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京圈女首富[重生]_分节阅读_第104节
小说作者:连山益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546 KB   上传时间:2018-06-07 18:43:25

  大分的话,分两步:一是买书,买好书,买适合儿童阅读的书,还要分年龄阶段,3-6岁,1-4年级,5-6年级, 初中,高中。

  二是和当地对接,当地政/府欢迎不欢迎?是建图书馆还是用当地的房子改造装修?有没有人来维持图书馆的运转?

  先把当地对接搞清楚吧。中国贫困的地方很多,她现在银行卡里躺着一千万,也许只能管几个乡,几个镇,杯水车薪,但是,只要能影响一个孩子也是好的。

  书勤看过一篇短文:退潮的海边,许多小鱼滞留在沙滩上,眼看就要干涸而死,一个小男孩沿着海边一条条的捡起,扔回海里。一名游客嘲笑:“别扔了,这么多的小鱼,拾不过来的,再说谁又在乎呢?”

  小男孩没有停下,捡起一条小鱼说:“这条小鱼在乎”。又捡起一条:“这条小鱼也在乎。”

  郑融还在说着廖金凤的能干,书勤说:“哥,金凤现在忙吗?我想和她聊一聊。”

  “我打电话叫她过来。”郑融说着就拨号码,他不是从通讯录里找电话号码,他已经背过了金凤的号码,心动如斯!

  金凤来了,穿着一身工作服,是刚放下现场的活来的。确实像从大山里走出来姑娘,有着城里女孩子没有的水灵与纯朴,最重要的是能干。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草原上长大的丹娜就是热情与奔放。

  郑融让书勤做总经理的老板椅,自己陪着金凤并排坐着小椅子。

  书勤直接问:“金凤,听说你是来自山里的,哪个山?”

  金凤不卑不吭:“武濛山。”

  “五岭逶迤腾细浪,武濛磅礴走泥丸的武濛山?”

  金凤点头。

  哦,还是个革/命老区。

  武濛山是云贵高原上的主要山脉,是金沙江和北盘江的分水岭,贺龙大元帅在这边打过一次著名的回旋战。

  这里群山起伏,谷深山陡,道路崎岖,没有办法储水,所以不能种水稻,只能在山坡上种土豆和玉米。

  地都是小块小块的,全靠人力操作,劳动效率差,一年人居收入只有三四百块钱。

  是挺穷的。书勤又问:“哪个省?那个市?”

  “州省,武濛市。”

  果然穷,穷的知名,全国文明的特困市。

  是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远山区、贫困地区于一体,是贫困人口分布广、少数民族聚集多的连片特困地区。

  书勤说:“我听郑融哥说你小时候特别爱看书,但是家里只有两本翻烂了的书,由此启发,想在你们山里或者有需要的地方,建些图书馆,尽自己的一点微薄之力。”

  闻言,金凤低头沉默。

  这是好事,廖金凤好像并不愿意?

  金凤沉默了会儿,说:“我两年都没有回家了,如果总经理您有时间,不妨跟我回去看看,考察完了再谈建图书馆的事。”

  内有隐情?

  书勤说:“好。”

  ---

  回家,看郑锦、杨帆、书恩、李光都在帮忙,书勤都不好意思说,她又要走了。

  还是胡绢瞥了她一眼,说:“欲言又止,肯定是有啥不好的事要说!”

  书勤只好说了:要去州省的武濛市走一趟。

  杨帆看看胡绢,胡绢说:“这么巧!杨…帆…刚刚还说,要去武濛山出差,你们两个商量好的吧?!”

  书恩惊:“杨帆哥,你什么时候说去武濛山?”

  杨帆说:“刚才啊~”

  书恩挠挠脑袋,刚才难道他填快递单,填的太专心?

  杨帆对书勤说:“一起啊~”

  “穷山恶水出刁民,你不找个帮手?”胡绢说:“你现在运气这么差!”

  胡绢指的帮手就是杨帆。

  但是书勤想:也是啊,我都去警/局走了一遭了,现在估计是骑自行车、车胎漏气,坐汽车、汽车没油,坐飞机、半途返回,估计就这待遇吧。

  那么再去请请杨威?

  ---

  人,所有的想象力,都来自于已有的认知。

  未进山之前,书勤也以为武濛山,穷则穷矣,但毕竟是青山绿水,挺养眼的吧!进山,才知道自己想错了。

  在毕节市租了一辆车,杨威开车,已经行驶了五六个小时,山路弯弯,渐渐的进了大山的深处,才知,这里远比估计的要遥远的多、偏僻的多,贫穷的多。

  在山连着山,山环着山的地方,东一处,西一处,有许多破烂的房子,不遮风不挡雨的房子,摇摇欲坠的房子。在房前房后几块巴掌大的坡地上稀稀拉拉中着些玉米,长势也不太好。

  还有几个穿着破破烂烂的、光膀子、光脚的孩子,跑进跑出,有小的,也有半大的。

  廖金凤说:在山里,一家都有四五个孩子,越穷越生,计划生育也计划不到这里。

  没有网络,没有电视,没有娱乐设施,为了省电天黑就睡觉。

  书勤说:“他们不上学…?”

  国家九年义务教育…

  廖金凤苦笑:“都穷的吃不上饭了,哪里有心情送孩子上学?孩子自己在山里刨点吃的养活自己吧!再说上学要走几里、十几里山路,路上万一摔了、磕了、残了,哪里看的起病?”

  所以金凤能考出来,是多么的不容易!

  大山里人,就是这么一代又一代人、一年复一年地走到了今天?

  若是再不读书,又这么一代又一代的延续下去?

  廖金凤指路,一路上从车窗外看去,若说是风景,真当不错!从旅游资源上来说,不输云南。

  只是现在还未开发,交通不便,意识还未跟上。

  太阳落山之前,终于来到一座用山上的石头和土砌成的房子,石头缝里略透着风,三间房,外面还用树枝圈了一个院子。

  这应该算是一路上看到的最好的房子了!

  廖金凤说:“到了,这就是我家。”

  书勤心说:相对于当地,过的还不错呢!又想到:可能是因为廖金凤每个月往回寄钱才过得不错吧。

  正这么想着,就听到屋子里传来哭喊声:“这是小妹寄过来给娘看病的钱,你不能拿走去耍!”

  “看病?看什么病,还不是让你拿来假屁羊骚!”

  听起来是一男一女在争抢钱,还伴随着男打女,女哭喊,廖金凤瞬间变了脸色,“唰”的一拉车门,跳下车,冲了进去。

  书勤一伙儿随后进屋,这个屋子可以用…家徒四壁...来形容,屋里摆设极其简陋寒碜,屋里只有一张黑不溜秋、歪七扭八的四方木桌,桌子上几个裂缝的、豁了口的粗瓷碗。

  屋内三人,金凤正将一名女子护在身后,和一名男子对峙。

  男子看见金凤,眼中惊喜:“金凤,你怎么回来了?快,快,给我二十块钱,他们都等着我一起耍呢。”

  靠!耍钱!坐了飞机、坐了火车、又坐了一天的汽车,来到武濛山一间石头里漏风的屋子里,还是没有绕开耍钱!

  耍钱不分穷富,富的去妈港一把几十万、几百万的耍,穷的在山里几毛钱、几块钱的耍。

  通性就是输,输得倾家荡产,输的人性皆失。像眼前这位,书勤捋一捋人物关系,金凤对峙的应该是她哥叫铁头,护着的应该是她姐叫玉凤。

  铁头两年不见自己的亲妹妹,见面第一句话就是要二十块钱就耍。还有人性吗?

  金凤不去理铁头,问玉凤:“姐,咱娘呢?”

  玉凤说:“咱娘在给附近修路的搬试块。”看妹妹一愣,解释:“家附近来了个修路的工程队,请人搬试块,他们叫试块,我看就是一块一块的水泥墩子…”

  金凤急了:“水泥墩子!娘这样的身体怎么去搬重物!”

  玉凤怯懦的说:“工程队给钱多…”

  金凤拉着玉凤急着走:“走,带我去找娘!”

  一行人上车,玉凤指路,几分钟后,就看见一个满脸风霜的中老妇女在落日余辉中弯着腰搬石块,光线挺好,妇女脸也够苦,摄影师肯定喜欢。

  妇女走起来了,腿一瘸一瘸的,不远处一名中年男子坐在石头上磕瓜子,还吆喝着:“快点!我都饿了,玉凤那娃做好饭了吗?”

  玉凤一哆嗦,铁头在家翻出了她藏的钱要拿去耍,她和铁头抢钱了半个小时,还没有做饭呐!想到这里,玉凤要往家里跑:“金凤,你去接娘,我回家做饭,做饭。”

  金凤一把抓住玉凤,冲着中老妇走过去,叫了一声“娘”,就泪流满面。

  中老妇身影一晃,她眼神不好使了,天黑了更看不太清了,看了好几眼,才看出:“呀!是我金凤回来了!”

  金凤扑到中老妇的怀里,喊着“娘”,痛哭!她以为自己在针织厂加班加点、省吃俭用,每个月给家里寄钱,娘就能过上好日子,谁知道还是在这里弯着腰搬石头!娘的腰不好了,一弯就疼,弯了再想直起来得用一个钟头!

  娘生了三个孩子,一个月子都没有做,身上落下了多少病!为了让她上学,挨了她爹的多少顿打!

  中老妇用老树皮般的手摩挲着金凤,怕摸脸孩子不舒服,就摸金凤的后背:“金凤啊,哭啥呀,娘不好好的嘛!你回家信里怎么没有说?娘好给你准备点你爱吃的。”

  金凤撩衣袖擦眼泪:“我是跟着同事-就是我们一起干活的人-的车回来的。”

  “哦哦哦,”中老妇往金凤身后看书勤杨帆杨威,要往这边走。

  书勤忙往前迎了几步,金凤介绍:“娘,这是我的老板,后面都是我老板的朋友。”

  金凤娘的手往衣服上擦了擦,还是怕自己手脏,不敢伸手,笑的满脸褶子:“俺家金凤请大老板多光照哈,等哈来我家吃饭,走走走,回家吃饭哈。”

  突然来访,回家估计也没有啥可吃的,书勤不想让金凤娘作难,特别后面还有一个嗑着瓜子、面色不善的金凤爹。

  书勤看杨帆,杨帆看工地:“这工程队我好像有熟人啊~”

  再一看:还真是挂着ZJ省工程队的牌子。

  ---

  杨帆果然在工程队有认识的人,当晚书勤杨帆杨威就在工程队休息,金凤回家。

  工程队的人都在山里过了半年多了,见从H城来了家乡人,都分外热情,还整了一桌子菜招待老乡。

  菜的卖相不好,但是口感极好,比五星级酒店的还好吃!

  有一盘熏腊肉,猪可能是山里跑的猪,柴火也是山里的柴火熏的,特别特别的好吃!

  书勤吃了一口,连连称赞。谁知道工程队的一脸苦笑,有一个嘴快的说:“能不好吃嘛,做了一扇熏肉,被讹了一万!”

  什么?

  工程队的人说:“就是过年的时候,食堂师傅说大家伙儿累了一年了,犒劳犒劳我们,就要做熏肉。花高价买的猪肉,去树林里捡的柴火,被一个山妇看到了,她一直跟着,看我们把柴火点着了,就蹦出来说,那树是她们家的,那柴火是她家的,被我们烧了,得赔两万!”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64页  当前第10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4/16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京圈女首富[重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