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悦君歌_分节阅读_第78节
小说作者:兰芝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770 KB   上传时间:2018-07-17 20:51:53

  天方破晓, 大战初歇。金色的暖阳在大地投下细碎的残芒, 城中一片萧瑟,少有行人,马蹄声在空旷的街道上格外清晰。

  因着一路无阻, 王玉溪的马车离宅半刻后便驶入了官署之中。他施施然自车上下来,白衣黑发, 乌眉灵目,行走间不疾不徐, 极有风仪。一众仆婢甚是不敢抬眼, 皆是毕恭毕敬伏身行礼。堂上众人闻是王三郎到了, 除去坐在主位的桓淞, 亦皆停了话头,纷纷起身相迎。

  见此,一旁,比援军先一步赶至鹏城的娄擎与刘铮对视一眼, 眸中皆划过了诧异之色。毕竟,据他们所知,周天骄与王三郎不过昨日才至而已。更但凡武将,最难服人, 如今这鹏城众

  将如此厚待看重他的模样,就实是叫人匪夷所思了。

  更王玉溪走近,桓淞亦是拄着剑慢慢站起身来,苍老的面容挤出一抹笑,道了声:“三郎来了?”说着, 便朝他颔首,招了招手道:“快,请上座。”须臾又问:“女君何在?因何未至?”

  桓淞话音方落,娄擎眸中便现出了关怀之意,更刘铮眸中隐含着热切。

  王玉溪的目光在桓淞面上一顿,缓缓划过众人,颔首一笑,自紧邻主座左侧的空榻上坐下,目光在娄擎与刘铮面上一定,便收回眼,望住桓淞,声音晴朗,徐徐说道:“女君昨夜实是操劳,今日便有些下不来榻。”

  闻言,众人皆叹,心服口服道:“昨日莫非女君肝胆,三郎奇智。今日如何,实是难知!”

  桓淞亦是颔首,由衷道:“女君身娇,昨夜辛劳,确该好生将养才是!”言讫,众人皆应是。毫不知情的娄擎与刘铮听得此言,一时面色各异。却王玉溪浅笑隐隐,神色平淡,他只是道:“若真当功,诸君以血肉之躯护城卫民,皆乃英雄!”

  因他之言,众将皆是摇首推拒,“实不敢当,本份而已!”

  彼时,唯有守在门前的恭桓,垂眸敛目中悄声无息地挑了挑眉,念及公子那句下不来榻,他隐觉炫耀之意。再想今晨在门前听及女君嗔骂公子色胚。如今看来,倒真不算过损。

  鹏城之事,再大大不过抵御魏贼。昨夜战后,许多百姓自发出力,不分昼夜,随军往鹏城城内各座庙宇,融铜铸矢,未敢有丝毫懈怠停歇。夜中,桓淞又得了信,知是蒲城尽失,为蛮贼所占。魏津败后,更是不屈不饶,再次扎营,屠马犒赏兵士。

  如此,桓淞便是因爱子早丧,痛泪两行,涔涔流溢,也硬是强撑起精神,灌下了一碗苦药,只想冲儿命丧是为护城护民,他便是拼了这条老命,也莫能叫魏贼攻近周土半步。只是又想南疆那头的行来的援兵不知到底何时可至,也是愁上心头。

  好在卯时,娄擎领着副将先一步赶至鹏城,敲响了城门,道是三万援兵后日便可至鹏城,兵甲齐备,粮草不缺,定能为鹏城扳回一局。闻此,桓淞心中便有了计较,如今见了王玉溪,也不拐弯抹角,左手托着衣袖,起身亲自为他斟酒。

  酒水汩汩,他当着娄擎与众将的面,直截与王玉溪商议道:“老夫昨夜得讯,韩拔因家宅之乱身葬火海,蛮贼趁虚而入,已是攻破了蒲城。如今,吾鹏城亦危在旦夕,援军却还要两日才至。然魏津实是块难啃的骨头,以他之脾性,即成了丧家之犬亦仍是不放不休,即便被烧毁了粮草,昨夜仍原地扎营,屠杀战马以慰将士,如此手段心智,真乃旁人莫及。只怕,援军未至,他便打起精神,重头再来了!”说着,桓淞摇了摇头,沉着脸看向王玉溪,怅怅长叹道:“而吾鹏城有甚?老弱残兵矣!”

  桓淞一叹,坐下众人亦是伤神。却王玉溪不动声色,便是听闻蒲城已失,他俊美高华的面上仍满是从容,徐徐问道:“既如此,桓老如何作想?”

  桓淞看他一眼,听他将话柄踢回,眸中忽的染了笑。定定瞅着王玉溪,毫不避讳道:“老夫已连夜整顿军务,集结三千余兵士,增修城垒,加强防务。更因贤侄昨日巧思,又生一计,集齐城中牛羊,圈养待战。待魏津再次攻来,吾便下命,将这千余头牛羊角缚利刃,尾扎浸油芦苇,燃火放出城外。彼时,魏军应对不瑕,也算一份战力,可以搅其士气,勉强敌之。”

  听及此计,王玉溪挑眉,慢慢一笑,声音清越,不带情绪。起身,朝桓淞深深一揖,又问:“敢问桓老,不过一夜之功,这千余牛羊是自何处来?”

  桓淞受了他的礼,忙是拉他坐下,答道:“城中尚有不少士族,这千余牛羊,大多为他们甘愿捐出。”

  “魏军猛攻,险些破城,到头来,却只捐些牛羊么?”王玉溪沉吟了一阵,眯了眯眼,看向桓淞,眼神微妙。

  坐下,有一武将按耐不住,操着鸭公嗓,气道:“三郎不知,周室的女君都临战对敌,挡在前头。吾鹏城中士族却是胆小如鼠,身尊体贵!更吾等武夫,无能断文识字,便是上了门去,也如蝼蚁一般!”

  与这武将相反,桓淞的嗓音苍老而平缓,极尽威严的眉目间,满是泰然,他道:“贤侄不知,早先魏军奇袭,城中士族便有举家南迁之意。然为民心安宁,老夫硬是闭了城门,一为不叫奸细入内,二为不许士族外逃。遂这些日子以来,城中士族多是闭门不出,事不关己。如今,能捐出这些牛羊,已是难得呐!”

  在桓淞看来,这鹏城之中的士族虽大多是些旁枝,然魏人终究非是尚未开化不知礼教的粗野蛮贼,便是他们攻下了鹏城,杀了满城的庶民,也未必会动士族子弟。毕竟,诸国士族繁盛,动辄传家百年。里里外外,均是连亲带故,保不齐这家中便有三俩名士。而这天下名士之讥骂,魏津也罢,魏军也好,均是受不住的。遂这些个士族,眼见城门四闭,亦敢闭门家中不出不顾,显然只求自保。如今,怕也只是看在王三郎与周天骄的面子,才依言捐出了牛羊,做些个无伤大雅的门面。

  王玉溪自是明白他话中深意,昨夜雨淋淋,今日却是阳光明媚。王玉溪因着透窗而入的明媚晨光眯了眯眼,嘴角一扯,说道:“虽如此,然在溪看来,若士族均此漠不关己,城中百姓怕也团结不过几时。敢问诸君,如今是满腔郁愤,一心杀敌。但若回过神来,再见城中士族高高挂起,奋身百姓当何如?”

  他这话,真是一语挑中要害,正是他所愁。桓淞挑了挑眉,双目炯炯地看向王玉溪,知他心中已有答案,蹙眉问道:“那贤侄以为,吾等当如何?”

  “溪以为,唯有不分贵贱,同甘苦,齐心力。如此共护家国,才有以少胜多,守住鹏城之望。”言至此,他那宛若秋水长空的明澈双眸静静对上了桓淞,慢慢一笑,目光徐徐扫过室中众人,从容说道:“吾听闻,城外有一处依山傍水的宝地,城中士族百姓多有祖坟在此。若然,魏军不光杀俘,更刨了城中士族的祖坟之所。诸公以为,这些个士族,还能否安坐家中?”

  他话音一落,众人皆是揪然变色,纷纷盯住王玉溪,满脸的错愕。这时,便见刘铮忽然一动,不顾娄擎制止,急不可耐地出声说道:“此计言何其谬也!阴毒过甚,非乃君子所为。一旦被晓,亦为大祸!不可!”

  桓淞都未出言,他却忽而出声,众人满目诧异,齐刷刷朝他看去。王玉溪亦是望了过去,眉峰一挑,嘴边弯起一道小小的弧度,似是才见着他,明知故问道:“足下何人?”

  刘铮一凛,这才觉失礼唐突,下意识地捏紧手。忙是上前一步,长揖一礼,答道:“小人乃秦元刘铮。”

  “秦元刘氏?”王玉溪浅浅点头,颜色和蔼,俊逸飘洒,如是谪仙玉树,又问:“刘闽是汝何人?”

  闻言,刘铮一怔,不觉暗喜,垂下双眸,几分灼热道:“乃吾二叔。”他未想,他那离家多年的叔父,竟然被王玉溪所知!难不成,二叔有了大用?即如此,他久居邺城,怎会不知?

  刘铮正振奋窃喜,心中揣度,却听王玉溪清润的嗓音拂过耳畔,他道:“他昔日是吾叔父府中的门客,阴毒狠辣,叛主而逃。汝可知,他今在何处?”说这话时,王玉溪的嗓音如是涓涓流泉,他的面容更极是俊美,然他之一言,却生生如是冷掌,毫不留情地诓在了刘铮面上。

  刘铮愕然,手脚泛冷,便听王玉溪又道,“虽有道但期合意,不论正邪。然溪之计,不过虚张声势而已。城门四闭,城中百姓士族如何会知,此言是真是虚?更魏津杀俘在前,吾等只需命几兵卒弄虚作假,他们必然全信,如此便好。又这来日若得大胜,城门再开,只当此言是误传便罢。为何足下会想,真做这阴毒勾当?”

  此言一出,高下立判。刘铮一言,先前仁义,如今却似如作态效颦。他面红耳赤,实是骑虎难下,硬撑着镇定,又是一礼,自认输道:“铮诚庸短,不识三郎高见。然此计牵连甚广,既是千岁在此,何不请千岁一道定议?”他的意思便是道王玉溪虽是高士却未在朝为官,如此定议国事似有不妥,便是真要参议,诚该天骄公主定议才是。

  他们匆匆赶来,只知大战方歇,并不知昨夜到底是谁力挽狂澜。遂刘铮以为,他如此言说,不失不过,能挽回些颜面。

  哪知,王玉溪收回目光已不看他,慵懒往后一靠,执起酒盅,慢慢饮了一口,骨节分明的长指扣了扣桌面,再看向他时已没了客气,冷冷说道:“守城卫国本为男儿事,满座丈夫,却需千岁殚精竭虑,来定乾坤么?如此,你是看低了吾等?还是看低了千岁?”

  这话已是指责了!更便是鹏城中各个士族分支,都瞧不上军中大多武将。他名满天下的琅琊王三,琅琊王氏之家主。今日不但与他们同坐席中,更是与他们谈笑风声,出谋划策,又与他们归做一处,称是吾等。在座众将心中皆是胀满,相比之下,对于刘铮所言所行,便就不满极了,厌恶之情,均是毫无遮掩的露在了面上。

  再三做唐突之言,又被王玉溪如此扫面。刘铮心中大揪,再对上众将鄙夷的目光,刘铮如坐针毡,一时不知从何辩驳,踧踖当场,直是双腿俱软。

  一旁,娄擎神色复杂,薄唇一扯,眉头蹙起。叹了一声,终是念着娄九,上了前来,做和事佬道:“诸君勿怪,吾这妹婿过于守礼,叫诸君见笑了!”说着,又朝桓淞一礼,道:“桓翁,擎亦以为,三郎此计绝妙!若是祖坟被刨,城中士族仍不闻不问,便为不孝,更为蛇鼠小人,如此名声,他们不过旁枝,实是承受不住。彼时,便为声明,亦会倾囊相助。如此,城中自得上下齐心!吾等拿不下魏贼,也或可期!”

  这一语吐出,便是以守礼二字抹平了刘铮的颜面,也道名了他刘铮不光是那名不见经传的秦元刘氏子弟,亦是他娄家的女婿。堂中都是聪明人,闻言,再看刘铮时果然客气了几分。

  主座之上,听了娄擎表态,桓淞亦是一笑,目光在室中众人面上转了一圈,终于拍案说道:“大丈夫做事,雷厉风行。”说着,便朝下吩咐道:“朴索,此事便交由你去办!”

  朴索闻言,忙是迈出,悍勇的身姿往堂中一站,握拳行礼,中气十足道: “谨受令。”转身,便扭头大步往门外走去。

  见此,王玉溪亦是起身,朝桓淞拱手道:“女君独在府中,溪先离一步,便不再叨唠了。”

  闻言,众人自无可挽留,忙是相送,更又向女君问安。

  唯有刘铮立在最后,面如土色,顿足不已。

  ————————————————————

  各位如果喜欢请多多推荐给朋友,多多砸给小公主炸弹营养液啊,有空写个长评啊!

  这本书我大概最多写八十万字左右吧,写起来太累了,哈哈哈

  打脸狂魔三郎上线

  悦君歌

第175章 孤光点萤

  周如水醒来时, 外头天光正好, 她唤了夙英进来,问过左卫的情形,知是虽有伤者却无大碍, 心下稍平,吩咐了大夫再看, 又赏赐了羊羹下去。

  须臾,终归放心不下, 便更了衣, 想去左卫处瞧瞧, 更想去看看城防, 待得与王玉溪汇合,再一同去祭拜桓冲与卫城英豪。

  却房门一开,她便见庭院敞阔,院中更有老树一株, 浓荫覆在地面,罩出一片阴影,雨后的庭院更是散发着青草的香气,清雅宁静, 叫她忽觉沉静之美。

  她一时定在门前,恍然便觉着累了。更想起王玉溪曾言,君子不失方寸之闲。不由便真停下步来,轻轻一笑,红润的唇勾起一抹微不可见的弧度, 低道:“罢了,哪儿都不去了。这庭院景色宜人,倒是偷闲之所。”说着,便指了指庭中那郁郁葱葱的老树,吩咐左右道:“便就在这树下,设下广榻长几罢。”

  言讫,终于看向始终满面心事的夙英,状若不知地吩咐她道:“阿英,昨儿个咱们入城时,不是自一老妪门前见过许多南边才有的石草么?你这就去,用粮食换些石草来。”

  说着,她缓缓走近树前,踮起脚,摘了片尚沾着露水的树叶捏在指尖,试着放在唇边吹了两声,叶声清越,十分宜人。却周如水须臾便放开了口,轻轻将树叶夹回了指尖。

  见她如此悠然,夙英心中却是不是个滋味。一直以来,说句逾矩的话,她真当女君是自个的亲人。她也曾立过誓,会对女君忠心不二,以命相报。

  然如今见女君全然不顾礼教,与王三郎亲近至此,已有了夫妻之实,她真是不知如何是好。再见庭院中再无旁人,终是忍不住,大着胆子伏跪在地,望着周如水姣好如春阳的容颜,掏心肺腑,颤颤地说道:“女君,您这一睁眼,先是问左卫,再是怜惜那独带孤孙的老妪,却怎的不顾顾自个呢?”

  见她扑通跪在了身前,周如水挑了挑眉,懒洋洋往已摆妥的榻上一靠,问她:“本宫怎的了?”说着,抚了抚袖,将那树叶放置予几案之上,纤细嫩白的手指扣了扣几面,带着笑道:“本宫这不挺好的么?”

  “女君当知,奔者为妾,父母国人共贱之,更况无媒苟合!奴只怕您今日将身心系与一人,却若是,若是……”言至此出,夙英也是口舌纠在一处,难以启齿。

  “却若是枉付了一腔心意,当如何?若是父母兄弟皆不许,又如何?”周如水看向夙英,阳光烂漫,她徐徐地接住了她的话头,慢慢抬眼,望着近日难有透叶而穿的疏淡日光,明亮的双眸之中透出了几分超然,她道:“吾与旁人不同。”

  说着,在夙英诧异的眸光中,她声色软糯,转了话头,眉目微敛,轻轻道:“若是今时无战,这鹏城外的郊山之上,定是红叶满缀,□□绕满山。然你可知,如今是何景象?魏津一把火,把整座郊山都烧了。红叶成了焦土,□□亦成了焦土。昨夜,若不是桓冲等人孤勇殉死,引得城中军民皆愤愤,怕是鹏城亦做了焦土,你我亦做了焦土。”

  微风阵阵,她的声音温柔至极,却也冷静至极,她徐徐地说道:“更昨夜我便想,这时日也好,欢喜也罢,得一息便算一息,握一时便算一时,人之一呼一吸均算造化,如此,又何必固于俗礼之中呢?又吾之情义予他,便如举杯共饮。吾自倾杯,他且随意。如此,便已足矣。”

  说着,周如水终于站起了身来,她稍稍弯下腰,扶住伏跪在地的夙英,容颜倾城的面上温柔亲近,她轻轻道:“阿英,快去换些石草来罢!”

  另一头,驿站之中,娄擎听着暗卫的奏报,面色愈发严肃。扭头便看向仍自踧踖的刘铮,声音虽轻,却威严十足,斥责他道:“如今你可听明白了?昨夜王三郎一曲琴音,愣是废了名威天下的魏国铁骑,更他临危遇战,却是微妙玄通,计谋一环扣着一环,也无怪乎不光桓翁,今日座中众将皆对他崇敬有佳。而你急于露才,却是得不偿失!生生落了下乘!”

  说着,他亦是有几番苦口婆心,脑中浮现出娄九郁郁不满祈求垂泪的脸庞,目光复杂地看着刘铮,放缓了声音,由衷感慨道:“好在今日三郎虽是驳了你,却看在我娄家的面子上,并未对你下甚断语。他可非是兕子,若他真是断评于你,便是你才干拔擢,也会受尽世人耻笑,再难有出头之日。”言至此,他的嗓音愈发严肃了起来,神色一凛,以兄长之姿,训斥他道:“男儿在世,无志而非人。然,太过急功近利,便落了下风,无了风骨。你当沉下心来,脚踏实地,才能得有一番建树。莫总错在一处,原地踟蹰。你总不愿,真日日屈于一妇人之下罢?”

  娄擎话中的妇人自然是指娄九妹,这夫妻二人不合,他这娘家人自是知根知底。九妹骄纵惯了,眼高手低,昔日连公子沐笙都瞧不上,如今怎可能瞧得上刘铮?二人闹过不知多少回,终了还是因兕子不甘不愿与魏和亲,才叫九妹解了心头恨,待刘铮便也真客气了许多。后头再听兕子“克”死了魏太子,她讥讽之余便也转了性,哀求母亲,又传信给父亲,认了往日的过错,更夸了刘铮的才干,请父亲出面,保举刘铮。

  又做父母的哪有不想儿女好的,见她真心悔过,父亲便也有意提拔刘铮,也道他并非无才,或许可堪重用。只是,这扎根在烂泥之中久了,难免便急于成就,趋于功利。刘铮,便也不可避免地落入了这俗套之中。

  如今,亲眼见着刘铮这急于求成的模样。亲见他今日才至鹏城,方见众将,便闹出此等笑话。一时间,他也不由叹息,叹他这妹夫,真是功利有余,聪慧不足!遂好在今日纰漏尚可补回,但终究还是要直言敲打于他的。

  听及娄擎所言,凭心而论,刘铮亦知,自个今日实是过于心切。只是他本想趁这鹏城危急一展抱负,哪知横路插出个王三郎。论出身论名声,王三郎早便占尽了先机,如今鹏城众将待他之心服口服,更是叫他难有用武之地。遂他本想搏一搏,抓他的漏洞。哪知,识局不明,反是铩羽而返。

  秋风如姜芥,窗棂外,树叶在风中打着颤。

  自始至终,刘铮都是一副卑躬听训的模样,娄擎一时言辞激烈,他亦谨然受训,末了,面朝娄擎便是深深一揖礼,言辞真切道:“兄长所言极是,今日是铮鲁莽了。往后,铮定依从兄长教诲,谨言慎行,施实才以利民,脚踏实地,为阿九挣一个好前程!”

  见他如此受教,娄擎倒是再无话可说了,抬手拍拍他的肩头,语重心长道:“你明白就好。”说着,广袖一甩,便抬步往外去了。

  他不知,自他走后,刘铮的表情渐渐变得阴厉,他五指成拳,青筋暴起,眉间的戾气终于遮掩不住,竟是慢慢勾起一抹冷笑,低低喃道:“夜光之珠,不必出于孟津之河!盈握之壁,不必采于昆仑之山 !大禹生于东夷,文王主于西羌,圣贤所出,何必常处?既汝等皆视吾如尘泥,又何必允吾奢望,叫吾困于难堪,再道莫要妄求!”说着,他直是扯断了腰间的玉佩,恨恨一咬牙,眸光尖锐而锋利,愤愤低道:“甚么王孙公子!不过是有个好出身罢了!若吾能生在琅琊王氏,何至于虚名在外,连一官职也无?今吾独遭,定不忘怀!往后,这种种愤恨,必将十倍奉还!”

  早些年,周如水尚自年幼,公子沐笙为次子,不受父喜,不得母重,倒是过的颇为逍遥。彼时四处游历,交朋结友,才有了今日阔达仁善的美名。亦便是彼时,公子沐笙一次回宫,曾为周如水捎过个石草所做的小枕,枕面松软,清香浓郁,很得周如水欢喜。哪想娄后却瞧不上这乡土俗物,便就擅自扔了,又给周如水换了一方玉枕。

  明处,周如水自不敢伤了娄后的好意,只是真到了夜里,不免哭过几回。因此,昨夜匆忙之中,她一眼就瞧清了铺在石阶上的正是石草。如今既有闲情,便想着换些用用,反是接济那老妪的心思倒真是次要。现今这世道,实是太乱,她若能在大局上匡正一把,便是此生不枉。至于那些细枝末节保无辜一二之事,她已是管顾不上了。

  不多时,夙英便自那老妪处换来了石草,一面捧上前来放在几面上,一面朝周如水回禀道:“女君,那老妪一听,奴是要将粮食换她的石草,真是千恩万谢,直道这石草沾水晒干,都是上好的。若是编些个小物,定是不在话下。然,一听是女君要换,她连粮食都推拒了,伏跪在地千恩万谢,道是女君昨夜之恩德无能以报,这些个石草,她愿悉数献予女君,实不敢以物易之。”

  闻言,周如水捏着石草的动作一顿,明眸善睐,眉梢轻抬亦动人至极,问她:“你便应了?”

  夙英忙摇首,微微露出笑来,道:“奴怎会做这样的事儿,该给的悉数都给了,石草也只拿了这么一些。女君便是要做一双草枕,也是够的。”

  周如水看她一眼,慢慢一笑,石草的清香气扑在鼻尖,她捻起一根绕在指尖,问她:“你怎知,我要做的是草枕?”说着,周如水的双眸便是一亮,日正当头,阳光明媚,她看向温柔笑望着她,正往庭中走来的王玉溪,螓首微歪,盈盈望着他,声音清亮,娇俏地问道:“三郎以为,兕子今日取这些石草,是为作何?”

  ————————————————————

第176章 孤光点萤

  见是王玉溪来了, 夙英朝他一礼, 忙是知趣退下。

  周如水眸中带笑,水润润的,斗篷罩在肩头, 月白色的缎带缠着乌发,未戴钗环, 更是显得亭亭可爱。

  王玉溪亦朝她勾起一抹笑,眼神微妙, 走近她坐在榻旁, 搂住她, 有意揶揄道:“小公主莫非是要做个草囊, 赠给那魏津做见面礼?”

  草囊草囊,这不就是斥骂魏津是无用的草包么?

  周如水扭头看他,嗔了他一眼,耳边挂着的珍珠耳铛跟着摇晃了几下, 娇软道:“便是石草做的佩囊也是不能随意送人的。”说着,又睨他一眼,翘了翘嘴角道:“三郎可是缺佩囊了?”

  她稍一抬眸,那目光就似能蛊惑人心。王玉溪扶着她的后腰, 在她额头上落下一吻,目光落在她清澈的眸子上,不可置否地笑答:“若如此,便劳烦小公主了。”

  “不劳烦,我为你绣一双鸳鸯。”周如水微微一笑, 晶亮的眸子盯着他,挑了挑眉,拉得他再次垂下脸来,俏生生亲了亲他的眼睫,双目弯弯,压根不信他不懂她,又问:“然三郎真不知我要石草作何么?

  “凡事心齐,则事成。阿念是要以石草做蕢,用作城防罢。若阿念如此,城中妇孺自会效仿,彼时,自又是一股战力。”说着,王玉溪将周如水抱入怀中,清俊如画的眉眼透着暖意,贴着她饱满的额道:“阿念所想,倒是与吾殊途同归。”言至此,他便将今早与众将所言的计策细细与周如水说来,声音低低,极是缓慢,在旁人看来,怕根本无法想到,这二人情意绵绵,却是在言经国之大事,御敌之妙法。

  周如水亦是觉着王玉溪这法子妙,阴是阴了些,但倒不损害什么。一时也有些欢喜,雀跃道:“彼时我愿再登高楼,击鼓助战。到时众志成城,又有了舅父送来的精锐,不打得魏津跪地求饶我还就不走了!”

  听她这般讲,王玉溪倒是难得不如她的愿,他挑了挑眉,双眸静静地盯着她,慢慢道:“魏津跪地求饶的模样,你我怕是见不着了。待援军至此,城中局势大定,咱们便该改道往天水城去了。”

  “天水城?我不该回宫向君上谢罪认罚么?怎的却越行越远了?”周如水眨眨眼,纤长浓密的睫毛如是扇翅的蝶,有些不明就里,疑惑看向王玉溪。心道,难不成,是因娄擎表哥来了?这么一想也觉不对,她那娄擎表哥真非量小之人,绝不可能容不下三郎与她。更,她撇撇嘴,蹙起眉头,继续嘀咕着道:“我曾言要与鹏城共存亡,这可非是虚话!如今若草草走了,又算怎生回事?”

  “鹏城自是危在旦夕,然昨夜,蒲城失了。”王玉溪自然晓得她在琢磨些甚么,不疾不徐,细细将蒲城之失说与她听,又语重心长地道:“吾王氏暗哨来报,君上已命公子裎往天水城督军。你可还记得,彼时你我所遇那断桥么?你当你这庶兄可真当得起守国夺城的大任么?”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2页  当前第7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8/10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悦君歌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