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金粉(重生)_分节阅读_第43节
小说作者:青铜穗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1.15 MB   上传时间:2020-06-07 21:00:28

  谢莹没说话。

  谢夫人又道:“你今日见到延平侯世子了,觉得怎么样?”

  谢莹面上有些不自然,轻抠着指尖道:“见他之前我有信心,毕竟我谢家在芜州也是响当当的人家。

  “但见到他之后,我却很心虚。

  “李家本就是世家,如今又权倾朝野,他看起来像是全然不在乎旁人,但是又处处仔细小心……我从来没有接触过样的人,我自惭形秽。”

  “傻闺女,”谢夫人坐过去,“你父亲说过,延平侯世子温和宽厚,知书达礼,是个最讲道理的人。

  “他又不是不识人世疾苦,虽说家世不错,咱们是高攀,但我们谢家也不是那没丁点儿底蕴的人家,怎么就自惭形秽了?

  “至少,比起李家那位小姐,你已经强了不知几百倍。”

  谢莹叹了口气。随后又扬唇笑道:“想来若是有这么一位小姑子,也是很头疼的呢。”

  谢夫人拍拍她的手:“再头疼也终究会要嫁出去,碍不着你。

  “咱们悠着点儿来,胡家靠的是跟世子同僚的关系,不牢靠。

  “你父亲在衙门跟李太师政务接触的多,机会比他们强。再说,胡家那姑娘也浅薄了些,今日之事,还好不是咱们出头,不然还没出声就让人家给摁死了。你记着引以为鉴。”

  谢莹点头。

  ……

  晏衡回府之后果然没再挨打,但却因为意外立功而从靖王那里获得了蹲两个时辰马步以及沿着府里的后湖跑一百圈的荣耀资格……

  当天夜里靖王就带了半马车的东西上李家赔礼来了,吏部郎中谢奕正好在跟李存睿禀报这期各司任职情况。

  李存睿听家丁禀报后,硬是留着谢奕喝了足足三盅茶,从谢父昔年如何两袖清风赢得传世清名说起,说到两朝官场,总结完了之后,被李南风递纸条来催请才又去往前厅陪客。

  靖王说了一箩筐好话,这倒也没什么,反正最近他这嘴皮子也让晏衡给逼着磨出来了。

  然后就拿出价值万两银子的礼单,虔诚地表示心中歉意,以及希望日后大家还是好兄弟。

  李存睿不差这点银子,主要觉得他掏银票的姿势还算有诚意……就勉为其难地替女儿受了。

  李南风其实没晏衡那么幸运,在李夫人这里,她死罪免了,活罪难饶,因为相国寺方丈圆真除了跟皇帝告状,也到家里来了。

  成悦是方丈的关门弟子,方丈虽然是方外人,但老和尚姜桂之性,硬是把李夫人说得从一言不发到脸色铁青承诺会有交代才离去。

  李南风于是又双叕被禁足了……

  天要下雨,娘要罚崽,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但李南风没忘记今儿进寺是干什么去的,谢莹今日没留下什么痕迹,但是既然有前事为鉴,她便是拼着失去一个李煦,也定要替李挚把关到底的。

  谢奕到府来的时候她就知道了,作为前世的亲家老爷,李南风对这位并不陌生。

  谢奕在李存睿手下任吏部郎中,关键是此人并非毛躁肤浅之辈,李存睿敬重谢莹祖父的为人,对谢奕也十分欣赏,这点上说谢莹要比胡霁月难缠,因为这意味着李挚与谢莹见面的机会会增多。

  李南风不想把事情搞得太复杂,趁着李挚如今还没留意到谢莹,赶紧斩断彼此念想是正经。

  因此,例如此刻李存睿与他的闲聊也要想办法阻止。

  夜里李挚进来给她送点心的时候,她说:“今儿跟胡霁月同行的还有一对谢家的母女,你记得吗?”

  “当然记得。”李挚说。

  能够受皇帝赏识,总不至于是个年纪轻轻就忘性大的人。就好比他跟胡霁月见过一面,就能立刻想得起她来历一样。

  不过想到胡霁月,又不免想到她今日的窘境。李挚道:“怎么,谢家小姐也惹你了?”

  天知道他至今还在为那句“未婚妻”而不时地生起鸡皮疙瘩。

第070章 留点心眼

  李南风叹了一口气:“她倒没惹我,只不过我觉得,他们两家人一道来上香,看到胡家母女丢了脸,就立刻默不作声地消失了,招呼都不打,这行径瞧着也不怎么地啊!”

  既然是个恶女,当然行事没什么磊落可言,挑拨离间什么的,她也会,只不过看情况使用罢了。

  李挚略想:“如果是因为这样离开,那是不怎么样,不过我们都不了解事实怎么样,不能妄下断言。”说完他又道,“她们是哪个谢家的女眷?”

  李南风挑眉:“谢小姐的父亲,就是吏部郎中谢奕。”

  “是他?”李挚略感意外,“可我从旁瞧着,谢奕这人行事倒还稳当。父亲也比较看好他。”

  “那么及时就跟人撇清关系,生怕沾灰上身,可不就是稳当么!”

  李南风轻哂。

  前世谢氏离开李家之后,据说又很快离开了京师,那会儿谢奕已经升任吏部侍郎,已经不需要在李家面前毕恭毕敬。

  谢氏的下落和消息,于当时面临一团乱的李南风来说,不是能轻易打听到的。

  后来随着时日一久,她也没再去想起这回事。

  终究都是女人,既然李家都同意她离开了,她还寻她做什么呢?

  但抻起腰杆来了的谢家真的就没有因为这桩婚姻沾上李家半点好处吗?

  两人成亲之后,李存睿虽未直接关照谢奕,但却接连委派了他几桩差事,他争气,差事办好了,翌年正好原吏部右侍郎之位空下来,李存睿就顺理成章推举他上位了。

  就连谢夫人何氏的娘家——何氏的娘家堂哥原本是长沙知府,宁王北上时拒不归附,以身为墙挡在城门口,让宁军挥剑给杀了。

  谢夫人娘家这支虽然没有逆举,皇帝当时也没有大开杀戒,但终究受了影响,好好的一支家族,就此一蹶不振,朝廷里再缺人,当地州府也不敢报他们的名。

  谢氏把何家少爷,她的亲表哥何桢的文章给李挚看过,李挚又推给了李存睿。

  李存睿就让何桢在都察院属下任了个六品职。

  此后何家也就此翻了身,翌年被调往岭南任了知州。

  真正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关键是,李家式微之后,倚靠李家起来的谢家与何家并没有受到影响,因为李家并非因获罪而式微啊!

  加上谢氏舍下稚子执意求去,也等于跟李家断绝了关系,连那些急欲取李家而代之,且还百般防范着李家的人,也不必再费心力防范他们。

  以至后来,谢家终于也在朝廷混得风生水起。

  想起此间种种,李南风就忍不住又叹了一口气。

  “人品不行,往后留点心眼就成了,何至于忧心忡忡?”李挚说道。

  李南风瞅了他一眼:“你知道留心眼就好。”

  ……

  李南风和晏衡被双方家长责令前去相国寺分别抄五卷经,以此作为在佛门禁地撒野的赎罪。

  为了避免他们又交手,这次特地错开去的。

  晏衡花了半个月时间抄完之后,紧接着是李南风抄。李南风就快多了,只花了五日。

  期间她寻成悦说话,成悦看到她就浑身哆嗦口眼发青说指着她说不出话来,完全不能理解她一番心意,只好作罢。

  从寺里回来就到四月了,李夫人近来应酬颇有收获,结交了不少人,正好后园子里一池荷花要开了,便决定在端午节前设个赏花宴。

  这段时间府里真是一派平静,因为李南风除了进寺里抄经那几日,已经被限制自由很久了。

  就是平日里不分彼此的堂兄妹,也都不能痛快得见。只有李勤还会翻墙进来会会她,偶尔给她弄点好吃的好玩的,还塞点话本子什么的给她解解闷。

  话本子都是戏社里的精品,李南风不免怀疑,这小子多半背着她出去风流快活了。

  想到前世他的结局,看来她得找个机会好好警示一下他。

  这么一来,又过了十来日。

  眼看着窗外桃花谢了,牡丹开了,墙角那蓬鸢尾也灿烂起来,李夫人的宴会也在即。

  这日与妯娌们吃茶,大太太冯氏就提到了李南风,认为这丫头被罚得太久了,也该让她出来了,总也不能一辈子关着不让出来。

  李夫人提到她身上就没好脸色,倒是梅氏看着在座,出了个主意:“家里姑娘小子多,进京两月,也该收心上学了。

  “既是怕她闯祸,倒不如在府里开设家学,让孩子们受先生教导,一来拘着些,二来也增长些学问。”

  这话头一个就得到了冯氏的支持:“早前在李家就有家学,只是先生没能来,家里老爷们倒是有学问,但都在仕途上,不能授业,倒又上哪里寻个先生来才好?”

  “这个还不容易?”梅氏笑道,“我们二哥如今位至太师,手上人才多得很,请他物色便是了。”

  冯氏也微笑称是。

  长房有两个儿子,长子李速已经成家,前阵子也被招进六科去了。

  次子李彻才刚十五,正是读书上进的年纪。

  近来因迁居的事,她与丈夫正担心着李彻学业,李存睿去寻先生,自然不会差,这不论是对他们自己,还是对整个李家来说都是极好的。

  李夫人听到这里,也有些动心。她道:“女娃儿家也跟着一道学?”

  “自然是一道!”冯氏道,“咱们如今不兴从前那一套了,你看看街上,有几个还死死拘泥礼法的?”

  原先在李家,家里小姐公子就是同学同吃,兵荒马乱的岁月,也没有人计较,但如今……李夫人总觉得礼法还是要紧的,但是冯氏是大嫂,不管她在外头多风光,在这个家里,也不能完全不顾及大家的想法。

  便点了点头:“听你们的。”

  何况这也是个办法,有点事让她做,兴许就不会那么乱来了吧?

  ……

  李南风对读书的事完全没有兴趣,她多大年纪的人了,还跟一帮乳臭未干的孩子坐一处抄书练字?

  但是去读书就意味着能解除禁足令,而且也不必成日守在后宅等着被李夫人抓包,关键是出出入入行动都自由了,无论如何这都是好事一件——要知道,她眼下还在盯着谢家呀。

第071章 这么巧啊

  瓦剌国的使臣原本都到了雁门关,结果都被英国公率兵给“请”回来了。

  英国公赶到的当天夜里,使臣队伍里便有人想蹿逃,结果被手下将领一举拿下,嘴里搜出与英枝处查获的一样的毒药。

  回京之后同样打入天牢,日夜重兵看守,靖王与李存睿连审了三日,依旧没有撬出他们的口。

  便请大理寺的酷吏上阵,对方反倒配合着上刑,仿佛嫌死得慢。

  酷吏们最终吐气:“下官们尽力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50页  当前第4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3/35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金粉(重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