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掌心宝(重生)_分节阅读_第36节
小说作者:小晨潞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479 KB   上传时间:2018-09-05 17:06:56

  云朵笑着说道:“姐儿,知道了。”

  新荷强打着精神从梳妆盒里拿了两根赤金莲花状的簪子,递给云朵、云玲,说道:“这是给你们的新年礼物,留着吧。”

  两人跪下行礼,“谢谢大小姐。”

  新荷摆手让她们起来,定神去打量镜中的自己,随即眼睛一抽,丫髻上的两朵绢花……颜色也太红了吧!要不要这么应景……

  主仆三人先去“念慈苑”给新老太太磕头。

  整个新府大院到处都绑了红彤彤的灯笼,十分喜庆。

  新老太太看小姑娘笑眯眯的,穿得也好看,就破例又赏了她一个红包。

  新荷掂着自己沉甸甸的荷包,美滋滋地去了大房。秦氏向来心疼这唯一的女孩儿,自然是给了大红包。

  片刻后,新明宣也来拜年了。秦氏照样包了银钱给他。她看着两兄妹嘻嘻笑着出了正房,回头和乳母说话:“这俩孩子,感情真好。”

  “……两个都是好孩子,姑娘放宽心,您的好日子都在后头呢。”许氏说着话,吩咐采风、采月把今天准备的赏银、糕点给院里的丫头、婆子分下去。

  新明宣抱着妹妹去了二房,他很少来“望月阁”,如今又有了举人傍身,李氏也不敢怠慢他,连忙吩咐丫头们倒茶、端糕点,又亲自拿了包好的红包出来。

  新荷很喜欢小她一岁的弟弟新明扬,逗他玩了好一会,才和大哥一块出来。

  今天是大年初一,府里来了不少拜年的,有新老太爷昔日的同僚,也有新德泽的好友。

  新德泽叫上二弟,两人一起在“凌雅阁”摆了酒席,大家一起畅聊、痛饮。

  “荷姐儿……”

  前院的一处回廊上,新荷正仰着头和新明宣说话,听到熟悉的声音,下意识回头,便看到顾望舒领着小厮微笑着向她走来。

  她短促的“啊”一声,转身向他的方向跑去。

  顾望舒看她跑得极快,有些吓住,大踏步迎上去,接住了扑过来的小人。

  “四叔。”新荷搂着他的脖颈儿撒娇:“我好想你。”

  这孩子如此热切的思念把少年的心都烫暖了,他把她往怀里紧了紧,说不出话来。

  此时,新明宣也走了过来,笑着拱手行礼:“四叔,新年好。”他看着小厮手里拿着的锦盒,就知道顾望舒也是来新府拜年的。

  “新年好,我是来给大哥二哥拜年的。”

  新明宣大约知道他和新家的渊源,笑笑道:“好,我去告诉父亲,四叔先去花厅略等一会。”

  顾望舒摆摆手,抱着小姑娘往花厅走去。

  路上,新荷和他窃窃私语:“四叔,叶家人对你好吗?”

  “……好。”少年话语不多,却在她转身和自己说话的时候,紧紧的用手臂护住她。

  “我今日又得了许多红包……四叔,都给你用吧。”小姑娘声音软嚅,一脸的亲昵、信任。

  “……荷姐儿乖,四叔有钱了。”

  顾望舒突然间转过头去,声音有些沙哑。

  一会儿的功夫,新德泽兄弟俩就笑着进了花厅,他没想到顾望舒会来新家拜年,这样的示好岂能错过。

  “四弟,坐坐坐……我马上让人备酒菜,咱们兄弟好好喝一杯。”

  顾望舒淡淡开口:“待会还要赶回叶家,酒就不喝了,主要是来给大哥二哥拜个年。”说着话,让虎子把带的礼物呈上。

  新德育笑着接了,吩咐下人倒茶,几人坐下说话。

  顾望舒在圈椅上坐着,气度明显不一样了,虽然还是沉静内敛的,却丝毫不敢小觑。毕竟他如今是镇国将军的嫡亲外孙了。

  人通常是最敏感的,对于势力强大的家族或对手,下意识就会表现出臣服和敬畏。即使在这之前是卑贱、低微。

  眼看到午时了,顾望舒却没有留下用膳,他把怀里的小姑娘放下,转身离去。阳光把他的身影拉的很长,孑然一身的,看着很孤清。

  新荷紧走了两步,停在原地,她心里莫名就很难受。

  “主子,你不是讨厌大老爷和二老爷吗?为什么还来新府拜年?”虎子跟在顾望舒身后,不解地问道。

  少年回头看了一眼站在原地发呆的新荷,没有说话。

第52章

  次日一早, 秦氏就坐着马车带着大房的二个孩子回了娘家。秦老太太心疼女儿, 见她回去, 拉着手就没松开过。

  年过得很快,顺天府又属于天子脚下,有连续几天的游玩活动, 自然更是热闹的。顺着鼓楼斜街往南走, 一路上银号、金店、酒铺、茶馆、成衣铺、当铺等应有尽有。亲朋好友趁着这难得的悠闲时间结伴出来游玩,一时之间, 人流涌动、比肩接踵。

  新德泽约着新德育, 和府里养的幕僚一起去京都郊区看梅花, 听说这会子开得极好, 花期也旺盛。

  新家居住在帽儿胡同,与太医院院史钱大人的钱家, 工部尚书赵大人的赵家距离不远。

  赵大人的儿子就是赵渊, 素来和新明宣混在一起的,秦氏和赵渊的母亲周氏又是手帕交,两家的关系一直很好。

  秦氏领着两个孩子特地去赵府拜访,周氏看见她过来,眉欢眼笑, 抱着荷姐儿亲了好几口。她最是喜欢女孩儿, 偏偏生了两个儿子。

  赵渊正在自己的房里陪弟弟玩七巧板, 听说新明宣兄妹俩来了,吩咐一旁站立的大丫头好好照顾着二少爷。他往母亲的正房去了。

  一进门就看见小姑娘在母亲的怀里坐着,乖巧的很。他上前一步, 就把人抱了起来。荷妹妹又香又软,果然和抱弟弟的感觉不一样。

  周氏笑骂道:“这孩子,一点都不稳重。你看看宣哥儿……说话、喝茶都像个大人了,果然中了举人就是不一样的。”

  秦氏也笑:“男孩活泼一些,总是好的。再说,渊哥儿年纪还小呢。”

  新明宣陪着笑,看了赵渊一眼,示威的意思很明显:在你们家里不好发作……先让你小子抱会我妹妹。

  新荷有些尴尬,她虽然看着年纪小,可内里年纪可不是六岁,被人这样抱来抱去,不是什么光彩的事。

  她一时便挣扎着要下来,赵渊以为她和自己不熟,便低声哄道:“母亲刚做了椒盐酥,很好吃哦。”说着话,便让站在一旁伺候的丫头去膳房拿过来些。

  周氏看了眼大儿子,和秦氏说话,“渊哥儿很喜欢荷姐儿呢。”

  秦氏抬头看了他们一眼,也笑了:“难得他们相处这样融洽。”

  到了初六,新玉珍抱着两个月大的惜姐儿也回来了。她虽然生的是个女儿,却因着娘家的关系,一家人都捧着她过。

  新老太太看心心念念的女儿回来了、喜不自胜,中午就在“念慈苑”摆了宴席,请了大房二房的人一起用膳。

  新荷对自己的姑姑没什么好感,前世的时候,新家出事,她面都不露一次。父亲登门求助,还被拒了。

  新玉珍来新府之前,就隐隐听说了年前府里发生的事,对于大嫂和侄女偏帮顾望舒的行为,心里很不满。

  为了宽慰母亲,她足足在新家住了十多天,赶在元宵节之前,被夫家的人接回去了。

  元宵节过后,送过祖宗,年也就彻底走远了。

  二月的暖风吹过新府,秦氏院里的迎春花就都开了,金黄色的花朵摇曳生姿,清香扑鼻。她倚在塌上,很没精神。

  乳母许氏正招呼着几个小丫头打扫庭院,看见新明宣进来,忙屈身行礼:“见过大少爷。”

  新明宣摆摆手,往正房走去,有小丫头挑了帘子,他进了屋。

  “母亲。”

  “是宣哥儿……过来坐。”秦氏昏昏欲睡着,看儿子过来了,摆手让他近前来。

  新明宣挨着秦氏坐了,和她说话:“再有两日,儿子就要参加考试了,一共三场,到时候就没办法来给您请安了。”

  秦氏一愣,最近总是胸口闷闷的,不大痛快,倒是把这件大事给忘了。她下了塌,亲自拿了一千两的银票递给新明宣。

  “我也不知道你都需要些什么,总之这些银钱你拿着,需要什么就去买。”

  新明宣摇了摇头,说道:“母亲上次给我的银钱还有许多,用不着……”

  “傻孩子,我虽然不常出门,却也知道事事都需要用银子来打点。你且用着,不够了再来和母亲说。”

  秦氏的话很实在,新明宣心里一暖,就收下了。

  母子俩又坐着说了一会话,新明宣才告辞离开。

  会试又称“春闱”,一共三场、九天。从二月九日开始到十五日结束,每三天为一场。这次考试是由礼部主持的,地点就设在京都的礼部贡院。

  新德泽也是进士出身,对会试这些东西都很熟悉,临行的前一晚仔细的给儿子说了些注意事项。

  自从过了年后,新家上下都特别重视新明宣的这次考试,整个新府每日里都静悄悄的,就怕耽误大少爷进学。

  二月九日,卯时刚到,天还黑着,新明宣便起了床,收拾整齐后往“念慈苑”去。

  新老太太特意开了祠堂,让这位庶长孙进去拜了拜。意在能得到祖宗的保佑,高中进士。

  大房二房的人都到齐了,被品儿抱着的新明扬,被秦氏牵着手的新荷,连小胖子新明维都被李氏抱到影壁这里、来送新明宣。

  新德泽看着儿子上了马车,忧心忡忡的,只怕他不能高中。

  “大哥,宣哥儿才十四岁,是这期考生里面年纪最小的了。就算不中,又有什么关系,当历练也是好的。”新德育劝着大哥:“宣哥儿十三岁考中的举人,虽是末尾,却也是他这一辈的翘楚了……少年举人能有几个?”

  新德泽叹了口气,说道:“也罢,看他的造化了。”

  礼部的贡院大约是刚修整过,很是气派,共三进门。新明宣刚踏进去就看见第一进红色的门匾,上面写了两个黑色的大字——贡院。两边也挂了红色的纸灯笼。

  他和众考生一起,迈过第三进门,才算进入了考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号,约长五尺,宽四尺,高八尺。正上方有一个小窗,方便呼吸和发放考卷用。里面放的有木板,可以当书桌或床铺。等考卷发现来后,小号的门就被人从外面关起来了。

  考试的项目和乡试是一样的,有四书、五言和八韵诗、五经以及策问。考题则是由礼部尚书和其他的主考官一起出。

  吃喝拉撒睡都在这小号里,九天之后,新明宣脸色蜡白地出了考场。回新府后,他勉强和站在府门外的众人说了几句话,拜过父亲、母亲,就急匆匆地回了“墨竹轩”。

  孙婆婆看他一脸尘土的进来,极有眼色的吩咐院里的丫头烧热水来,喊了大少爷贴身的书童、小厮进西厢房服侍他洗澡。

  等一切妥当后,新明宣换了干净的衣衫,吃了碗燕窝粥,才往“凌雅阁”去。果然父亲、母亲、二叔等都在。

  新荷正坐在父亲的书房里吃糕点,听小厮报说,大少爷来了,忙振奋精神往门口瞧。大哥穿着崭新的绯色直缀,腰间挂了玲珑玉佩,好像又长高了些,看起来十分的俊朗。

  “见过父亲,母亲、二叔、二婶……”新明宣跪下行了大礼。

  新德育上前一步,把他搀了起来:“好孩子,辛苦了。”

  新德泽看儿子形容憔悴,忙吩咐小厮端茶水来。等他在圈椅上坐了,才问起考试的情况。

  新明宣大致说了一些,又把自己策论的文章默写给他看。

  “……倒是很中肯。”新德泽看了一会,也拿不定主意能不能中榜。他决定找府里翰林院的李先生给看一看。

  “不错,写的有理有据,文采也可。中前八十名应该没问题。”李先生摸着白胡须,说道。

  能进前八十,金鸾殿上面圣再不出意外、基本就是进士了,这很不错。新德泽兄弟俩一听,心放到了肚子里。新老太爷还在世时,常教育他们,书香世家最要紧的就是进士出身。如若三辈里没出一个进士,这门庭也就算败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7页  当前第3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6/12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掌心宝(重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