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爱慕我的都重生了_分节阅读_第34节
小说作者:杏花流影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261 KB   上传时间:2018-12-02 15:01:23

  秦暄不喜欢萧澈,觉得此人除了一手好诗文,便没有能拿得出手的本事了,外不能为武将保家卫国,内不能为文臣治世经国,只能画几幅画,写几幅字。

  秦暄不爱书画诗词这等风雅事,一向觉得,这类文士只适合被当成花瓶供起来,用来笼络天下文人。却也不得不承认,这人除了文才,还是有几分自保的本事,算得上精明。

  乐瑶那个软绵绵的性情,不适合这等人。等萧澈明白自己的处境之后,恐怕就不会对乐瑶上心了。

  ****************

  秦暄是在两日后离开帝都的,那一日天色阴沉,从天亮时起,便下起了细雨。

  无边丝雨纷纷扬扬,缠缠绵绵,笼罩住了九重宫里的玉楼金阙,也笼罩住了自帝都通向安南的迢递远道。

  这样的天气本不适合赶路。可出发的日子是早就定好了的,等同于军令,轻易改不得,秦暄纵然是皇子之尊,也得如期离府赶路。因天气之故,秦暄没允萧蕴出门相送。

  战场无情,萧蕴很是担心秦暄,却也知道他非去不可,只能用心帮他准备些日后可能用得上的东西。

  盛青泽离开的时候,让她背下了一册医经,以及一本针谱。针谱上的银针之术对内力的要求极其苛刻,没办法用在秦暄身上,倒是那医经中,好些疗伤和解□□的配方可能有用。

  因时间太仓促,现在配药也来不及了,萧蕴便把药方给了秦暄一份,他带了不少随队军医,可以让军医根据配方配药。

  除了药方,萧蕴把自己前两年安排在安南附近的粮铺暗仓的地址,也给了秦暄一份。

  此次安南叛乱,当地乱民四起,大部分州府府衙的官吏都投身于叛军之中。

  如此一来,朝廷的官军想从本地征粮难度很大,军需多半要从别处调运。万一有人胆大包天,在粮草转运上做文章,这些暗仓便有可能派上用场。

  秦暄走后,秦修便上门,把萧蕴接到了雍王府里。

  雍王妃很照顾萧蕴,把她安排到了秦姒的院子里,跟秦姒同住。秦姒的年纪和萧蕴相仿,活泼多话,倒是让萧蕴那因为秦暄突然离开,有些低落彷徨的心情迅速改善了许多。

  雍王府的后院很清静,除了雍王妃,只有几个皇帝赐下的,一直被当成摆设的姬妾。

  雍王妃性情果断,做事干练,把王府牢牢掌控在了自己的手里,那几个几乎被忘掉的姬妾根本就翻不起浪花来,没有其他勋贵人家后院里的那些糟心事。

  雍王府的四个子女皆是王妃亲生,世子秦勖远在安南,秦修担起了府里唯一男主子的责任,跟着管事们打理府外的庶务,秦嫚已经到了婚娶年纪,正跟着王妃学习掌家之事。

  最小的秦姒正是无拘无束的年纪,身上没有繁重的课业压着,又是个闲不住的性子,每日除了跟着女夫子们上课,便是跟自己的一干同龄玩伴们来往,倒是比姐姐秦嫚还要交游广阔。

  萧蕴在雍王府的日子略显无趣。

  她已经不需要上课了,绝大多数时间都花在了习武上,偶尔翻翻账册,看看萧湛和秦暄送来的书信,打听一下安南的战况,以及萧玉珠的生母柳姨娘送来的消息。

  秦暄果然在安南一鸣惊人。

  当年的八月份,雍王麾下,副帅陈实秘密投靠了叛军,在行军途中,带着手下的三万兵马哗变。雍王和雍王世子不虞有此,被陈实围困在荒山中,险些死在陈实手中。

  紧急关头,秦暄带着自己带到安南的三千京畿卫驰援,以三千人对三万人,凭着地势之利和指挥得当,居然大获全胜,解救出了被围困的雍王父子,生擒叛将陈实。

  战报送达帝都后,秦帝大悦。虽然没追究雍王御下不严之罪,却把陈实的副帅位子,腾给了秦暄。

  副帅也有直接统军的权利,权柄只在主帅之下。这等于让秦暄在安南军的军权中,硬生生啃下了一大块肉。

  在过去,因安南军历来都掌控在雍王府手里,这一支兵马和雍王府的私兵无异,只会听从主帅雍亲王的命令。朝廷便是派其他人去做副帅,也免不了被架空排挤,甚至被“殉职”的结果。

  可这次的秦暄却不一样,他刚刚立下大功,在看重实力的军队中树立起了威望,又刚刚救了雍王父子一命,便是雍王父子,也不好翻脸不认人,恩将仇报。

  在秦帝眼里,秦暄刚好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在安南军中掌握大权,甚至在不久的将来,还能把安南军的兵权收入囊中。

  安南的兵权,放在堂兄的手里,当然不如放在亲儿子的手里让人放心。何况这个儿子身后已经没了程国公府和韩国公府那样,世代执掌兵权的大世家,远比其他皇子让他放心。

  八月之后,安南的战况越发激烈,战报如纷纷雪片,绵绵送到御前。

  秦帝很得意地发现,他的小儿子果然是天生的将才,在安南带兵时,每战必胜,从无败绩,渐渐得了个“不败将军”的名号。

  相较而言,雍王父子战功就黯淡多了,虽然是胜多败少,但远不能和秦暄那样可以载入名将传的战功相提并论。

  秦帝得意,雍王府内的气氛就有些低沉。

  年底将近时,萧蕴每日去给王妃请安的时候,便发现雍王妃的眼底,隐隐带着忧色。

  就连年纪最小的秦姒都觉察到了。

  回到院子里,小姑娘不解向萧蕴抱怨:“母妃肯定在担心安南的父亲和大哥,不过,平叛的事情不是进行得很顺利吗?父亲和大哥肯定会平安归来,可母妃怎么越发苦闷了?”

  第47章 亲事

  萧蕴隐约能猜到其中的原因。

  秦暄的战功太辉煌,在安南的名气太大,等战事结束,论功行赏的时候,秦帝若是让秦暄执掌安南军,整个安南军恐怕会尽数落到秦暄的手里。

  帝都的第一亲王府,若是没了安南的兵权,还算是权王府邸吗?

  雍王府当初决定支持秦暄的时候,肯定从没打算把王府安身立命的根本拱手让人。可现在,不需要雍王府主动送出手,仅凭着自己的能力和威望,秦暄就能将之强行夺为己用。

  雍王妃大概在后悔,当初就不该信了秦暄的笼络之言,默许秦暄在安南站稳脚跟,给了秦暄一个一鸣惊人的机会。

  可到了现在,再翻脸已经晚了,王府根本大半落于人手,雍王府于秦暄的价值,也所剩无几了。

  若是这位五皇子再狠心一点儿,雍王府说不得就会步前安北都护萧惟的后尘。

  对此,萧蕴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从情感上说,秦暄这事儿的确做得不地道,雍王府愿意支持他,给他立足安南的机会,他却趁机动了人家的命根子,这多少有些忘恩负义,恩将仇报的嫌疑。

  可从大义上说,秦暄的确善战,他把持住了安南军的大权后,能让战事的推进更加顺利,我方将士存活率更高。

  更不用说,大秦北方的蛮族正虎视眈眈。

  一旦安南状况不顺,或者陷入拉锯苦战,蛮族说不得就会挥师南下,到时候,大秦就是腹背受敌,战争压力大幅增加。秦暄让战事推进的更顺利,这是活人无数,利国利民的大功业。

  平心而论,萧蕴赞同秦暄的做法。

  他是皇子,享受了千万黎民的供奉,岂能为一家一族误了家国!

  这些话当然没办法和秦姒这个小姑娘说明白,萧蕴草草安慰了秦姒几句。而后就听秦姒道:“除了父亲和大哥,我觉得,母妃也很担心大姐姐。我昨日出去做客的时候,就听舅母悄悄对母妃说,大姐姐的婚事不能再拖了。陛下已经有意选宗女和亲北蛮。皇后的身体最近好多了,已经可以主持公务,陛下就把这件事交给了她来操办。”

  萧蕴很少见到秦嫚,关心道:“王妃看中了哪一家的公子?”

  秦姒小声道:“母妃想让大姐姐嫁给娘家的表哥,就是我三表哥郑钧。可我家大姐姐,好像更喜欢萧澈,就是你那个好命当了世子的便宜哥哥。”

  萧蕴微微蹙眉:“我那个便宜哥哥不是要娶朝华公主吗?”

  她自来到雍王府后,就对外称病,一直没怎么出门。萧澈当了世子之后,萧家开祠堂之类的事情,萧蕴也没出面,任由祖父萧靖操持。

  一如秦暄之前说的那样,祖父萧靖很看重萧澈,也很维护他。

  现在的萧澈,已经在萧家稳稳立足。有人翻出了他以前写过的文章,作过的书画,帝都中人这才发现,原来萧家还藏着一个大才子。

  三个月前,萧澈拜了名师,才名遍满帝都,因他的相貌也生得不俗,已经有了“萧家玉郎”的美名。

  不过,不知萧靖到底在想什么,萧澈的婚事,仍旧悬而未定。

  秦姒显然不知道这里面还有朝华公主的事情,一下子跳了起来:“居然还有这等事!我得去见母妃和大姐姐,把这事儿告诉她们!”

  秦姒离开没多久,便有下人来请萧蕴,说是雍王妃想见她。

  萧蕴隔着秦姒去了王妃的正堂。

  房间里,雍王妃、秦嫚和秦姒都在。秦嫚的身形清瘦了些,眼底略带郁色,端庄温婉的气质里,多了一丝清愁,叫人忍不住心生怜爱,瞧着似乎更动人了。

  互相见过礼后,雍王妃直接问:“康华,你也算是萧世子的妹妹了,可知道你这个世子兄长的婚事,国公府究竟是怎么安排的?”

  萧蕴想了想,道:“我没怎么见过……萧澈,也不清楚他和祖父都是怎么想的。倒是五表兄离开前,曾经跟我说,萧澈肯定会成为朝华公主的驸马。”

  她不想称呼萧澈为兄长,索性直呼其名了。

  秦嫚突然道:“朝华公主若是有意下嫁萧世子,恐怕早就请陛下赐婚了吧?我听说,宫里的萧妃的确想把女儿嫁回娘家,但萧国公不同意,想替世子择一个贤淑贵女。”

  她其实是个很容易害羞的女孩儿,很少说这种话,现在开口,恐怕当真是很喜欢萧澈。

  雍王妃用手指揉了揉眉心,心里已经有了定论。萧澈这个人再好,她的女儿都嫁不得了。

  若是萧澈主动上门提亲,她或许会顺水推舟地答应下来,可现在,萧家人根本没上门提亲,五皇子又说萧澈会做朝华公主的驸马,她的女儿就更不能掺和进去了。

  闲话几句后,萧蕴告退。

  隔了三日,萧蕴便从秦姒那里听说,雍王妃跟娘家换了庚帖,定下了忠勇侯嫡幼子郑钧和秦嫚的婚事。

  忠勇侯府是大秦七侯府之一,自前朝时就是勋贵之家。本朝的开国帝立国后,为了安抚九朝遗臣,敕封郑家为忠勇侯。但除了一个空空的爵位,就没有别的圣眷了。

  如今的郑家,族中弟子没有四品以上的官职,唯一的一个四品官,是忠勇侯的叔父,如今在外地做刺史,调回帝都的可能性不高。

  雍王妃是现任忠勇侯的嫡妹。

  虽是侯女,可一个空架子侯女,还比不得三品京官的嫡女有地位。她之所以能高嫁进王府,还是因为雍王妃顾忌秦帝的猜忌,向来从淸贵无权的人家中选妻。

  郑家虽然没什么权势,但家风尚算清正,从不掺和朝堂纷争。只要不惹事,安安生生过一辈子不是难事。

  萧蕴觉得,雍王妃为了长女,也算是思虑周全了。

  这时代的贵族少女,哪怕是公主,只要别被父兄拿去换功名利禄,就算是幸运了。

  像她这样的,大概是最倒霉的。因为当初没了父母庇护,祖父叔伯又不管,秦暄这样的得宠皇子想要和她定下婚约,只要求得了皇后的首肯就行,没人会关心她愿意与否。

  既然知道秦嫚定亲了,萧蕴便得准备贺礼,前去道贺。

  萧蕴跟着秦姒去了秦嫚的院子,刚一到门口,就见秦嫚的乳母林红着眼圈走了出来。

  顾不得萧蕴在场,乳母对秦姒道:“二姑娘,你们总算来了。我们郡主这几日……唉,你们定然要好好劝劝郡主,再这样下去,她的身体肯定受不了。”

  “到底怎么回事儿?”秦姒急切道,“我前几天来见姐姐,姐姐都没见我,难道是……为了婚事伤心?我母妃知道吗?”

  乳母叹道:“郡主已经一整日一整日没用饭了,王妃来看过了,罚了我们院子里的几个下人,临走时说……让我们郡主冷静一下也好,郡主总会想明白的。”

  秦姒忙跑进了院子。

  萧蕴和秦嫚不熟悉,不方便掺和人家的家事,便留在了门外。

  乳母这才注意到萧蕴,忙施了一礼,尴尬道:“让康华郡主见笑了,我们郡主和二姑娘说心里话,恐怕短时间不会出来了,您可要先回去休息?”

  这是撵人的意思。

  萧蕴留下贺礼,道:“烦请你转告乐瑶姐姐,我会遣身边的碧月回一趟萧国公府,见见我那位做世子的兄长。你们主子若是有什么话,可以让碧月带过去!”

  乳母感激地应了一声,送了萧蕴离开。

  再见到秦姒的时候,已经是入夜时分了。

  秦姒满肚子的关心和抱怨,忍不住来找萧蕴诉苦:“真不知道我姐姐是怎么想的,郑钧表哥人不错,从小就愿意照顾我们,跟亲哥哥也没什么区别了,偏偏大姐姐看不上。你的那个便宜哥哥……别怪我背后说人坏话,我见过他一次,还没有我大哥和二哥长得好呢,怎么就惹得姐姐这般伤心?”

  萧蕴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幸好秦姒不需要她开口,只要她愿意听就行了。

  “大姐姐要是再不嫁人,说不定就会被送到北蛮。我听说,那里的人都是披着人皮的野兽,大姐姐那般娇贵,怎么可能忍受得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0页  当前第3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4/6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爱慕我的都重生了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