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恃宠生娇_分节阅读_第8节
小说作者:泊烟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510 KB   上传时间:2018-05-09 20:52:22

  素云听到朱翊深从屋顶摔下来,不禁捂住嘴:“怎么会从屋顶摔下来?有没有大碍?”

  “把右手摔伤了。我们住的那个地方,破破烂烂的。有次刮大风下大雨,把屋顶掀翻了,根本没法住。看守我们的人不肯帮忙,本来应该我去的,但是我怕高,哆嗦了一阵,没敢上去……我跟王爷这么多年了,总觉得最懂他。可近来我发现,他不像是那个我打小伺候的主子了。你说邪乎不邪乎?”

  素云那日在东院见到朱翊深,虽只是匆匆一瞥,也觉得与从前大不一样了。眉梢眼角俱是让人震慑的威势和冷厉,哪里像是个十八岁的人?但仔细想想,这几年的确发生了太多的变故。王爷从父慈母爱的天之骄子,一夕间变成了无父无母的孤儿。皇上继位以后,立刻将他发配往皇陵。皇陵的日子清苦,跟王府怎么能比?

  人遭逢大变,性情自然会不同。虽然素云也说不清这变化是好还是坏。

  “后来呢?王爷的手请大夫看过了吗?”素云又问道。

  李怀恩摸着后脑勺道:“那时雨实在太大,王爷摔昏过去,附近也没有大夫。等大夫来了后,王爷把我支出去,也没听清他们在里面到底说了什么。不过我平日里观察,似乎也没什么大碍。”

  素云这才松了口气,再问一事:“你可知道,皇上会不会把王爷派出去就藩?”这不仅关系到王爷的前程,也关系到她们的将来。在这皇城根下,什么事情都好办,出去了可就难说了。

  李怀恩也不清楚。毕竟按照祖制,封王出京就藩是惯例。以前先皇在的时候心疼王爷,王爷才能留在京中。现在这个皇上,可巴不得把王爷支得远远的。他说道:“现在还不好说,且走且看吧。”

  素云也知道这个问题不好回答,她出来久了,准备回去。李怀恩叫住她:“等会儿。王爷给姑娘挑了几本书,你带回去给她。”

  ……

  因为下过雪,东院这边比以往更冷。若澄坐在暖炕上,把自己卷在裘毯里,只露出两只眼睛。她今日的功课还没做,就让碧云去拿字帖来给她看。

  碧云怕屋里太暗,给她点了一盏烛灯,又搬了两个火盆放在她脚边。

  素云抱了一摞书回来,气喘吁吁地说:“这是王爷要奴婢带回来的,让姑娘挑好了,正月带过去上课。”

  若澄没想到朱翊深这么上心,伸手翻了翻那几本书,比《论语》都简单一些。让他教这样的内容,怕是有点屈才了吧?

  素云在旁边说:“王爷还说,如果这些姑娘都不想学,可以跟他说想学什么。只要他会,就可以教您。”

  这下若澄有些惊讶了。她想学什么,他都可以教?坦白讲,若不是知道朱翊深不喜欢她,这句话真有几分纵容的味道。府库的爷爷说过,教她的东西别轻易显露出来。这个世上的女子,太多命运都由不得自己。怀璧其罪,倒不如普普通通的,或可换得一世安宁。她也问过,既然如此,为何还要教她。爷爷只是摸着她的头,露出一个温和的笑容:“因为你是沈赟之女。他会的东西,你多少都该知道一些。”

  好像所有的人都在告诉她,她是沈赟的女儿,她姓沈,就不能辱没了家门。她反倒好奇,自己那素未谋面的父亲,究竟是什么样子了。

  “所以姑娘别那么怕王爷,他心里还是对你好的。”碧云说道,“姑娘多与王爷亲近,没有坏处。毕竟以后婚事也得仰仗王爷帮忙。”

  若澄被她说得两颊发红:“我,我还小。没那么早嫁人。”

  “寻常女子十二三岁就要找婆家了,哪里还早?”碧云俯下身,一脸认真地说,“您以为您那位堂姐为什么要和兰夫人在一起?”

  若澄眨了眨眼睛,她倒是没想过这个问题。

  素云在旁边整理桌案上的书籍,只笑不语。碧云接着说道:“奴婢猜测您的堂姐到了嫁娶的年纪,但沈家空有名声,却无实权,好的姻缘不会主动找上门。所以沈姑娘只能自己铺路。女人的婚事,可是一生中的大事。所以姑娘不妨趁这次机会,多与王爷亲近。以后有王爷出面,姑娘也不愁找不到好人家了。”

  若澄清咳了一声,不知道怎么就说到婚事上来了。她在心中一直把朱翊深当做兄长。娘娘走的时候说,以后就剩他们两个相依为命了。她何尝不想多亲近他?但除了知道他不喜欢自己以外,还有一件事她没办法释怀。

  那就是朱翊深曾杀了一个她身边的老太监。

第12章

  在若澄还小的时候,身边是个叫洪福的老太监伺候。洪福每日都笑盈盈的,对若澄事必亲躬,照顾得无微不至,若澄很喜欢他。

  那段时间,朱翊深第一次跟先帝出去打仗。宸妃每日魂不守舍,总要诵经祈祷他平安归来。

  后来朱翊深果然得胜归来,对若澄还是冷冰冰的,若澄也尽量躲着他。但若澄知道他很不喜欢洪福,好几次,她都看到他在花园里疾声厉色地斥责洪福。她也问过洪福,可洪福好脾气地笑笑,什么都不肯说。

  一日夜里,若澄睡眼惺忪地爬起来找恭桶。她刚要脱裤子,偶然看到窗纸上有个人影,吓得大叫。等宫女进来以后,查看窗外并没有人,大家都以为是若澄看错了。

  若澄躺回床上,一夜没睡着,频频地看向窗纸,黑影再也没出现。

  第二日她就找不到洪福了。

  她去问宸妃,宸妃只笑着说洪福已经告老还乡,以后会派别的宫女照顾她。她身边的人也是三缄其口,没人再提起洪福。

  一晃过了两年多,某日她在花园里头玩,无意中看到一个宫女挎着篮子鬼鬼祟祟地往竹林里钻。她出于好奇就跟了上去,发现竹林后面竟然有一口枯井,那宫女把香烛等东西摆在枯井边,口里念念有词:“洪福公公,冤有头债有主。那天晚上的事情我虽然看见了,但害死你的人是晋王,不是我。你可千万不要来找我啊!”

  若澄这才知道原来洪福不是告老还乡,而是死了,还是死在晋王的手上。这件事宸妃娘娘肯定也是知情的。若澄欲问那宫女,到底那夜发生了何事。可宫女看到她大骇,连滚打爬地跑开了。后来那宫女也不见了。

  若澄躲起来,偷偷地哭了很久。她不知道晋王为何一定要让洪福死,也许是洪福做错了事得罪他。在宫里,太监和宫女的命本来就不值钱,犯了一点点小错随时都会没命。而且对于朱翊深这样的天潢贵胄来说,拿走别人的性命比捏死一只蚂蚁还容易。

  只不过身边亲近的人被如此随意地杀掉,若澄久久不能释怀。

  过了不久,天上又下起了雪。这雪比之前的还大,如同棉絮一般,落得又密又急。若澄纠结了很久,决定还是主动去留园一趟。她是怕朱翊深,可他愿意教她,这是难得的机会。她也要做出点努力,他们之间,总不能一直这样下去。

  说到底晋王给了她容身之所,也没有亏待过她。那盒食锦记的糕点真的很好吃,李怀恩说周兰茵那边都没有。

  素云为若澄打伞,陪她一起去留园。府兵进去禀报了之后,才放她们过去。这是若澄第二次来留园,外面已经是一片银装素裹,留园之内却溪流潺潺,铺天盖地的雪,落地即化。

  到了主屋的廊下,素云收起伞,李怀恩笑道:“姑娘,王爷在里面等着了。”

  若澄深呼吸了口气,握紧手里的东西,大着胆子走进去。朱翊深盘腿坐在西次间的暖炕上看书,屋里又添了个火盆,十分温暖。他穿着藏青色的燕居常服,上好的布料绣着四合如意云纹。英俊的脸庞一贯没什么表情,眉宇间透着股冷漠,偏偏周身贵气逼人,令人不敢直视。

  若澄行礼之后,慢吞吞地往前挪了两步,叫道:“王爷,我来拜师。”

  朱翊深翻书的手一顿,仿佛能闻到她身上有股淡淡的乳香味,又甜又软。而后一双胖嘟嘟的小手伸到他面前,上面躺着一个荷包:“这是我拜师的束脩,请您别嫌弃!”

  束脩?朱翊深侧头看她,她弯腰鞠躬,双手举得老高,斗篷的绒毛上还沾着点雪花。雪是纯白无杂之色,却仍是比不过她的皮肤。这样白白嫩嫩,娇娇软软的小东西,的确招人喜欢。怪不得当初那老太监……

  不过这是要给他钱?亏她想得出来。

  “你还没见过我的本事,就决定拜师?”朱翊深合上书,淡淡地问道。

  若澄的手举得有点酸,摇摇晃晃:“王爷自小受苏濂大学士教导,是他仅有的几个关门弟子之一,学问自然是不会差的。王爷肯教若澄,是若澄的荣幸。”

  朱翊深看向她:“你也知道苏濂?”

  若澄用力点了点头:“他是家父的恩师,若澄仰慕已久。”

  当朝首辅,吏部尚书苏濂,乃是皇后的叔父,如今苏家的家主。苏氏一门从开国开始,总共出过六位尚书,两位帝师,三位状元,一位首辅,在朝为官者和门生更是数不胜数,遍布全国。苏家应该算是名门中的名门,而苏濂对天文历法,地理水文,金石字画,无不精通。全国的读书人都想拜苏濂为师,或得他指点一二。但苏濂轻易不收学生,至今所收的学生,算起来也不超过五个人。

  沈赟和朱翊深恰好是其中之二。

  她原本畏他如虎,现在为了学东西而主动拜师,倒挺识时务的。不过想想,能与叶明修周旋,本就需要极大的勇气跟智慧。倘若她没有什么过人之处,叶明修也断然看不上她。

  朱翊深看着小胖手说:“我不缺钱,银子你自己留着用。真想送东西……绣一个荷包给我,料子从府里的库房随便拿。”

  “哦。”若澄其实也很舍不得自己攒下的这笔银子,能买很多书呢。听朱翊深说不要,立刻揣回怀里,免得他反悔……忽然反应过来他说要她绣的荷包。天啊,她那绣工,最多绣绣花跟叶子,怎么能拿得出手?

  “王爷,能不能换一个……”她声如蚊呐,脸颊微红,“我女红不太好。”

  朱翊深自顾说道:“从现在到正月还有些时日,绣不好就不要跟我学了。”原本还怕她不想学,现在知道她想学,便如同抓住了她的弱点。

  若澄瞪大眼睛,她都努力到这份上了,绝不能半途放弃:“好,我绣。若绣得不好,王爷别嫌弃。”

  朱翊深淡淡地“嗯”了一声,若澄本想告退了,李怀恩忽然跑进来,脸色惊慌:“王爷,不好了!家丁在门外的地上救了个快冻僵的人,他……他口中一直喊着‘九叔’,好像是皇长子殿下!”

  朱翊深皱眉,立刻从暖炕上下来:“快把人带进来。”

  若澄一听到皇长子,恨不得立刻从这里消失。但很快外面就响起了凌乱的脚步声,两个小厮架着一个衣裳凌乱的人进来,把他放坐在太师椅上。他抱着双臂瑟瑟发抖,嘴里不停地喊冷。

  朱翊深上前,确认是朱正熙无误,立刻叫人搬了火盆到他脚边,还取了自己的貂鼠斗篷裹在他身上:“你怎么弄成这样?”

  朱正熙扬起头,星眸明亮:“我本想着在京城里到处玩一玩,可舅舅的人马四处追我。情急之下,躲到了乞丐堆里,身上值钱的东西都被他们抢了。九叔,我好饿,你能不能先给我弄点吃的?”

  朱翊深回头看了李怀恩一眼,李怀恩会意,立刻要出去吩咐厨房准备吃的。若澄趁这个机会,想跟着李怀恩一起走,没想到朱正熙一眼便看见了她。

  “胖丫头,你怎么也在这?”

  若澄知道自己胖,可不喜欢别人这么称呼她。她不想理会朱正熙,装作没有听见,继续往外走。

  “我叫你呢,站住!”朱正熙哆嗦着喊道,“说清楚,我们是不是在哪里见过。”

  若澄不得不停住脚步,但没转身。她想如果朱正熙认出来了,她抵死不认账就好了。反正他也没有证据,总不可能把她直接从晋王府拎走。晋王又不是吃素的,还是他的九叔。

  这个时候,朱翊深恰好挡在朱正熙的面前,说道:“你身为皇长子,兹事体大,怎么能独身一人到市井里去?出了事,谁担得起这个责任。”

  李怀恩看到王爷在背后做了个手势,立刻把若澄带出去了。

  朱正熙看到若澄走了,本想要站起来,又被朱翊深强行按坐回去。他“啧”了一声:“九叔,那胖丫头是什么人?怎么会在你这里?”

  “她以前养在我母妃身边。现在不是说这个的时候。”朱翊深轻描淡写地略过这个话题,“我派人去平国公府和宫中说一声,往后别再如此胡闹。”说着,便要转身出去。

  他的手臂忽然被抓住,朱正熙小声道:“九叔,你能再给我点时间吗?我知道这么做可能会连累你,可是那个地方让我喘不过气,我真的不想回去。”少年的眼中露出落寞之色,“刚才我又冷又饿,在大雪中走着,不知为何就走到这里来了……”

  朱翊深沉默。前生,朱正熙也是找到了他这里。但那时他专心于平叛之事,也不想得罪皇兄,不顾朱正熙的意愿,硬是将他送了回去。那之后,这个侄儿有事再也不会来找他。

  他们年纪相差不了几岁,一开始的关系也不是水火不容。只是后来他们被命运强行分到两条岔路,一个为求自保,一个为巩固皇权,最终只能有一个人活下来。他自己真正十八岁那会儿,也不懂什么权谋手段,人心险恶。不过是在大大小小的漩涡中奋力挣扎,最后被迫拿起刀,成为一个刽子手。

  朱翊深坐在他身边:“我可以不去报信。但你舅舅满城在找你,宫中早晚会知道。你要明白,你我自一出生,就注定不能凭自己的心意而活。你一时任性之举,后果却可能不是你能承受的。”

  朱正熙的眼眶渐渐发红,抓着朱翊深的手:“九叔,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以前我在济南府好好的,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也没人老拿大道理来管我。现在每天都有学不完的课,还有听不完的政事,我好累,我想喘口气,却被母妃斥责不求上进……他们不懂我,他们谁都不懂我!我又不是生来就是皇长子!谁要当谁当去!”

  少年低声哭泣起来,肩膀一抽一抽的,十分无助。

  朱翊深伸手放在他的头顶,面容严峻,一时也不知道说什么安慰。生而为皇家之人,享受锦衣玉食,无上尊贵。但也承受着普通人所无法承受的压力和责任。世上的事总是公平的。

  哭了会儿,朱正熙擦干眼泪,自嘲道:“嘁,好久没像个小孩子一样哭了,让九叔见笑了。九叔,你比我大不了几岁,可比我厉害多了。”

  朱翊深摇了摇头,他外表只有十几岁,可已经是活过一辈子的人了。那辈子过得太快,很多情绪,都来不及慢慢体会。

  李怀恩进来禀报,饭菜已经备好,朱翊深便带朱正熙出去吃。等吃饱喝足了,朱正熙拍拍肚子,露出一个笑容:“吃完东西,整个人都好多了。九叔,你可以派人去报信了。”

  朱翊深犹豫了一下,朱正熙道:“九叔,你肯收留我,我已经很感激了。但我也不能连累你。放心吧,我不会有事的。”

  少年没什么心机,好像已经很信任他了。可他犹豫,不过是在权衡利弊,反倒有些对不起他的信任。

  派人去报信之后,平国公和锦衣卫指挥使很快就来了晋王府,里三层外三层地团团围住。徐邝看到朱正熙完好无损,心中大石落地的同时,又对朱翊深忌惮了几分。皇长子拼了命地要逃开他,却跑到晋王府里来。这孩子真是缺心眼,不知道如今晋王就是他最大的对手么?

  朱翊深淡淡见礼,一句多余的解释也没有,徐邝挑不出错来。再怎么说也是个亲王,他不能以下犯上。

  “多谢王爷了。”徐邝把朱正熙带走。朱正熙回头,朝朱翊深挥了挥手,用口型道了声谢。

  紫禁城内已经是灯火如龙,雪落了两指厚的一层,靴子踩上去有“嘎吱”的声响。皇长子不见,闹得皇城内外一顿人仰马翻。徐邝把朱正熙带到皇帝面前请罪,端和帝狠狠训斥了朱正熙一顿,罚俸三个月,要他闭门思过。

  朱正熙也没说什么,垂头丧气地退下去了。

  端和帝知道自己把这个长子宠纵坏了,原本想狠狠惩戒一番。可别的皇子或者年纪太小,或者母亲出身卑微,他也只能寄希望于朱正熙了。

  他又与徐邝聊了些出兵的事,徐邝最后说道:“皇长子是在晋王府中找到的。也不知道晋王藏了他多久,害臣等都快把京城翻过来了。皇上决定何时将晋王派去就藩?他呆在京中,总归是有违祖制。”

  “朕已经命太医给他治手伤,就藩的事情再议吧。”端和帝挥了挥手道。

  徐邝不知道皇帝怎么会忽然松了口,也没多问就退下了。

  端和帝揉了揉额头。就在不久以前,锦衣卫向他禀报,昭妃的猫还是找不到。他正要治那两个锦衣卫办事不利的罪,昭妃宫里的人又来禀报说,猫找到了。他好奇去看,那猫儿却不是原来那只,只是比原来的更漂亮,眼睛是蓝色的,通体雪白。

  后来从宫人那里得知,猫是温嘉从宫外弄来的。昭妃很喜欢,就开口求情,免了那两个锦衣卫的罪。但她还是对兄长没能出征的事情耿耿于怀,知道朱翊深举荐温嘉的事,说端和帝是因为忌惮弟弟才连累了她的兄长。还说若堂堂帝王没有容人之量,堵不住言官之口,气得他一怒之下就回来了。

  昭妃不过一介妇人,哪里懂这些。八成是温嘉在背后教唆的。

  可细想想,他对朱翊深的确不能做得太绝。当初是先帝让朱翊深留在京城的,金口玉言,不能随意更改。打发去守陵,名正言顺,让他去打仗,也是师出有名。眼下若急冲冲地派去就藩,还故意派个不好的地方,恐怕那些言官要跳出来说他有违先帝之意,说他寡情薄意,容不下一个尚未及冠的幼弟。

  所以刚才徐邝又提此事,他暂且压下来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9页  当前第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8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恃宠生娇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