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恃宠生娇_分节阅读_第81节
小说作者:泊烟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510 KB   上传时间:2018-05-09 20:52:22

第133章

  徐太后听闻皇帝在后花园跟那些刺客对峙, 一下就坐不住了。那是她亲子,还是皇帝, 怎能不忧心?她不顾苏见微的阻拦,直接闯到殿后的抱厦,远远看见朱正熙跪在地上, 怀抱着一个人。

  打斗就在离他不远的地方。

  “皇上!”徐太后叫着, 就要冲过去。

  苏见微连忙拦住她:“母后, 危险!您不能过去。”

  徐太后不肯听,苏见微索性跪在地上:“母后, 你乃千金之躯,不能置自己的安危于不顾。您若非要过去,皇上一定会怪罪儿媳照看不周,不如您先惩罚儿媳吧!”

  周围的宫人也都跟着跪了下来, 纷纷规劝太后。

  徐太后不好再强行过去,便说道:“皇后, 你叫几个人去把皇上劝过来!”

  这个倒是容易办到, 苏见微连忙交代身边的青茴。正好此时, 朱正熙抱着若澄往大殿这边过来,刘忠等人紧随其后。徐太后很少在朱正熙脸上看到这样焦急的神情,再看他怀中所抱的女人竟然是晋王妃, 脸色顿时沉了下来。待她发现朱正熙手臂上的伤口, 也顾不得生气, 只道:“皇上, 你受伤了!”

  朱正熙这才注意到徐太后已经出了宫殿, 看了一眼自己的手臂,轻描淡写地说:“母后,朕无事。”又转对苏见微道,“这里很危险,不知道是否有刺客的同党,快扶母后回殿中。再命宫人把西次间收拾出来。”

  苏见微应是,站到太后身侧,朱正熙已经抱着若澄进去了。

  众人皆察觉出皇上有些紧张,以为是因刺客之故,也没有多想。苏见微和太后却是心知肚明。

  朱翊深和萧祐原本想留活口,可那些瓦剌人看到大势已去,竟然拔刀自刎,无一人苟活。朱翊深和萧祐身上都挂了点彩,看起来狼狈。图兰雅走过去,欲开口说话,朱翊深已经径自绕开她,直接往长春宫走去。

  图兰雅落寞地站着,除了沈若澄,朱翊深不会看别的女人一眼。她虽然早就知道,可还是有几分心伤。

  萧祐知道王爷现在顾不上别的,代为问道:“公主,那鹰符究竟是什么东西?这些又是何人?”

  ……

  苏太后命宫人把今日到宴的命妇都集中到后面的偏殿去,方便一会儿调查。太医院当值的太医都过来了,聚在长春宫里头。太医院院正要给朱正熙包扎伤口,朱正熙斥道:“朕这只是小伤,随便叫个人来处置即可,快进去看看晋王妃,不得有任何闪失。”

  院正不敢忤逆,又匆忙提着药箱跑进西次间了。

  另一名太医上前给皇帝包扎。两宫太后、皇后还有嫔妃都围着他,关切地问长问短。方玉珠不敢靠太前,缩在人群之中,若是从前,她早就扑上去了。可是方才她遣身边宫人去问,那些人却早没了踪影。这下大事不妙。

  朱翊深的伤口虽然不长,但瓦剌人的兵器素来锋利,划得有些深,钝痛之感一下下从手臂上传来。

  朱正熙毕竟不是武将,生得细皮嫩肉,但在众人面前不敢出声,怕有损他皇帝的尊严,因此只是强忍着。

  徐太后万分心疼,不停叮嘱太医下手轻一些。朱正熙抬头看向苏见微,语气冷硬:“皇后问过宫门各处了吗?那些刺客是如何混进来的?”

  “臣妾已经派人去调查了,还未有回复。近来为寿宴之事,宫中有不少闲杂人等进出,如妃也推荐了自家常来往的戏班……如妃?”苏见微叫了一声,方玉珠这才战战兢兢地上前,身子抖如风中落叶。

  苏见微好意问道:“你这是怎么了?”

  “皇上,皇上恕罪!”方玉珠忽然跪了下来,趴在地上。

  众人疑惑不解,方玉珠颤抖着声音说道:“早,早上的时候,那戏班因为要搬繁重的行礼,嫌进出要反复检查十分麻烦,班主便塞给臣妾一些好处。臣妾便对宫门处的近卫施压,要他们直接放行。臣妾以为家中素来与那戏班交好,知根知底的,也未多想。刚才叫宫人去寻,却发现他们都不见了,唯有几个空箱子……臣妾怎能想到他们跟瓦剌人勾结……臣妾罪该万死!”

  周围先是安静,朱正熙忽而暴起,厉声道:“你好大的胆子,禁宫之中守备森严,怎容得你如此徇私放肆!”

  太医还未包扎好,皇帝猛起,他吓了一跳,仓皇跪坐于地。

  众人不敢大声出气,方玉珠更是抖如筛糠,眼泪夺眶而出。她悔不该听那戏班班主的花言巧语,叫身边的女官去宫门那里交代一声,没想到那些人也真的放行了。她固然有错,可酿成此番局面的罪魁祸首却不是她啊。她盼皇帝的怜惜,鼓起最后的勇气望向他。

  可等待她的只有两道冰冷无情的目光和帝王的怒火。

  苏见微猛地想到了什么事,看向苏太后,惊疑不定。苏太后压住她的手臂,不露声色。

  朱翊深走进来,见众人围成一团,场面混乱,欲打听若澄在何处。

  朱正熙看见他,暂歇雷霆之怒,说道:“晋王妃在西次间,九叔快进去看她吧。”他也担心若澄的伤势,但他今日已经失态多次,这时不好再贸然去探,免得众人传出什么流言蜚语。大战在即,他并不是昏君。

  何况还有很多善后的事宜在等着他。

  朱翊深感激,无暇再顾及其他,直接去西次间看若澄。

  院正和医女都跪在床边,床上的帷幔放下,只能看见隐约的倩影。若澄未醒,倒是满身血污的朱翊深走到床边,吓得医女轻叫了一声,连忙跪好行礼。

  “怎么样?”朱翊深问道。

  院正刚好诊脉完毕,对朱翊深说道:“下官让医女检查过了,王妃脖子上的只是皮外伤,手掌有些擦伤,除此之外未见其它伤痕。晕厥只是惊吓过度,休息一下就好了。”

  朱翊深松了口气,院正犹豫再三还是说道:“王爷似乎也受伤了,还是让下官看看吧?”

  “我没什么事,这些都是旁人的血,你们先出去吧。”朱翊深面容平静地说道。

  院正和医女连忙告退。

  朱翊深撩开帷幔,坐在床边,握着若澄的手。他的指尖触到她脖颈处,伤口已经包扎好,一块纱布显得十分突兀。他目光柔和,因她今日格外勇敢,深陷敌阵也没有慌乱。反观她平日胆小如鼠,连夜里看见一只窜过去的野猫都要吓得扑到他怀里大叫。

  朱翊深亲吻她的手指,竟有几分自豪感油然而生。刚才高度紧绷的神经,现在如同断弦一般崩开,疲乏从四肢涌起来。他的目光陡然一冷,将若澄的手小心地放回锦被里面,起身走出去。

  方玉珠已经被拖回自己的宫殿,朱正熙还派锦衣卫去将方家包围,留待进一步调查。而苏见微则陪着苏太后去偏殿休息,路上,她故意将宫人甩后了一些,靠近太后说道:“姑母,早上我看见您身边的女官在玉华门那边,如妃的事与您有关?您该不会……?”她压低了声音,神色紧张。

  苏太后轻轻一笑:“我怎知那里面有瓦剌人?不过给如妃行个方便,想嫁祸她,哪知道她捅出更大的篓子。微儿,你的心还是太软。刚才险些在皇上面前露出破绽。”

  “姑母……”苏见微面有惭色。

  “我虽知皇上未必对方玉珠有真心,但也怕她先于你怀上龙子。自你祖父致仕离京,家中虽还有不少人在朝为官,但明里暗里都被皇上打压。皇上有为,提拔寒门,削弱世家的势力,徐家的下场,便是前车之鉴。唯有你腹中之子,才能延续苏家满门的荣华。故而我做这些,不只是为你。今日你应当看出皇上的心思,好在那是他不可得之人。可你也该自省,为何不能让他钟情于你。夫妻之间,总得有放下身段的一个,而他是皇帝。”

  苏见微百感交集,低头应是。眼前的姑母,熟悉而又陌生。她想起小时候,姑母抱她坐在秋千架上,柔和娴静,并不是如此功于心计的女人。是这吃人的皇宫太过可怕,所有进来的人,再也不复当初的模样。

  朱正熙命宫人送徐太后回宫,徐太后对着皇帝欲言又止。她也知道现在不是说出来的时候,忧心忡忡地望了西次间一眼,还是离开了。

  随后,萧祐带图兰雅返回大殿,图兰雅对朱正熙跪下:“今日之事,因图兰雅而起,连累了皇上和晋王,十分抱歉。”

  “起来吧。你也是无辜受害,朕岂会怪你?”朱正熙温和地说道,“那瓦剌人口口声声所说的鹰符,到底为何物?”

  图兰雅起身回道:“我也只是听父汗说过一次。鹰符可以调动他秘密训练的一支军队,就是为了防止昂达叔叔等人造反。据说那支队伍藏在一个不为人知的地方,有可以打败瓦剌骑兵的阵法,是父汗多年的心血。可我离开王庭的时候匆忙,根本没见到父汗,我也不知他们怎么会说鹰符在我身上。”

  萧祐在旁边说道:“启禀皇上,这些瓦剌人应该蛰伏在京城有一段时日了,一直伺机而动。草民猜测,平国公府门外抓到的奸细,想必也是他们中的一员。”他将从刺客身上搜出的信交给朱正熙,“皇上可请朝中精通书法的大臣,将此信,与平国公暗格里搜出的,还有那名奸细身上的相比对,这样或许就能知道平国公是否清白。”

  朱正熙命身边的太监下去接信,这才仔细打量萧祐。他稳重如山,心细如尘,站在那里不卑不亢。不愧是常年跟在九叔身边的,看起来能成一番大事。

  朱翊深从西次间内走出来,刚巧听到这一段,对图兰雅说道:“那些刺客既然认定东西在你身上,必定有所依凭。至少他们在瓦剌王庭或者在你父兄那里,找不到那样东西。”

  图兰雅双目放光,奔到朱翊深面前:“你是说,我父兄还活着?!”

  朱翊深点了下头,口气冷淡:“那鹰符对昂达来说想必至关重要,一日不到手,你父兄就不会有危险。倒是你想想看,你父汗可交给你什么东西,可能与鹰符有关?”

  图兰雅凝神细想,忽然“啊”了一声,飞奔出宫殿。

第134章

  朱翊深看向高座上的皇帝,此刻大殿上没什么人, 只三两宫人在轻手轻脚地收拾席案。朱正熙有些心虚, 不敢跟朱翊深对视, 假装看了一眼自己的手臂。

  为救臣子之妻而奋不顾身,这并不是什么值得赞扬的事。朝堂上的言官若知道了, 恐怕还要闹上一阵。

  “臣谢谢皇上体察臣爱妻之心,奋力相救,臣铭感五内。”朱翊深拜道。

  朱正熙知道九叔是在给自己台阶下,以九叔之智,必定已经看出了他的那些心思,却还在维护自己。刚才在御花园时, 他回忆起了当年在北郊围场的往事。原来时过境迁,在变的那个人只有他,九叔对他始终如初。他心生愧疚, 低声道:“九叔, 刺客是假扮成戏班的人, 通过如妃混进来的,朕已经把如妃和方家的人都控制起来了。锦衣卫一定会查个水落石出,给你和晋王妃一个交代。”

  朱翊深道:“臣倒是没什么。倒是有两句话想说,方家是文臣, 方大人又素来……谨慎, 昂达的人未必能看得上他。这次的事情, 应该是如妃娘娘被利用了。”他想说的是方德安那人根本扶不上台面, 成不了大事, 但在帝王面前还是给对方留了几分颜面。

  他总是忍不住替朱正熙操心,以前还能借口说是为了自保,牵制皇兄。如今皇兄早已经入土,朱正熙怎么处置政事以及同臣子间的关系,按理来说与他无关。可他只要想到上辈子亲手杀了这个侄子,心中总是怀着几分愧疚。所以从今生的一开始,他其实就抱着补偿的心思与他相处。

  说是为了父皇的承诺,何尝不是为了朱正熙在守这江山?那是他上辈子欠了他的。纵然朱正熙猜疑他,甚至对若澄动了心思,他仍向为他做力所能及之事。

  朱正熙知道九叔处事一直都是不偏不倚的,更不会因为利益或者立场的不同就对谁落井下石。这也是朱正熙一直在努力学习的地方。他从小就没有受过正规的帝王教育,也没有帝王的智慧和心胸,于是在这个无论是天资还是后天的努力都比自己强太多的亲叔叔面前,难免自惭形秽。这大概也是他反复在依赖信任和猜忌提防中游走的原因。

  可他也知道,九叔一直在真心帮他,比父皇教给他的东西还要多。就算两人之间的关系多少起了微妙的变化,他也不该忽略了那份好。

  “朕一定会查清楚,不会冤枉好人。纵然他们未通敌,如妃所为依然是触犯了宫规,朕不能不罚。”朱正熙顿了一下,“此番昂达不惜派出手下得力的干将潜伏到京城,也要拿到图兰雅身上的鹰符。想来鹰符的威力真的让昂达忌惮。若握在我们手中,此战的胜算便要大几分。”

  “臣也是这么想。”朱翊深肃容说道,“阿古拉既然已经防了昂达一手,又将鹰符放在图兰雅身上,想必也有让她带着鹰符来助我们之意。我们暂且在这儿稍候,看看图兰雅那里能找出什么东西。”

  “嗯,九叔坐下休息吧。”朱正熙真心地说道。

  此刻,宫人已经将大殿收拾得差不多了,搬走了那些宴客的席案,搬回了原本椅子。朱翊深也有些累了,随便在其中一张椅子上坐下来,看着殿门外,没有再说话。

  ……

  图兰雅骑马奔回四方馆,在自己有限的行李里翻找,最后找到了她一直随身带的布袋子。她从布袋子里翻出一个圆盘,只有巴掌大,想到老巫临死前塞给她的时候,仿佛有话还未说完。

  难道这个圆盘另藏玄机?那些人要找的鹰符就在里面?可她怎么看也看不出什么来。

  以她的脑袋再想也是浪费时间,索性收好圆盘,就跑出了四方馆。

  有一队锦衣卫是专门保护她的,她以前还觉得多余,但在京城这些日子,若没有他们寸步不离地保护,恐怕今日那些人早就下手了。

  她骑马回到宫中,刘忠已经在宫门前等着她。两人一路上畅通无阻,一口气回到了长春宫。她将手中的圆盘交给朱正熙,气喘吁吁地说道:“我父汗身边原本一直跟着一个巫医,不仅医术高超,还精通机关术。这次他将我从瓦剌王庭救出来,却被昂达的人发现,为掩护我而死。他临死前塞给我这个东西,我原本以为是他留给我做念想的,但可能是一个机关?我看不懂。”

  朱正熙将那个东西放在掌心细看,竟然是一个罗盘,里外两圈分别刻着天干地支。罗盘的周围刻着一圈蒙文,朱正熙看不懂,就叫道:“九叔快来看看。”

  朱翊深应声上前,站到朱正熙身边,这是非常古老的蒙古语,连他也不知道写着什么。图兰雅说:“我大概只能翻译出,千金的晚上……万金的花……大概如此。”

  “这是什么意思?”朱正熙不得其解。

  朱翊深转而问道:“那老巫是汉人?”

  “他是生在瓦剌的,但他阿爹和阿娘好像都是汉人。他曾说他的祖籍在江南,祖上姓唐。”图兰雅把自己知道的一股脑儿地说了出来。

  朱正熙说道:“九叔,朕看这罗盘上的天干地支应该是对应着年份。只是大概要知道那句蒙语是什么意思,才能破解出来。”

  朱翊深点头表示同意,他脑海里有一道光闪过,但太快了,他捕捉不到。他正想建议将叶明修和沈安序两个人叫来一起想,以那二人的造诣或许能破这个机关。这时,有个温柔的声音响起来:“那句话大概是:千金良夜万金花。”

  若澄不知何时出来了,靠在门边站着,脸色还不是太好看。

  图兰雅仔细想了想:“对,对,应该是这样。”

  朱翊深几步走过去,扶住若澄的手臂,让她靠在自己怀里:“你怎么出来了?”

  若澄仰头看他:“我被伤口疼醒了,听到你们在说话,就出来看看。你可有受伤?”

  朱翊深摇头:“凭那几人还伤不了我。你身体虚弱,要多休息。进去躺着吧?”

  若澄轻笑:“也没那么弱,就是被吓到了。你们的难题也许我可以解。”她扶着他慢慢走到殿中间,对朱正熙说道,“刚才我说的七言出自一位江南才子的书法作品。他恰好也姓唐,满身才华,却毕生潦倒穷困。他传世的书画很少标明年份,恰这幅作品,因赠好友收藏,故而标注了年份。如果,我没有记错,是正德七年。皇上可以试试。”

  图兰雅惊得睁大了眼睛,对这个弱不禁风的女人简直是刮目相看。原来她这么聪明?连皇帝跟晋王都想不出来的答案,她竟然知道?大概也是猜的吧!

  朱正熙经若澄一说,恍然大悟,按照正德七年的天干地支迅速转动罗盘,当指针停下的那瞬间,“咔”的一响,那罗盘应声而开。

  几个人都围了过去,朱正熙从里面拿出叠的很小的羊皮地图,包着一块老鹰形状的铜牌。

  ……

  朱翊深和若澄回府的时候,已经是明月高悬了。今日本来进宫赴宴,却经历了惊心动魄的一日。若澄靠在朱翊深的怀里,接连打了几个哈欠,朱翊深索性将她抱了起来。

  李怀恩打着灯笼来迎两人,早已听说了宫中的行刺事件,问道:“王爷王妃可要吃些东西?可要再找大夫来看看?”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9页  当前第8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1/8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恃宠生娇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