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七十年代为军嫂_分节阅读_第10节
小说作者:暗墨沉香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378 KB   上传时间:2018-10-03 22:36:40

第18章

  屋里用的家具一看就是临时凑合用的,桌椅严重掉漆不说,看着还有裂缝。这间屋里还有张木床,就是那种连床头没有,只用四条腿和一张张木板撑起来的床,床上铺着一张草席子。

  过后舒怀敏才知道,白天时,大嫂会把这间屋里的被褥收拾起来,放到里屋。因为这屋生炉子,会有烟灰弄脏被褥。晚上,她再把被褥抱过来铺上,让两个侄子挤挤睡在一米半的木板床上,而舒怀瑾夫妻住在里面那间屋里。

  本来舒怀瑾和叶菡是想让俩儿子睡里间的,里面比这间收拾的好点,可是舒世平和舒世安不同意,他们都是大小伙子了,随便有个地方住就行,哪能让父母给他们让房间住呢?

  门后角落里有个泥炉子,泥炉子上有根烟筒顺着墙穿出去。炉子旁放着炉铲和一个桶,桶里装着些煤块。

  刚刚舒怀瑾一家就坐在几个破旧的木凳上围着炉子烤火。他们坐的说是木凳,其实有的是木头敦子,有的是几块破木板用钉子钉成的小凳子,看着有些念头了。

  舒怀敏娘仨看看如今大舅一家住的地方,再想想以往姥爷家那个大院子,心里都忍不住酸胀的厉害,不知该怎么张口安慰落魄的大哥(大舅)一家。

  “大哥,你们住的房子……”舒怀敏的话没说完就打住说不下去了,但她的意思不言而喻,屋里的人各个都明白。

  舒怀瑜不在意地笑笑说:“此一时,彼一时,现在能有个落脚的地方就不错了,哪里还能讲究?”

  舒家世代行医,家里不仅有一套独特的养生功夫,就连脾气涵养,早已形成一种不管面临什么环境和遭遇,都不温不火、安然处事的态度。因此,舒怀瑜并没有跟妹妹抱怨什么,而是平静地面对一切。再说他是个有脑子的人,觉得国家不会一直这样下去,早晚有机会再次见到黎明的曙光。

  当生活遭遇不平时,有的人会怨天尤人,消极面对一切,也就会就此消沉下去,再也见不到生活的曙光;有的人却会积极面对一切,相信将来不会一直这样下去,会转运,有机会改变一切。这样的人生活中充满阳光,对未来有信心,不管遇到什么,都乐观坚强的面对,舒怀瑾正是这样的人。

  舒怀敏还在难受,被宁馨轻轻碰了一下才回过神。她知道眼前这种情况,还不如什么都不说,如果继续说下去,会让大哥大嫂面上更难堪。

  “大哥,大嫂,我给你们带了点吃的来。”舒怀敏把东西放到桌子上。

  宁馨注意到,虽然屋子是破的,家具也很旧,但是收拾的都很干净,东西摆放的井井有条。原来大舅和大舅妈都是医生,世平哥和世安哥也是在干净的环境中长大,肯定见不得家里乱糟糟的样子,才收拾的如此干净。就算大舅一家住在陋室,完全没有一点落魄的样子。

  宁馨注意到了,大舅和大舅妈,还有两个表哥,脸上没有一点愁眉苦脸的样子,刚刚进门前,她还听到屋里传出笑声。这样也好,大舅一家也就落魄一两年,很快就会被医院召回。这段下乡时光,权当是生活中的磨练吧。

  舒怀敏和大哥大嫂聊起家人的近况,她把出远门看望父母和二哥的事跟大哥说了。但她并没有告诉大哥她搬家的消息,她怕说出来让大哥挂心。

  舒怀瑾和叶菡赶紧问起两老的身体状况,问他们有没有再遭别人的难为。

  “大哥,大嫂,你们不用担心,咱爸咱妈那边还好,那边农场的负责人知道咱爸是个老中医,并没有为难他,也没有让人继续批.斗他,农场负责人还让咱爸给人看病,平时对他们也多有照顾,再说二哥也在他们身边照顾,不会让他们干繁重的体力活……”舒怀敏把父母和二哥的情况详细跟大哥讲了。

  “那就好,如果不是上面不允许,我也要陪在咱爸妈身边。”舒怀瑾是个传统孝子,自然愿意在父母身边照顾他们。

  叶菡是舒家稳重的大儿媳,人很不错,贤惠又明理,她说:“爸妈没事就好,咱们早晚有团聚的一天。如果有机会,咱们也要去看望爸妈,实在不行,就让世平和世安过去照看爷奶。等会让小妹留下地址,咱们知道地址,以后不愁没机会见到爸妈。”

  之后,叶菡跟舒怀敏讲,农场有个孩子大半夜肚子疼,被丈夫扎针治好了,打那农场的人对他们改变了态度。原来不搭理他们,躲他们跟多瘟疫似的,现在对他们还算热情,见面会主动跟他们打招呼,也有人主动跟他们来往了。

  宁馨和宁逸跟两个表哥聊起来,问他们都在农场干嘛。

  “跟着这里的人干农活呗,刚开始干还磨了血泡,看着吓人,一点都不疼,戳破了才疼。”舒世安开始给宁馨姐弟俩讲起干活时闹得笑话。

  这话让宁馨想起前世她刚下乡那端日子,跟表哥的遭遇差不多。

  之后,宁馨在跟表哥谈话时装作不经意地提出,让他们不要放弃学习,说不定将来还有机会考大学。

  舒世安和舒世平自然希望有机会继续上大学,他们都说有空会看书。而且他们的爸爸舒怀瑾也从没让他们放弃过学习。一家人都认为,不管到什么时候,只要肚子里有文化,手中有生存技能,才能好好生活下去。

  而另一边舒怀敏问大哥大嫂缺什么,下次她来的时候给大哥大嫂带过来。

  当初红卫兵刚给把舒家给抄家,家里有些金银首饰和钱票都被人趁乱摸走,损失不少财物。好在舒家人平时都把大钱存到银行,小钱留在身边花用,才没有落得身无分文的境地。很快一家人分散到两地,老宅子空了下来,也不知道怎么样了?

  舒怀瑾一家被下放到这里,因为走得着急,只带来被褥和一些衣服,还有点日常随手用的东西,好多东西都没带来,现在确实有缺少的东西。

  他们到了这边后,因为离供销社和市里不近便,买东西确实不好买。况且因为家里成分有问题,他们得低调点,平时不敢大手大脚花钱买东西。就连今年过年,一家人都穿的往年的衣服,没有置办新衣服。

  叶菡跟舒怀敏这个小姑子感情很好,不客气地跟她说:“家里还缺牙膏、肥皂、煤油。”

  农场倒是通了电,可他们这两间破屋子不在通电范围内,所以他们只好长煤油灯。他们家用的简陋的煤油灯还是人家家里通电后闲置下来的,送给舒怀瑾一家用。

  叶菡这里倒是有钱,但是现在买东西得用票,她缺票也买不来,这回只能让小姑子帮忙买东西了。

  舒怀敏一心想帮大哥家,自然是痛快地答应下来,“行,过两天我再来一趟,给你们把东西捎来。”

  中午舒怀敏和宁馨、宁逸在农场里吃了顿饭。没办法,舒怀瑾和叶菡愣是得让娘仨吃了饭回去,还说大过年的走亲戚,哪有空着肚子回家的,让人知道了笑话他们不会待客。于是,娘仨只好在这里吃饭再回去。

  饭后,大家依然是躲在屋里聊天。过年这两天正冷,出去就得挨冻。再说舒世平兄弟和宁馨姐弟都大了,没人愿意出去玩。在他们看来,外面实在没啥好玩的。也就那些小毛孩子逢年过节乐得到处跑。

  因为舒怀敏他们要做公共汽车回去,怕晚了没车,娘仨过了三点钟就要走。

  舒怀瑾一家把他们送到农场门口还不算完,又把他们送到车站。

  “大哥、大嫂,你们回去吧。”

  “大舅,大舅妈,下次再来看你们。”

  “再见,路上注意安全。”

  公共汽车缓缓行驶起来,留下一路烟尘,舒怀瑾直到看着车没了影儿才跟妻儿说:“行了,咱们回去吧。”

  起码现在妹妹过得还不错,没有受家里牵连,这算是件幸运的事吧!

  因为舒怀敏隐瞒了工作组去婆家调查的事,舒怀瑾自然以为妹妹的日子还和往常一样,不知道因为娘家的事,舒怀敏不仅暂时没了工作,还从婆家搬出来住。

  舒怀敏回去后,捡着大哥家缺少的东西买了不少,抽空给大哥送了过去。

  没过多久,中医院那边就让人来给舒怀敏送信,让她过完元宵节去医院一趟。舒怀敏从医院回来后告诉儿女,她的工作恢复了,不过可能过一阵子医院组织“送医下乡”活动,她要跟医疗队去乡下给人看病。

  舒怀敏倒不是不愿意去乡下,只是她走了,儿女怎么办?

  宁馨和宁逸都表态:“妈,你放心去上班就行,我们都大了,用不着你担心太多。”

  “就是,妈,你走了家里不是还有何奶奶在吗?有不懂的事,我们可以问她。”

  老人家吃的盐比他们吃的米都多,如果有拿不定主意的事,问问何奶奶的意见也好。

  “去哪里暂时还没定下来,到时候把你们安排好我就去。”舒怀敏这样说。不管儿女多大,当父母的走到哪里都会挂心。

第19章

  因为当下过年都是过“革命化春节”,所以,很多单位放假三天就重新开始上班了。

  年后,舒怀敏带着儿女去了趟烈士陵园,去祭奠逝去的丈夫。看上墓碑上照片里的英俊容颜,舒怀敏和宁馨,还有宁逸都红了眼圈。

  舒怀敏跟丈夫感情深,经常会有到烈士陵园来祭奠他,尤其是遇到难事不顺心的时候,她会到丈夫的墓前发发牢骚,疏散心中的郁闷。

  舒怀敏每到丈夫墓前,自然是跟丈夫说说儿女的事。只是今天当着儿女的面,她不好说太多,只在心里默念:家瑞,馨馨和小逸快长大成人了,现在都很懂事,如果你在的话,肯定为他们欣慰。

  宁家瑞去世时,宁馨已经六岁,她对爸爸印象很深,记得爸爸很喜欢她和弟弟,每次回家探亲都会抱他俩,还装作用粗粗的胡茬扎他们,一个劲逗得她和弟弟开心。

  可惜爸爸回家的次数太少,留给她的记忆有限,只能靠着照片和那点微弱的记忆来怀念爸爸。宁馨给爸爸叩首后,在心里跟爸爸默念:爸爸,我会照顾好妈妈和弟弟,希望您能在天上保佑我们。

  宁逸更可怜,爸爸走得时候他还小,现在对爸爸印象很少,有也是一丁点模糊的记忆。他只能靠亲人口述得知爸爸是个英雄人物,是个为国献身的烈士,是个值得他敬佩、值得他学习的对象。

  最后,宁逸爸爸磕了头,跟爸爸承诺:爸爸,我会照顾好妈妈和姐姐,成为和您一样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从墓园回来之后,舒怀敏和宁馨姐弟的心情都有点低沉,还沉浸在悲伤的情怀中拔不出来。宁馨担心妈妈从伤怀难以自拔,于是提了件事:“妈,要不我们看二舅妈和世康吧?”

  宁馨的二舅妈叫林佩文,在教育部门上班。舒家出事后,她娘家就让她带孩子回去了,之后突然跟二舅舒怀瑜离了婚,现在一个人带孩子住在单位宿舍。

  不过,宁馨知道,二舅和二舅妈感情并没有破裂,他们夫妻可能是迫于无奈才离婚,反正后来又复婚了。二舅是因为年轻时出国留过学,才跟姥姥和姥爷发配到一个地方。

  二舅本就跟二舅妈结婚晚,两人只生了世康表弟一个。现在两口子分隔两地,还办了离婚手续,自然没有其他孩子。这辈子,他们就世康表弟一个儿子。

  “去,怎么不去。我早就去看过你二舅妈,她和世康过得还不错。我这就收拾东西,明天带你们去看她娘俩。”有了这事,舒怀敏放开感伤的心思,开始给侄子准备礼物。

  第二天上午,舒怀敏就带宁馨和宁逸去了二嫂那里。

  舒怀敏对二嫂有点愧疚。到底是舒家出事才拖累她,让她一个人带孩子过活,有丈夫也见不了面,有事也指望不上。所以,舒怀敏对二嫂说话是带着小心,生怕惹恼了她,让她生出将来彻底不跟二哥继续过的心思。

  之前舒怀敏见二嫂时问过她,知道二嫂和二哥只是迫于形势假离婚,舒怀敏这不是把假的变成真的吗?

  “二嫂,过年好!”

  “怀敏,我还在想你们娘仨哪天过来呢,幸亏我今天没带世康出门,寻思你们就快来了。”林佩文笑着跟舒怀敏娘仨打招呼。

  年后是走亲戚的时间,三姑六婆走个遍才算完事。舒怀敏娘家和婆家亲戚都不多,因此年后不太忙碌。有那亲戚多的人家,能走亲串友一直出正月门。

  “二舅妈,过年好!”宁馨和宁逸分别跟林佩文拜年。

  “馨馨都长成大姑娘了,越长越漂亮了,果真是随了婆婆,以后也是个大美人。”林佩文的长相清秀,但她皮肤白,看上去不是艳光四射的大美人,属于知性美女,一白遮三丑,要不怎么能跟俊逸不凡的舒怀瑜成了一对。

  宁馨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现在出门老是有人夸她漂亮,她只能装作不好意思。

  舒怀敏接过话茬说:“你就快别夸她了。”然后舒怀敏就跟二嫂聊天,提起她已经去看过爸妈和二哥。

  林佩文沉默片刻,只说了一句:“只要人平安无事就好。”本来她嫁的婆家不错,一家子相处得很是和睦,没想到一遭政治运动,把婆家搞得天翻地覆,家人离散各处。

  当初是丈夫主动提出离婚的,就是为了保全她和儿子,几经思量再加上当时形势严峻,还有娘家的劝说,她就咬牙同意了。只是离婚后她并没有回娘家住,而是跟儿子住在单位宿舍。娘家兄弟都结婚了,她一个出嫁的女儿带孩子回去常住不好,时间长了就怕有矛盾。

  林佩文不想让儿子受气,干脆在单位申请了住房。好在他们单位条件不错,近两年结婚的小青年不多,单位很快给她分了房子。

  也不知道公婆和丈夫什么时候能回来,继续之前的日子?林佩文盼望着那一天早早到来。

  林佩文有工作,有积蓄,一个人带孩子没问题。在舒怀敏看来,只要二嫂坚持不改嫁,一直等二哥回来,一切都好办。

  中午林佩文招待舒怀敏娘仨吃了顿饭。因为搬家的关系,舒世康认识的玩伴不多,这不看表姐和表哥来了,就跟他们玩得很开心。等到舒怀敏娘仨要走的时候,舒世康还不想让表姐和表哥走。

  “世康,下次我们再来找你玩。”

  “二嫂,我们刚搬了家,有空让世康去我那里住几天,现在我们住的地方宽松,你娘俩都过去住下也没问题。”舒怀敏不敢告诉大哥搬家的事,是怕大哥担心,却告诉了二嫂林佩文。

  有些事,越是亲近的人越是不好张口,反而是跟隔着一层的人好张口说话,舒怀敏就是这种情况。她跟二嫂提了也没事,同为女人,二嫂肯定理解她,不会埋怨她傻,认为她被婆家赶出来。若是告诉大哥,大哥肯定会恼怒,认为她婆家欺负了她娘仨。

  林佩文乍一听小姑子说搬家了,还挺惊讶的,接着就问了缘由,舒怀敏实话告诉了她。

  果然,林佩文说:“你手头应该不缺钱花,搬出来也好,清净。”自个的娘家林佩文都不想回,就是怕跟家人相处时间长了有龌龊。怪不得小姑子一听她婆婆让她搬家,她就同意了呢,这样才好,省得住一起闹矛盾,她记得小姑子的大嫂并不好相处。

  林佩文果然赞同舒怀敏的做法,随后跟儿子说:“等我带你走完亲戚,就让你去你姑姑家住两天。”

  舒世康听了高兴地跳了起来。

  舒家人分散到各处,今年宁馨和宁逸是没法到姥姥、姥爷跟前拜年。再说他俩也大了,不会跟小时候一样巴着妈妈到处走亲戚。只有舒怀敏带着礼品到几个要好的朋友那里坐了坐,算是走完了过年的亲戚。

  宁馨抽空去了一趟中药店,用自己的零用钱买了些合适的药材,打算回来给卓玉航调养身体。

  虽然空间中有很多药材,但是她对大部分药材很陌生,还不懂得怎么利用空间里的那些药材。就算空间有人参、首乌这种滋补药材,也得配点别的药材,凑成个滋补的方子,再给丈夫用效果比较好。

  之前丈夫在医院打点滴,她怕冲了药性,才没有马上给丈夫熬药补身体。

  而且家里厨房的事多数归何奶奶和她妈管,宁馨没办法悄悄家里的米粮给卓玉航补身体。她也没办法用家里的户口本和副食证去买东西,因为买了会留下记录,万一被妈妈看到,问她买的东西去哪里了,她不好回答。

  因此,即便是宁馨想弄点好料给卓玉航补身体,都不好弄,只能偶尔偷偷截留点好菜给丈夫加餐。

  一般情况下,宁馨吃了晚饭就会进空间。

  因为这时大家都勤俭节约习惯了,有事白天就干完,不会在晚上掌灯熬油浪费电,吃过晚饭都会早早回去睡觉,这段时间正好让宁馨早点进空间做点私事。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9页  当前第1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7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七十年代为军嫂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