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七十年代为军嫂_分节阅读_第41节
小说作者:暗墨沉香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378 KB   上传时间:2018-10-03 22:36:40

  “妈,我也没想到这么快就遇到合适的人。卓玉航挺好的,对我也好,你见了应该会满意他。”宁馨挨着妈妈坐下,跟她说知心话。

  舒怀敏叹了口气说:“唉,没想到你跟妈一样,喜欢上一个军人。馨馨,当军嫂很辛苦的,丈夫经常不回家。以后你得一个人管孩子,照顾家里的一切,你觉得自己能撑起来吗,以后不会觉得委屈吗?”

  “妈,我觉得我能。再说卓玉航不打算让我一直留在家里,如果他升成副营,打算让我随军。”

  “他有这个打算?这倒也行。夫妻长期分居,你一个人照顾家里会很累,妈不舍得让你走我走过的路。”舒怀敏想了想,觉得让女儿随军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当初宁馨爸爸在部队时,也说过要接舒怀敏娘仨去部队生活。只是当时他经常出任务,还没来得及兑现承诺就牺牲了,所以舒怀敏很为宁馨婚后的日子担忧。如果婚后随军的话另当别论,起码小两口能经常见面,遇到事情可以分担。不会在妻子遇到急事的时候,一个人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那时会特别希望丈夫能在身边。可是军人丈夫身不由己,不可能抛下大家顾小家。所以,家里大事小事都得靠女人一个人撑起。

  舒怀敏又跟女儿打听卓家人的品性。宁馨把舒家的现状给妈妈讲了一些,只是没有提起公公的往事。如果说起那事,妈妈心里说不定会有疙瘩,认为父亲做事不着调,儿子可能会遗传到。其他也没什么了,就是小姑子不省心点,她以后又不跟小姑子一起过,再说上辈子经历过一世,宁馨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也没跟妈妈提。

  舒怀敏听说卓爸爸在市里上班,家庭条件在农村来说算是可以。而且前面两个儿子结婚后都分出去了,不存在一大家子住在一起的情况,也就不会出现整天跟婆婆妯娌相处,上牙碰下牙的情况。这点让舒怀敏松了口气。她可是知道,就是城里人,还有很多一家子兄弟几个跟父母住在一起的,整天为了鸡毛蒜皮的事儿吵架。舒怀敏可不希望女儿天天为鸡毛蒜皮的事儿伤脑筋。

  舒怀敏跟女儿了解过后,作出决定:“既让我过来了,先让我见见卓玉航,如果他人品没问题,我就跟他家人见个面,商量一下你们的事。”

  舒怀敏清楚,女儿暂时没机会读大学了。现在女儿又来到下乡,国家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出政策让知青们回城。如果三年五年回不去,女儿总得嫁人,这样就不好在城里找人嫁了,因为城里人不一定愿意找个在乡下的知青。因为偷偷回城里的知青,如果真死赖着不回乡下,街道单位会找人谈话不说,也不给安排工作,更不会发供应粮,所以,没有人家会愿意找个连口粮都没有的儿媳妇。

  当然,舒怀敏更希望宁馨能嫁到离她不远的地方,可是,目前来说,这是不可能的。这样的话,还不如在农村找个稳重能干的男人嫁了。稳重能干的男人有,可是跟她女儿各方面般配的不好找,总不能找个一字不识的农村男人,那样夫妻结婚后连点共同语言都没有,过起日子来有什么意思。就像女儿在信里给她说的,卓玉航就是女儿在对的时间遇到最合适的人选。错过这一个,还不知道下一个是不是更合适。

  因此,舒怀敏没有反对卓玉航和宁馨的事,来之前她已经想透彻了。如果亲家还不错,就赶紧给两人订婚,省得时间长了传出闲话,对女儿的名声不好。

  舒怀敏倒是没有反对女儿嫁给军人,就算是丈夫牺牲,那也是她最难忘却的丈夫,有儿女在,她除了刚开始痛苦一阵子,这么多年也过来了。舒怀敏只希望未来女婿能好运些,不要女儿再遭遇她所受的一切。再说当下给自家女儿找个军官当对象,那时非常荣耀的事。

  舒怀敏来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了,娘俩说了阵子话,宁馨见没有病人过来,就带妈妈会知青所那边吃饭。反正如果有人找她看病,知道她常去的地方就是这两个地方,很容易找到,宁馨不担心病人过来找不到她。

  “馨馨,你现在自己在卫生室这边住?你一个人在这里住不安全,怎么不跟别的知青一起住,不是闹矛盾了吧?”

  “没有的事,妈,我像是喜欢跟人闹矛盾的人吗?就是住这边清净些,我就选择住这边。再说这边周围都是人家,没有敢到这边使坏。倒是知青点那边在村外,周围连个人家都没有。妈,知青点是个祠堂,听说里面原来供奉祖先牌位……”宁馨把他们刚来以为祠堂闹鬼的事当笑话讲给妈妈听了。

  宁馨是艺高人胆大,觉得自己修炼后力气变大,一般成年男人都不能打过她,就没把危险放在心上。可是她没料到妈妈过来这边,觉得她自己住不安全。

  舒怀敏却说:“你还是不该一个人住。你一个年轻女孩,容易被人盯上。我看还是得让你早点结婚,住到婆家也能让我安心些。”

  两母女说这话就往知青点走。没想到还没到那里,就被闻讯而来的卓玉航半路截住了。

  “姨,您过来了,路上累不累?您是走着来到村里的吗?我们这里通信不方便,要是有电话就好了。我要是知道您过来,肯定提前过去接您。这不我妈听说您过来了,今晚让您到我家吃饭。”卓玉航笑着在岳母面前献殷勤,生怕表现不好,岳母不会把女儿嫁给他。

  卓玉航对岳母比较敬佩和尊重。丈夫牺牲后,她竟然坚持自己拉扯大两个孩子,可见其心性坚定。他也希望自己能娶到一个永远不离不弃的好媳妇,幸运的是上辈子他找到了,更幸运的是他们还能再续前缘。

  所以,无论如何,一定要给岳母留下好印象,争取让她很快答应把女儿嫁给他。

  “今晚就去你家吗,会不会太打扰了?我本来打算明天正式拜访的。”舒怀敏回着话,心里却在想:这孩子挺会说的,会不会太油嘴滑舌了?

  舒怀敏要全面考察卓玉航,根本没有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喜欢的心理。

  卓玉航绝对想不到,他想殷勤招待岳母,却给岳母留下油嘴滑舌的第一印象。天知道,他真不是话多的人。

第58章

  卓玉航可不知道他差点弄巧成拙。他说那些话可是真心的,如果知道岳母过来, 他肯定提前去接人。

  “我妈听说您来了, 就让我过来喊您和馨馨过去吃顿饭,说说话。我和馨馨早就盼着您过来, 上次我跟馨馨回家, 本来打算见您,可惜您出差了,没能见到。”卓玉航带路往家走,一边跟岳母说话。

  舒怀敏一边走,一边打量卓玉航。她没法一下子了解卓玉航,只能从他的言行中了解他的一切, 看他是否适合女儿。

  这么一打量,觉得他外在形象还可以, 看脸诚实可靠,不似奸猾之人;而且身形高大, 身材笔直,从他身上,舒怀敏似乎看到了去世丈夫的影子。

  最重要的是,卓玉航跟她说话, 还时不时把注意力放在女儿身上,这点比较让舒怀敏满意, 她认为卓玉航这是重视女儿的表现。而且她看到女儿跟卓玉航交流时,卓玉航一般都能听从女儿的意见。

  听卓玉航亲密地叫女儿“馨馨”,看来两人认识有段时间了。说不定女儿刚来, 就被这小子看上了,算他有眼光!

  路上遇到很多下工回家的村民,都好奇跟卓玉航和宁馨打听这个年长点的女人是谁。因为舒怀敏皮肤白皙,穿着打扮不一般,一看就是城里人。

  村民知道这是宁大夫的妈妈,都夸宁馨医术好,会给人看病,纷纷表示都非常喜欢宁馨。而且之前卓玉航经常找宁馨,有的明眼人早已看出卓玉航看上了宁大夫,本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心理,村民还是非常赞成宁大夫嫁到本村的。

  只是舒怀敏看上去比较不一般,村里人不好意思当着她的面胡闹,不然早就打趣卓玉航和宁馨了。

  舒怀敏看到大家伙都喜欢她女儿,不再为女儿的下乡生活担心。舒怀敏认为,女儿从小跟她爸学医,应该比村里学了几年的赤脚大夫看病水平要高。女儿能凭医术在村里立住脚,至少她不用担心女儿会下田干农活了。

  三人很快走到卓家。

  杨秋菊正忙活着做菜呢。她下午得知宁馨妈妈到来后,就开始回家做准备,打算好好请未来亲家吃顿饭,顺便谈谈两个孩子的婚事。再说亲家远道而来,她好好招待是应该的。

  幸亏自从卓玉航回来,家里不缺肉吃,杨秋菊不至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她这回可是使出十八般厨艺,把家里的好货全都用上了,打算让亲家吃好喝好,心情一好,能同意俩孩子早点结婚。

  杨秋菊可是觉得三儿子老大不小了,再不结婚,人家孩子都能打酱油了。差人家太多,肯定不成,赶紧找个合适的媳妇结婚生孩子才是正事。这不媳妇找到了,就等丈母娘同意婚事了,就差这临门一脚,杨秋菊使出浑身解数,想给儿子加分,早点把儿媳妇娶回家。

  杨秋菊做了山蘑炖鸡、爆炒野兔肉、红烧野猪肉、土豆烧肉,还烧了个菌菇鸡蛋汤。四菜一汤,正经待客菜式。

  这不,杨秋菊把菜做好后,也没闲着,把家里各处重新整理一番,生怕被城里来的亲家挑出毛病来。

  等舒怀敏一进门,等候已久的杨秋菊赶紧迎上来,笑容灿烂地说:“大妹子,你来了,赶紧进屋坐坐歇歇。早知道你过来,应该让玉航去接你。你看这么远,还得让你自己走着来,累了吧?”

  不愧是娘俩,见面提的都是这事。舒怀敏不在意这个,本来她来的时候就没提前跟女儿打招呼,谁都不知道她过来。

  舒怀敏笑着回答:“不累不累。大姐,你不用跟我这么客气。”

  舒怀敏一打量杨秋菊,看她年龄似乎比自己大了不少。想想人家还有两个已婚的儿子,年龄比自己大也不稀奇。再说农村女人风吹日晒,应该比她显老。听卓玉航妈妈说话,倒是很好相处的样子,就是不知道平时是不是也这样。

  舒怀敏作为大夫,见过各种各样的病人,她倒是对农村人没有偏见,不然她不能很快同意女儿嫁给农村人。虽然卓玉航是军人,但他家是农村不假。

  “上回我让玉航跟宁馨回去,就是想让你见见他……”杨秋菊把亲家请进屋,赶紧给她倒上泡好的花茶。

  卓文华比较爱喝茶,他们家不缺茶待客。

  两个妈妈当面聊起来,卓玉航和宁馨开始端菜布饭,准备开饭。

  四菜一汤,在八仙桌上摆了一桌,杨秋菊热情地请舒怀敏入座。

  在饭桌上,杨秋菊不仅热情地给亲家和宁馨夹菜,还一直说个不停。舒怀敏本人是讲究寝不言食不语的,但是卓家似乎不讲究这些。当然,舒怀敏了解很多农村人家不讲究这些,她只能当做不在意。

  幸好杨秋菊夹菜用的筷子是另外准备的,相当于公筷。她也是怕亲家嫌弃她,才多了个心眼。

  看女儿不在意婆婆给她夹菜,舒怀敏庆幸,他们家人没有太爱洁。要不这会儿女儿该吃不下饭了。他们医院有的医生就有洁癖,下乡时嫌弃农村条件不好,不喜欢在老乡家吃饭。

  连说加吃,一顿饭吃了个把小时时间。饭后,杨秋菊依旧跟舒怀敏聊天,主要是讲自家的事。

  “妹子,我家老大和老大结婚后就分出去住了小闺女现在在招待所上班,几本书一星期回来一次,她比宁馨小点,也该找对象了。他爸也在市里上班,平时基本就我自己在家,如果宁馨嫁过来,家里不会有乱七八糟的糟心事。你放心,我可不是喜欢磋磨儿媳妇的婆婆,宁馨这么有本事,还会给人看病,嫁过来我一准对她好……”

  杨秋菊就一个意思,家里都准备好了,就等儿媳妇进门了。如果宁馨进门,绝对不会委屈她。

  还别说,其他两个儿媳妇进门前,杨秋菊可没跟亲家许过这种承诺。

  主要是杨秋菊太盼着这个小儿媳妇进门了;而且宁馨本人有本事,会给人看病,这本事一般人学不来。家人有个头疼脑热的,也能帮上忙,简直太有用了。

  村里人找宁馨看过病的,都夸她有本事,得到好多人的夸赞。有本事,人缘好,这是多给家里涨脸面的事。能找个这样的儿媳妇,绝对不后悔。

  再说宁馨是城里人,杨秋菊看舒怀敏很不一般的样子,就怕她不愿意让闺女嫁给她儿子,所以拼命说好话。

  而舒怀敏呢,看宁馨跟卓玉航处得不错,两人之间相处时,眼中都有对象的影子,有种淡淡的温馨感,就像相处很久的那种感觉。当然,舒怀敏以为宁馨跟卓玉航投缘,天生一对,她绝对想不到女儿很女婿是上辈子回来的。

  这样的话,舒怀敏显然没有理由拒绝这门亲事。而且她也想让女儿找个可靠的人,现下来说,卓玉航是最合适的人选。既然女儿喜欢,她就随了女儿的心意。在舒怀敏看来,女人还是找个合心合意的对象过日子才好,日子才能过得舒心。找个不舒心的,两口子整天吵吵闹闹过日子,一言不合再动手,烦都会烦死。

  舒怀敏问:“那大姐怎么打算的,先给孩子定下来?”

  杨秋菊一听有门,看来妹子赞同这门婚事,她立马眉开眼笑地说:“那就先给他们定亲。玉航说他回去就打结婚报告,等报告批下来,随时都能结婚。”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又带孩子去医院了,先更这些,有时间会多更点。

  不知道怎么回事,我们这边好多学生呕吐,发烧,吃不下饭,医生说不是流感,有娃的多注意下。

第59章

  舒怀敏听了未来亲家母说话,略作考虑说:“大姐, 你看这样行吗?我们家离得远, 来这边一趟也不容易。不如趁我在这里,先给俩孩子定亲, 这样他们相处起来名正言顺, 不会让人说闲话。”

  杨秋菊一口答应:“那肯定行啊,就先给他们定亲,结婚报告批下来,再给他们办婚事。”

  定亲比较简单,找来媒人见证,男方给女方送上定亲礼, 再把双方亲人叫到一起吃顿饭,这便成了。

  接下来, 杨秋菊就跟舒怀敏讲他们这便的定亲习俗,又问舒怀敏那边有没有不同的习俗, 她能准备的,先准备好。

  舒怀敏又不是想靠女儿定亲捞一把的人,她就希望以后女儿过得幸福,所以不会张口要太多东西。但是仪式也不能省略, 省得男方认为女方随随便便定下,不把女方放在心上, 以后不拿媳妇当回事。

  两人商量过后,决定后天就给卓玉航和宁馨定亲。

  杨秋菊盘算这:媒人好找,在本村请一个就成, 她打算请老支书的媳妇过来当媒人。至于定亲宴席上需要的菜肉,家里不缺菜,明天做点豆腐,再让玉航到山上弄点新鲜猎物就足够了。最要紧的是赶紧通知丈夫和二儿子一家,还有闺女一起回来。三儿定亲是大事,亲人怎么也得过来才行。老大那边过去说一声就行,就算他跟老二不对付,也不会不参加亲弟弟的定亲宴。

  杨秋菊想了一遍,觉得没有落下什么,就把卓玉航叫到跟前:“玉航,明天你带宁馨去市里买件新衣服穿,顺便买点糖果点心回来,我好准备定亲礼。对了,你们早点回来,你回来后再去山上套只兔子啥的,定亲那天吃着新鲜。咱家还有肉,剩的都是腌肉和腊肉,做不成大菜。”

  大菜就是整鸡整鱼,放在宴席上,主家面子比较好看,客人吃着也满意。杨秋菊倒是养了几只母鸡,想留着下蛋。再说儿子不是挺会打猎的吗,见回上山都不会空手回来,让杨秋菊以为儿子擅长打猎,就把弄肉的任务交给她了。确实,打猎对现在的卓玉航来说不是事儿。

  杨秋菊不是抠门的人,但是也不会大手大脚,很会过日子,该花的话,该省的也省。就像她愿意让儿子带宁馨去买新衣服,这是比较大方的地方,没想省下买衣服的钱。至于肉,儿子能弄到,当然没必要花钱买了,再说肉还不好买,还不如儿子打猎来得快。

  定亲这事本来就该男方家里安排,女方这边只过来参加就行。舒怀敏看未来亲家母没忘记她给女儿买衣服,定亲宴也安排好,就不用她操心了。再说她家远,身边亲人少,就想想帮也帮不上忙,还不如按照亲家说的办。于是,她就当了甩手掌柜。

  这天晚上,本来杨秋菊打算让舒怀敏住在家里,可是舒怀敏觉得不妥当,还是跟女儿回去挤着睡了一宿。娘俩聊了很多,舒怀敏得知卓玉航特意猎了两头野猪,给宁馨姥爷所在的农场送去,就是为了让场长照顾舒家人,心里挺感动的。还没定亲,就如此照顾女方家人,看来他真把宁馨放在了心上,不然做不到如此地步,他顶多过去看看长辈也可以的。如此,舒怀敏只会更加放心。

  第二天一大早,卓玉航就喊舒怀敏去家里吃饭,当然,肯定也得叫着宁馨一起过去。杨秋菊觉得亲家过来,总不能跟知青们一起吃饭。不如叫她到家里来吃饭,反正亲家又住不了几天。

  卓家条件还不错,不缺待客的这点粮食吃。因为家里有自留地,每年能多打点粮食,家里后院有菜地,不缺菜吃。平时只有杨秋菊和卓玉婷两人在家,虽然是粗粮多,系梁少,但是粮食是足够吃的。而且卓文华在实力上上班,偶尔会带些细粮回来,他们家日子过得真比村里大多数人好。

  舒怀敏显然也知道口粮紧张的事情,吃了卓家的粮食,以后找机会还回来就是,她就跟着去了卓家。

  杨秋菊请亲家过来吃饭,特意炝锅下了面条,还煮了几个荷包蛋,每人都有份。吃完早饭,卓玉航带宁馨去市里买衣服,顺便给家人捎信,让他们回来参加定亲宴。

  舒怀敏和杨秋菊留在家里,开始为明天的定亲做准备。杨秋菊去找老支书媳妇当媒人,路上她遇到大儿媳,把这事儿告诉了大儿媳,让他们一家明天过来吃饭。果然,卓玉航的大嫂立马就同意了,说明天一早就过来帮忙。

  说起来,卓家三兄弟过得都还不错,只不过老大留在村里务农,明显比不上在城里上班的老二和在部队当兵的老三,至少大多数人都这么想。

  但是老大和卓玉航是一母同生的亲兄弟,两兄弟感情不错,所以,老大家肯定得参加卓玉航的定亲宴。而且卓玉航在部队干得不错,谁知道以后侄子会不会求到三叔头上,所以,老大媳妇是不会轻易得罪卓玉航的。

  白天,有人来找宁馨看病,恰好宁馨不在,舒怀敏闲不住,就替女儿给人看病了。

  “怪不得宁大夫医术好,原来她亲妈也是当医生的。”

  “听说她家祖传中医,肯定比赤脚大夫看病强。”

  这样,不仅三里堡的村民对宁馨的医术更加信服,传到附近的村子后,还吸引外村人找她看病。

  而另一边,卓玉航带宁馨去市里,俩人先骑自行车去镇上。

  路上,卓玉航感慨一句:“没想到重活一回,咱俩还得重新定亲,结婚。”

  宁馨甩给丈夫一个“娇媚”的白眼:“那是肯定的,不名正言顺把我娶回家,咱俩怎么在一起?”

  情人眼里出西施,在卓玉航眼里,即便是媳妇甩白眼也是好看的。

  他呵呵笑了两声,随即又说:“咱俩定亲之后,估计我也得快走了。我在家呆的时间不短了,回部队去军医院复查一下,就应该归队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9页  当前第4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1/7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七十年代为军嫂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