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皇恩_分节阅读_第25节
小说作者:笑佳人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218 KB   上传时间:2018-06-03 17:28:28

  “啊,你的风筝!”妞妞突然大叫,就在顾鸾准备仰头时,手里突然一松,竟是她的风筝线被树枝割断,断了线的风筝猛地往高处一窜,然后就在顾鸾的遥望中,飞出院墙,往更远的地方去了。

  “我的风筝!”妞妞立即把自己的转轴交给一个丫鬟,着急地往外跑。

  顾鸾也挺喜欢那只风筝的,特别是风筝形状象征了她的名字,便带上四个护卫,一起去陪妞妞找风筝。风筝没飞多久就一头栽了下去,距离似乎并不是特别远,主仆几个看准大概位置,连跑带快走地往那边赶。

  两刻钟后,顾鸾找到了她的风筝,只不过,她的风筝被一对儿兄妹拣到了。

  顾鸾不由放慢脚步。

  “这是你们的风筝吗?”穿白裙的姑娘笑着问顾鸾,她大概十三四岁的模样,明眸皓齿,笑起来两边嘴角都有梨涡。

  顾鸾点点头,妞妞已经跑过去去接风筝了。

  “多谢二位。”顾鸾客气地道谢。

  韩薇笑笑,道:“举手之劳,不必言谢,快回去把风筝修好吧。”

  顾鸾觉得这位小姐很和善,再次道谢后,才与妞妞离开了。

  韩家兄妹依然停在原地,韩薇望着顾鸾的身影感叹道:“这个小妹妹长得真好看,看她的打扮,应该也是官家小姐,不知道以后有没有机会认识一下。”

  她的兄长,十五岁的韩征马上道:“她是承恩侯府的四姑娘。”

  韩征出门的次数多,曾见过顾崇严带顾庭、顾鸾兄妹上街,因此认得。

  韩薇听了,忍不住咂舌。她的爷爷是定国公,自打在战场上受伤双目失明后,爷爷就只领了一个闲职,与朝廷大员们几乎断了来往。父亲早逝,母亲病弱,国公府能否恢复往日的荣耀,全靠兄长了。承恩侯却是皇上面前的第一红人,出身如此尊贵的顾家姑娘,怕是不会结交她这样的朋友。

  好在韩薇也不是非要结交顾鸾,遗憾片刻,她与兄长也回自家庄子了,一会儿祖母该回来了。

  殊不知九华寺里,偶遇的萧老太君与韩老太太已经聊了大半天了!

  萧老太君比韩老太太年长几岁,两人都是武将的母亲,还都有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惨经历,在九华寺里顿时一见如故。分开之前,萧老太君热情地邀请韩老太太领着她的孙儿孙女来顾家山庄做客。韩老太太笑着答应了。

第30章

  顾鸾没想到, 她很快就再次见到了拾到她们风筝的那对儿兄妹。

  “阿鸾过来,这位是定国公府的太夫人。”客人登门, 萧老太君替曾孙女介绍道。

  韩老太太慈眉善目地看着顾鸾。

  顾鸾乖乖行礼:“阿鸾见过太夫人。”

  韩老太太笑眯眯夸道:“这孩子,长得跟小仙女似的,看着就可人疼。”

  萧老太君没有谦虚,自家四个小姑娘, 一个比一个出彩,最拔尖的就是小曾孙女。

  顾鸾微微红了脸。

  接下来换成韩老太太介绍她的一对儿孙辈了,孙子叫韩征, 今年十五岁,孙女韩薇,十三了。

  顾鸾年纪小, 依次见礼:“韩大哥,韩姐姐。”

  韩征颔首,少年郎身姿挺拔,微黑的脸庞英俊沉稳, 很符合他国公府世子爷的继承人身份。

  韩薇容貌柔美, 天生笑脸样,看起来特别亲切。

  “阿鸾妹妹, 风筝修好了吗?”韩薇笑着问。

  顾鸾点点头, 顺势邀请韩薇改天一起去放风筝。

  两家长辈这才知道,孩子们已经见过面了。

  韩老太太也要在九华山住段时日, 老太太们相约去听经, 顾鸾与韩薇频繁地走动了起来。

  这日, 韩薇正在顾家的山庄做客,与顾鸾一起荡秋千,前院突然传来一阵热闹,顾鸾听见了弟弟庄哥儿的声音,猜到哥哥姐姐们来了,顾鸾高兴地跳下秋千,拉着韩薇的手一块儿去了前面。

  顾家的孩子们,除了二房的顾萝生病没来,其他几个都来探望萧老太君了。公子、小姐自发分成两个小圈子站着,小姐这边是顾芸、顾凤,公子那边,分别是大公子顾谨、世子顾庭、三公子顾询,与小公子庄哥儿。

  韩薇一眼就看到了十六岁的顾谨,原因无他,韩薇已经到了知避嫌的年纪,而顾家四个公子里,只有最长的顾谨需要她避嫌,老二顾庭都比她小呢。

  “阿鸾,我先告辞了。”韩薇小声对顾鸾道。

  顾鸾连忙拉住她手,笑道:“韩姐姐别走,我还要介绍你给姐姐们认识呢。”

  说完,顾鸾先把韩薇拉到了顾芸、顾凤面前。

  顾芸、顾凤也觉得韩薇很亲切,女孩子们简单聊聊,很快就熟络了。

  “我叫庄哥儿!”漂亮的小姐姐们都不看自己,习惯被姐姐们抢着稀罕的庄哥儿倍感冷落,忍不住跑过来,主动向新姐姐介绍自己。

  韩薇扑哧笑了,嘴角露出一对儿可爱的梨涡。

  顾家孩子们都没有梨涡,庄哥儿第一次看见,新奇地指着韩薇道:“韩姐姐脸上有俩小坑!”

  坑是啥玩意儿?

  韩薇吓了一跳,还当自己的脸怎么样了,不由地伸手去摸。

  庄哥儿语出惊人,顾家众兄妹都看向了韩薇的脸,韩薇无意抬头,就对上了大公子顾谨的目光。

  不知为何,韩薇脸红了,低头掩饰。

  顾谨守礼地移开视线,对三个妹妹们道:“你们哄庄哥儿,我们去寺里接曾祖母。”

  女孩子们乖乖点头。

  顾家三位公子转身去九华寺了。

  一会儿顾家众人注定要大团聚,韩薇小坐片刻就告辞了。

  顾家三姐妹一块儿去送她,回来路上,顾鸾牵着弟弟,顾凤拉着顾芸落后几步,小声嘀咕:“曾祖母最近都在念叨要给大哥说亲,我看韩姐姐挺好的,刚刚大哥看她,她还脸红了呢。”

  顾芸替兄长叹息:“就怕国公府的嫡出小姐,看不上大哥。”

  他们的父亲是国公府的庶出二爷,他们的生母家世不显,还早早病故,谁家小姐嫁过来,就要做好面对继室婆婆的准备。有萧老太君关照,顾芸与哥哥没受过什么苛待,但身世如此,顾芸从小就敏感多思。

  这话顾凤就不爱听了,辩驳道:“大哥一表人才,十六岁就中了秀才,谁敢看不起?”

  “你小点声。”发现顾鸾朝这边看来,顾芸忙朝顾凤使了个眼色。

  顾凤这才闭嘴。

  顾鸾嘟嘟嘴:“你们俩说什么呢?”

  顾凤朝妹妹眨眼睛,再看看庄哥儿。

  顾鸾懂了,原来是不能叫庄哥儿听见。

  庄哥儿瞅瞅姐姐们,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儿。

  饭后,顾凤爬到妹妹的床上,姐妹俩说悄悄话。

  提到大嫂人选,顾鸾又想起了上辈子。那时候,她可怜的大哥前后说了两门亲事,第一门女方待婚期间不知吃了什么,起了满脸疹子,没养好,留了一些麻子。曾祖母看过后,陪了女方一些礼,做主退了婚事。

  到了第二门,女方家里都愿意的,未料那小姐早就有了心上人,为了摆脱父母婚事,那小姐竟与心上人私定终身,怀了孩子去威胁父母。女方父母气坏了,但生米煮成熟饭,他们不敢把怀了别人孩子的女儿送到承恩侯府来,便找个借口退了婚事。

  反正直到顾鸾死去,大哥都没娶到媳妇。

  顾鸾不知道前世曾祖母来九华寺有没有遇见韩老太太,又或是遇见了,但因为来往少,没想到结亲家,但顾鸾与姐姐一样,都觉得让韩薇给她们当大嫂挺不错的。

  按照顾鸾的意思,她们应该先去曾祖母耳边吹风,顾凤却觉得,要先撮合大哥与韩薇,两人看对眼了,再请长辈们做主。

  顾鸾还想反驳,被姐姐给摁住了,不许她反对。

  顾鸾打不过姐姐,只好老老实实地当听话小妹。

  .

  顾鸾在山里快活,皇宫里头,隆庆帝将心爱的二儿子叫到了面前。

  赵夔从边疆回来后,一直都在当闲散王爷,隆庆帝觉得,是时候给儿子安排一份差事了。

  “六部里面,夔儿想去哪边?”隆庆帝笑着问,猜测儿子会说兵部。

  赵夔哪个部都不想去,直言道:“儿子想去锦衣卫。”

  隆庆帝心里一哆嗦,锦衣卫是替他盯梢文武百官、稽查某些案子的,办事手段凌厉血腥,百官、百姓谈到锦衣卫便会变了脸色。他的夔儿本来就有凶兽之名了,再放到锦衣卫,儿子是想做人人心中的厉鬼吗?

  隆庆帝皱眉,摇头道:“不妥,锦衣卫戾气太重,不适合你。”

  赵夔笑了笑,道:“儿臣就喜欢戾气重的地方,父皇若安排我去六部,最后只会有两种结果,要么是六部官员天天弹劾儿臣,要么,就是他们不屑与儿臣为伍,愤而辞官。”

  隆庆帝眉心突突地跳,仔细想想,还真是儿子说的那样。

  “父皇放心,儿臣去了锦衣卫,父皇叫儿臣查谁儿臣就查谁,没有父皇的旨意,儿臣绝不会擅作主张。”赵夔先给隆庆帝吃了颗定心丸,保证他不会公报私仇。

  隆庆帝压根没想那么多,他最担心的,还是怕锦衣卫会加重儿子的戾气。

  戾气?

  隆庆帝突然想到了一个地方。

  抬起头,隆庆帝戏谑地向儿子抛出一个条件:“你要去锦衣卫也行,不过去了锦衣卫,你每个月都要去九华寺住上三天,诚心礼佛。”

  赵夔目光微变,让他去礼佛?

  隆庆帝往龙椅上一靠,淡淡道:“父皇这也是为你好,你不想去就算了。”

  赵夔是不想去礼佛,但他要去锦衣卫,面对这么一个不着调的皇帝老子,他只能妥协。

  “儿臣全听父皇安排。”他垂眸道。

  隆庆帝满意了,道:“那你现在就去九华寺住三日,每天抄写一部经书,三天后你把经书给朕,朕就给你锦衣卫的腰牌。”

  老爷子笑得像得逞的狡猾狐狸,赵夔忍不住反击道:“父皇,不如儿臣在九华寺剃度罢,如此,更方便我修身养性。”

  隆庆帝吓了一跳,腾地就站起来了,盯着儿子问:“你说什么?”

  赵夔拱手,低头道:“儿臣这就出发,去九华寺礼佛。”

  说完,赵夔转身告退。

  隆庆帝还瞪着眼睛,石公公好笑,轻声解释道:“皇上,王爷跟您开玩笑呢。”

  好好的王爷,谁会舍下荣华富贵去做和尚?

  虽然这么说,但隆庆帝还是担心他的儿子犯傻,赶紧派人去盯着儿子了,一旦儿子真想剃度,哪个和尚敢动手,他就要了哪个和尚的命。

  当天黄昏,赵夔就奉旨在九华寺后山的一处院落下榻了。

  让堂堂宁王闷在寺院听经那是不可能的,翌日早上,赵夔命人准备弓箭,他要去山里狩猎。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6页  当前第2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5/5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皇恩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