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千金归来(重生)_分节阅读_第104节
小说作者:月半弯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847 KB   上传时间:2018-06-22 19:54:10

  光山寺的佛光纶音奇观,怕是很快就会传遍整个帝都,而了凡却跑过来说,会出现这等奇事十有八、九和宁姐儿点燃了头香有关;

  本以为这个消息已经够吓人了,不想后面还有一波更大的,宁姐儿方才之所以一直没出现,竟是偶遇了皇后不说,还救了皇后一条命。

  饶是高氏这等见惯了大风大浪的,也不觉头晕目眩,半晌反应不过来——

  难不成之前小儿子说梦见仙人告诉他宁姐儿来历不凡,是有大造化的,不是编的?

  倒是丁芳华那等直肠子的人没有想太多,最先反应过来南春话里的意思,分明是想让宁姐儿留在寺庙帮她看诊,一颗心不由就悬了起来——

  印象里杨皇后一向是颇为慈善的一个人,甚至两人闺阁之时,也有几分交情,太子故去后,杨皇后一病不起,每每提起这事,丁芳华也颇不好受。

  眼下既提出这个要求来,分明就是皇上的意思。

  所谓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眼下既是令南春过来,袁家怎么也不能拒绝的。

  就只是宁姐儿刚回侯府,并没有教过她什么礼节,可不要惹了皇上皇后不高兴才好……

  这般想着,便有些期期艾艾:

  “能为皇上皇后分忧,自是宁姐儿的荣幸,只有一点,姑娘怕是也知道,我们家宁姐儿刚回府不久,若有那里犯了忌讳,还请姑娘千万提点一二才是……”

  “夫人放心,这世上,端没有哪个人能欺负得了袁小姐。”南春认真的点了点头,“既是太夫人、夫人首肯,奴婢这就回去复命。”

  “还有我家主子的身份,也请两位先瞒着些小姐,就说,咱们是远房的亲戚吧。”

  两人也懂,南春这么说也是怕蕴宁知道了皇后的身份,有了负担的话,不敢放开手脚治疗。

  一直到南春离开,袁成阳从外面进来,高氏和丁芳华还没有缓过劲来。看两人失魂落魄的模样,袁成阳当即明白,方才那丫鬟的主家,身份怕是非比寻常。

  毕竟武安侯府的身份,寻常公侯世家出来的,又如何能把老母和侄媳妇惊成这样?

  略一思索,不觉蹙了下眉头:

  “方才那女子,和皇室有关?”

  高氏长叹一口气,点了点头:

  “不错,听你侄媳妇的意思,她是皇后面前第一得用之人。”

  “你也猜到了吧?她来这里,却是因为宁姐儿。”

  当下把南春的话和丁芳华的猜测一一说了:

  “……咱们身为臣子的,自当为皇上分忧,可我还是止不住担心啊——宁姐儿年纪还太小了些……”

  除此之外,更听人说,皇上和皇后感情甚笃,这之前因对皇后疾病束手无策而遭黜落的御医还少吗?

  倒不是怕连累了袁家,毕竟皇上不是昏君,可就怕,真有个什么,会迁怒宁姐儿。

  

  ☆、119

  “您说, 今儿个这事,是不是也太巧了些?”丁芳华忽然道——

  佛光, 纶音, 皇后……总觉得这里面有什么古怪。

  却被高氏打断:

  “莫要妄度天意。”

  毕竟自家来广善寺也是临时起意,便是有人想要取巧, 也是不好做的:

  “好在当初阿烈有先见之明, 及时封锁了宁姐儿擅医的消息。”

  “我和阿娘还有宁姐儿就在山上住些时日吧。”袁成阳接口道,“有人问起, 就说娘亲一片诚心感动菩萨,我这腿终能下地行走, 佛光普照、佛音教诲之后, 更是行将痊愈, 须得在山上多住些时日,以还报菩萨恩情。”

  这话分明是把腿痊愈的缘由完全归功于天,把蕴宁完全摘了出来——

  多年不问世事, 并不代表袁成阳就老糊涂了。高氏和丁芳华想不到,袁成阳却是马上想通了其中缘由——

  外界传言皇上身体不好是真的, 皇上对朝廷的掌控权已是完全转移到了慈宁宫胡太后那里却肯定就是假的。

  今日之事,或许有天意在内,更多的却是人为。

  甚至虽是没有证据, 袁成阳却认定,各大公侯府邸必然都潜伏有皇上的人。而自己得以痊愈的原因,更是早被呈上皇上的案头。

  之所以这么久都没有宣召宁姐儿,一则阿烈当时的策略起到了一定作用, 二则皇上怕是对宁姐儿的医术也并不十分相信,毕竟,再怎么说,宁姐儿都不过是一个十二岁的弱龄女孩罢了。

  会有今日之事,分明是皇后已是病入膏肓,来寻宁姐儿,也是完全绝望后的无奈之举罢了。

  偏偏是,宁姐儿还真成功了。于宁姐儿而言,自是大功一件,却又蕴藏着极大的危机。

  若然被有心人查知,皇后那边有半点差池,袁家就必然大祸临头。

  为今之计,自然让宁姐儿越不被人注意到越好。

  几人把一切商量妥当,才让丁芳华叫蕴宁过来。

  高氏招招手,让蕴宁到自己身边坐下,叹息着道:

  “倒还真是有缘……那位周夫人,确然是一位故人,当初于咱们袁家有大恩,倒不想,竟是在这儿遇着了,还得了这么重的病……既是能帮上他们,咱们就尽些心吧。”

  “正好曾祖母和你小叔祖也准备在山上小住一段,这段时间,咱们祖孙三人就暂住此处,宁姐儿瞧着可有什么需要准备的?”

  “也没什么要准备的,娘只让人给我送些换洗衣物来就行。”蕴宁摇摇头,却是从身上掏出那位周先生送给自己的碧色暖玉——

  之前仓猝之间未及细看,这会儿才发现,分明是一只翠色玉蝉,雕工之精致,分明是此生仅见。

  “之前周先生送了我这块儿暖玉,说是让我拿着玩儿,只他们家既于咱们家有恩,暖玉又恁般贵重,是不是还回去的好?”

  袁成阳定定的瞧着玉蝉,微不可查的稍微翻转,果然在底部发现了形似篆刻“周”字的花纹,饶是久经风浪如袁成阳,也差点儿把持不住,良久才道:

  “无妨。既是周先生一片心意,宁姐儿只管贴身收着就好。”

  高氏则和丁芳华对视一眼,倏忽间想起之前了凡大师的断言——宁姐儿是个福慧双全的,眼下瞧着,却是果然如此。

  这哪里是玉蝉,分明是大正有朝以来第二次送出的信物!

  之所以说玉蝉乃是信物,却是和它的来历有关。

  众所周知,大正开国皇后,芳名中可不就有一个蝉字?

  开国帝后本是患难之交,待得登基为帝,更是亲手雕琢了一对儿玉蝉公然送于妻子,以示坚贞之外,更暗含有一生一世一双人的承诺。

  终其一生,即便大臣再三劝谏,周□□却始终坚守承诺,不曾有过一丝一毫的动摇。

  更在去世前,和皇后共同留下遗诏,但凡有女子于大周建下奇功,便可拥有此玉蝉,而得此玉蝉者,身份上的尊贵荣耀自不必说,还可自主择夫,延续一生一世一双人的传奇之外,更可泽被子孙,保家族三世安乐。

  而第一次送出的玉蝉,则是给了渤海王家的姑娘。

  也是那王家姑娘持此玉蝉嫁入了崔家后,才有了大周第一名门延陵崔家的诞生。换句话说,若非当初崔家第二代当家人有幸娶到了渤海王家那位奇女子,崔家也绝无可能如现在般,成为大周第一书香名门。

  是以若问起大周有国这么多年来,闺阁女子最想得到的东西是什么,除了这玉蝉,再不用做它想。

  如何也没有想到,这会儿竟会被皇上送给了宁姐儿……

  又想起坊间关于蕴宁的种种不堪议论,一时只觉说不出的痛快——

  正好借此机会好好筛查一番,一定要寻一个对宁姐儿真心真意的才好。

  至于那些看不上宁姐儿的蠢货们,让他们知道真相后,自己悔青肠子、哭瞎眼去吧。

  丁芳华忙要嘱咐蕴宁千万小心些,可莫要弄丢了玉蝉才好,又怕蕴宁察觉,憋了半天才道:

  “宁姐儿且仔细放好,怎么说也是恩人的一片心意。”

  却是无论如何也止不住脸上的喜意。

  直到一家人准备下山时,丁芳华还有些恍恍惚惚。甚至怀疑,今儿个真真是和做了个再离奇不过的梦相仿……

  “姐姐不同我们一道回去吗?”看蕴宁不曾跟着下山,袁明仪不免觉得有些奇怪。

  听袁明仪如此问,其他姐妹也一道看了过来——

  祖母上山时,却是不曾说过,还有在这里住一段的想法。

  丁芳华点点头,含糊着道:

  “你们曾祖母和小叔祖想在山上盘桓些时日,宁姐儿左右无事,就陪你曾祖母住些时日。”

  袁明仪点了点头,垂下的睫毛掩住了眼底的失望之意——

  从前袁明珠在时,曾祖母不管去哪里,都会带在身边,本想着袁明珠走了,自己会有些机会呢,再不料这才多久啊,曾祖母就忘了袁明珠,转而把一片心肠全放在了袁蕴宁的身上……

  一家人登上车,正准备走,不想蕴宁又追了出来:

  “娘亲,爹爹——”

  说了一半却又顿住,改口道:

  “娘亲和爹爹在家时多注意身体,莫要挂念这里,女儿一定会照看好曾祖母和小叔祖的。”

  又拿了封信递给丁芳华:

  “还有这信,娘亲找人替我送给程家祖父。”

  女儿这么知道心疼人,丁芳华自然很是窝心,笑着一叠声的答应了下来:

  “宁姐儿放心,程家老爷子那里娘也会跟你爹说,让他派人照料着,你只管照顾好曾祖母、小叔祖……也要顾好自己……”

  蕴宁挥了挥手,目送着一行人下山,眸中忧色却是更浓——

  今秋起,大正可不就要陷入多事之秋?

  先是十月底皇后崩殂,皇上痛失爱妻之下,病体越加沉重,竟是几度昏厥,直至春节前,都不曾上朝理事;而人祸之后,相伴而来的又有天灾,皇后崩殂后第二日,天上便飘起了鹅毛大雪,帝都昌邑随之迎来了百年难得一遇的暴风雪天气,大雪竟是接连下了半月之久,帝都之中饿死冻死的人不知凡几,又因为死尸太多,引发了大规模的瘟疫……

  方才让丁芳华转交的书信,可不就是蕴宁嘱咐祖父替她尽可能多的购置些瘟疫时用到的草药?

  好在萃香阁生意兴隆,自己手里银钱很是充足,现在那些药草又正是便宜的时候,蕴宁估摸着应该能买到不少。

  可即便如此,却依旧提心吊胆。

  如果蕴宁依旧是程家女,国难也好,家愁也罢,自然离她的生活还远得很,毕竟,即便再悲天悯人,可也心有余力不足不是?可她这会儿身份却是已然变化,成了袁家小姐——

  国难之外,袁家的危机可不也同样近在咫尺?

  而危机的源头却正是和唯一的庶妹袁明仪有关。

  上一世可不就在这一年,传闻中已经死去多年的袁明仪的嫡亲舅舅郭耀祖回京?

  要说袁明仪的外家郭家,从前曾经也算是大正名门。郭家先祖郭洪,虽是前朝旧臣,却最是个识时务的,在前朝行将败亡时,最先举起义旗,投奔了大正。郭洪更跟着□□入关后,凭着从龙老臣的身份,使得郭家成为□□手下第一批分封的人家,并被赐爵安西伯。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37页  当前第10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4/23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千金归来(重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