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俏寡妇荣宠记(重生)_分节阅读_第72节
小说作者:陈云深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621 KB   上传时间:2018-09-01 21:11:21

  城中衙门派了仵作与差役验看,认定是失足溺水而亡。这赵立是个光棍,家中一无老小,更无人过问此事。衙门一卷草席,拖到乱葬岗一埋了事。

  姜红菱闻听了这些变故,心中也猜到底下的事情,便想着去瞧瞧顾婉。

  到了馨兰苑,苏氏被关在上房,姜红菱便径自折到了暖阁之中。

  顾婉正当窗而卧,歪在西窗下炕上,倚着一方胡罗织金软枕,望着窗外的景物发怔。

  姜红菱走到近前,方才道了一声:“二姑娘。”

  顾婉回过神来,也仍旧是木木的,也不动身,只说道:“嫂子来了,坐罢。”

  姜红菱便挨着她在炕上坐了,将这两日间的事讲给她听,又说道:“宋家不是良配,这门亲退了也就退了。消停两日,再请老爷老太太做主,替你说上一门好亲事。”

  顾婉双目无神,听了这话,笑了笑,低声说道:“终究也没什么意思,我也算明白了,世间人情总逃不过权势利益这四个字。就算再说上一门亲事,又怎能指望他们是诚心以待?不是又在希图些什么?当真是无趣。”

  姜红菱听了这话,倒不好接口,想了想又说道:“害你的人,也都死了。这口恶气,总也算出了。”

  顾婉脸上一白,看向窗外,淡淡说道:“然而那些事情,是再也回不去的。纵然多填上几条命,又有什么用?”

  姜红菱见她这样,当真无话可说。

  干坐了一阵,顾婉便笑道:“嫂子不必管我,我没什么事。母亲身子不好,丫鬟们夜里不敢过去,我陪着母亲,也很好。”

  姜红菱只当她突逢巨变,心中转不过来,倒也没太往心里去,说了几句泛泛的宽慰人心的话语,便起身回去了。

第106章

  侯府出了顾婉的事, 虽则已讨还了公道,但到底面上无光。又丢了宋家这个亲家, 两家交恶, 可谓元气大伤。

  顾王氏只觉头疼不已,索性托病不出, 日日只在松鹤堂中吃斋礼佛,除却姜红菱外, 诸人不见。

  苏氏听闻底下人说了此事经过, 料知和宋家已是完了,气急攻心, 倒真个有些神智不清起来。一时好一时坏, 清醒时拉着顾婉哭哭啼啼, 糊涂时又寻刀觅杖, 满口嚷着要姜红菱与顾思杳赔她女儿的亲事。

  初时上房请大夫,不过是为了遮掩起见。但到了如今这地步,却是不得不请大夫来医治。

  江州城里的名医, 挨个来侯府走马灯。看过了苏氏的病症,有的说是痰迷心窍,有的说是风邪入体,总没个定论, 汤药丸药开了无数, 吃下去却也不见什么效验,苏氏倒一日比一日更加不清醒。

  丫鬟们年轻,看着太太成了这幅样子, 心里害怕,不敢服侍。顾婉便日日守在上房里,但凡苏氏发病,便衣不解带的伺候。

  侯府出了这样大的事,上面都是怏怏的,底下的小辈们自然也无人敢出来走动说笑,这一转眼便到了五月底。

  这日傍晚时候,姜红菱念着女学的事,走来松鹤堂同顾王氏言说此事。

  到了这个时节,天气已然有些热了,只是早晚时候还不曾存下暑气。

  顾王氏吃着蜜饯金橙子泡茶,神色间有些疲倦,说道:“这几日,府里好似冷清了许多。”

  姜红菱在下头坐着,笑着虚应了一声,又说道:“大约是天气渐渐热起来,大伙都不大愿意走动罢,太太身子又不好。”

  李姨娘已去,顾婳早已躲了起来,再不敢惹是生非。苏氏发了疯病,闭门不出。顾婉日日照料于她,自然无暇出门走动。顾琳一家子,又因姜红菱在顾王氏耳边说的那几句话,迁到了别苑去。如今侯府之中,当真是没几个人了,自然是冷清了。

  然而这个缘故,姜红菱是不会去戳破它的。再要不了多久,两府之中他们是再也不必瞧谁的脸色了。如今的侯府,也几乎已是她当家做主了。

  顾王氏看着杯盏中蜜黄色的茶水,淡淡说道:“你太太那病,还是好生寻个大夫,仔细给瞧瞧。总这样下去,也不是个法子。”

  姜红菱嘴里答应着,微微停了停,又笑道:“眼见已是五月底了,慧兰来家中也将近一个月了。女学的事,也该操办起来了。族中年轻姑娘们来家读书,也能多陪老太太说说话,倒也能添上几分热闹。”

  顾王氏听了这话,心里倒也略高兴了几分,便笑道:“这事一向是你操持的,你便瞧着办罢,再不用来问我的。”

  姜红菱含笑点了点头,又想起一事,只是心中为难,话到了嘴边,又不知如何出口。

  顾王氏看了出来,便说道:“有些什么事,便直说吧。你这孩子,平日里也是能说会道的,今儿倒怎么这样吞吞吐吐?”

  姜红菱这方说道:“就是那个程姑娘的事,老太太看怎么处置?”

  顾王氏抬头扫了她一眼,先是问道:“哪个程姑娘?”随即想了起来,脸上有些厌烦,冷哼了一声:“那个浪蹄子,现在何处?”

  姜红菱说道:“端午那天,二老爷来找我,要我帮忙关照程姑娘。我心里想着,程姑娘到底和二老爷有那样的事了,若是丢她在外头不管,一则不近人情,二来也恐弄出什么事来,倒坏了咱们侯府的颜面。所以,我便自作主张,将她带回府中来了,安置在媳妇那小院里。近来府中事多,老太太身子又连日不好,也不敢来过于叨扰老太太,故而拖到了如今。”

  顾王氏闻言,笑了笑,说道:“你既然都做主将人带了回来,又何必来问我?直接将人送到西府你二老爷处,不是更好?倒也显得你贤惠能干,会做人。”说着,不待姜红菱答话,又道:“既是木已成舟,那就这样罢。虽则荒唐了些,世间也并非就没有这样的事。只是,往后这样的事断不能再有。”

  姜红菱答应着,又坐了片刻,外头有人来请她去说话,她便起身告辞了。

  看着那窈窕身影晃出门去,顾王氏眼眸微眯,想了一会儿心事,将手中茶碗放在了炕几上。

  婷儿上来收拾了茶碗,嘴里问道:“老太太今儿好似不大高兴呢?”

  顾王氏却笑了:“有这样一个能干贴心的孙媳妇,我却有什么好不高兴的呢?”说着,又问道:“你们老爷今儿该在家的,你去请他过来说话。”

  婷儿答应着,便走了一遭。

  少顷,顾文成穿着家常衣裳,头上也没戴冠,走了过来。见过顾王氏,也在下首坐了。

  顾王氏便说道:“如今府里不太平,连出了这许多事,婉姐儿又退了,我想着还是添上一桩喜事冲一冲的好。”

  顾文成答道:“母亲的话很是,只是母亲可有什么主意?”

  顾王氏便指着婷儿道:“我瞧着这孩子很好,乖巧伶俐,难得投我的缘分。无父无母,怪可怜见儿的。我心里想收她做个干孙女儿,你瞧着怎样?”

  顾文成是知道母亲早年间那件荒唐事的,这女孩的身世尴尬,养在府中不上不下,倒不若挑明了,以后也好安置。当下,便点头说道:“母亲既喜欢这孩子,那便遮掩办罢。”说着,又向那婷儿道:“听到了没有?还不来谢老太太的恩典?”

  那婷儿早已听得呆若木鸡,来到松鹤堂服侍,于她而言已是跳上了高枝儿。如今老太太竟还要收她做干孙女,这等麻雀变凤凰的故事,她也只在戏文里听到过。

  春燕秋鹃几个丫鬟,倒是颇有眼力,见状连忙上来,拥着婷儿口里乱叫着姑娘小姐,又拉着她给老太太磕头。

  婷儿不知所措,只听凭这些人拨弄,跪在顾王氏跟前磕了三个头,顾王氏便命人将她扶起。又说道:“从此往后,她便是府中的五姑娘了。你们都要将她视为小姐,不可有所怠慢。”说着,又打发人去知会姜红菱,便使人将婷儿请到了下头去。

  待这些人出去,顾王氏方才向着顾文成道:“我还有件事,倒要听听你的意思。”

  顾文成知道母亲另有话说,便垂手等候。

  顾王氏便说道:“婉姐儿的亲事黄了,近来是不好与她说亲的。但老三年岁也到了,该着手给他说门亲事了。”

  顾文成点头道:“母亲说的是,然而西府那边二弟家的第二个还不曾说亲,老三先说只怕不太好。”

  顾王氏不以为然:“你们两家早已分家了,如今各过各的,不必讲究那些。”

  顾文成也不过是嘴上虚应客套,听老母如此说来,当真是正中下怀,点头说道:“母亲说的是,老三的亲事是该着手了。”

  顾王氏又说道:“苏氏病着,这事想必不能料理了,你须得上心些。老三虽不是嫡出,但侯府这边只得他一个,往后这府邸并爵位是要他承袭的。虽说本朝律例,爵位传递需上报朝廷,但也不过是过场,这些年来往上报的,并没有谁家被驳回。”

  顾文成一一答应着,同顾王氏又商议了几件事,便退了出去。

  顾王氏一人坐在炕上,看着落日满室,忽然叹了口气。

  姜红菱回至洞幽居,使人将胡慧兰请来,商议女学之事。

  才说了几句,松鹤堂便打发人来传话,言说顾王氏收婷儿做干孙女一事。

  这里头的关窍,姜红菱心知肚明,但当着人前自然不能多说,只连忙笑道:“这样的事,也是世所罕见,难得这姑娘得了老太太的喜欢。五姑娘日后居住何处,老太太可有示下?府里难得有这样的喜事,改日可要好好摆上一桌酒席,请族里的亲友来,做个认亲宴呢。”

  来人说道:“奶奶且不必忙了,老太太的吩咐,五姑娘往后还跟着老太太,就住在老太太房中暖阁里。姑娘的各样用度,倒是烦劳奶奶尽快造办出来。女学要开了,老太太的意思,要五姑娘也入学读书,各样没有,见了人也是不好看。”

  姜红菱一一答应下来,来人没别的话,就打发了去。

  待来人去了,胡慧兰一面吃茶,一面笑道:“你们这家倒是有稀奇事,认干亲的不算少见,但将个丫头认孙女的,可是世间少有。这丫头,是立了什么泼天的功劳么?”

  姜红菱笑了笑,睨了她一眼:“这侯府里的新鲜故事,可是多了去呢。你既进来了,就慢慢儿的看吧。”

  胡慧兰是个秀外慧中的女子,听了这话,心中会意,便也再不询问。

  自即日起,顾王氏这个流落在外的遗珠便成了侯府的五小姐,改名顾婷。两府中人,皆以五姑娘呼之。

  这事来的蹊跷突然,府里家人底下皆窃窃私语,议论非常。但人皆以为,这顾婷是顾文成在外头的风流账,倒也无人疑在顾王氏身上。

  隔日起来,姜红菱便忙着吩咐人替顾婷量尺寸,做衣裳,替她添置各样物件儿。但凡府里姑娘有的,她必得有上一份。虽说是个干亲,但姜红菱心中明白这丫头在顾王氏心中的分量,各样皆不肯怠慢。顾王氏倒也挑不出她什么理来。

  顾婷的事尚且不曾干净,女学的事又在眼前。

  好在一应物事备办是一早齐全的,她只吩咐人写了帖子,送到了顾氏宗族里的各房亲戚,言说侯府女学,顾家的姑娘皆可来上。一日两餐,茶饭点心,必不会少。

  那些顾氏族人,平日里并不上心女子的学识艺业,但听了有这样的好事,既有女夫子教导规矩,又能省了家中的吃用。日后说亲,面上也多了几分光彩,便有许多人家都答应将女儿送来。

第107章

  六月初一, 侯府女学开课授业。

  因是女学,同外头那些男子上的书院学堂自是不同。学生除却顾家两府的四个姑娘, 便是顾氏宗族里的女眷。

  胡慧兰这日穿了一条湖蓝色曲裾深衣, 头上戴了一块方巾,打扮的庄重得体, 领着一众女学生们拜了曹大家,便开业授课。

  女学不比外头的私塾书院, 女学生们不必举业, 每日里除了必讲的诗书礼节,便是琴棋书画、刺绣针工等课目。

  这些年轻姑娘们, 平日里鲜少出门, 凑在一处, 都觉得新鲜有趣, 以顾家三艳为尊,三五成群,每日里嬉笑玩闹。

  虽说如此, 却有几个资质不同寻常的,在胡慧兰教授下,识文断字进境飞速。胡慧兰本是个才女,见了这样的资质, 心中也爱惜, 便拿出了全副精力教导。不过月余的功夫,这几个姑娘,竟已能吟咏作诗。

  这事不胫而走, 被外头一干文人所知。便有好事之徒,拜求诗稿,想法子买通了女学中服侍的小厮,传抄出来。

  这些女学生,学作诗也不过月余的功夫,偶然也有几句好句,但大多不过尔尔。然而到底是顾氏族中的千金所作,又是女学中出来的,看在那群文人眼里,本就平添了几分脂粉风情,又得了几副好的对子,便都传作是才女所作,竟而纷纷抄了,写在扇面书页上,日日吟咏。

  时下的风气,并不推崇什么女子无才便是德,倒是女子色艺双绝的为佳。即便将来出阁,婆家娶了这样一个媳妇,脸上也多上那么几分光彩。

  这侯府女学,在江州城名门大户之中,颇有了几分名声。引得许多闺阁少女,心向往之。

  许多人家,心中便思虑,这女学在侯府,不比外头,也不怕什么抛头露面,惹上些不干净的是非。再一则,能去侯府上学的女子,必也出身名门,自家女儿结交一些门当户对的闺中好友,绝无坏处。

  怀揣着这样的心思,各府的名帖如雪片也似进了侯府。

  此事在姜红菱意料之内,却是顾王氏的意外之喜。这老妇人生平最好颜面上的虚热闹,见了这等情形,甚是高兴,每日里见人时脸色也好看了那么几分。

  因而,顾王氏特特吩咐,只要门第合适,投贴的一律应下。

  姜红菱不免又忙碌了一番,好在当初办女学的梨落院甚是宽广,多来上这么七八个女孩子,倒也尽能容纳的下。

  这些姑娘们出身豪阔,出门服侍的丫鬟养娘随从小厮很是不少,将侯府闹得热闹非凡,每日里仅是喂马的草料也比往日多耗费了几倍。

  这些豪门小姐,同着顾家的姑娘,日日在一处,正是青春少小,言谈便少了些避忌。旁人都还罢了,顾婷身份却甚是特殊,不上不下。好在她为人尚好,易于相处。那些顾氏宗族里,哪能各房皆如侯府这般富贵。那些家道略寒微些的,自觉身份不匹,同那些千金小姐们相处不来,倒觉得同这个名不副实的顾家五小姐很能说到一起。

  这日晌午时候,女学中正教授刺绣。

  胡慧兰于此技甚是草草,便引荐了一个苏州来的绣娘。她因些细故,往前头寻姜红菱说话去了,叫这女学生们各自功课。

  这些千金小姐,于胡慧兰倒还有几分敬重,绣娘却分毫不放在眼中了。胡慧兰前脚才走,她们后脚便说笑起来。

  那绣娘晓得身份有别,也不去管她们,不过各尽其职也就罢了。

  顾婷正低头刺绣,一身穿秋香色熟罗裙子的姑娘走来,笑问道:“五姑娘绣什么呢?”说着,伸头看了一眼,见那绣架上是绣了一半的白梅,又笑道:“五姑娘手艺真好,这平针师傅才教了两日,姑娘就会了呢。这白梅花绣得跟真的一般,我远远的看还当这屋里有梅花开了呢。”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5页  当前第7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2/11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俏寡妇荣宠记(重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