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悦君歌_分节阅读_第13节
小说作者:兰芝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770 KB   上传时间:2018-07-17 20:51:53

  周王对齐姬肚里的老来嗣可是看重得紧的,自打齐姬怀了龙嗣,她那祥珮宫就被护得如铁桶一般了, 处处都昭示着周王对这龙嗣的重视, 可谓万无一失。却如今, 眼看着齐姬显了怀, 胎竟落了!

  一时间,周王大怒,后/廷/震动。不下半日功夫,宫闱处处都被查了个底朝天。这一查, 就连周如水的华浓宫也不例外。

  夙英倒是好脾气地携着寺人四处查验, 瀞翠却立在周如水身后翻起了白眼儿, 她扬着下巴,显然不愿给那些奴才好气,骄横地埋怨道:“都小心着点儿!真是不长眼了, 千岁尚未及笄,却也能被牵扯进这样的破事。”

  彼时,周如水正在案前埋头写字, 闻言,她面无表情地顿了顿笔杆,只一瞬,便又静下了心来, 将心思收回了帛书上。

  这原就不是她一个小姑子该管的事儿,齐姬后头立着的是她的姑母长公主岱。周岱这人,就是个墙头草两边倒,哪头有利哪头跑儿的主儿。现如今,她与公子沐笙是相安无事的,不时,两人还会因利益相同,相互帮衬一把。至于她那个不见天日便夭折了的庶弟或者庶妹,活下来对公子沐笙构不成威胁,死了更与他们无关,对周如水而言,不过可有可无的小人物罢了。而至于因此事得利的那些人,她暂且也动不得。如此,她倒不如暂且置身事外,眼不见心不烦得了。

  这头还在搜着宫,那头,又有匆匆脚步声传来,来人正是周王最宠信的老奴寺人旌。寺人旌为人温和驯顺,旁人看他,永远都能从他眼角的皱纹里看出和乐的笑意来。他伺候人也是不温不躁,恰到好处,做主子的瞧着他,总是会觉得舒服。

  才弓着背走近,寺人旌便笑眯着眼朝周如水一揖道:“千岁万福。”行过了礼,他立即便朝正在搜宫的寺人们吩咐:“都撤了!撤了!不长眼的东西,千岁这儿最是干净,还不滚出去。”

  听寺人旌这么一言,瀞翠噗嗤就笑了,她阴阳怪气地道:“果然是宫里的老人儿,还是您看得通透,那些个可不是不长眼的嘛!”说着,瀞翠又瞅了眼不动生色的周如水,大眼一转,继续不依不饶地嘲道:“这事儿可查明了么?若是未查明,可不敢不让你们搜!毕竟,到时若是再有脏水泼上门,咱们可都受不起那冤枉!”

  这宫里上上下下,谁不晓得华浓宫的瀞翠是个牙尖嘴利的?寺人旌也就那么听着,他依旧赔着笑,转头对着周如水又是一礼,眼角透着恭敬,不温不燥地赔礼道:“这事儿白得惊了千岁,实是奴才料事不周。奴才也不敢欺瞒千岁,齐姬的事儿方才已都了结了,罪人现已被杖了毙。”

  这么说着,寺人旌的脑门上还冒着汗。他可真是风风火火赶着跑来的,因齐姬落胎,整个后庭几乎都遭了牵连,他被周王喝得像只无头苍蝇,待好不容易缓过气便觉遭了殃!果不其然,下头没眼力见的连着谢姬的广韵宫,天骄公主的华浓宫也一并搜了。方才在广韵宫,他已受了谢姬的冷眼。如今,只等着周如水教训了。

  在宫中众仆寺中,寺人旌的辈分算是最高的了。见他一把年纪仍是低眉顺目满腹小心,登时,瀞翠也不好不依不饶了。

  四下皆静,这时,周如水才轻轻搁了笔。她缓缓抬起眼来,眸光温和地看向一脸恭谨的寺人旌,甚么也未问,甚么也未责罚,只不在意地摆了摆手,宽和地笑道:“无事,今日有劳公公了,就让她们给你沏口茶喝罢!”

  她的话音一落,不光瀞翠,寺人旌也是愣住了。在宫中,主子让宫婢赏茶是件极体面的事儿,直是天大的赏脸呐!

  寺人旌只怔了怔便很快地回过了神来,他慌忙地请了个跪安,恭敬地推拒道:”奴不敢受!奴不敢受!”寺人旌是真不敢受,却,见周如水面色不变,夙英眼色极快地去搀起了寺人旌。如此,寺人旌也知推拒不得,便不得不千恩万谢地受下了这赏。

  一旁,瀞翠眼观鼻鼻观心地认真瞅着周如水直出了一会神。待室中再无了旁人,她才小声地问道:“女君,您不问问那被杖毙的罪人是谁么?”

  闻言,周如水侧过了脸来,她白皙的面庞凝如膏脂,白净中透着一种异常美艳的娇柔。她懒懒地将案上的帛书都揉成了团,直截扔在了地上,才漫不经心地回道:“急甚么?再过一会儿,宫中便会传遍了。”

  是的,压根不需去打听。不下半刻,齐姬的事儿就原原本本地在后庭中传了个遍。

  后宫惶惶,齐姬落胎之事,长公主岱自然是第一时间得到了消息。毕竟,齐姬可是她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自打齐姬怀嗣后,祥珮宫中大半的仆婢更都是她送入宫的。

  得了消息,周岱抱着猫儿就火急火燎入了宫,才至祥珮宫宫门,便有寺人来报,道是此时周王已至祥珮宫,齐姬的胎也已是挽救不急,落下了。

  闻言,周岱面上一紧,将怀中的宝贝猫儿递给了左右,便小心翼翼地从侧门入了内室。

  周岱方才掀帘走近,满室的血腥气就叫她蹙紧了眉,她以帕捂脸,直吸了口气才走进帐前。

  帐内,已晕死过去的齐姬仍在呼痛,她的脸色雪白如纸,因这祸难,眨眼就憔悴得似是老了好几岁。

  见是周岱来了,在内室守着的近婢忙是上前施礼,她悄声地禀道:“高氏脏腑虚损,气血枯竭,下头更是恶露不止。君上只掀帘瞧了一眼,便冷着脸出去了。”

  她说的很直白,一是道高氏的身子已是废了,二是道周王见了她这狼狈模样,怕是已起了恶心。果然,听了这话,周岱的心底“咯噔”就是一下,她低问:“君上可还在祥珮宫中?”

  听了周王仍在正殿,周岱这才浅浅呼出了一口气,她忙是焚香换衣,赶去拜见兄长。

  正殿之上,周王的怒气并未止歇,他眉目生威地倚在正上方的榻几前,身侧的秀美屏风精致玉器全都横倒在了地上,大多都被砸了个粉碎。

  只小心翼翼瞧了一眼周王的面色,周岱便明白,周王那满溢的愤怒中,有遗憾,有失望,有上位者被欺瞒算计的愤恼,却唯独没有对齐姬丧子之痛的怜惜。虽早有意料,但见此情景,周岱的面色仍是灰白了几分,她不禁在心中暗暗惋惜,自个好不容易扶上位的齐姬是真的失宠了!

  想着,周岱小心翼翼地步入了殿中,恭谨地朝周王一礼。也就在这时,殿外忽然传来一声极其清脆的嘀咕,那宫婢疑惑地道:“毛虫这是怎的了?往日里它见着金鲤都是往里扑的。今个儿却怎么一个劲地往后躲,和怕了什么似的。”毛虫便是周岱带入宫的那只猫儿。

  闻声,周岱的眼皮猛地跳了两下,眉头拧做了一结。周王也因那声音抬起了眼来,他目光如刀地扫过周岱,冷哼一声,忽的就撑着几案站起了身,大步往外苑走去。

  一时间,外苑中满池子的鱼都被打捞起来被破成了两截,随着几声惊叫,几粒圆滚滚的檀木珠子从尚冒着血丝的鱼腹中滚了出来,看清那檀木珠子,周岱的腿已经软了,她认得,那分明是高氏日日挂在手腕上的檀木珠串。

  见了那珠子,周王眼一眯,立即便派了郎中前去查探。果然,从鱼腹中滚出的檀木珠一经绞碎,便露出了里头可疑的药粉来,朗中用银针挑了挑,又嗅了嗅后,不多时便道,那檀木珠中藏着由归尾、红花、丹皮、附子、大黄、麝香,藤萝等药物所磨制成的药粉,这些药粉,正是致齐姬滑胎的罪魁祸首。

  这么一来,物证俱在,矛头毫无疑问地指向了高氏。也确实,自齐姬孕后,除了同是出身于长公主府的高氏,就再未有旁的姬妾入过祥珮宫了,她的嫌疑确实是最大的。

  周王自然也认得那串珠子,只撇了那珠子一眼,周王便冷笑出了声。他几乎是暴戾地,甚至带着杀意地瞪向了周岱,冷冷质问道:“这便是你养的人?”这话,虽甚么都未言明,却已是认定了高氏的罪了。

  如此,周岱登时软了腿,她连辩白都不敢,慌忙便伏拜跪在了地上。四面的内侍宫人们也都唬了一跳,忙是跟着伏身跪地,大气都不敢再出。

  高氏被压去祥珮宫后,哭叫着冤枉,道她的那串檀木珠子早就丢了。可哪怕她哭得梨花带雨娇美万分,周王也没有正眼看她。后头,高氏死不认罪,周王却早定了她的罪,被高氏哭得烦了,大手一摆,便将高氏扔出去杖了毙。

  这火气也连带牵扯进了屋子里头刚倒了血霉的齐姬,周王嫌她晦气,当下便直接将她贬去了冷宫,连她那个才受重用的兄长齐策也连罪被削了官,复为了白衣。而长公主岱自然也脱不了干系,她被罚了一年俸禄,闭门思过三月。

  作者有话要说:  真想感受一下被读者包养的感觉…………

第34章 复为帝姬

  这厢, 连夙英都忍不住唏嘘,“果真是君心难测,昨日,齐姬与高氏还宠冠后宫,无人可及。哪知今日, 却落得如此下场!”

  瀞翠也跟着叹道:“往年来, 长公主凭着那些个送入宫的美人不知得了多少好处。不想今日, 却在老地方栽了个大跟头。”

  闻言, 周如水轻轻一笑,她支着下颚趴伏在窗台上,轻薄的罩衫已从肩上滑落了下来,露出了半边雪白的臂膀。她淡淡地, 温柔地嘲道:“喜得一时宠, 终日困于笼, 她们的结局自入宫那刻起,便早就定下了。”说着,周如水淡淡眺向了外头的天色, 她娇美的面上有些懒慢,有些孤寂,半晌, 才思量着揣摩道:“姑母这是在阴沟里翻了船了。从前母后在宫中时,她还晓得收敛。如今与谢姬斗得狠了,又没了母后的挟制,只一心想着讨好君父叫君父大悦, 从而免了符翎的罪罚。这才求成太过,自乱了阵脚,落得了这偷鸡不成蚀把米的下场。”

  周岱有一女,名符翎。是周如水的表姐。符翎满月时,周王封其为平安县主,赐其平安县为邑。

  世人皆知,长公主岱自居长公主府,喜淫好色,广召男宠。她的男宠众多,以至于符翎的生父是谁?至今都无人知晓,更无谁敢问。

  符翎出世后,周岱也不曾收敛她荒唐的行事,随意便以“福临”二字的谐音“符翎”为名,替她入了玉蝶。福临,符翎,听着这名字,再瞧瞧周王为她赐封号为“平安”,倒似符翎很是受宠似的,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符翎尚在襁褓中时,周岱就不太管她。周岱原就风流成性,生下符翎后,也不愿花太多心思在个黄口小娃儿身上,不过在产室时多看了符翎几眼,之后,便将她全权扔给了保氏照顾。

  做主子做母亲的都不尽心,下面的仆婢自然会有样学样轻看符翎。果然,符翎出世那年,就险些冻死在了严寒中。彼时,若不是太子洛鹤有心要去看看符翎,不管不顾地入了长公主府的后宅。今日这天下,怕是早就没了平安县主了。

  或许是小符翎太过可怜,自那以后太子洛鹤便对她这个没个爹,娘又不疼的小县主格外地上了心。同是阿妹,后头周如水出世了,太子洛鹤待周如水也不如待符翎尽心。

  平日里,他给符翎的,周如水不定会有。但他给周如水的,符翎一定不会少。他无空看顾周如水,却总能抽出空来带符翎在左右。后来,符翎一个小姑子却耍得一手好鞭,也全是他亲手所教的。彼时,无人不知,平安县主符翎深得太子爱重。

  多年前,周如水还不开窍,每每太子洛鹤偏袒符翎,她都会鼓着脸,好不可怜地问公子沐笙:“阿兄!同是阿妹!为甚大兄总是偏袒符翎?兕子不好么?”每当她这般问,公子沐笙都笑得无奈,他也不好多解释,只好温柔地安抚她:“傻阿妹,汝与符翎不同。”娄后也曾劝她,道是:“这世上事从就未有十全十美的,你大兄偏爱符翎,但你二兄不也是偏袒你么?符翎从不曾与你吃味,你又何苦咬着她不放?”

  母亲与兄长的这些话,周如水也都听进去了。所以后头,日子过着过着,习惯渐渐成了自然,周如水更是刻意忽略了这份不同。直至后来的后来,周如水才终于明白,所谓的不同,便是大兄疼宠符翎非是兄妹之爱,而是男女之爱,他是把符翎当媳妇养了。

  也正是因了这份情,长公主岱才与谢氏与谢姬结下了梁子,这梁子一结,便一直斗到了今日。

  道是养育之情也可,道是日久生情也罢,符翎自小就对太子洛鹤有着极强的占有欲,她更曾放言:“吾生来就是要做太子妃的!”却可惜,这宫中上下全将她的话当成了童言无忌,谁也未曾放进心里去。

  后来,即便周王晓得太子对她的爱超乎兄妹,仍是为太子赐了婚,封了谢釉莲为准太子妃。颁旨当日,符翎登时便恼了,她大闹了一场,险些将宗祠烧成了灰烬。然而那又如何呢?她终是做不成他的妻子。

  却不想,后头却是谢釉莲一脚踹了太子,她好好的太子妃不当,竟然勾搭了周王,一跃成了后宫的宠姬。

  如此,符翎自是最渔翁得利的那一个。但实际上,符翎却是半点也不欢快,她是不愿太子娶谢釉莲,但谢釉莲抛却太子另攀高枝,她亦觉得不忿,亦是气愤难当!她爱太子爱到滴水无声,爱到他还来不及疼,她已经替他,憎恶起了每一个曾经伤害过他的人。彼时,若不是周岱与太子强压着,符翎定是冲进广韵宫鞭打了谢釉莲了。

  谢姬入宫那阵,正值周国与蛮人大动干戈,为了避开这风口浪尖,太子洛鹤便自请领军,远赴了北境与敌邦作战。符翎见太子洛鹤如此远走,便也跟着私自出了府,不声不响地随着大军一直到了边陲重地天水城,偷守在了太子洛鹤身边。再后来,太子洛鹤铮铮铁骨血洒疆场,她们这些个至亲亲人都远在邺都,唯有符翎,在太子垂死前见到了他的最后一面。

  符翎从未讲过那时的凄楚情景,边陲的将领却曾转述,他们远见平安县主泪干血流,不忍太子入柩,扶太子尸体至僵而不放。

  周如水清晰地记得,太子的遗体运回邺都的那一日,太阳即将落山,符翎素服举哀立在城楼之上。那一刻的她,再无了往日里的骄慢任性,光华照人,她只是静静地看着太子洛鹤的金棺入城,看着金棺在夕阳下闪烁着刺目的光芒。她一动不动地,一瞬不瞬地,面无表情地盯着那金棺缓缓移走,始终,都表现得冷漠至极亦无情至极。

  再后来,太子洛鹤被谥为哀冲太子,灵柩安葬金山。入葬那日,符翎始终未至。裴氏小姑跑上门骂她冷血无情,她却笑着倚在门前,极近风流地眯了眯眼,一鞭子便甩花了裴氏小姑的脸。

  可就在那几日之后,公子沐笙携周如水私下祭拜太子时,周如水却在太子墓竖碑后无意瞅见了一排字,那字生生以血刻在碑后,竟是道:“今生已过也,愿结后生缘。”

  周如水认得,那是符翎的笔迹。也就是那时,她才后知后觉地发现,符翎哪里是无情不在乎呢?她是心死如灰啊!庄子妻子死时,他可因至痛而仰天大笑,鼓盆而歌。符翎为何就不能滴泪未流呢?这世上情深如海,才往往会深水无声啊!

  如此,她方觉不好!待公子沐笙领着她匆匆赶回邺城,再去寻符翎时,却已是为时晚矣了!符翎竟已趁着众人不备,在宫中大闹了一场!

  事隔经年,许多人都刻意忘记了谢姬曾是准太子妃,但是,符翎记得。多年前,她要为太子出气,太子拦下了她。如今,太子死了,再也无人能拦得住符翎的鞭子了。符翎用太子洛鹤亲手为她做的软鞭,狠狠抽倒了当时荣宠正盛的谢姬。她在恨,恨谢釉莲不识好歹,抛弃了她视如珍宝的儿郎。她在怨,怨若不是谢釉莲一跃成了后宫宠姬,太子也不必为避嫌自请领兵出征。

  周王自然暴怒了,符翎的鞭子虽是打了谢釉莲,却也同时是明着打了周王的脸。如此,符翎是争了一时意气,却也没了好果子吃。她当即便被贬去了封地,更被责令生死不论,此生永不得归邺。

  念及符翎,周如水不免唏嘘。这下,冷眼旁观的心思倒是淡了。她转过身来,闭了闭眼道:“罢了,我去和阿兄通个气,走趟长公主府。”

  说着,周如水便要起身去内室更衣,却见夙英与瀞翠对视一眼,都怏了表情,木木地立在原地未动。

  见她们如此,周如水亦狐疑地顿在了原处,她淡淡瞥向她们,不解地问道:“怎的了?”

  闻言,夙英抿了抿唇,走上前来小心翼翼地劝慰道:“女君,这风口浪尖的,您就甭去掺和了。明日就是初五,您还得去琅琊王府习字呢!”

  她话音才落,瀞翠也眉目一动地凑上了前来,跟着劝道:“女君,今个时辰也不早了!您还是早些歇了罢!再说了,当下长公主府还乱着呢!哪有功夫理会您呐!何苦自找没趣呢?”

  理是这个理,但周如水嘟了嘟唇,不解地睨着一个劲唱反调的两人,特别是盯了眼从来要见公子沐笙便最是积极的瀞翠,目光微闪,嗤道:“姑母若真乱着,才是好糊弄的时候。她若精明起来,我还就不愿去了。”说着,她径直朝内室走去,临近屏风,还冷着脸唤了声:“阿翠。”

  见主子是铁了心要去寻公子沐笙,夙英与瀞翠又是对视一眼,这回明显现了焦急,一个抿着唇,一个苦了脸,也不能叫主子等,夙英朝瀞翠挥了挥手,便径直跟着朝屏风后去了。跟上了前,夙英咬了咬唇,一面伺候着周如水摄衽洗漱,一面小心翼翼地瞧着她的面色。未几,才又斟酌着继续劝道:“既如此,女君直截出宫去如何?也省得在仁曦宫耽误了时辰。”

  “不成,得问过兄长的意思才行。”按理而言,她是该与姑母亲近的。但可惜,周岱是个不定性的,今个她能笑脸迎人,明个捅刀的也能是她。周如水还真把不准,自个今次该抱着什么样的态度?

  听她这般说,夙英彻底垮了脸,取了裙裳来的瀞翠也跟着白了脸。瀞翠在周如水面前压根就是个藏不住事的,周如水一见她那模样就知是真的有事,更是狐疑地朝她看去,果然,瀞翠下意识地就是一避。

  这一避,倒叫周如水觉出不对了!她凝着眉眯了眯眼,安静地盯了二婢一会。稍余,便冷了脸,挥开了正为她解衣裳的夙英,冷声问道:“兄长出了何事?”

  作者有话要说:  符翎可是个人物!

  你们的支持是我写文的动力。

第35章 复为帝姬

  周如水未问, 你们有何事瞒着本宫?而是一语中的地问,公子沐笙怎么了?

  知是瞒不过了,夙英朝战战兢兢的瀞翠点了点头,垂下了脸,低声回道:“今日方才下朝, 二殿下便出宫去了。”

  “出宫?”周如水微不可见地蹙起了眉。

  公子沐笙向来兢兢业业, 事必躬亲, 不敢有半分逾矩, 也从无半分懈怠。方下朝便出宫去了,可见是有急务。但若是因政务离宫,夙英瀞翠自不必隐瞒,而撇去政事能叫兄长离席而去的, 这近在眼前的, 怕是只有他们的母后娄氏了。

  夕阳的余晖透窗而入, 周如水点了点头,白皙的脸庞在静默中显得晶莹静美,不同于往日里提及娄后时的怨愤纠缠, 她只是异常平静地,低低地问道:“母后出了何事?”她的声音很轻,很软, 仿佛秋风中即将掉落枝头的叶子,泛着黄,眨眼就要飘远去。

  周如水始终无法理解的便是她的母亲娄氏。她不明白,为何母后能因太子之死离宫远走, 却不愿为了她与公子沐笙留在宫中患难与共?更自入庵后,她为何就再不见他们兄妹二人了?难道,只有死去的太子是她的孩儿,她与公子沐笙就不是了么?

  她不过是个姑子,能出生在皇家,已比许多世家姑子要好上太多了。她只是替公子沐笙不服,不服君父,母后,姑母,符翎都偏疼太子。不服唯有公子沐笙可怜兮兮无人疼爱,却又偏偏是受尽冷遇的他,要硬生生地挑起这混乱不堪,沉重不堪的担子。

  因这不服,因她为公子沐笙心痛,上一世,周如水才会只要一提及娄后,便是一通的火气不满。

  但如今,她却发不出气来了。前世终于再见母亲,是她迈出庵门与她,与君父,与周氏王朝共赴死,她用人皮面具救她苟活,她喊着生生世世不愿再生帝王家。如此,她还能对她有甚么怨言?

  见周如水面色平静如常,夙英与瀞翠直是面面相觑。夙英这才舒了口气,低低地答道:“皇后腰疼犯了却不肯就医。二殿下向来恭谨孝顺,便亲去送药了。”

  闻言,周如水依旧垂着眸,她的反应很淡,半晌后,才缓缓抬起头来,面向殿门的方向,悠悠地说道:“罢了,即如此,我哪儿都不去了。免得一遭不慎,反给兄长添了麻烦。”说着,她又喃喃地说道:“只愿这回,母后能愿见阿兄一面。”

  邺都外有渭水,渭水中有一岛屿,名小蓬莱。小蓬莱上树木森森,又有一庵,名兰若庵。

  兰若庵中最出名的,是以赤绳相系,确定男女姻缘的月下老人像。每值仲秋,邺都上下,家家市饼饵、水果,大小相携向月膜拜。前后数日,各街格资,演影戏酬神。及至月圆之夜,未婚男女纷纷登至小蓬莱,拜月老,求红线,盼姻缘。

  如今,早已被周王疏远,不得君宠的娄后却在以美满姻缘闻名的兰若庵中带发修行,这其中,实在不无讽刺。

  此时此刻,兰若庵前的香客并不多。在精卫的簇拥下,公子沐笙长身玉立,驻足在庵门前。一阵春风拂来,拂得他暗灰的深衣猎猎作响,他抬眼瞧了眼天色,嘴角便露出了一抹苦笑来。

  他已等了许久了,如今日头西沉,母后却仍不见他,也不受药。想来,这次又是他自作多情了!想着,公子沐笙无力地闭了闭眼,待再睁开眼时,他对着庵门便是长揖一礼,紧接着,他便弯身将药包置于了阶上,转身往渭水边走去了。

  舟排之上,公子沐笙的面色已趋于平静,半晌之后,他忽然问身后的中年文士道:“秦元刘峥近来如何?”

  那中年文士闻言一愣,显然对这问话感到意外。他毕恭毕敬地答道:“千岁命夙英买通了刘峥母舅许旌之仆,似是欲怂许旌驱刘峥出府。”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2页  当前第1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10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悦君歌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