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79之影后要致富_分节阅读_第30节
小说作者:几曾识干戈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902 KB   上传时间:2018-05-25 19:21:19

  “鹏城不是越来越多人了吗?大家总要买衣服穿的。如果便宜,我也舍得买,我相信别的女人也舍得买。”苏颜笑着说道,“像我每次出去,其实都带了衣服去卖的,港岛那边来的款色,别提多受欢迎了。”

  王霞点头,“没错,我们女人手上有点钱了,哪个舍不得买衣服穿?平时有些人家嫁娶或者办别的喜事,也是要找布票凑衣服的,我们有现成的,还不用票,大家肯定愿意买。”

  她是很想办厂赚钱的,所以说的话都是偏向于赚钱的,带着煽动性。

  王秀莲看向苏颜,“你从港岛带过来的衣服,到北边能卖多少钱?”

  “我们平常买布加做衣服,差不多6块或者7块钱,我买港岛来的衣服去卖,成本20块,卖出一件就能争5块钱!”苏颜说道,

  “到时我们买了港岛的衣服照着做,不说卖到北边,就是在我们这里卖,卖个10块15块,估计也有人抢着买。”

  众人听到这里,脸色都热切了起来。无论说多少句能赚钱,都不如苏颜这样举实例来说明有效。

  很快,大家就散了,纷纷找亲戚朋友借钱去了。

  第二天谢长安牵着谢平安,和苏颜去鹏城墟那边,做出要去找港岛的舅舅借钱的样子,事实上是拿着相机,在鹏城墟到处拍照留念。

  苏颜不解谢长安为什么要拍这样破旧的建筑,但是见女儿拍得高兴,露出了小女孩儿天真爱笑的模样,就什么也不说,只笑着看她拍,有时抱着谢平安入镜。

  在鹏城墟逛了一天,谢长安拍了很多这个时代的鹏城照片。

  回到家之后,张菊英上门来打听消息,“怎么样?你哥哥肯借你钱吗?”

  苏颜露出笑容来,把和谢长安今天商量出来的结果说了出来,

  “我哥哥同意借我钱了,还打算以我的名义也投资一些。至于到底能拿到多少钱,要后天才知道。他今天回去筹钱,明天继续筹,后天才会来和我见面,告诉我准确的数。她让我选好厂址,准备凑钱开始干了,就去找他拿钱。”

  说完了问张菊英,“菊英姐,你说我哥哥也投些钱,大家会同意吗?”

  “肯定同意啊,为什么不同意?”张菊英反问道,“其实他凑份子,和借钱给你凑份子,不是差不多嘛。”

  谢长安点着头说,“对呀!”

  苏颜笑着摸了摸谢长安的脑袋,对张菊英道,“如果大家都像菊英姐这样想就好了。”

  李国庆作为生产队大队长,在这一带有几分薄面,就由他和村子里德高望重的老人一起去蛇山工业区问厂房的价格以及打听办各种证件的流程。

  当天下午他回来了,就召集全村人到晒谷场开大会。

  “我和村里的叔伯们去看过也问过了,那里大多数都是国家的厂房,听说我们村里的女人想办小作坊,领导充分肯定了我们的意见,说可以租房给我们,不过10年一租,50平的房子,一年租金就50块。100平的可以便宜点,90块一年。”

  “领导还说了,衣服制作好了,他们负责对外出口的可以帮我们带去推销,要是外面不要,也可以帮我们向上申请在鹏城市区里卖。只要我们肯干,他们一定愿意支持!”

  这一点说出来,全村担心卖不出去的所有人,顿时都大声鼓起掌来。

  谢长安牵着谢平安,也跟着鼓掌,心里却琢磨开了。

  从李国庆这话可以猜出,上面应该是不允许男人们也加入进来的,估计怕影响了村里的耕地。

  所以办制衣厂这件事,估计只能由村子里的妇女们出面办。

  果然,只听李国庆继续道,“不过领导们也说了,村里的女人想办小作坊可以,但是务必不能荒废掉田地。所以我们厂房办起来之后,要先把农活干完了,才能进厂里工作。”

  大家听得直点头,土地是他们的根,他们不敢不要土地,不敢不种田的。因为如果办厂赚不到钱,手上有土地的话,还有一口吃的。

  李国庆之后又大声算了一下,厂房租100平的话,10年租金就是900块。买缝纫机的话,上面领导在看着,不好买黑市的,所以只能在公社范围内找票购买,价格大概是160块一台。

  100平的厂房,暂时先放30台缝纫机,生意好起来之后再添加。这么一来,缝纫机支出就要4800块钱。

  说到这里,李国庆就给王霞使了个眼色。

  王霞于是走到李国庆身边,大声叫道,“至于买衣服和买布的价格,就让苏颜来说吧,她对这个比较在行。”

  苏颜没料到自己要上台,一时有些发愣,下意识就看向谢长安。

  谢长安摇了摇苏颜的手,笑着说,“妈妈加油,按照我们之前商量的说就行了。”

  谢平安也冲苏颜竖起大拇指,“妈妈加油。”

  被儿女信任地看着,苏颜略慌乱的内心很快平静下来,她整了整脸色,就走了上去,拿着喇叭说了起来,

  “我问了一下棉布的价格,一条21支平纹布约重25公斤,大概为90米长左右,多买的话,一尺3角5分,那么一条布大概要96块。至于港岛的衣服,好的20-50不等,我们可以买了港岛的衣服回来拆开,照着剪裁来卖。”

  说完价格之后,她又简单说了由于运输费贵,一次性多买布会便宜些,至于港岛的衣服,到时她和村里的妇人一起挑时兴的回来,拆了照着做。

  大家听完了,算了一下价格,不算人工,好像前期投入花的钱也不少,这么一来,投资就不能低,顿时几家欢喜几家愁。

  到了后天,谢长安、谢平安和苏颜再度去了鹏城墟“借钱”,回来的当晚,王霞又领着村里的妇女到苏颜家里商量再次凑钱的事。

  这次王志芬还是没有来,据说是不打算投资。

  而付彦芳和投资100块的人,这次都松了口,除了付彦芳加了50块,其他人都加了100块。

  谢长安看着大家乱糟糟的样子,就推了推苏颜。

  苏颜给了她一个稍安勿躁的眼神,就看向王霞、王秀莲和张菊英,“霞姐,秀莲姐、菊英姐,凑钱的话,是不是找几个德高望重的人来登记比较好?还要有公证人来看着。”

  “没错,咱们的钱都不少,找几个德高望重的人来登记和看着比较好。”王秀莲也点头说道。

  其他妇女也同意,于是再次散会,表示明天中午在生产队放粮食的大屋里凑份子钱,请生产队德高望重的人来登记和做公证。

  第二天中午,谢长安一家吃完午饭,就一起去生产队放粮食的大屋里凑份子钱。

  由于是小孩子又是女孩,谢长安悲催地被禁止进去,谢平安则因为是男丁能代表谢家,被允许进去了。

  不能进去,谢长安就坐在大门口竖着耳朵听动静。

  里头一个登记钱数,一个数钱,几个公证,热热闹闹的。

  这次王秀莲拿出了1000块钱,王霞想着自己是大队长夫人也不甘示弱,也是拿的1000块,张菊英本来是想出800块的,但见王秀莲和王霞都拿1000块钱了,就也改成1000块。

  其他人呢,500块的只有两个,其余的大部分是200块的——付彦芳过了一夜,又咬着牙加了50块,估计是连夜去亲戚家里借的。

  谢家是最后入户桂花村的,所以苏颜是最后一个凑钱的。

  轮到她了,她没有报数,而是先问,“是这样的,我哥去了港岛,他听说可以投资办厂,也想投一些钱,不知道给不给他投呢?”

  王霞想着衣服如果卖不出去,少不得还要让苏颜再带去北方卖,第一个就表示同意,“当然可以啊,就当是你拿钱投资了嘛,到时分红也是分到你手上的,你再给你哥分就行了。”

  “没错,可以的。”王秀莲和张菊英都表示支持,其他凑的钱少的也纷纷表示可以让苏颜的哥哥投资,但是按谢家的名头来算。

  因为大家都知道,前期投入最少要一万块。如果苏颜拿出的钱少,只怕这次办厂就办不成了,所以十分乐意苏颜的哥哥肯投入钱。

  李国庆听见了,低声跟几个德高望重的公证人和登记人耳语了几句,说明了一下苏颜家里的情况,表示村民没意见。

  几个公证人只是来公证的,知道村民没意见,就更不会有意见了,很快就点了头。

  “苏颜,那你们谢家赶紧报数吧。”王霞见李国庆给自己使了个眼色,就对苏颜说道。

  苏颜点点头,“那我这里一共拿出5000块吧。我哥投了4000块,我从他那里借了900块钱。”

  听到这么大一个数量,所有人的眼睛都红了,情不自禁地觉得在港岛真是太有钱了,轻易就能拿出几千块。

  登记的人直接在“谢平安”名下记了5000块钱的数。

  谢长安听到这里,连忙冲谢平安招手,谢平安赶紧跑了出来,“姐姐,你找我什么事?”

  苏颜见状也走了出来,低声问,“怎么了?”

  苏颜刚想说话,就听到一个妇女问道,“我想问一下,有的是写家里老人的名字的,如果老人千秋了,这个份额是不是会转给家里人?”

  “那是自然转过来的,转给户口簿上的人。外来的或者不在户口簿上的,不能转移。”一个老者一边说着,一边拿了毛笔刷刷刷地记下这句话。

  谢长安听了这里,就冲苏颜和谢平安要了要头,“没事了,我就想问多久才行。”这妇女想问的,也是她想问的。谢平安还这么小,她怕村里人有人眼红他占的份额多,会对他下毒手。

  之后,就根据这些钱分配每个人占份额,谢家占了足足48%的份额。

  大家上前去,仔细看过自己凑的钱和得到的分红份额,确认没有问题了,才按了红手印。

  这个时候的鹏城正是炎夏,阳光猛烈,因着靠海空气较为潮湿,这炎热就变成了闷热,人无论去哪里,随便就能出一身大汗。

  不过桂花村里的人即使大汗淋漓,也是干得很开心的。

  因为农忙开始了,厂房也办起来了,单等缝纫机、棉布、衣服样板等齐全,就可以制作成衣卖了。

  时间进入八月中旬,农忙结束了,缝纫机也求爷爷告奶奶的找来票,并让上面领导特批了15台,才终于凑齐了。

  苏颜负责购买的棉布以及港岛的潮流衣服,在缝纫机到位的前一天,也都到了。

  村里的妇女有几个会裁衣服,但是却没敢动手,而是郑重地请来老裁缝,让老裁缝帮忙根据拆开的港岛衣服模板来剪裁布匹。

  谢长安人还小,学了别人也不敢让她剪裁,所以就让苏颜认真地跟着老裁缝学——老裁缝不肯教,想学需要额外收费,苏颜和张菊英拿出30块钱,才能跟着老裁缝学。

  学会了剪裁,还要学怎么缝制成衣,这又是一大笔钱。

  这次老裁缝收费格外贵,要50块钱才肯教一个。

  村里见苏颜学东西格外快些,就出公费推举她学,让她学好了回来教大家。

  苏颜跟着老裁缝打下手,学了足足两个星期,才让老裁缝点头,表示可以出师了,当然,技术还是比较粗糙的,只能照本宣科,要自己设计、剪裁和缝制,需要苏颜以后自己琢磨了。

  这个时候,到了九月份,谢长安入学读书了。

  因苏颜忙着把自己一身技术教给村里的其他妇女,没空带谢平安,谢长安干脆就领着谢平安一起上学了。

  谢长安上辈子没有机会上学,一直引以为憾事,即使后来自己自学,读了很多书,这种遗憾也一直没有消失,现在能够上学读书,她心里很激动,态度很认真。

  不过她毕竟是成年人的身份,脑子里装着很多知识,字基本上也识齐了,于是课堂上听几句,就低声教谢平安。

  放学了,谢长安就领着谢平安回家,去制衣厂看苏颜剪裁和缝制衣服,自己也跟着学。

  晚上回家了,谢长安对剪裁上有些不明白的,就专门问苏颜,然后次日傍晚去制衣厂拿了碎布认真地学着剪。

  到了九月中旬,村里妇女们的裁缝技术达到可以制作衣服的水平了,剪裁棉布的人手就有些不足了。

  苏颜想让谢长安中午和傍晚过来帮忙,但是被村里人以谢长安年纪小不放心为由推了,叫上村子里年纪大的女孩子们来帮忙。

  王霞担心苏颜有意见,私底下专门安慰苏颜,“不是大家针对你,只是怕长安年纪小糟蹋了布,所以才决定收12岁以上的女孩子,你千万不要多想。”

  “我明白的。”苏颜点点头,就坐回自己的缝纫机前继续缝制衣服模版了。

  她缝制了2件不同款式的圆领T恤,一条短裤一条长裤一条A字裙,每种各缝了2件。

  缝好之后,就由王霞拿回家,找李国庆去见上面的领导,让上面的领导拿去跟上面申请在鹏城卖,且不收布票——他们是很想对外出口,但是衣服就是山寨港岛的,拿出去不知道人家会不会要。

  上面的领导知道了这情况之后,顿时笑了起来,“听说东南亚都需要这些衣服,我们卖去东南亚就成。衣服放在我这里吧,我们尽快拿去推销。”

  王霞和李国庆千恩万谢了,就一起回来,去制衣厂宣布这个好消息。

  然而他们去了制衣厂,发现制衣厂的气氛很沉闷。

  谢长安下课之后领着谢平安来制衣厂,也发现制衣厂的妇女们脸色都很不好,大部分脸上都有怒色。

  “张菊英你说,你是不是不公平?凭什么李大家剪坏了布就行,我家的剪坏了布就要被你说?”

  “谁说我家没被说了?我家也被说了。再说了,我家只剪坏了一点点,把尺寸弄小一点,还是可以补救的,你女儿呢,一块布就毁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43页  当前第3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0/24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79之影后要致富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