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永昭郡主_分节阅读_第18节
小说作者:桐盏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688 KB   上传时间:2019-03-01 17:31:48

  提到老国公爷,两人都不免有些感伤。

  当年西南战、事,老国公爷没能回来看幼姝一面。若他知道自己的幼女受了这样的委屈,怕是比谢敬更沉不住气。

  谢家这些年赤胆忠心,满门忠烈,可太子竟是个不知轻重的,他敢生了这样龌龊的心思,那便是自恃自己是东宫储君,谢家永远都是臣。

  若等到他登基,这整个天下都是他的。到时候,岂不更猖狂。

  谢敬这些年也多少是感觉到了皇上的忌惮,只碍着母亲,到底没敢说什么。可这样的赤胆忠心其实是拿谢家满门做赌注。

  他万万没想到,这些年自己没戳破这层窗户纸,竟然被幼姝戳破了。

  这一点,就让他觉得顿时有些五味陈杂。

  他以为有自己这个大哥在,幼姝再大的烦心事儿不过是陈家世子爷惹了她不开心,可惜,他错了。

  原来自己并没有好好的把幼妹护在羽翼之下,否则,她又如何会做出这样的谋划来。

  “母亲放心,谢家有我在,定不会让幼姝再受任何委屈的。”

  凤阳大长公主点点头,“镇北王世子爷如今在京为质,你在旁看顾着些,这京城惯是迎高踩低之人,撇开谢家和韩家结盟之事不说,便是看在他当年救了幼姝,前几日又救了少阳的份上,我们谢家也该帮衬着些。”

  这话凤阳大长公主不说,谢敬自然也是放在心上的。

  可既然谢家和韩家有结盟之意,那便更得用心些。

  谢敬这般想着,不免又想到,古往今来,两家结盟大多靠姻亲来稳固,血脉相承,才是稳若金汤。

  可谢家虽有适婚的姐儿,却又有哪个能周旋其中,有这谋略和胆量。

  斟酌间,他心里猛地一颤,若真要寻出一个来,幼姝是最合适不过的。

  可下一瞬,他又暗暗摇了摇头,觉得自己这想法太没来由了。幼姝自幼就和陈家世子爷定了亲,这些年,对陈家世子爷的倾慕,他们这几个当哥哥的如何能看不到。

  何况,他也舍不得幼姝离京。镇北王世子爷总有一日是要离京回西、北去的,到时候,若幼姝嫁给他,如何能不跟着去。

  他自幼就是把幼姝当女儿来养的,想到幼姝过一年就要及笄,嫁到陈家去,他都心里失落的很,更别提,要离开京城了。

  凤阳大长公主并不知他心头所想,嘱咐他几句之后,不免提到魏家。

  “你外祖母病逝前,无数次的叮嘱我,让我看顾着魏家一些。怎奈魏家子弟不争气,想想,我真是愧对你外祖母。”

  屋子里一时静默下来。

  半晌,谢敬缓缓道:“母亲觉得若把菀丫头嫁到魏家去如何?”

  凤阳大长公主眉头微蹙,暗暗叹息一声:“自打那郭家二少爷落马身亡,菀丫头的婚配确实是有些棘手。魏家有我们谢家看顾,菀丫头嫁过去,自然是受不了任何委屈。只是,这孩子心气儿高,我觉得她怕是不愿的。”

  因着上一次谢云菀那番大逆不道之言,谢敬对这个女儿早就失望透顶。

  只他也并非故意委屈女儿,魏家虽不显,可有谢家看顾,确实也是不错的选择。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岂有她不愿的。”

  听着他这话,凤阳大长公主笑着道:“这事儿还是得和纪氏商量商量。她虽是你的继室,可这些年,极其重规矩,我也断然不会疑心她在暗地里教唆菀丫头。所以,从今个儿起,你再不许往书房去。这阖府上上下下这么些人,纪氏脸面如何能好看。”

第23章 魏家

  谢敬连着几日宿在书房,所以,当这晚谢敬往正房去的时候,纪氏眼眶顿时就有些红红的。

  谢敬看她这样,伸手抓了她的手,“你这些年执掌中馈,办事再是周全不过,我怎会真的恼了你。只这次,菀丫头太不像话。”

  纪氏今个儿给裴家老夫人去贺寿,自是装扮了一番,可到底因着这几日的事情,憔悴了几分。她向来是小心谨慎,和谢敬虽不说是琴瑟和谐,但老爷却肯给她体面,这些年,很是尊她这个继室。

  也因着这个,她心头更是愧疚的厉害,觉得是自个儿没把女儿教导好,才生了这样的丑事。

  这会儿,听谢敬这么说,原还强撑着的她,忍不住就落下泪来,“老爷能这么说,妾身便是有再大的委屈,也算不得委屈。老爷放心,菀丫头只是一时蒙了心,断然不会再犯傻的。”

  看谢敬眉头微蹙,没说话,纪氏斟酌了下,出声问道:“老爷可是有什么话要和我商量?”

  谢敬深深的看她一眼,沉声道:“今个儿裴家老夫人寿辰,东承侯府的人也去了。我暗中琢磨着,想把菀丫头嫁到魏家。”

  纪氏听了,身子一僵,吃惊极了,“老爷怎会有这样的想法?之前,妾身并未听老爷说过?”

  说着,她顿了顿,迟疑了下,又道:“老爷也无需瞒着妾身,老爷可是因为之前的事情,真的恼了菀丫头?”

  谢敬摇摇头,宽慰她道:“我再是恼她,她也是我亲生的,又怎么会故意给她没脸。做什么事情,不也想着替她考虑周全。”

  “你也知道,因为郭家二少爷之事,外头不少流言蜚语,但凡有些忌讳的人家,又怎会满意这桩婚事。剩下的,即便肯娶她,也是存了私心,看重的是谢家这个岳家,既然有所谋,菀姐儿嫁过去,岂能舒心。”

  “除此之外,那便只能外嫁,可你又舍不得,如此,东承侯府倒算是一门不错的婚配。东承侯府这些年得谢家照拂,和谢家又是这样的关系,便是碍着这个,也断然不会让菀丫头受委屈的。”

  听他细细道来,纪氏如何又会真的疑他。

  想了想,她缓声道:“若是妾身没记错,那东承侯府世子爷峋哥儿之前是有过婚约的,可惜女方那边因为父亲贪墨之罪,全家流放在外,那姐儿也是个性子烈的,说是不想耽搁峋哥儿,竟是投湖自尽了。”

  谢敬点了点头,“峋哥儿那孩子,我也见过,就是有些被魏家老夫人宠坏了,贪玩一些,本性不坏的。”

  “何况,菀丫头在你身边教导着,等她过去,魏家上上下下如何会不喜。因为宠着她,也无需日日往婆母和老夫人面前做规矩,若能劝着世子爷长进些,届时有谢家帮着,总归是委屈不了菀丫头的。”

  纪氏这些日子也是极其头痛女儿的婚事,这会儿,听老爷细细分析,心下也觉得老爷的话在理。

  女儿现在这情况,纵有大长公主帮着勉强嫁入高门,过去了,也未尝不会被人挑剔。这瞧着是如意了,实际上,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她如何舍得自己精心教养的女儿被人日日的耳提面命,日日的在旁立规矩。

  如此,魏家倒是极其合适的。

  过去就是世子夫人,虽东承侯府今非昔比,比不得京城真正的富贵人家,可有谢家帮衬着,有大长公主在,过个小日子,倒也是无碍的。

  这般想着,纪氏心里是愈发满意这桩婚事了。

  “世子爷今年已有十八了吧?”纪氏问道。

  谢敬点点头:“因着之前的事情,耽搁了几年。可岁数长些也有好处,等菀丫头嫁过去,有了子嗣,该是就知道身上的重任了。”

  听到这儿,纪氏再不会疑心老爷是故意给菀丫头没脸。

  她看得出,老爷是真的替菀丫头着想的。

  可是,想到菀丫头的性子,这些日子做的糊涂事,她又不由得提了心。

  魏家虽位列侯府之列,可这些年愈发不显。否则,那魏右峋也不会拖到这个年纪还未再议婚。

  女儿是个心气儿高的,要她点头,她少不得好生劝着一些。

  另一边,韩砺也回了府。

  常安紧紧跟在他后面,神色凝重道:“主子,您此次入京,皇上留了您往御林军,这谁都看得出来,是想让您在京为质。这个时候谢家有意和韩家结盟,奴才不敢疑心郡主小孩子心性,可郡主虽身份尊贵,朝堂之事又岂是她说了算。谢敬和大长公主殿下,也不知知不知道此事。”

  韩砺脚步顿了顿,看他一眼,浅笑道:“我也只当郡主千娇百宠,和京城那些贵女无异。可今个儿那番话,竟是连我都钦佩不已。我们这次入京,寺庙藏兵这事儿,只有几个人知道,可郡主却一语戳破,你说,这样的女子,天下能有几个。”

  常安听了莫名一阵心惊,“主子,这可怎么办?”

  韩砺笑笑:“你放心,郡主既肯提醒我让我小心行事,就绝对不会拿这件事儿做把柄。相反,是为了显示谢家的诚意。”

  说话间,两人就进了屋。

  早有仆人奉了茶上来。

  韩砺漫不经心的拿起茶杯,似笑非笑道:“我若是没记错,都察院监察御史孙家这些年奉命出巡盐务,暗地里不知拿了多少孝敬,而这些银子,大多都送往了东宫。”

  韩家这些年虽无诏不入京,无诏不可离藩。可天高皇帝远,韩家又岂能丝毫防备都没有。这些年派出去的探子,足够探出京城这些官场的弯弯绕绕。

  韩砺初入京,其实是并无意拿孙家开刀。只是,想到今个儿太子看郡主的眼神,他不妨把这个当做礼物,送给郡主。

  常安一听这话,岂能琢磨不出主子的心思。

  只是,到底还是有些震惊。

  不待他开口,就听韩砺又道:“着人把这事儿捅出去,我就不信,失了孙家的孝敬,太子殿下还能不能再那么猖狂。”

  巡盐御史可是肥差,东宫的开销,平日里的打点都靠着这进项,若没了,太子免不了会头痛。

  谢元姝并不知韩砺会送她这个大礼。接下来的几日里,她都拘在屋里看话本。

  期间,太子果然差人给她送来了那上好的弓箭,她眼皮都没抬,直接打发人收到库房去了。

  依着上一世的记忆,该是裴家老夫人寿辰后五日,泰山那边便发生地震。

  所以,也就是明晚了。

  泰山地动,京城虽未有大的灾难,却也震感明显。

  因着这个,京城也是人心惶惶,有了些流言蜚语,说是京城怕也逃不过地动。

  承平帝震怒,着钦天监观察天象。

  这样足足半个月,原先的人心惶惶才终于是平息下来。

  之后便有折子送到御前,说泰山居东,那代表是东宫有不祥,而这不祥自然是这次东宫选妃选出的太子妃裴氏了。

  承平帝本就不喜郑皇后暗地里的那些小动作,当即就下旨,选都御史顾家之女顾潋为太子妃。

  一夜间,裴家成了京城最大的笑话。

  郑皇后虽心有不甘,可也不敢违背这天意。之后便随皇太后往佑安寺祈福。

  谢元姝有些神游九霄,却在这时,芷东神色紧张的走了进来。

  待她走上前,只听她低声回禀道:“郡主,奴婢听说,大老爷有意让大姑娘和魏家世子爷结亲。”

  谢元姝听了,愣了愣,才晃过神来。

  她诧异的看着芷东:“怎会这样?”

  芷东恭敬道:“奴婢也是听大太太身边侍奉的丫鬟琥珀姐姐说的。说是那日裴家老夫人寿辰之后,大老爷便和大太太提及此事。只这几日,大夫人斟酌着该怎么和大姑娘开口,才拖了下来。”

  “这是大哥的意思?还是母亲的意思?”谢元姝不记得,上一世有过这样的事情。

  母亲这些年有心照拂东承侯府,可她并未听说过,母亲动过和魏家联姻之事。

  “奴婢私心觉着,该是大老爷的意思。自那郭家二公子坠马身亡,大姑娘的婚事不免棘手。大老爷这才想起了魏家。如此,倒也一举两得。等大姑娘嫁过去,魏家和谢家成了姻亲,日后的来往只会更多。”

  “而大姑娘,嫁过去也不至于受了委屈,魏家如今虽不显,到底有大长公主在,倒比勉强嫁入高门舒心多了。”

  芷东的话音刚落,就听谢元姝冷笑一声。

  芷东疑惑的看着她,“主子可是觉得大姑娘会闹腾起来?可奴婢倒觉得,因着上次的事情,大姑娘未必有这个胆子。”

  谢元姝微微勾勾唇角,“她那争强好胜的性子,如何会看得上这门婚事。你看着吧,且有闹腾的时候。”

  上一世魏家全身而退,这一世,有谢家在,大哥又动了和魏家结亲之意,魏家的运势只会更好。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22页  当前第1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8/22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永昭郡主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