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小村妞的宠后路_分节阅读_第19节
小说作者:慕安歌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236 KB   上传时间:2018-04-24 20:31:53

  唐明月到全州府两年, 已经在唐清的支持下慢慢将这两种植物推广出去了。今年是第三年,也将是地瓜与土豆在整个全州境内大面积种植的第一年。

  此时的唐明月如何都没想到,这一个举动会给她的人生带来至关重要的改变。

  之所以说全州府地少, 概是因为其耕地少沙地多,而地瓜,恰恰是需要种植在沙地中的。唐清在经过两年的观察实践之后,终于决定在整个全州大面积开垦沙地种地瓜。

  种植所需要的地瓜栽子和土豆栽子,都是由唐明月个人免费提供的。农人们有了免费的栽子,又能将平时闲置不能用的沙土地利用起来种地瓜,把房前屋后,零星土地利用起来栽土豆,这无本的买卖不做白不做啊!

  这一年,老天再一次不合时宜的下起了大雨,而唐清筑堤修坝虽然挡住了洪水,却到底因为太多雨水对粮食产生了影响,致使产量极低,然而夏季里的大雨丝毫没有影响地瓜和土豆。

  沙土地渗透快,若是雨水少了还要想办法引水灌溉,至于土豆,只要临收获的时候没有大雨,就不会有大问题,何况直接影响粮食产量的大雨,是在土豆收获之后,才连绵不绝下起来的。

  大雨不只侵袭了全州,连带周边各州都没能逃脱,可是最后只有全州,因为地瓜跟土豆这两种神奇的农作物,表示不需要跟朝廷求助了。

  一向以申请救济粮著称的全州府,在大雨肆虐的这一年,竟然不用朝廷救济了,这简直让人侧目,到最后连永平帝都在安国公府有意的推波助澜下,早早知道了这件事。

  地瓜跟土豆的确不能作为主要粮食,可是灾年充饥绝对是上选,这等对百姓有利的东西,永平帝自然要详细了解才是。

  永平帝不怪唐清没有及早将此事上报,相反他认为唐清在仔细观察栽种之后才敢慢慢推及全州,是十分负责任的行为,自此唐清在永平帝心中的地位,又得到了更大的提升。而唐明月作为两种作物栽种的开山鼻祖,更让永平帝刮目相看,决定要好好奖赏这个姑娘。

  姚皇后早就得了妹妹的消息,知道唐家救了自己的外甥女,于是枕边风吹起来简直是不遗余力,永平帝一高兴,直接封了唐明月一个县主之位,封号嘉惠,食邑千户。

  按大昭例,郡王之女才能得封县主。可永平帝是个喜欢破例的人,这从他破例将杨乐姗封为郡主就能看出来了。

  实则按照唐明月的贡献,永平帝封的这个县主并不过分,而朝中众人对一个女子的爵位也并不是多在意,虽然这是一个实打实有食邑的县主。

  真正让朝臣感受到永平帝兴奋之情的,是他要将工部侍郎曹广调任,将空出来的职位给唐清。此事一出,先是以韩来明为首的内阁不干了。

  “圣上,唐知府当年升任知府已经是破例提升,如今短短三年,便要从五品知府升任三品工部侍郎,这实在不妥当。”说话的是吏部侍郎赵怀。

  一旁与安国公相交甚笃的大理寺卿程继松立马怼了上去,“听赵侍郎这意思,莫不是在说圣上任意妄为?唐知府功绩了得,又对防治水患颇有建树,依我看,圣上升任他为工部侍郎再妥当不过。”

  又有礼部尚书葛丛明在一旁说道:“唐知府如今刚满三十,年纪尚轻,若是为了防治水患,何不去工部做个五品郎中?”

  ……

  两派人争个不停,韩来明一系因这工部侍郎属三品大员,轻易不想让人占了名额,而安国公一系,就纯属是跟韩来明对着干,毕竟他们这也算是顺着帝意。

  就这样争了一个多月,最后韩来明的一个亲戚犯了事儿,他不得不与永平帝低头,这升官的圣旨跟封赏县主的圣旨才一同发了出去。

  唐家人接到圣旨时真的有些方,都没想到当今圣上竟然如此在意这件事,竟然给了这样高的奖赏。

  不说唐明月这个实打实的县主,单说唐清的官职。

  一个五品地方知府,一跃成为朝廷三品大员,真是想都不敢想。便是京城里一直推波助澜的安国公,都不是十分清楚圣意。

  要说唐清,能力不是没有,可是这种升迁速度,内阁不同意也不是没道理的,可是不管怎样,唐清还是得了这样的实惠。

  年后便要启程回京,时隔六年,一家人即将再次踏足京城,吴氏却突然想起来,家里的宅子怕是住不下现在这么多人了。

  唐清外放六年,府里添了不少人,何况还有留在玉河村一直不肯出来的唐老爹跟郭氏,都得备下院子,以便二老随时过来住。

  林林总总一堆杂事,吴氏都一一思虑妥当,总归是做了六年官夫人,到底与从前不一样了。

  吴氏写信,将买宅子的事交给留在京中的下人,她则开始准备新年送往各处的节礼。唐明月如今已学着理事,吴氏便叫她拟礼单出来。

  要过年了,唐明月有点无心打理琐事。南地平乱的消息偶有传来,让她最关心的,只有聂恒宗。可惜知道的消息实在太少,她也曾给聂恒宗去过信,却一直未曾接到回信。

  聂恒宗贵为皇子,唐明月不担心他会挨饿受冻,可是人在那里,想吃好睡好便不能了。

  唐明月记得聂恒宗的胃不好,所以十分担忧他会不会时常难受,吃不好饭的时候,胃会不会疼?

  自从聂恒宗在莲花湖边同唐明月说了那番话,她便比平日更为频繁的想起聂恒宗。

  做了衣裳打了首饰,会想让聂恒宗看看好不好看;绣了新的荷包,会不自觉想起曾经送给聂恒宗的那个青竹荷包;地瓜土豆丰收了,会想知道他是否觉得自己很厉害……

  特别是接到册封县主圣旨那一日,唐明月一个人去了莲花湖,站在湖边问自己:她如今是否有资格站在他身边?

  日子越久,唐明月越深刻的认识到:她对聂恒宗的感情,不只只是依恋与想念。

  一直以来,让她不敢承认,不愿向前的,是她自己可怕的自卑。

  她的宗哥哥太好,她怕自己配不上。

  如果此时聂恒宗再来问她同样的问题,她会毫不思索的答应他。

  可是,聂恒宗一直没有消息传来。

  过了正月十五,唐家启程赴京。一别六年,再回来,唐清再不是当初毫不起眼的七品芝麻小官,而唐明月,也成了京中许多贵女都比不起的嘉惠县主。

  唐家新买的宅院在靖宁街,四进大宅,有花有木,有山有水,一家子到的时候,院子已经全都收拾好了。

  唐明月不由又想起初次入京时的情景,自然也就想起了聂恒宗。回京路上她听闻朝廷军就快将乱军打败,大军归京之期指日可待。

  距离上次两人见面又快一年了,唐明月真希望聂恒宗能早些平安归来,让她将一颗心放下。

  唐家进京第三日,安国公世子夫人递了帖子,邀请吴氏带孩子到安国公府参加赏花宴。

  如今并不是百花盛开之际,姚氏之所以将自己花房里的上品搬出来办这个赏花宴,无非就是想帮吴氏早日结交些贵夫人。

  还没到赏花宴的日子,杨乐妍便先上门了,作为妹妹的保护神,杨俊瑾自然也跟着到了唐家。

  杨乐妍如今出行,自是公府姑娘的派头。只是杨俊瑾,唐明月觉得自己不管多久没有见过这个人,他永远都是那样一副懒洋洋的模样,好似不会把任何事放在心上一般。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这章虽然是过渡章,但我觉得信息量还是很大的。

  之前我把要栽种的地瓜块儿和土豆块儿称为种子是不对的,应该是地瓜栽子和土豆栽子。

  如果在针对女主金手指问题上我出现了什么逻辑错误,你们忽视就好啦,嘿嘿嘿~~~

第33章

  杨俊瑾如今二十有一, 却尚未娶亲。

  虽说向来有纨绔之名, 可他身份尊贵, 人长得也好,京城里想嫁他的姑娘着实不少。打从杨俊瑾十六岁起,其母姚氏便开始给他相看媳妇了。

  只是大抵命中注定他婚事不顺,先后定了两次亲最后都没成。第一次的曹家姑娘定亲后身染恶疾去了,第二次的刘家姑娘定亲后被杨俊瑾发现与情郎相会, 最后只能退亲了事。

  杨俊瑾面如冠玉, 一双桃花眼扫了出来迎接杨乐妍的唐明月一眼,就见少女身姿挺拔, 面庞娇俏, 体态玲珑,浑身上下都露出一种盈盈楚楚之姿, 全然看不出是个做大事的姑娘。若是不知道,他可如何都想不到这位之前在泥土里研究那什么地瓜土豆。

  “从前看不出,你竟这样能干。”杨俊瑾的口气里带了一丝打趣。

  唐明月一听就明白杨俊瑾的意思了,她抬头笑着回:“当年初见杨公子,我还以为是坏人呢!可见人不可貌相。”

  旁边杨乐妍也笑了,“哥,月姐姐说你看起来不像好人。”

  杨俊瑾如今是十足的妹控,连杨乐妍打趣他都舍不得顶回去一句, 闻言摸了摸妹妹的头,“哥是不是好人你还不知道?跟你月姐姐去玩吧,哥去见唐世叔。”

  唐明月带杨乐妍到正院去见吴氏, 吴氏老早就等在门边了。

  这次两个人虽说没有抱在一起哭,却也都落了泪,只是一想到日后便能常相见,又欢欢喜喜说起话来,唐明月在一旁陪着,突然觉得自己有点多余。

  杨乐妍留在唐府住下,直到赏花宴那日才跟着吴氏一起回安国公府。

  安国公府办赏花宴,只要帖子给到的人家,自然都来捧场。各家马车将安国公府所在的顺安街都占满了。吴氏到的早,再加上与公府的关系,早早就进了门。

  杨家大姑娘杨乐婉自小体弱,一直生活在江南养病,二姑娘杨乐姗头年底就已出嫁,如今只剩杨乐妍这一个未出阁的姑娘,招呼小姑娘的事,自然就落到了她头上,好在如今她应付这些事已十分熟练。

  各家夫人们留在花厅叙话,杨乐妍便将姑娘们招呼到了同样用来待客的明华楼。明华楼是座二层小楼,楼上楼下都很宽敞,姑娘们聊天做游戏都有空间,便是兴致来了想作画,明华楼的东西也是一应俱全。

  唐明玉原本跟着唐明月和杨乐妍一起,可是后来碰到了一个她在全州结识的姑娘,便凑在一处说话。

  如今唐家人在安国公府的地位极高,杨乐妍觉得唐明玉不跟她们在一处也吃不了亏,便嘱咐下人好生照料,她则拉着唐明月招呼客人,谁想唐明玉没多久就与人起了争执。

  说起来并不是争执,只是她聊完天带着丫鬟上楼时,碰到了下楼的韩芷柔,被为难了。

  唐明玉的性子一向很跳脱,往楼上走的时候还回头跟丫鬟说话,险些撞到正下楼的韩芷柔。韩芷柔的丫鬟见状忙出声斥责,这丫鬟声音不小,唐明玉也吓了一跳,险些跌下楼去,还是身后的丫鬟勉强给扶住了。

  唐明玉没有多想,想着自己险些撞到人家,人家丫鬟出声并不过分,便想着跟人道个歉,不管对方是谁,她们俩若在妍姐姐家的赏花宴上闹起不愉快可就不好了。

  哪料唐明玉还未曾开口,韩芷柔的丫鬟又不依不饶的问道:“你是哪家的姑娘,险些撞到我们乡君。”

  “不管我们姑娘是哪家的,也轮不到姐姐如此说教。”唐明玉的丫鬟兰儿虽说一直牢记姑娘的吩咐不要惹事,可看到有人这样说唐明玉还是忍不下,何况对方不过是个仗势欺人的丫鬟。

  韩芷柔的丫鬟叫惜雪,因韩家如今在朝中如日中天,她出门不说各家丫鬟,便是许多人家的姑娘,都是对她和颜悦色的,什么时候碰见过这样的愣头青?

  她当下就要开口驳回去,却听跟在韩芷柔身边的一个姑娘对着唐明玉开了口,“韩姑娘是圣上亲封的乡君,那可是有品级的,你见面不说行礼问安,还险些冲撞了乡君,跟着的丫鬟又如此无礼,惜雪姐姐护主,难不成还不能说话了?”

  “我走路不小心,的确是我的不是,可你口中的惜雪姐姐连珠炮一样,也不容我开口啊!她能护主,我的丫鬟就不能护主了,这可是什么道理?”唐明玉心里也不高兴了,不过她说完之后还是对着韩芷柔行礼,“见过韩乡君,刚才实在是对不住,还望乡君不要介怀。”

  唐明玉当年离京时,不过五六岁,又因在京中时日太短,对各家贵女实在不了解,她不知韩芷柔是谁,可她觉得乡君怎么也不如她姐姐的县主大吧,她道歉行礼没有一丝不妥,这事儿也就过去了。

  可以说是很天真了。

  任凭众人在自己周围说这说那,韩芷柔愣是一声不吭,只淡淡看着唐明玉,一个她从未见过的野丫头,说不得是哪个上不得台面的人家,跟着什么亲戚混进来的,脾气倒不小。

  韩芷柔身边的姑娘,家中俱是依附韩家存在的,她们时长跟在韩芷柔身边,自然之道她的脾气,见她不做声,立马又有人说道:“乡君还未说话你便起了,这行的什么礼?”

  唐明玉起身之后还避到一边让出了楼梯的位置,想着大家和和气气的,此事也就过了,谁想人家这就是要为难自己啊!

  “几年不见,乡君的脾气可是一丝都没有变过。”唐明月站在楼梯口,居高临下看着下面,见韩芷柔真是要为难自己的妹妹,便适时开口了。

  按说唐明月与韩芷柔是有旧怨的,甚至当年唐父外放都与韩家脱不了关系,可唐明月做人一向不愿主动惹事,若不是韩芷柔非要找唐明玉的麻烦,她才懒得跟对方说话。

  唐明月就想不明白了,这韩家的姑娘怎么就跟有那让人给她行礼的病似的,一个乡君这么能摆谱,没事便要为难人,真是让人恶心透了。

  听闻韩阁老为人精明,怎么养出的女儿是这么个性子呢?

  韩芷柔闻声转头去看,便见一红衣少女站在楼梯口,正目光灼灼看着自己。韩芷柔一眼就认出了是谁,她暗咬银牙,看向唐明月的目光里好似能喷出火来。

  唐明月却一直笑着,梨窝浅浅的,看着很是无害。因唐明月回京之后是第一次出现在众人面前,跟在韩芷柔身边的人,除了她的丫鬟惜雪,竟没有一个人知道唐明月是谁。

  之前责难过唐明玉的一个姑娘见韩芷柔脸色不好看,想来与楼梯上这姑娘关系不好,而惜雪又不出声,她想在韩芷柔跟前邀功,便开口问道:“见了韩乡君,为何不行礼?”

  此言一出,跟在唐明月身边的香儿和唐明玉主仆都笑了出来,而韩芷柔更是狠狠瞪了她身边的人一眼,香儿见韩芷柔一直恨恨的看着自家姑娘,一丝别的动作也无,便清清嗓子,“我家姑娘是圣上亲封的嘉惠县主,你说她用不用跟韩乡君行礼?”

  一石激起千层浪。皇帝破例封的嘉惠县主,那可是有着大功绩的,这在京中贵女之间都快传遍了,关键唐清如今已是三品大员,这可是皇帝跟朝臣斗争了一个多月得来的结果,可见其圣眷正隆。这个嘉惠县主,此时可不是她们能得罪的。

  “韩乡君,见了我不打个招呼吗?”唐明月笑吟吟的,韩芷柔却突然想起当年被杨乐姗为难时的情景,她心头一时百感交集,真恨自己今天听了母亲的话出门。这姓唐的跟杨家,简直是她的克星。

  韩芷柔如今已经十八了,却连亲事还未定下,真是急坏了她娘,但凡有个宴会,韩夫人都要带着韩芷柔出席,就盼着能让女儿碰到良缘。

  可韩芷柔的身份放在那里,说句实话,京城里能与她家世相配的少年并不多。韩芷柔心仪六皇子聂恒宪,可韩来明就是不允。如此韩芷柔对自己的婚事也不上心了,她爹她娘却着急把她嫁出去,不为别的,因为六皇子就要选妃了。

  前次宫中选秀,因着聂恒宗不想选妃的缘故,六皇子便以自己不好越过皇兄为由,也给拒了,眼看着来年又要选秀,韩来明跟夫人可要急死了,说什么也要在这一年里给韩芷柔定下婚事,所以即便与安国公府关系不太好,可韩夫人还是带着女儿来参加百花宴了。

  韩芷柔思及种种,突然收了眼中的恨意,好啊,好得很,自己乡君身份不够高,待日后她成了皇子妃,成了皇后,看谁还敢跟她叫板。

  “给嘉惠县主见礼。”韩芷柔福身,连带她身边的人也都得跟着福身给唐明月见礼。

  唐明月依旧笑盈盈的,“韩乡君误会了,我可没有叫人行礼的嗜好。我觉得到人家做客,客客气气、和睦相处才是为客之道呢,互相拜来拜去多没趣。”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4页  当前第1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9/4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小村妞的宠后路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