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永昭郡主_分节阅读_第175节
小说作者:桐盏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688 KB   上传时间:2019-03-01 17:31:48

  傅锦算计了一切,却没有想到,自己竟然会弄得这样的境地。

  他们竟然如此容不得她。

  她以为,自己和陈延之是皇上御旨赐婚,他们绝对不敢对自己怎么样的。

  也因为这个护身符,她很是得意。可偏偏,她算错了,原来在权势的争斗面前,她也不过是一个可有可无的棋子。

  她一开始就错了,一开始就不应该招惹陈延之的。

  也因为这样的绝望,她突地大笑起来。

  看她几乎疯癫的样子,盛嬷嬷也不犹豫,直接看了那两个嬷嬷一眼,那两个嬷嬷得了命令,一个人掰开傅锦的嘴,一个人拿了毒酒就灌了下去。

  傅锦刚开始还在挣扎,可到了最后,整个人都瘫倒在了地上,很快,就七窍流血,没了气息。

  一旁的秋夏这个时候才吓的回过神来。

  盛嬷嬷冷冷看她一眼,“所以说,咱们这些当奴才的,最重要的是要跟对了主子。你这丫头,瞧着倒是个机灵的,可惜啊,一开始就跟错了主子。”

  秋夏不比傅锦才生产过,身子虚弱,她吓得起身就想从窗口逃出去。

  看她这样,那两个嬷嬷拿了白绫就朝她走去。

  “嬷嬷,饶了我吧,求您了……”

  “放开我!放开我……”

  很快,秋夏就再也喊不出来了。

  盛嬷嬷瞧着眼前的主仆,笑着道:“这丫头殉了主子,倒也算得上是忠心。”

  很快,傅氏去了的消息就传到了谢元姝耳中。

  这女人家生孩子,本就是鬼门关走一遭。可谢元姝却如何能不知道,这傅氏这个时候去了,怕是定国公府再容不得她。

  可这些,又如何能怪的了别人。

  若她一开始就没有蒙了心,也不至于落得这样的结局。

  芷东也不由有些感慨:“傅氏倒是争强好胜的了一辈子,怕是做梦都没想到,自己会有这样的结局吧。也不知黄泉路上,她会不会有一丝的悔意。”

  一旁,芷青突然想起了什么,开口道:“这傅氏一去,定国公老夫人肯定要给世子爷续弦了。也不知会是谁家的姑娘。”

  谢元姝原也没想到这个,这会儿听芷青这么说,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的笑容。

  定国公老夫人既然如此急的要了傅氏的命,可见,也是瞅着陈家如今有起复的可能,才这样手段决绝的。

  谢元姝也承认,就依着东宫现在的局势,应该会有不少人想搭上陈家,毕竟陈家是大皇子的岳家。

  只是,就可怜了那个将要嫁给陈延之的姑娘了,这京城的贵女,哪个还能瞧得上陈延之。

  可惜,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她们又如何能由得了自己。若是遇上攀龙附凤想着能借机巴结大皇子的父母,不嫁也得嫁了。

  傅氏去了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京城,引了众人一阵唏嘘。

  只不过,她这样一个小人物,不过几日的功夫,也就被众人抛在脑后了。

  更因为大皇子府侧妃江氏有了身孕的消息传出,众人的目光又都移到了如今的大皇子府邸。

  东宫一直都未有子嗣,可大皇子府,却又有了喜事,这如何能不让众人唏嘘。

  难不成,这大皇子的运势真的来了?

  凤阳大长公主,也忍不住感慨几句。

  谢元姝笑着轻抿一口茶,“皇后娘娘闻着大皇子府又有子嗣的消息,也不知会不会气的晕过去。”

  不过对于这个江氏怀有身孕,谢元姝记忆中上一世似乎并未有这样的事情。

  可不管有没有,如今也已经不重要了。

  大皇子府已经有了皇长孙,更多的子嗣,也不过是锦上添花而已。

第223章 辗转

  大皇子府有了喜事的消息传出不过三日,西北那边也传来了消息,说是镇北王终于击退了阿穆尔丹,大获全胜。

  闻着这消息,承平帝如何能不欢喜。

  可初始的欢喜过后,脸色却不由有些凝重。尤其瞧着镇北王给他的请安折子中,竟然向朝廷讨银子,用来犒军,承平帝更是气急。

  原本镇北王这次击退了阿穆尔丹,就已经立了军、威。毕竟这阿穆尔丹此次来犯,是集结了数十个部落,来势汹汹。

  可同样,还是被韩家给击退了。这样的大胜仗,必然让韩家在西北,更加如日中天。

  可他没想到的是,得了这便宜韩家非但不知足,竟然还敢向朝廷讨银子犒军。

  偏偏这折子,承平帝还不能不准。

  也因此,承平帝很是郁闷了几日。

  后宫也因为他的阴冷,战战兢兢起来。

  谢元姝闻着这消息,却是得意极了。

  此刻,看着谢元姝眼中的得意,韩砺脸上也是难掩笑意,忍不住打趣她一句:“这阖宫内外皆知郡主被殿下娇宠着长大,眼中定然瞧不上这些银两,这若被人知道郡主竟然这般得意,岂不要惊讶至极。”

  听着她的打趣,谢元姝一点都不羞涩,反倒是更加直接道:“这金钱虽不是万能的,可没有却是万万不能的。京城的贵女中,视金钱为粪土,可实际上,若没有这些银两,她们如何能撑得起这场面。所以说啊,这些人再虚伪不过的。”

  韩砺看着她的直接,差点儿没笑弯腰。

  不过心中却愈发觉得她可爱极了。

  看他笑成这般,谢元姝也不在逗他,正色道:“我听说皇上这几日已经开始服用起了丹药,可见没有哪一个帝王能拒绝得了长命百岁的诱、惑。”

  闻言,韩砺转着手指上的白玉扳指,缓声道:“恐怕用不了多久,杨天弘就取代赵保成为皇上身边的大红人了。只是这赵保,虽是无根之人,却能从一个小小的内监成为乾清宫总管太监,可见是心智过人。又如何会眼睁睁的看着杨天弘取代自己。”

  谢元姝点了点头,“这赵保确实是会防着杨天弘。可也因此,日后就更有好戏看了。你放心吧,这些无根之人,最知道皇上的忌讳,他既然眼红杨天弘逐步取代他,那么他肯定会给自己找后路。”

  韩砺疑惑的看着她:“幼姝,你是说他会投靠大皇子?”

  谢元姝摇了摇头,“不会的,他早年就侍奉皇上身边,该是知道皇上对大皇子发自内心深处的鄙视,既然知道这个,他又怎么可能瞧得上大皇子。即便大皇子如今被封为诚王,即便大皇子府邸又有了子嗣,他也不会这样做的。”

  “依着我对他的了解,这个时候,他倒可能会破釜沉舟,转而投向郑皇后。毕竟,若真的能顺利解了太子的危机,让太子顺利登基,他可是有从龙之功的。”

  说着,她顿了顿,又道:“不过赵保这人,未必真的会对皇后忠心耿耿,这些人就和墙头草一般,不过是为自己谋后路罢了。又岂会真正的忠心。也因此,我从未想过拉拢他。”

  韩砺如何能不震惊郡主对赵保的分析。

  不过讶然的同时,他也不免对谢元姝生了些怜惜之意。

  众人都以为她被凤阳大长公主捧在手心,可实际上,她若不是自幼就见惯了这些勾心斗角,这些尔虞我诈,担心谢家的出路,又何以会看的如此通透。

  这么想着,他轻轻挽了她的手,微微一笑道:“幼姝,我以后一定会待你好的。日后,你再也无需这样费神去想这些尔虞我诈的事情。”

  谢元姝是能看到韩砺对她的用心的,她笑着回握住他的手,点了点头。

  可心里却暗暗叹息一声,这人活着,哪里真的能够无忧无虑。何况,韩砺最终会登上那个位子。

  如果她只是一个普通人家的姑娘,许真的能够无忧无虑,活的简单点。

  可这可以说就是一个悖论,若她只是一个普通人家的姑娘,又怎么会和韩砺相遇,而且要嫁给他,给他生儿育女。

  所以,不管是她还是韩砺,需要做的,都是承担起自己肩上的重任,守护自己想要守护的人。而做好这一切之后,无愧于心,就已经是老天爷对他们的厚待了。

  而此时的畅春园里,郭太后正侍弄着花花草草,这时,有宫女缓步进来回禀道:“太后娘娘,定国公老夫人给您递了请安折子。”

  郭太后住在畅春园也有几日了,原以为住在这畅春园,能够偷得浮生半日闲。可实际上,她又如何能不提着心。

  更不要说,如今大皇子府邸又有了喜事。

  郭太后想到这个,不由暗暗叹息一声。

  景嬷嬷怎能不知道自家主子的心结,伸手从宫女手中接过定国公老夫人的请安折子,打开,看了看,缓声回禀道:“娘娘,定国公老夫人明日想过了给您请安呢。”

  这冷不丁的,她有这样的闲情。

  郭太后活到这个岁数了,还有什么是看不明白的。

  而且她也听说了,那傅氏难产而死,想来定国公老夫人应该是为了陈家世子爷续弦一事来的。

  若依着郭太后往日的性子,是不想招惹这麻烦的。

  可如今,东宫岌岌可危,皇上对她心存忌惮,觉得她和郑皇后平日里暗中打压大皇子。

  即便是碍着这个,郭太后也得接了眼前这请安折子。

  景嬷嬷是郭太后身边侍奉的老人了,有些话别人说不得,她却说得。

  这不,看了这请安折子,她就难掩感慨道:“这定国公老夫人也是老谋深算呢,这节骨眼儿上,竟然打起了太后娘娘的主意。这也不知是瞧上了哪家的姑娘,八成是想和太后您讨了懿旨呢。”

  郭太后听着,不免有些头痛。

  或许这身处高位,就很难逃离这些尔虞我诈吧。即便她贵为太后,也不可能事事都随了心。

  “白氏那边,还未有任何的消息吗?”郭太后到底最是关心东宫的子嗣,又不自知的问了出来。

  景嬷嬷宽慰她道:“娘娘,您便放心吧,这白氏的母亲和几个姐妹都是极其好生养的,白氏怕是用不了多久,就有了孩子了呢。如今缺的,也不过是时间而已。”

  一句话却是戳中了郭太后的伤心事,是啊,这缺的只是时间。

  可这到底会让她等多久,半年,一年,还是更多?

  她老了,可皇上对东宫已经愈发没了耐心,若东宫不能早些有子嗣,如何能缓解眼前这危机。

  尤其太子还不爱往白氏屋里去,虽被郑皇后逼着幸了这白氏,可言语间却对这白氏鄙夷至极。

  郭太后如何能不担心,怕太子一时失言,或者被皇上真的捉住把柄。

  毕竟皇上的生母,当年也不过是个宫女。

  这件事情上若真的惹了流言蜚语,郭太后只要想一想,就觉得后背一阵凉飕飕的。

  景嬷嬷知道主子又忧虑起东宫子嗣之事了,忙把话题扯回来道:“这傅氏才过去没多久,定国公老夫人就这么急的给陈家世子爷续弦。这样心急,也不怕让人看了笑话。”

  郭太后闻言,冷哼一声:“陈家现在也胆大了,想借了大皇子的势。只是,这也怪不得定国公老夫人沉不住气,若能好好抓住这个机遇,给陈家世子爷续娶一个得力之人,陈家,又能重新出现在众人面前了。”

  在郭太后和景嬷嬷说话这当口,定国公老夫人也正和陈莹商量着这续弦之事。

  定国公府是大皇子的岳家,虽说陈延之之前有那桩丑事,如今傅氏还留了孩子,可如今,这指不定有人想借着陈家站队呢。

  这也不是定国公老夫人做梦,这不,傅氏才死,就有不少人家托了媒婆暗中上门来。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22页  当前第17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75/22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永昭郡主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