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俏寡妇荣宠记(重生)_分节阅读_第36节
小说作者:陈云深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621 KB   上传时间:2018-09-01 21:11:21

  顾王氏心中虽惊魂不定,但到底是在世上活了几十年的人,面上强做镇定,沉声问道:“你来同我说这个,究竟意欲如何?”

  李姨娘笑了笑,说道:“倒也不想怎么样。只是想求老太太还像以往那样疼我,这些年来咱们的主仆情谊,老太太于我的恩惠,我都记在心上。府里各样事情,老太太老爷的脾气,我都熟知。老太太这陡然间弄了个新人来管事,不觉的不顺手么?咱们还像以往那样,老太太疼我,我孝敬老太太,岂不甚好?何必撕破了脸,彼此难看呢?又能落些什么好处。”

  顾王氏见她果然是这番意思,心里倒安定下来,顿了顿微笑道:“你的意思,我心里也清楚。这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你又何许这般大动干戈?太太你是知道的,糊涂人一个。少奶奶虽说能干,但到底是个寡妇,又没有孩子,你怕她怎的?如今侯府这边只有忘苦一个独苗了,你且耐心等着就是了。之前婳儿闹得委实不像话,又当着合家子的面,我不罚你不能服众。我本意不过是要她们随意管管,弄得不成,还得是你来,这就没人能挑出理来了。谁知菱丫头偏是个能干的,一时半刻也不能动她。这般,你且先回去,不要急躁,耐着性子等上几日,我必定给你个交代。”

  李姨娘得了她这话,料知今日也就是这样了,逼得急了,反倒难看。她当即一笑,说道:“老太太金口玉言,我哪里会不信?”说着,略顿了顿,又道:“只是还跟老太太提个醒儿,那大少奶奶长得也忒俊了,偏偏大少爷又没福。这天长日久,她又年轻,保不齐弄出什么事来,倒叫人笑话。不如还是将她送到家庙里去养着,免得后患。”

  顾王氏嘴角一抽,浅笑道:“我都记着了,你不用操心。”

  那李姨娘心满意足,看看天色擦黑,外头又下着雨,便要回去。

  顾王氏却叫住她,迟疑了半日,才问道:“那孩子……如今在何处?”

  李姨娘笑了笑,说道:“自然在一个万全之所,好生看养着。老太太放心,我晓得这孩子也是金枝玉叶,马虎不得。世人皆不认她,我却不敢不认。”语毕,就出门而去。

  顾王氏坐在椅上,脸色阴沉,满腹怒火,停了片刻,忽拿起一旁桌上的描金盖碗,砸向地面。

  只听当啷一声,那盖碗摔得粉碎,碎瓷迸溅,倒将才进来的春燕唬了一跳。

  春燕从不曾见顾王氏发这样大的脾气,心中惴惴不安,先将碎瓷扫了,方才上来小心问道:“适才姨娘过来说了些什么不中听的言语,倒让老太太这等生气?老太太仔细身子,火大伤肝。”

  顾王氏自是不能向她说的,静默了半晌,忽然长叹了一声:“不曾想,这些年来倒养了个颈子后头生反骨的东西!”

  春燕听这话摸不着头脑,也不敢接话,只好拿些泛泛的言语来劝慰。

  顾王氏面现疲惫之色,说道:“罢了,我懒怠吃饭,扶我回屋躺躺罢。”

  春燕连忙上前,搀扶着顾王氏回了内室。

  顾王氏在床上躺下,心中默默盘算。这李姨娘断然是不能留了,只是那把柄捏在她手里,不得不顾忌些。

  顾王氏虽是个狠心的妇人,对自己的骨血到底还顾念着些。如今上了年纪,看着小辈,心也就越发容易软了。这个女儿从生到死,她一日也不曾养过。留下的这个外孙女儿,她不免就挂在了心头。

  她想封了李桐香的口,只是投鼠忌器,一则恐她狗急跳墙四处乱咬,二来又不知那孩子被她藏到了何处,弄不好倒伤了她的性命。

  思前想后了一番,她心底忽然冒出个人影来。

  想到那人,顾王氏心底却有几分不甘。她虽喜欢姜红菱,却也不愿让她在府中独大,但如今的形势,也由不得她了。姜红菱精明强干,做事滴水不漏,这件事交代她去办,当能万无一失。只是从此之后,在这侯府中,她便只能倚仗姜红菱一人来管事了。

  左右摇摆了一番,顾王氏叹了口气,先安度了这一劫再说罢。

  她老了,许多事情已难在掌握之中了。

  姜红菱自然不知松鹤堂中闹出的故事,她正在屋中,盘膝坐在炕上,在灯下绣着一副手帕。

  因着天色已晚了,不必再出门见客,她散了头发,只穿着一件藕荷色对襟薄罗衫,一条葱白绫撒花裤子,散着裤腿。衣衫料子轻薄,透着底下的冰肌玉骨,更裹出了玲珑有致的身躯。

  灯光昏黄,洒在她脸上,白腻的肌肤泛着细瓷一般的光泽。乌黑油亮的长发垂散在胸前脑后,显得娟静姣好。

  如锦过来,将灯花剪了剪,又往双鱼戏水黄铜油灯里添了些油,便立在一旁说道:“奶奶,时候不早了,吃过晚饭再做罢。”

  姜红菱抬起头,揉了揉脖子,浅笑道:“做着活计,竟忘了时辰。”说着,停了停又道:“外头是不是下雨了?这屋里气闷的很,将窗子推开半扇,透透气罢。”

  如锦道:“只怕被风吹了要着凉呢。”嘴里说着,还是去了。

  如素过来,站在一旁,看着姜红菱手中的帕子,见她绣的是一枚菱角,不觉轻轻说道:“奶奶心里还记挂着那日的事呢?”

  姜红菱瞥了她一眼,淡淡说道:“那块帕子是我常日戴在身上的,没了自然要补上。”

  如素嗫嚅了片刻,忽然道了一声:“奶奶,还是少跟二爷牵扯的好。”

第57章

  姜红菱手下微微一顿, 没有言语。

  如素看着她,主子那张精巧冷艳的脸上, 淡然无波, 心里便有几分惴惴不安,不禁张口道:“奶奶……”

  姜红菱浅浅一笑, 放下手中的帕子,抬眼望着如素, 淡淡问道:“这是什么话?”

  如素小声道:“就是……这几日, 奶奶见了二爷两次了,有什么要紧事, 也是告诉二爷。我心里疑惑着, 奶奶是不是和二爷……”

  姜红菱微微一笑, 目凝秋波, 望着她颔首道:“你想的不错,我和他,是好了。”

  如素虽早有猜测, 但却不料主子竟当面认了,心底着实震惊不小,不禁双手掩住了小口,身子轻轻发颤, 半日说不出话来。

  姜红菱看着她这幅受惊的样子, 不觉一笑,轻声问道:“怎么了?”

  如素好半晌才回过神来,颤着声道:“奶奶是二爷的堂嫂, 又是孀居,本就该十分避嫌。这府里人多眼杂,奸人又多,一双双眼睛都盯着奶奶犯错儿呢。奶奶竟然还……我是怕奶奶被这些人揪住了把柄,那可就真的了不得了。”

  姜红菱垂首一笑,鬓边的发丝滑落在面颊上,她抬手撩起,方才开口道:“我晓得你是为了好,这番话也是保身之道。然而,我难道就合该受这个罪么?我今年不过十六岁,被娘家搓弄着给人冲喜,过门没几天就死了丈夫,我就该一辈子守寡到死么?”

  如素说不出话来,只是怔怔的望着她。

  姜红菱浅笑点头道:“世人常说这都是命,但我不信我姜红菱就是这个命数。我早前就说过,各人的命要靠各人去争。我不愿意这样糊里糊涂的守寡下去,他也没有娶妻,我们是两情相悦,没什么不可以在一起。”

  如素听了她的话,心里有些乱,一时觉得她所言有理,一时又觉得和世间常理相悖,迟疑了一会儿,说道:“可是,奶奶是二爷的堂嫂……”

  姜红菱抬起头看着她,眸色幽深,淡淡说道:“他说的没错,我和顾念初本就是盲婚哑嫁,又连一日的夫妻也没做过,又哪里算得上他堂嫂?我是诗书门第的出身,本不该说这些话,早年间在家时父兄也曾教导我何为礼教。然而现下看来,这所谓礼教,当真能吃人呢。”

  如素更说不出话来,姜红菱微笑道:“我晓得你心里是害怕,既然你怕,我也不为难你。我现下给你想两条出路,一则便是我将你送回娘家去,你是我从娘家带来的人,是我的陪嫁,我要怎样,旁人说不得什么;二来你看家中小厮哪个合意,我便将你许给他。你离了我这儿,将来无论出什么事,都不与你相干了。”

  如素听见主子竟有意撵她走,顿时红了眼睛,哽咽道:“奶奶这是什么话?奶奶是嫌弃了我,要打发了我么?我虽蠢笨,但这些年总是尽心尽力的跟着奶奶的。奶奶今儿怎么说起这个话来?我是死,也不出这个门儿的!”嘴里说着,竟然在炕下跪了。

  如锦这会儿也走了过来,正要言说晚饭已齐备了,但见了这个情形,不知出了什么变故,也就说不出话来,便在一旁垂手侍立。

  姜红菱笑了笑,目光在这两个婢女脸上来回扫视了一番。这两个丫头都非绝色,只是烛火昏黄之下,别有一番婉转之态。

  这两个姑娘上一世跟了她一世,最终皆没有个好的收场。这一世,她虽有心继续留着她们做个心腹,但这条路毕竟凶险,前途多有未卜之事。如若她们当真惧怕,她也情愿放她们各寻归宿。

  姜红菱主意已定,当即开口说道:“既然说到这里,我今日也把话讲明白了。这条路,我是要走下去的。倘或你们害怕,我也放你们去。将来是福是祸,我一人担着,绝不拖累你们。”

  如素与如锦面面相觑,谁也没有说话,一时里室内悄然无声。

  半晌,如锦忽然说道:“奶奶说的这是什么话?想是奶奶嫌弃我们无用,想要撵了我们,好再挑伶俐的丫头来?奶奶若是这样想,不如先把我们两个都打杀了罢。或许如素害怕要走,我是不怕的。”

  如素听她竟然将自己咬了出去,登时急了,向她腰里拧了一把,斥道:“你这蹄子,做什么咬上我?!哪个说怕了要出去,就把我拉出来?!”

  如锦斥道:“不是你婆婆妈妈啰嗦个没完,奶奶怎么就想起这个事来了?有什么大不了的,你就这等胆小!”

  如素辩驳道:“不是我胆小,我是着实替奶奶发愁。二爷是奶奶的什么人,奶奶就是再想同他好,这也没个名分。小叔子娶大嫂的事儿不是没有,但那都是什么人家。侯府这样的门第,又怎能容得下这等事呢?奶奶现下和二爷好的时候快活,若是将来有个什么,二爷想必没事,奶奶却要如何是好?再则说来,二爷和奶奶是什么关系,二爷就是娶谁也娶不了奶奶,这事本就是无望的!从前在家时,你就是这样。遇事只会瞎叫,全不管以后如何。”

  姜红菱见这两个丫头吵起嘴来,只得出声喝止,又道:“我晓得你们都是为了我好,不要自家窝里吵起来了。”说着,便向如锦道:“我饿了,把晚饭拿进来吃罢。”

  如锦晓得,奶奶是要打发她出去,便点头去了。

  姜红菱便向如素道:“我知道你向来是个有主意的丫头,心里总是比旁人想的周全些,也更远些。所以我出阁之时,也带了你做陪嫁。然而活在这世上,只是谨小慎微,唯唯诺诺是远远不够的。你不去害人,人硬要来算计你。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我是吃过这苦头的人。欲行大事,还需的有十足的胆魄。”说到此处,动了她前世的心肠,又知这丫头不知以后那些事情,也只是白说给她听。便也不再多言,只是问道:“我还拿那句话来问你,这条路我是要走下去的,你怕还是不怕?若是怕了,我明儿就想法子放你走。”

  如素为人,只是胆小谨慎,于姜红菱却有着十分的忠心。虽是看着她和顾思杳的事情心里害怕,但却绝不肯离了姜红菱身侧。听了姜红菱的话语,她想也不想的说道:“奶奶既不怕,我又有什么可怕的?我只是好意提醒奶奶一声,但奶奶既然打定了主意,我也就不再多说什么了。奶奶放心,往后不论出了什么变故,就是撕了如素的嘴,如素也绝不会吐出一个字来。”

  姜红菱浅浅一笑,说道:“不用说这样的话,我知道你是个好丫头。”

  主仆两个说了几句话,如锦便将饭菜都端了进来,还是照样的四荤四素八个碟子,两盘点心,一碗米粥。

  吃过了晚饭,姜红菱又做了一回绣活,便收拾着睡下了,当夜无话。

  隔日起来,她才梳着头,松鹤堂的春燕忽然找来。

  春燕进门就道:“给大少奶奶请安,老太太请大少奶奶紧赶着过去。”

  姜红菱心中狐疑,问道:“老太太这是有什么紧要事么?我这才起,饭还未吃,还有几件事要交代给底下。”

  春燕说道:“我也不知,只是听老太太的口气,似乎是有什么特别要紧的事。奶奶还是快去罢,耽搁了老太太只怕要生气呢。”

  姜红菱见问不出来,又担心顾王氏果然有什么极要紧的事情,只得匆匆忙忙梳妆穿衣,起身去了。

  走在路上,那春燕还不住奉承道:“谁不知道现下奶奶是老太太跟前的红人,昨儿奶奶上午才去过,傍晚时候老太太就念叨着奶奶不来瞧她了。所以这有什么事,都嘱托给奶奶。这阖府上下,离了奶奶,可要怎么好呢。”

  姜红菱听这话倒不好接口,只笑了笑,说道:“这也是老太太看得起我,上头还有太太呢,怎么就显着我了。”

  春燕嗤笑了一声,说道:“算了吧,谁不知道太太就是个幌子,这后头没有奶奶撑着,还不知要成个什么样子呢!”

  说着话,便走到了松鹤堂。

  进到正堂,顾王氏却并不在,只几个小丫头拿着鸡毛掸子打扫桌上的花瓶。一见姜红菱进来,都齐声笑道:“大奶奶可算来了,老太太才还念叨呢。”

  姜红菱心里不知出了什么事,脸上倒还含着笑,一路走进了次间。

  顾王氏果然在次间炕上坐着,身上穿着往日里见过的蜜色万字不断头丝绸对襟夹衫,底下是福禄寿宝蓝色马面裙,额上戴着抹额,盘膝坐在炕上。见了姜红菱,当即点手召唤道:“菱丫头,打早上起我就盼你过来,你怎么才来。”

  姜红菱走上前去,嘴里笑道:“春燕一来,我就想着老太太这里八成有什么事,就惦记着过来,只恨自己没生个翅膀呢。饭也不曾吃了,还有些事情等着吩咐,都顾不上了,这就来了。”口里说着,就被顾王氏拉着在身畔坐了。

  顾王氏便数落道:“养着那么些管事呢,都吃闲饭了不成,倒要你这等日日操劳。你年轻媳妇子,需得小心保养,别仗着年小力壮,便什么也不忌讳,熬心费力的,到老来气血亏虚可有罪受呢!”说着,又道:“早饭没吃什么打紧。今儿有好菜,就跟着我一道在这儿吃了!”

  姜红菱含笑应下了。

  寒暄了几句,顾王氏便借故将屋内的丫鬟们都打发了出去,向姜红菱道:“我倒有件事,需得你帮着仔细查查。旁人我不放心,这些日子看你是个谨慎细心的好孩子,便想着交代给你。”

  姜红菱不知她要说些什么,虚应了一声:“老太太有话,但吩咐便了。孙媳妇必定给老太太办妥帖了。”

  顾王氏咳嗽了一声,却又不语了,顿了顿才道:“我有个老家人,早年间听闻带了个孩子投奔进京。这些年都没有消息,前儿模模糊糊听人说起。我心里记挂着,你看怎样能将她们找出来。”

第58章

  姜红菱听这话来的蹊跷, 心里起疑,只记得前世这顾王氏并没有什么老家人来投奔之事, 又或许只是自己并不知情。但若是如此隐秘, 这事中必定有些缘故。

  只听顾王氏又道:“我娘家祖籍金陵,虽则我祖父那辈起便进京为官, 但老家还有些亲戚在。近来金陵那边有人来江州上任,送来个消息。说是我老家的一个姑奶奶, 带了个侄女儿。本是要上京去投奔旁的亲戚的, 但又听人说起,京城似是没人收留, 这才折道江州。但不知为何, 她们来了江州, 竟不曾寻我。如今也过去差不离二三十年了, 那老姑奶奶该是早就没了,我那侄女儿若是还在,如今也该有三旬的年纪了。你瞧瞧看, 怎样能将她寻出来。”

  姜红菱心里忖度了一阵,这事儿听来并没什么可避人之处。顾王氏却要将近身服侍的丫鬟都打发了出去,可见实情并非如她所说。再则,既是多年没有音讯, 如何近来忽又有了消息?

  她心底狐疑, 面上浅浅一笑,周旋道:“既是老太太的老家亲戚,当然不能叫她们流落在外。只是孙媳妇不明白, 这么些年了都没有消息,这话又是谁传来的?可还有别的踪迹?不然,这人海茫茫的,又是这二三十年没有往来,比大海捞针还艰难呢。”

  顾王氏顿了顿,心里晓得这孙媳妇精明细致,话不说囫囵了,只怕要被她看出端倪来。盘算了一阵,半真半假道:“也是老家那边的亲戚,前几日有人来江州经商,便到府中送帖子。说起来,也算是拐弯抹角的关系了。只是多少年没见过老家来人,我便见了一面。闲话中说起此事,我心里倒挺挂念的。说起来,那老姑奶奶夫家有房亲戚在这江州,想是来找他们了也未必可知。”

  姜红菱听了这番话,只觉的甚不合情理,中有许多说不通的地方。那老姑奶奶既有夫家,王家在金陵尚有人在,又为何独自带了个侄女儿进京?进京不成,又折道江州。

  但见顾王氏讲了这番话后,忽而咳嗽不止。她只得暂且按下不提,连忙起身走到桌边。

  桌上摆着一只白鹤嬉戏冰吻瓷茶壶,她伸手摸了摸,只见茶壶半温,便倒了一盏温水上来,服侍顾王氏吃了。

  顾王氏顺了气,粗喘着道:“不成了,这身子骨是越发不爽利了。一冬里都没事,开了春倒染了些风寒,吃了大夫几副药下去,也不见什么用。睡到半夜,还是嗽的厉害。想是我也到年纪了,大约在这世上的日子也没多久了。”

  姜红菱听着,便拿了些话语来宽慰:“老太太这也是多心,这天气不定,乍暖乍寒都是没准儿的事。别说老太太,就是孙媳妇前不久不还病了一场。这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哪来这般快呢?老太太这重孙子还没抱上,可还有的等呢。”

  顾王氏倒爱听这个话,登时便笑出了声,说道:“菱丫头,你这心是怎么长的,尽能想出些哄我开心的话来!”说着,又叹了口气:“可惜念初去的早,不然这家子将来就是你们两口当家了。我还用得着操那么些心?”

  这些无用的空泛言语,姜红菱听着也就罢了,见顾王氏缓过来,便又问道:“老太太才说起的那老姑太太,来江州投奔的人家,可知道住在何处?孙媳妇好着人打听着去,兴许就也有小姐的下落了。”

  顾王氏想了一会儿,说道:“听老家人说起,那老姑太太的夫家姓李。这户人家好似是磨豆腐的,原本住在东四街牌楼底下。如今还在不在,就不知道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5页  当前第3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6/11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俏寡妇荣宠记(重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