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绝色娇宠(作者:晚亭风)_分节阅读_第7节
小说作者:晚亭风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853 KB   上传时间:2018-05-06 20:40:06

  除了老太爷与父亲的功劳以外,大伯母肖氏也很功不可没。

  大房那边所有的决定,基本由肖氏来做主。

  前几天老太太当众罚了二房这边,哪不是做给他们看的?若他们还当她这位老太太是顾府的“老祖宗”,是大爷与二爷的母亲,是他们得侍奉的老人,就不应该插足她的任何决定。

  晚膳时分,恰是留给二爷与老太太说些推心置腹的话的好时候,不仅如此,还能拉近二爷与二姑娘之间的距离。

  玲珑剔透心的肖氏,如何不知道这个道理。大爷顾德彬三番五次地也想和他二弟一样留下来,以表孝心,全被肖氏以督促两个孩子的功课为由拉走了。

  可他们创造的好时机,依然没有什么成效,倒不是顾德珉没有试图和自家的女儿走亲近一些,是顾云瑶的问题。连老太太也看出,以往总闹着要“爹爹抱,爹爹抱”的顾云瑶,也不怎么爱亲近这位父亲了。

  ……

  不觉又过了几日,难得一个好天气,白天晴空万里,偶然还能听见一些鸟声,是不畏冷的样子。到得傍晚,彩霞在天空烧得绚烂,腊月里的天气很凉,顾云瑶坐在热乎的炕上,正聚精会神地抓着一支与自身极不相符的狼毫笔,一笔一划的描红玩。

  拿来的字帖是从大房那边讨来的,顾钧书和顾钧祁两个孩子已到了进学的年纪,平日需得牢记四书五经,还得习文练字。

  顾钧书不爱念书,总喜欢找些由头,不是什么肚子疼,就是头晕了眼睛花了,逃避进学。

  平日大房与二房走得虽亲,肖氏却是有些瞧不上二房这边的惠姨娘与她庶出的孩子。

  肖氏与顾云瑶的母亲蔺氏几乎同一时间嫁入顾府,其他人家的妯娌之间多少有些磕磕碰碰,蔺氏是个温婉又宽厚的性子,不仅深得老太爷、老太太的喜欢,也很得肖氏的喜欢。

  若不是惠姨娘来了,她的弟妹哪能积郁成疾,走得那样早?

  这份喜欢,也爱屋及乌在蔺氏唯一嫡出的孩子顾云瑶身上,加上肖氏生出了两个儿子,总想再要一个女儿,都说女儿是贴心的小棉袄,云瑶又生得那样可爱,比她的母亲青出于蓝还胜于蓝,肖氏总和她的两个孩子说道:“凡事要谦让着你们的瑶儿妹妹。”

  近日肖氏巴望着顾云瑶能好得更快些,又送来不少补品,其中有手指粗的上好人参。

  支摘窗被开着,不时传来一阵阵有些寒意的风,花窗外正好能见到几竿修竹,偶然有几竿发黄了,其他都是碧绿常青。不觉已经到了傍晚,顾云瑶抬头看了看天色,正在屋外忙着的桃枝,一看才好了没几日的二小姐又将合窗打开了,上前赶紧拢紧了。

  支摘窗被合上,也阻住了窗外那烧得正绚烂的好天色。

  顾云瑶有些可惜,也有些郁闷地和桃枝撒娇:“我的病都好得差不多了,吹一点风也没什么要紧事。”

  “那可不行。”桃枝小心翼翼地查看她有没有身体不适的地方,摸了摸她的脑门,不热,才放宽心下来,“老太太交代了,姐儿才好没多久,不能贪凉。”

  顾云瑶感叹上了:“一日复一日,一日何时了。”

  自从她变小了以后,最大的好处就是,说话可以不用像长大那样守那么多的规矩,反正童言无忌嘛。不仅可以逗乐老太太,时不时还能逗逗她的贴身丫鬟她们。

  桃枝是从九岁的时候配到她屋里来的,满打满算也跟了她四年了,如今尚不过十四岁,小模样已出落得十分端正。

  肤色白皙,秋水含睛,一张脸嫩得能掐出水来,正是年华大好的时候。

  轻轻碰了碰她的脸颊,手感果然是极好的,顾云瑶笑得颊边生出一朵梨涡来。突如其来的举动,可把桃枝唬了一跳。

  何况顾云瑶莫名说了一句:“桃枝也是一个大姑娘了,长得这样好看,将来我一定要为桃枝寻一个好人家。”

  怎么从姐儿身上看到一种男子的轻佻出来?

  桃枝羞红了一张脸,倒不是为了顾云瑶突如其来的“挑逗”,而是因为这么想一个才六岁的二小姐的她,还真的有些罪过。

  桃枝慌乱收拾了一下心绪,正巧外面薛妈妈叫她,她先赶紧出去了。

  顾云瑶只好继续有些无聊地描摹字帖玩。

  在她前世的时候,女红描红已经被练到熟能生巧,甚至有些犯恶心的地步,没奈何,重活了一世,这辈子还得从头开始学习。她曾经妄想过,如果身为男子,是不是可以试试考科举?不过她们女子进学,只是学些皮毛,出手成章的八股文那些,与她们不怎么沾边。

  字帖的那些字被故意描摹得歪歪扭扭的,横竖撇捺了半天,顾云瑶不禁也要笑话自己了,“大”写的不像“大”字,最简单的“一”字也拱成了一条条小蚯蚓。

  六岁以前,她身体一直不怎么好,祖母怜惜她,推迟了她的进学。只是平日晚上,会找些机会读些书给她听,教她一些好认的、简单的字罢了。

  在他人眼中,她没念过书,不识几个大字。若是这时候字帖写得太过好了,没的让人起了疑心,怀疑她是如何会全了一些东西。

  做小孩子也有小孩子的烦恼,首先就是要学会如何做好一个小孩子,而不露出太多的马脚。

  窗棂忽然被人敲了几声,起初顾云瑶只以为是外头的风吹得起了声响,后面又被砸了几下。这下顾云瑶笃定是有人在“作祟”。

  继续捏紧狼毫笔,支摘窗一开,果然见到一个半大的人形蹲在地上,正对她发出“嘘、嘘”的声音。

  顾云瑶瞄了他一眼,桃枝、夏柳还有薛妈妈不知道忙什么去了,院子里不见其他人。

  老太太在正堂里和肖氏,以及大爷、二爷正在商议什么事情。

  偶尔会传来一些他们的对话声。

  只听肖氏道:“就快新年了,我前儿个瞧了一下,锦绣坊里新进了一些成色好的布料,母亲,今年还是和往年一样吗?您这边,还有二爷那边都由我来置办。”

  虽然几个大人谈话,和他们几个小辈没什么关系,老太太还时时刻刻想着她:“帮瑶丫头多挑一些好看的布匹,最好是红色的,喜庆。”

  顾云瑶听了以后颇有些感动。

  母亲走了以后有三年,三年的时间她为了守孝,多数时候,穿的都是一些颜色十分素寡的衣服。

  其实说来穿什么也无所谓,只不过老太太总担心她,总顾念她,凡事先紧着她来,前世她却那么怕她,实在不该。

  隐约还能听到他们之间的对话。

  顾老太太道:“也快新年了,少说些伤感的话罢。”

  肖氏应了声“好”。

  大爷顾德彬突然说:“二弟今年也会被圣上留在宫中吃元宵吗?”

  她爹顾德珉的回答有些含糊:“圣上的决策,不是我等能猜得透的。”

  肖氏只觉得他在卖乖,哪一年过元旦,当今的皇帝陛下不留下二爷在宫中吃口汤圆?只不过男人之间、官场上面的纠葛,她不便参与罢了。

  说话声到这里,又渐渐有些听不清了。

  耳边忽然有了几声“喂”。

  顾云瑶定睛一瞧,差点把眼下这位小祖宗给忘了。

  尽管肖氏千叮咛万嘱咐,让两个儿子要对她这个没娘疼的孩子多照应一些,小时候的顾钧书是个缺心眼,把他娘的话,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人前喊她一声“妹妹”,人后叫她“喂”。

  对付他的办法,顾云瑶也有,就是不搭理。

  合上窗户前,顾钧书一看以往总能被他吓得哇哇乱哭的顾云瑶,此刻冷着一张脸,一时心急了,且这样不是他想要看到的结果,两手一探,顾钧书硬是单凭一己之力支开了合窗。

  小脑袋一探,正对上顾云瑶一双乌溜溜的眼,他翘起嘴角,淘气地说道:“瑶儿妹妹,先不要关上窗户嘛。”

  她怎么能忘了,顾钧书除了喜欢欺负她以外,从小就没个正经。

第11章

  六岁女童的力气到底比不得一个十岁的男孩,顾云瑶索性也放任他不管了,任顾钧书将合窗慢慢地完全支开。

  他的眼睛骨碌碌转了两圈,才落定在顾云瑶写的那副字帖上,有些新奇:“瑶儿妹妹在练字?”

  晓得他是一个越搭理越来劲的性子,顾云瑶也不应声。

  顾钧书的一颗滚圆的小脑袋,完完整整地探进来,估计是想把她的字帖瞧得更清楚些,看得可仔细。

  不久之后,顾钧书才瞧完那上面每一个字,哈哈大笑她:“写得这么丑。”

  顾云瑶静静地看了他一眼,谁还不是从略显拙劣练到熟能生巧的境界?

  就说当今的内阁阁老们,当年初碰字帖时,也未必练得比她好到哪去。

  况且她还是故意的。

  顾钧书笑了许久又不笑了,还有些尴尬,顾云瑶一双乌溜溜的眼睛只定定瞧着他,也不说话,顾钧书莫名其妙地从她不冷不热的态度里看出了一些压迫感。

  以往这个妹妹,总是被他的母亲肖氏挂在嘴边,说她可怜,二太太走得早之类,很是叫人心疼。肖氏交代他们的内容也是,希望他能与弟弟顾钧祁两个人好好照应一下她。

  他不负所望地确实“照应”了一下她,用一些很特别的方法。

  每回看到他时,眼前这个年龄尚幼的妹妹都会被吓得哇哇乱哭,甚至听到丫鬟说书哥儿要来了,就要退避三舍,躲得远远的。

  长此以往,顾钧书养成了一种习惯。

  她越是想避开他,越是在见到他时那双乌溜发亮的眼里蓄了一汪晶莹的眼泪,顾钧书越是想要她和他好好说话。

  明明对他的二弟还亲近一些。

  顾钧书搞不大明白,今次也找了个由头,逃了进学。眼下夕阳西斜,转到老太太的安喜堂,故意想来瞧瞧她。

  顾云瑶已经不是以往那个任凭他们欺负的小孩子了,记忆有些模糊,却也隐约有种见到他就怕的感觉。

  不过念在多日前,她爹为顾钧文求情时,这位二房的哥哥冲她挤眉弄眼想逗她笑的份上,顾云瑶想定了片刻,还是决心给他点好颜色。便笑着说道:“大伯父和大伯母都在安喜堂内,钧书哥哥此刻不在书房里温习,一会儿叫伯父伯母见着了,小心被罚抄书。”

  一听见抄书,顾钧书叹了口气:“饶了我吧,我真不是一个读书的料,可爹还有娘,总想着让我将来也能考取功名。”

  想是他被罚的次数不少,顾云瑶看了他一眼,前世的顾钧书的确不是一个读书的料,后来发生的事也叫人颇有些伤感。

  其实前世,她与大房的两位哥哥关系浅淡,原因在于她对他们的印象不好,谁会没事做喜欢上总爱欺负自己的人?且十多岁时,她父亲被贬为地方官,大伯父也被降职贬去一个偏远的地方做知县。

  一直在生活一起的顾家人,终于因为事故而生硬地分了家。

  大伯父一家人的消息只能通过书信来往获悉。

  不巧的是,她爹顾德珉被贬得地方也有些远。现在想来,极有可能是当时的皇帝陛下故意为之的。

  书信在一来一往颠簸的路途中还不幸遗失了几封。

  最后一次听到顾钧书的消息,顾云瑶是最晚知道的那个。

  为了让顾钧书和顾钧祁两个儿子考取功名,再度光耀顾府的门楣,大爷顾德彬强逼不爱念书习文的顾钧书用功学习,顾钧书虽然是勉强照做了,也中了秀才,却在秋闱时落榜。

  自那以后他非常的消沉,每天花天酒地惹出了不少事端。有次好像得罪了皇帝委派去巡抚的御史大人,那巡抚又与京中一干阉党关系甚好,使了人趁夜色将出外买酒喝的顾钧书当街打死。

  大伯身为知县,却连儿子的命案无法了结。

  大伯母因此终日以泪洗面。

  顾钧祁也因为哥哥的离开而消沉了很久。

  想了半日,直到耳边又传来顾钧书的声音,她才微微地收回神思。

  顾钧书看向她:“瑶儿妹妹,你又在想什么?”

  总觉得自从她病好以后,老是喜欢像现在这样发呆。顾钧书不明白,她究竟在想些什么?

  顾云瑶摇摇头,只说:“没什么。”

  用完饭,老太太亲自到她的次间陪她一起读书,今日读的依然是《三字经》。老太太也不抽查她的背诵情况,只当睡前的一些小故事说与她听。

  今日已经念到了:“人之伦,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此十义,人所同,凡训蒙,须讲究……”

  顾云瑶趴在炕上,已经洗漱过了。老太太念得有些累,烛火微亮,映在她素日有些严厉的脸容上,半明半亮,显得柔和了许多。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74页  当前第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17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绝色娇宠(作者:晚亭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