俊瑾好几眼,可是她什么也不敢说,只想让两个人赶快见到妍儿。

  两人不是出门闲逛,杨俊瑾更想早点见到妍儿,所以速度都不慢,没多久就到了妍儿长逛的铺子。

  小姑娘正站在柜台前选东西,听到唐明玉的声音回头看,正巧与杨俊瑾的目光对上,只那一瞬,杨俊瑾就觉得这定然就是他的妹妹无疑了。

  杨俊瑾曾见过他娘一张画像,正是十一二岁时的模样,与如今十一岁的妍儿简直一模一样,而且他的妹妹也是叫妍儿。

  一向放荡不羁的公子哥儿,此时若不是克制着自己,眼泪怕是就要夺眶而出了,他快步走到妍儿跟前站定,却到底没有说出话来。

  妍儿有些发懵,她不明所以的看了唐明月一眼。唐明月这时候也不知道该如何解释,便问妍儿是不是选好东西了,若是选好了便回家再说。

  事情明显不对,妍儿把已经选完的东西结账,便随唐明月出门了。几个人站在门口,唐明月叫杨俊瑾单独回去,她则陪妍儿坐上了马车。

  杨俊瑾知道唐明月有话对妍儿说,正好他也要消化消化这件事,便十分爽快的独自离开了。妍儿却是看着杨俊瑾的背影若有所思。

  回家的路上,唐明月大致将事情同妍儿说了一遍,妍儿全程都怔怔的,平日伶牙俐齿的人,竟一句话也说不出,只是眼里却一直泛着泪花儿。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4页  当前第1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7/4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小村妞的宠后路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