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永昭郡主_分节阅读_第8节
小说作者:桐盏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688 KB   上传时间:2019-03-01 17:31:48

  郡主被千娇百宠的长大,姑娘乐得在旁看戏却不点破,就是想等到郡主大婚,事情再无回旋的余地,看着郡主不得陈家世子爷喜欢。

  想及此,伴雪脸色更是苍白,身上更是止不住的颤抖。

  有了方才的那场戏,等谢云菀回去时,众人都看得出她心情好转了许多。

  谢元姝的目光扫向她,傅锦前脚回来,后脚谢云菀也跟着回来,重活一世,看着眼前的谢云菀,她发觉自己看清了许多事情。

  谢云菀气性大,方才连续抽了三次下下签,她还以为她会闷闷不乐一路。而今,她恢复这么快,怕是方才撞上了什么不该撞上的事。

  而这事儿是什么,自然逃不过陈延之和傅锦的丑事了。

  想着上一世不知谢云菀多少次看了自己的笑话,谢元姝咯咯笑了起来。

  众人诧异的看向她。

  谢元姝缓缓抬眸,一双乌黑的眸子饶有趣味的看向谢云菀:“看来这佑安寺果然是清净之地,方才还见大姑娘闷闷不乐,这没一会儿功夫,便由阴转晴,大嫂若是知道了,心底必然也会感到宽慰的。”

  说完,谢元姝甚觉无趣,起身便往屋里走去。

  只刚走到门口,便听里面传来定国公夫人的声音:“若殿下肯和皇上开这个口,大皇子出宫建府一事,皇后娘娘即便想拦着,又如何能拦得住……”

  谢元姝微微皱眉,心道,李氏今个儿前来,果然还有更深的目的。

  陈家出了位大皇子妃,如今又有了皇长孙,如何能再不替大皇子奔走。

  这史书上,东宫太子殿下能顺利坐上皇位的,掰手指也能数的过来。陈家这是终于坐不住了。

第10章 世子爷

  李氏今年也三十多了,穿着件绛紫色牡丹团花褙子,戴着玉兰花头如意簪,见谢元姝进来,嘴角慈爱的笑容,看上去还是那么温柔和善。

  和记忆中一样,李氏似乎永远是这样。

  上一世,她和陈延之两相生厌,可李氏待她却是极好的。知道她不得陈延之喜欢,经常召她往屋里去打叶子牌,宽慰着她,不愿让她受了丁点儿的委屈。

  也是后来她才知道,李氏对她的这些好,并非她看到的那样。当年陈延之和傅锦的丑事正是被李氏瞒了下来,便是定国公府老夫人,也被瞒得死死的。否则,她若早知那桩丑事,便是再倾心于陈延之,依着她的骄傲,也不会再纠缠他。

  而这之后,谢家遭难,李氏也默许陈延之把她软禁在后院,再未叫她去打叶子牌。

  便是最后陈延之把她送给朱崇,李氏也没替她说过一句话。

  此刻,面对着李氏,她再没和往日一样,亲昵的凑上前。

  李氏眼中闪过一些惊讶,不过面上却丝毫不显,微笑着开口道:“郡主大病初愈,瞧着是消瘦了不少,这些日子我也是日日提着心,特意给郡主求了平安符。”

  一边说着,她一边从荷包里拿了平安符出来。

  这确实是李氏会说的话,已经完全把自个儿当儿媳妇看了。

  “让您担心了。”谢元姝面儿上戴着笑,可并未亲手接过平安符。

  芷东微微愣了愣,上前把平安符收了起来。

  李氏也有一瞬间的微怔,可下一瞬又觉得是自己多想了。郡主怎么可能会故意疏离自己?

  方才,郡主一瞬不瞬的盯着儿子,对儿子的痴心又岂能是假,既如此,她又怎么可能故意给自己没脸?

  想通这些,李氏更觉自己方才的疑心有些太过敏感了。

  凤阳大长公主自然也没料到女儿会如此行事,可心下却一阵欣慰。自打女儿醒来,确实是长大了许多。

  她其实挺瞧不上李氏的八面玲珑,更别说方才还和她提及了大皇子出宫建府的事。

  谢家不掺和储位之争,便是定国公府老夫人,也不会这般唐突的和她开这个口。

  而李氏敢开这个口,不过是仗着日后幼姝嫁入陈家,她又是当婆婆的,觉得她会因此给她几分脸面。

  等到这日谢元姝回府,已经是暮色沉沉。

  只没想到,才刚下马车,就有人回禀,五少爷回来了,回京的路上遇上了劫匪,幸亏遇上入京纳贡的镇北王世子,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凤阳大长公主得知谢少阳路上遭了劫匪,顿时大怒:“怎不早些差人来传话?”

  那小厮噗通一声跪在地上:“殿下息怒,奴才也想过差人往佑安寺去,可五少爷说,怕惊扰了殿下和郡主……”

  话未说完,凤阳大长公主急急就往内院走去。

  青松院

  谢少阳确实受了伤,不过只是些小伤,并不碍事。

  三太太董氏却是哭红了眼睛,“你说你,离京也不知多带些侍卫,若不是恰巧遇上镇北王世子,可如何是好。”

  谢少阳也知自己惹了母亲担忧,低声道:“是,儿子谨遵母亲教诲,日后再不敢了。”

  三太太岂能不知他的性子,伸手捶他一下,“你也就知道哄我开心,等你父亲回来,看我不让你父亲拘着你,给你立立规矩。”

  正说着,丫鬟进来回禀,大长公主殿下和郡主正往这边来了。

  董氏急急迎出去。

  见祖母来了,谢少阳恭敬的跪在地上行礼:“孙儿给祖母请安。”

  他自知自己这次偷偷离府,惹了祖母担心。

  凤阳大长公主上下打量他一番,知他并无什么大碍,心头的石头终于是放了下来。

  可想到他偷偷离府,差点儿就没能平安回来,她就忍不住有些后怕。

  见祖母迟迟不叫他起来,谢少阳求救的视线偷偷瞥向谢元姝。

  自小的时候就是这样,府邸的其他少爷对着谢元姝难免有些拘谨,唯这谢少阳,每次闯了什么祸,总没羞没臊的向谢元姝求救。

  看着这样的谢少阳,谢元姝假装生气道:“我看你是愈发不知规矩了,偷偷离府的事情你也干得出来,这次定得让三哥好好教训教训你。”

  众人哪里不知谢元姝是在打趣她,连凤阳大长公主都忍不住笑了出声。

  凤阳大长公主自然也就是做做样子,怎肯真的罚了谢少阳。何况,这次谢少阳离府,也是因着担心幼姝。

  凤阳大长公主暗暗叹息一声,想到幼姝五岁那年也被韩砺所救,不由觉得这位镇北王世子爷和谢家有缘。

  这么想着,她差人一会儿备了礼往镇北王府在京的宅子送去。

  而谢元姝却有些出神。

  上一世,谢家满门忠烈,从未掺和储位之争,却仍然逃不过皇上的猜忌。太子登基前,谢家就已经满门覆灭。

  谢家以军、功起家,即便心里再坦荡,也免不了被皇上疑心。雷霆雨露,皆是君恩。谢家出事儿那会儿,满朝竟没几人敢替谢家求情。

  这一世,谢家若想逃过这劫难,便得让皇上即便疑心,也不敢动谢家。唯一的法子,就是得找个强势的同盟。

  而镇北王韩家,倒是个极好的选择。

  镇北王是本朝唯一的异姓王,皇上早有削藩之意,上一世,也是皇上撤藩旨意之后,韩家才反了。可这些年,韩家遭皇上猜忌,也是举步维艰。否则,这次韩砺也不会亲自纳贡入京。

  此时的韩家,还没胆子举兵造、反,若这个时候,谢家能从中相帮,镇北王府不会不念谢家的情。

  依着上一世的记忆,用不了多久,皇上便会把韩砺留在御林军,上一世,谢元姝虽不知韩砺是如何全身而退,可即便不知细节,这在京为质的日子怕也不好过。

  所以,若借着谢少阳这次遭了劫、匪,得韩砺相帮,和韩家拉近关系,皇上即便疑心,也不会过多的揣测。

  镇北王府在京府邸

  常安才送走了忠国公府的管事,他随世子爷入京,早知凶吉未卜,却不想,世子爷赶巧救了忠国公府五少爷。

  他自幼就侍奉在世子爷身边,不由想起多年前,世子爷还曾救了永昭郡主,不由心里感慨着,世子爷和谢家的人,未免也太有缘了些。

  不过这些,他也只敢在心底暗自嘀咕,尤其想到他们此番入京,明个儿势必往宫里去给皇上请安,他就不由替自家主子捏把汗。

  往年,这入京纳贡哪需要世子亲力亲为,而之前每次入京,老王爷也会随着来,可这次,世子爷只身入京,若皇上把世子爷扣在京城,可如何是好。

  韩砺把他的担心看在眼中,笑了笑,“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常安,这些年皇上猜忌心越来越重,我若不走这么一遭,父王的压力可想而知。”

  说完,顿了顿,又道:“何况,这次入京也并非坏事。天子脚下,若皇上真有什么动作,我们也不至于太被动。”

  这边,等凤阳大长公主和三太太离开,谢少阳便凑在谢元姝跟前,兴致勃勃的说起了被韩砺所救之事。

  “小姑姑,你不知道,世子爷杀伐狠厉,没多久,那些劫匪就死的死,逃的逃。”

  谢元姝静静的听着,心情却颇有些复杂。

  上一世,韩砺能带兵攻入紫禁城,可见就不是等闲之辈。

  见她不说话,谢少阳还当她不信,急急道:“小姑姑,我是真不骗你。这京城世家大族多是纨绔子弟,要我看,世子爷和大哥若真的切磋起来,定是不相上下。”

  这阖府上下谁不知道平日里谢少阳最是敬重谢少恒这大哥,这会儿,竟然肯这般说,想必心里是极其佩服韩砺的。

  谢元姝笑骂他一句:“你是惯会偷懒,又被三哥给宠坏了,否则,怎可能连那几个劫匪都对付不了。”

  一句话瞬间就戳到了谢少阳心里,这之前,有祖母宠着他,小姑姑护着他,他并不觉得自己的懒散贪玩有什么不好。可今个儿他却深深的意识到,自己再不能这样下去了。若非这次有韩砺相救,他怕是早就尸首异处了。

  等祖母和小姑姑从佑安寺回来,定会哭死过去。

  这么想着,他都有些后怕。他离京是为了给小姑姑寻名医,为了帮小姑姑,若真的生了意外,小姑姑怕一辈子都不会解开这心结了。便是母亲,即便平日里宠着小姑姑,心中也多少会和小姑姑生了嫌隙。

  “小姑姑,你放心,经此一事,我一定会勤加习武的。”

  听他这么说,谢元姝笑着点点头,还未来得及回他,却见谢少阳猛的拍了一下头,像是想起什么了,嘀咕道:“小姑姑,你怕是不信,我这次差点儿被一个道士给骗了,说是南边来的,会炼制什么起死回生,长生不老的丹、药。”

  “我这么聪明,又岂会信他。当即差人就把他给绑了。”

  闻言,谢元姝心底猛的咯噔一下。

  上一世,太子被圈禁那几年,东宫人心惶惶,谁都觉得,太子再无起复的可能。直至承平帝身边出现了一个老道士,炼制的正是长生不老之药。这老道士叫杨天弘,为了炼制丹药,整个皇城都被他弄得乌烟瘴气的。可承平帝却极其宠信他,便是乾清宫总管太监赵保也得靠边儿站。

第11章 东宫选妃

  见谢元姝,久久没回他。谢少阳有些疑惑的看向小姑姑,只见她低垂着眼睑,像是有些神游九霄。

  他哪见过谢元姝这样子,忙开口道:“小姑姑……”

  谢元姝恍然回神,缓缓开口:“你可知那道士叫什么?”

  谢少阳努力的回忆着,半晌才开口道:“好像是姓杨,其他就不记得了。”

  谢元姝听了,眼神变得有些晦暗不明。

  这位几年后承平帝身边的大红人,承平帝甚至因为宠信他,而改信道教。还在城东大兴土木,建了天虚道场。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22页  当前第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22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永昭郡主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