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老大是女郎_分节阅读_第210节
小说作者:罗青梅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1.04 MB   上传时间:2018-06-06 19:15:08

  真可惜,本来打算带她去隔壁看看的。

  傅云英还沉浸在震惊中,双眼直直盯着博古架看。

  霍明锦暗道不好,还没讨好到她,先把人惹恼了!

  她不好接近,可一旦真的愿意接受谁,就会全心全意待对方好。这一点他感触太深了,这些天被她温柔对待,他几乎可以说是神魂颠倒,如痴如醉,时时刻刻处于狂喜之中。

  可不能得意忘形,把她给吓跑了。

  “你今天去见了皇帝?”

  他状似无意地问。

  故意岔开话题。

  傅云英看他一眼,决定先不和他计较,和他说了朱和昶的打算。

  霍明锦点点头,“无妨,我心里有数,用不着担心我。”

  口气平静,仿若天下尽在他手中,运筹帷幄,因为强大而淡然。

  说完正事,知道该怎么和朱和昶回话,傅云英走到外间书房里坐下,因为气恼密道的事,没招呼霍明锦。

  她喜欢阔朗,书房、卧房、侧间都是打通的,中间只以落地大屏风和槅扇做隔断,冰裂纹的槅扇,映着窗外清透的绿意,似一幅幅精美画卷。

  窗前设供花,蜀葵、石榴和扁竹根,清新淡雅。

  看她像是真恼了,霍明锦却又忍不住微笑,大概是太喜欢了,看她生气也觉得别有一番滋味。

  斟了杯茶递到她手边,“不高兴了?”

  傅云英翻开书案前堆叠的卷宗看,不理会他。

  霍明锦环顾一圈,出去了。

  她没管他,理好卷宗,铺了张纸,开始打草稿。

  身边传来椅子拖地的刺耳摩擦声响,她余光扫过去。

  霍明锦搬了张圈椅过来,放到她身边,挨着她并坐。

  他身形高大,气势又足,大马金刀地这么一坐,即使不出一点声音,存在感也很强,实在难以忽视。

  傅云英仍然不理他,心里斟酌用词遣句,一笔一笔写在纸上。

  身旁呼吸声越来越近,霍明锦凑近,看她写了什么。

  “妇人诉讼权?”

  他皱了皱眉。

  从理论上来说,不管是告诉、举告、以证人的身份接受讯问,整个代诉、申诉、参与诉讼的过程中,妇人和男人一样享有相同的权力,也会面临同样的罪责。但事实上,妇人一旦牵涉进案件中,要承担来自各方的压力和异样的眼光,往往下场凄惨。

  而且,在有些地方,妇人若是作为证人接受询问,其供词必须由其父亲、丈夫或者同族兄弟一同画押才有效用。

  还有一点,犯事被关押的妇人,若家中没钱打点,很可能会遭狱卒凌辱。

  所以一般平民妇人轻易不会参与诉讼,大多数由亲属代为出面。

  至于家长里短的纠纷,比如两家妇人为谁家偷吃了另一家的鸡闹到县衙门的,不在大理寺管辖范围之内。

  傅云英让陆主簿他们翻出来的卷宗全是涉及性命的刑事大案。

  她总结了近三十年内凶犯为妇人的全部案件,找出其中妇人请亲属为自己代诉而被陷害或被欺瞒的案子,以此为依据,建议修改妇人诉讼权。

  不需要太大的改动,只要能确保妇人在整个诉讼过程中能够明确、直接表达她自己的诉求,不被人欺瞒。

  霍明锦神情变得严肃起来,这样的事,不是没人做过,但往往起不到什么效果。

  伦理宗法是这个国朝治国的根本,不可能被轻易撼动。

  说一句蚍蜉撼树都是夸大了。

  傅云英现在做的这些,就好像拿着一只水瓢,站在一望无际的汪洋大海边,不停往外面舀水,什么时候才能将大海的水全部舀干净?

  况且,就算她成功了,也没人会感激她。

  那些妇人说不定还会骂她多管闲事,她们不喜欢打官司,认为抛头露面是伤风败俗,不在乎自己有没有诉讼权。

  霍明锦没有出言打击她,但傅云英能从他紧皱的眉头看出他的担忧。

  他怕她辛苦一场之后看不到希望,会灰心难过。

  她写完一段话,搁下笔,轻声说:“明锦哥,隋朝之前,世家林立,想要做官,必须出身世家,否则就算才高八斗,也只能屈居人下,给世家当谋士。出身决定命运,心比天高,生于寒族,只能饮恨而终。从科举取士到如今,历经多少个朝代,寒门之子才真正能凭自己的才学做官?”

  隋朝的科举制还不够完善,而且很快被世家反扑了,唐朝算得上十分开明,世家仍然占据高位。

  几百年朝代更替,持续近百年的割据纷乱,敢和帝王叫板的世家方慢慢消融没落。

  从此,开启士大夫与君王共治国的崭新局面。

  科举制历经百年,才真正走入平民百姓家。

  傅云英今天推动妇人诉讼权的修改,短时间内看不出影响,一百年内可能也没有影响,但两百年,三百年呢?

  说不定能起一点作用。

  哪怕到头来只有一两个妇人因此受益,就不算白费功夫。

  不去做的话,一点改变都没有。

  努力一把,就算没有改变,至少不留遗憾。

  她没有说什么豪言壮语,只是默默地,尽自己所能,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

  霍明锦心头震动。

  他双目炯炯,看着傅云英。

  她低着头,双唇轻抿,细看刚刚拟好的草稿,逐字逐句反复默读,看还有没有需要修改的地方。

  他拉起她的手,拢在掌心里。

  她侧过头,眉微微蹙起,怪他打扰自己的思路。

  霍明锦唇角微翘,一字字道:“云英,你不愿整日守在内宅,想更进一步,甚至想攀爬到最高峰,都可以,我做你的后盾。什么时候你累了,想过平静的日子,我也早就准备好退路。你无须顾虑我和皇帝的关系,进还是退,你都不用怕,我在这儿。”

  说完,他低头吻她的指尖。

  十指连心,仿佛要通过缠绵的轻吻将承诺印刻进她的心底。

  傅云英咬了咬唇。

  ……

  朱和昶登基后,王阁老提心吊胆。

  他怕新君说出“何不食肉糜”这种天真到让人哭笑不得的话。

  事实告诉他,新君没那么傻。

  放心之余,他又生出另一层恐惧,要是这位年轻的君王和先帝一样仇视群臣,所有的心眼全用来和大臣作对,该如何是好?

  没想到少年天子心性淳厚,体恤群臣,虽然即位之后在心腹的帮助、霍明锦的支持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接连撤掉三位内阁大臣,手段也是柔和的。

  王阁老欣慰不已,帝王有悲悯之心,朝臣之福,也是百姓之福啊!

  当然,好人不一定能当好皇帝。

  王阁老下定决心,一定要认真教导新君,不求新君文韬武略、光耀千古,至少要做个守成之君!

  最好是后者,因为前者往往代表着新君不安分,新君不安分,就可能劳民伤财,引来朝堂动荡。

  王阁老认为,安安分分就好了,老百姓经不起折腾。

  首辅大人摩拳擦掌,预备了一项之后让朱和昶生不如死的授课计划。

  这期间,姚文达、范维屏和汪玫三人分别兼文渊阁、东阁大学士,加上礼部尚书马尚儒,吏部侍郎崔南轩,入阁办事。

  司礼监太监宣读旨意的时候,崔南轩心中并没有太大波澜。

  得偿所愿,本应该兴奋鼓舞才对,他却面色平静,周围同僚的恭贺之语,一句都没听进耳朵里。

  他想起姚文达说过的话:迟早有一天,你会后悔的。

  他不后悔。

  只是忽然觉得意兴阑珊,回望身后,一片荒芜。

  没有人真心为他高兴。

  那一盏夜幕中昏黄的灯,早就灭了。

  尤其当他看到已经升任员外郎的傅云章和大理丞的傅云说说笑笑,从抄手游廊走过的时候,他的心冷到极点。

  他迫切需要确认什么。

  他看着兄弟俩,兄弟俩亦察觉到他的目光,看也未看他一眼,并肩走远。

  在傅云眼里,他全然是个陌生人。

  傅云读书,长大,入仕,辅佐新君,一步步壮大实力,他自顾自成长,喜、怒、哀、乐,全都和自己无关。

  面对他,总有一种说不清的无力感。

  崔南轩袖中的双手握紧。

  ……

  三天后,傅云英就把建议修改妇人诉讼权的折子递上去了。

  新朝新气象。

  朱和昶御下柔和,而以王阁老为首的老臣也都不是爱惹是生非的主——野心大的都被霍明锦在处置沈党时一并除掉了,几个桀骜不驯的暂时没敢冒头,其他大臣偏于软弱,君臣都是想干实事的踏实人,一时之间,政通人和,君臣融洽。

  颇有兴旺之相。

  至少目前是这样的。

  根基不稳,朱和昶暂时没有大刀阔斧地改革,先大赦天下,减轻租银,治理水灾,整顿兵防。

  朝野上下,继续歌功颂德。

  老百姓们也逐渐接受这位新君,甭管是藩王即位还是皇子登基,只要对老百姓好就行。

  前些天傅云英授意工部侍郎上疏,建议朱和昶一步步废除匠籍制度。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10页  当前第21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10/31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老大是女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