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之归位_分节阅读_第34节
小说作者:狂上加狂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710 KB   上传时间:2018-10-24 12:30:37

  后有一掷千金,遍铺奇花异草,却不得在她面前讨巧正名。

  疯魔一个,无可救药,喝什么汤都是治不好的……

  就在她想得入神之际。自己的身子却被人猛地一抱。

  她吓得正想出生呼喊,却被人捂住了嘴:“呼喊什么,不认得本王?”

  琼娘瞪圆了眼扭身一看,可不就是那前世的冤家,今世的魔障吗?

  夏日贪凉,所以她的后窗大开。这王爷许是练出来了,现在自跳窗进来也是脸不红,心不跳。

  “这般专注,在想何人?连有人入你屋子都不知道。”

  琼娘累了一天,浑身无力,也懒得赶这无赖立时便走,白白费了唇舌。

  加之思及前世微妙的往事,便怅然答道:“想起个为博红颜一笑,一掷千金的故人。”

  琅王原本手正往怀里掏着什么东西,听了她这一说,手势微顿,只拖着长音道:“哦,怎个一掷千金法?说来听听。”

  琼娘自然不能说得太细,便只说了故人买下千株价值万金的奇花,为已嫁为他人妇的小姐庆生之事。

  不过琅王心里却想:“果然唯女子小人难养也!那五钱月利的事儿,这小娘要揪着多久?凭空编排出这么个空撒钱不见响的蠢货,难道又是在讥讽本王?”

第51章

  这琼娘一路下山, 心里便是太后的寿宴。

  入太后之口的东西。俱是讲究个稳妥, 寿宴制出来,也要由专人试毒品尝,往往等折腾一通后,那菜品都凉了。是以宫中御膳都是温水贮存,给人以不冷不热的温吞之感。

  不是御厨们没有手艺, 而是那些个煎炸烹炒大多不耐这等繁琐的考验, 为了保证口感,菜品的做法便也受限了。

  琼娘也是如此, 所有的菜品大都走得守成保靠。

  可是此番琼娘回去后, 想了又想,还是改动了自己的菜单,只留了三样菜品。

  一个在庙庵里静心潜修之人, 哪里会追求饮食的繁复?更何况是太后那般繁华尽落后, 归于宁静的尊华显贵之人?

  不过想到, 白日里太后脸色尽退的情形, 琼娘翻开老中医的手札, 又对照着她以前买来的药典书籍,细细察验一番后,终于确定了所有菜品。

  待得太后生辰那日,琼娘一早便做好了所有的产品,雍阳公主派来的宫人将菜品盛装入了食盒之中。

  而雍阳公主也早早来到了皇山之下, 准备一会上山见给太后见礼。

  只是她先来了食斋, 让琼娘再做些上次的那种甜滑的“蒸蛋”给她吃。

  琼娘手脚麻利, 不一会便端了小蒸碗来,呈给公主解馋。

  见她吃得略有些无度,琼娘开口劝道:“一会与太后见礼,岂不是要长跪,公主还是略缓缓,免得一会折弯了肠胃,不好克化。”

  雍阳公主却不急不缓地用巾帕子抹了抹嘴道:“太后最近几天不喜见人,一会你且看,皇子皇孙的跪满了庙庵门口,也没几个得见的。不过是在庙庵处站一站,尽一尽孝心便是。就连这寿宴,也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真正能入口的,还不定是哪里宫里的心意呢!”

  琼娘前世里,倒不知这等皇家里的套路。一听觉得是这个道理,她的那几样菜肴,最后被太后赏了哪个宫女太监也说不定,哪会那般正好,就论到品尝她的菜品?

  于是略微拎提的心,便也放下了。

  可偏在这时,一位身着僧袍的嬷嬷进来问道:“敢问哪个是崔家琼娘?”

  琼娘连忙转身福礼道:“奴家便是,敢问这位嬷嬷有何时吩咐?”

  那嬷嬷虽然身着灰布僧衣,但气派甚大,只上下打量了琼娘一番后道:“太后看中你了制的宫宴,吩咐你前去布菜讲解菜品的妙处。”

  琼娘压根没有想到太后会突然传唤自己,一时少不得换衫梳头。

  雍阳公主也喜不自胜,觉得琼娘的菜品入选,自己这个推举之人也是脸上增光。一时喜得带着自己的侍女围着琼娘打转,只觉得她浑身素寡撑不起场面,便要将自己头上的钗拔下来替琼娘戴上。

  雍阳公主走的是牡丹一派的雍容之风,琼娘如今一个小小厨娘岂能驾驭?到底是婉谢了公主的好意。

  只穿了自己新近裁剪的灰白宽幅长裙,略微宽松的腰线,大幅的裙摆,不见身形,却显得身形更加纤细可人,而白布外衬着薄灰,行走间裙摆飘摇,竟有淡墨挥毫,行云流水之感。

  与这身魏晋雅士之风的衣裙搭配的是穿着混了麻线银丝的浅脚儿薄底儿布鞋。

  那头也干净利索,满头乌发只高高挽起了发髻,斜插了一根含水的碧玉长簪。

  总而言之,琼娘现如今的衣着,便只追求一样——舒服。

  那些个厚重金钗,繁复的襦裙外衫,撑起长袖的假肩,束紧腰部的紫玉宽带统统抛甩到九霄云外。

  当个商家小娘的好处便是自由自在,岂可不穿得潇洒写意?

  当她从闺房走出来,准备随着雍阳公主的软轿上山时,那向来好美的公主,忍不住在软轿上扭着身,回头看了琼娘好几眼。

  公主心道,这小娘通身毫无颜色,只是那脸儿却被乌发白衫显得愈加莹白,一身子宽宽肥肥的衣裙也不知怎么裁出来的,压根不见臃肿粗苯,只有股子说不出的味道。

  尤其是那一双被合脚布鞋包裹住的莲足,在宽大的裙摆下若隐若现,微银闪闪……

  雍阳公主翻了个面儿,继续托腮侧身看着琼娘,心道:原是不知什么叫女色,只以为是胭脂水粉衬出的艳姝,如今才领悟,最勾人的,便是看似寡淡清冷里的娇软。

  她若是男子,当学忘山哥哥广纳美妾,见了此等美色,便收纳进府里自受用了去。

  这一时歪想,便思绪飞远,只想到自己变得如琼娘这般格调,迷得她的忘山哥哥只羡鸳鸯不羡仙,一味苦苦追求,而自己却早有移情之意,不得不开口回绝楚郎……

  待公主立在了庙庵门口,正想到得趣之处,欲拒还迎地撩拨着她的忘山哥哥时,太监一生尖利的声音,便震得她回了魂:“传——江东王觐见太后!”

  那方才在幻海里还趴伏在绣花鞋边苦苦哀求她回心转意的俊逸男子,此时剑眉冷目,高大的身躯显得气势逼人,只越过一干王孙皇子,目不斜视,神情淡漠,长袖翩然间便入了庙庵里去。

  雍阳公主嗅闻着拿长袖舞动残留在空气里的淡淡檀香,只觉得愁思又添了几缕,

  到底是她的忘山哥哥,藐视天下女子,就算琼娘这般娇艳又是如何?不还曾只是哥哥府里的一个厨娘罢了!

  可恨自己竟然不曾见过哥哥的侍妾们,究竟得是何等的绝色,才能让忘山哥哥为之倾心一时呢?

  琼娘可不知自己身前的公主怀春,满脑子乱七八糟的臆想幻思。

  她原先纳闷,这琅王怎么会这个时候来见太后。要知道就连太子也立在一旁,不得进入呢!可仔细一想,便自了然。

  这琅王的母亲,乃是太后亲姐的女儿,说论起来,可不正是太后娘家的晚辈。听闻那琅王的母亲从小儿是养在太后身边的,较比着他人亲近也是理所应当的。

  正自想着之际,琼娘便被人唤入庙庵。

  于是琼娘这个小小厨娘,便又在乌泱泱站了两排的王孙皇子略带羡慕的目光下,随着嬷嬷一同入了庙庵。

  待进了庙庵,便听身后太监道:“传太后口谕,本山人已经是化外之人,原是不该沾染尘俗喜气。然万岁至孝,不忍龙体在烈日下久耐,当得一见。琅王携了故人骨灰,与佛堂供奉,当得一见,其余的孙辈子侄,且自领受了你们的孝心,都跪安吧……”

  听了这逐客令,琼娘有点醒悟方才皇子王孙的目光里为何透着渴望。

  待入了内室,清幽的屋舍,只一张小小的桌子,除了太后外,便只有皇帝与琅王二人围坐饮茶,倒是透了几分天伦之意。

  琼娘见太后含笑朝着自己望来,便只当刚认出了太后,带着适时的惶恐跪下给太后问安,并自责自己先前有眼不识泰山,竟然唐突莽撞,冲撞了太后。

  太后却笑着道:“你这孩子,是个心善之人,若是没有你的冲撞,哀家此时哪里还过得了寿辰?”

  原来那日太后派人跟着琼娘,见她入了素斋后,便找人打听。

  这方圆百里的商贾,俱是认得琼娘的,当下便将这小娘影传的曲折身世,和那过人的赚钱本事尽说了遍。

  太后原本叫人跟上,不过是想知了小娘名姓,好重重酬谢于她。听了侍卫回来的禀报,却撩起了好奇之心,

  恰好看见递呈上来的素斋寿宴里,有素心斋的名号,便亲手圈点了素心斋,看看这小娘的厨艺如何。

  上次乃是心悸症状发作,也没大看清楚,太后此番上下瞧了琼娘几眼,却品出这姑娘的不俗,心道,柳家将养出这等出色的女儿,怎的舍得送人?不然这姑娘挂了柳家的名头,依着这等风采,何愁不嫁得官宦子弟呢?

  只越看她越觉得长得甚是得眼,那举止说话间颇有些大气,心下不觉有些欢喜,柔声问道:“这桌子上的便是你今日做的菜肴?怎的都是凉透的,可有什么玄妙?”

  琼娘连忙道:“奴家生怕只用食盒保温,不足以支撑菜品上山等候,又想着宫里都是贵人,什么样的好吃的没有见过。况且御厨都是浸淫厨艺几十年的老刀工,菜肴火候必然是恰到好处。于是便想着给贵人尝些民间小食。是以今日做得乃是现吃的温烧,现在还差着一道工序,才可入口品尝。”

  她所言不假,只是原先听了雍阳公主的话,觉得自己的菜品无望,虽然交代了取菜的太监,但回想他那时心不在焉的光景,大约也是与她一般,觉得不会入选,全没有听进去。

  是以呈上的全是半成品,才惹来太后唤她前来一问。

  这时陪着太后饮茶的皇帝也起了好奇心,看着琼娘端着的一样特制的铜抽屉道:“朕倒是从来未闻,何为温烧?”

  而这时一直沉默寡言,作清高状的楚邪,也稍稍偏过头来,可以含而不露地欣赏他这越发娇俏的小厨娘。

第52章

  琼娘怎会感觉不到他放肆的目光?却只半低着头, 只当全没看见。

  其实这温烧也是她临时琢磨出来的词儿。万岁如何能听到?

  这铜抽屉里面注了炭, 隔层放了防止起烟的水。

  当放在桌子上时,铜面儿烧得滚烫。琼娘熟练地将一小碗面浆倒在铜面儿上,铺展定型,装上实现已经调制好的掺杂了蘑菇的豆腐馅儿料,裹上定型的面皮后, 手里的竹刀轻轻滑动几下, 便成了一条条鼓着肚儿的鱼。

  当然若只是她事先嘱咐的那个太监来弄的话,大约只能包住大肚儿的饺子来。现在自己来个弄, 倒是可以玩儿些花样, 待这一条条鼓肚儿的鱼儿好了时,只见外淋洒了蛋汁和葱花,金黄里点缀着点点嫩绿, 煞是好看。

  待得浇上了调味的红汁儿后, 便递送到了太后与万岁的面前。

  太后自从那次犯病后, 食欲骤减, 加之食素, 浑身愈加的无力。此时亲眼见到琼娘炙烤美食,耳边是滋啦啦的烤灼声,满鼻子都是混杂着葱香蛋香的香味,竟然撩拨得起了食欲,满嘴都生出了唾沫。

  不过看到那鸡蛋, 却迟疑道:“这……可犯了杀戒?”

  琼娘低头道:“奴家用的是自己家养的母鸡, 因着没有公鸡, 并未踩蛋,这乃是孵化不出小鸡的寡蛋,请太后放心食用,只是这温烧刚出锅,有些滚烫,还请太后小心。”

  太后听了点了点头,只一同筷子夹起就着那金黄微焦的面皮一口咬下,只觉得外焦里嫩,顶着一股热气,将那馅料里不知放了什么的鲜美尽数撩拨了起来,心里竟是有股子说不出的畅快。

  而皇帝更是许久没吃过这么热腾腾刚出锅一般的美食了。身为帝王,操心劳力,可谁知道,竟然吃不得一口滚烫的。

  毕竟宫里侍奉的都是世代经验承袭的人精儿。自然熟谙不可给主子们吃热食的缘故——这各个金枝玉叶的,若是烫坏了唇舌,岂不是掉脑袋的重罪?

  再说在御膳房里要验毒,再经过楼阁长廊端入各个宫里去,就是想要热烫也不可能啊!

  万岁爷吃得畅意,也替自己吃出点心酸来:朕平时吃得都是些个什么乱七八糟的?怎么的就不知将那菜给朕热一热?

  而那边,琼娘用那特制的铜抽屉,又娴熟地将已经验完毒的汤菜加热,呈送到了上桌的三人面前。

  依着太后的原意,是要与皇帝和琅王谈上一会子话再吃的。

  可是现在桌子上安静极了,倒不是讲究食不言寝不语,而是这些个菜肴太好吃了。

  可究竟怎么个好吃法呢,太后只觉得那萝卜是萝卜的脆中带甜,晒干又炖煮的豆角里满是开胃的酱香、那鼓肚鱼儿里的馅料不知加了什么,越吃越爱吃……几样皆是寻常的家菜而已,可却是她自入宫后,十几年未吃过的家常味。

  而吃惯了山珍海味的琅王也吃得不少,可是心里却自腹诽道:这小娘倒是狡诈,熟谙皇家人的不得已,竟拿了满街的小食应付万金之躯,什么温烧?分明就是街上的葱花鸡蛋煎饼!

  就在这时,许久没吃得这么多的太后,接过了漱口的温水,清了口后,笑吟吟地道:“这温烧,果真美味,只是为何里面有一股淡淡的药香?”

  琼娘低头道:“因着心知给太后制宴,想着山上寒冷,太后久居山上,恐怕身有寒气,侵蚀心脉,久之不利血脉畅通,因此加了驱寒气,通气血,平心脉的药材,与食材里的寄养蔬菜正好相辅相成……太后前些日子似乎身有不适,这些食物也正好对了路子,可是调理身体。”

  皇帝看母后这一顿饭食下来,果然是面色红晕,气色甚佳的样子,龙心大悦,便再去看那小厨娘。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37页  当前第3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4/13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之归位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