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同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红楼]大夫人的穿书红包群_分节阅读_第60节
小说作者:久周旋   小说类别:同人小说   内容大小:344 KB   上传时间:2018-06-30 19:21:06

  “可不是...弟妹你还不知道?珠儿做了忠义王府的右长史,和政兄弟一样,如今也是五品的官了。”

  王氏听了陈氏那句“和政兄弟一样”突然觉得,刚刚贾政寻了个由头来找她们母子的不是,是因为自己同儿子一样的品级,心里不痛快了。

  王氏想了想,还是把这个荒唐的念头压下去了,接着跟陈氏打机锋。这珠儿好歹是他的亲儿子,贾政心眼再小,也不至于此罢。

  可等陈氏走了以后,王氏却越来越觉得自己想得有道理。

  贾政那个废物不够是凭着荣国公才捐了个五品的龙禁尉,将来也不太可能有升迁的机会了。

  可珠儿不同,他背靠着忠义亲王世子这座大山,又年轻,将来肯定是要再接着晋升的。

  那以贾政那个小肚鸡肠的性子,岂不是他们母子都能被贾政折腾死。

  更何况,贾政那边还有乐姨娘那个狐媚子呢,这种挑拨离间的事情,乐姨娘怕是很乐意做吧。

  王氏记起她让人去放利子钱的时候,恍惚中也听人说起过,只要有钱,他们就有人有门路让人当官。

  王氏就决定派人去打听打听这种门路,王氏从王府带过来的心腹丫鬟和陪房们在这几年几乎都折损了,这个是她新提拔上来的。

  至于钱,王氏是断断不乐意出的,她的嫁妆以后都是珠儿和宝玉的。她的珠儿当官自然也是要花钱的。

  虽说荣国府分家的时候,二房也得了一半的家产,这些钱都够十个贾政买官了。可这些钱都是在贾代善哪里过了明路的。

  要是让贾代善知道王氏撺掇了贾政去用不正当的方式买官,贾代善都能替贾政休了王氏。

  但是,贾政这不是有乐姨娘这个钱袋子么,贾政把乐姨娘和乐姨娘所出的那个小丫鬟看得跟眼珠子似的,王氏就恨的牙痒痒。

  乐姨娘不是盐商家里出来的么?就让她去问娘家要钱去。

  王氏想着,她出嫁了再问家里要一大笔银子,家里肯定能和她断了关系。这放到乐姨娘那里肯定也成立。

  可王氏不知道的是,因着乐姨娘成功攀上了荣国府这颗大树,别说是只要求出买官的这些钱罢了,哪怕是拿出一半的家产来,乐姨娘家里也乐意。

  有了荣国府这颗大树,何愁不来钱啊,没见着,自从有巡抚大人特意关照以后,他们家的生意都好了不少么。

  王氏更没想到的是,她在这里盘算着给贾政买个官位,安抚住贾政,贾政已经决定搞个大事情了。

  要说科举考试的题目策论贾政可能答不出来,但是这些儒家的规矩贾政是记得清清楚楚的。

  在书房里翻遍典籍的贾政终于翻到了,李贺因为避父讳,晋,不能参加会试的故事。

  虽然他的名字里没有进字,贾珠也没参加过科举,可是他名字里有政字啊。

  那岂不是意味着贾珠身为他儿子,就该避父讳不能当官,参与政事?

  贾政觉得自己简直是机智。

  虽然贾政发现了能把贾珠拉下马,他的颜面再也不会有损伤的法子,但是这并没有什么用。

  毕竟,贾政身上只有一个五品的虚职,别说是上朝奏表的机会了,他连应卯都不用去。

  贾政也知道这事要是他爹知道,肯定能揍得让他去见祖母的。所以贾政也没想着这事让贾家其他人知道,只是自己暗搓搓的找一个御史。

  这是个年轻的贫寒出身的御史,对勋贵人家一直抱着想要挑刺的想法。见贾政这种傻子一直往网上撞的,开心得很。

  拿了一张白纸,沾墨水以后,就乐滋滋得打算让贾政说,他记。

  也不知道这贾政要参谁?他保证把文章写得花团锦簇的,让皇上一看就能削了那人的职,抄了那人的家。

  等一下,贾政要参谁?这是亲儿子吗?大义灭亲也没见过这样的吧。

  这位御史都想摸一摸贾政的脑门,这是烧傻了不成?这不仅是绝了贾珠的仕途,这是把他这一脉的仕途都打算断了是不是。

  这贾家的贾赦和贾敷他也都是认识的,都也不是这么没脑子的人物,怎么到这位这儿就突变了呢?贾家的祖宗都快被气活了吧。

  这到底是断了人家一脉仕途的事情,虽然这事是贾政作出来的,可到底这贾政身后还有个一门两公的贾家呢。别的不说,就说这傻子的爹和哥哥他就是惹不起的。

  御史再次感叹了一句,果然傻人有傻福,贾政哪怕再傻也有个好爹和好哥哥。

  这位御史也不敢直接上奏了。

  他不动声色的把傻不拉几的贾政送走,转头就把这是报给了他的上司。

  很不巧,他的上司正好是当朝的国舅爷顾慎之顾大人。

  顾慎之自然是让人先把这件事按着,下了衙以后把贾赦喊出来,让他管好他的那个傻弟弟。

  贾赦:……

  自认管不了傻弟弟的贾赦,只能把他爹请出来。

  贾政虽然傻,但是对贾代善的反应还是猜测的很准的。

  暴怒的贾代善把贾政揍的连他娘都不认识以后,决定去东府跟贾代化和贾敷商量商量。

  这种儒家思想在武将心中真不是什么需要介意的事情,文官们也懒得拿这些跟那帮粗人们理论。

  所以贾代善当年给贾政取名的时候也就没考虑那么多,直接就取名为政了。

  可这不是贾赦和贾敷都已经走上从文的路了么,再加上贾家几代的子弟都出息,眼红的人也不少,早晚被人盯上。

  这么一想,贾代善倒是觉得自己应该少揍贾政几棍,至少要不是他作出来的幺蛾子,贾家早晚会因为这个被盯上。

  贾代善和贾代化商量的结果就是雷厉风行的给贾政换个名字。

  这样虽然名声也不怎么好听,但是至少比绝了贾政这一脉的仕途好。谁知道贾政会不会有个有读书天分的孙子,只是贾政的儿子就比贾政通透多了。

  所以贾政变成了贾改。

第111章

  贾改自然是不乐意改名字, 但是最后还是屈服在了贾代善的大棍底下。

  但是只打一顿贾改自然不可能就这么熄灭了贾代善心里的怒火,贾代善也怕他那个蠢儿子到时候再闹出点幺蛾子来坏了孙子的前途。

  索性赔上自己的老面子, 托了自己的老朋友把贾改身上的虚职, 五品的龙禁尉给撸了。

  龙禁尉虽然是个虚职,也不过是五品,但是这也是格外抢手的好位置。所以撸了贾改身上的龙禁尉一职, 也倒是容易得很。

  所以还没等贾改把屁股上的伤养好,贾改已经变成了一个白身。

  眼见的贾改为着这是日渐得消瘦起来, 史氏这个当娘的心里也心疼的很。

  可史氏也是真想不明白,不过是个五品的职位, 哪里值当如此。史氏便想着寻个契机,替贾改讨个情, 再给贾改谋个同品级的官。

  但还没等史氏找到个契机, 史氏已经把贾改抛在脑后了。

  元春和徒钟的年纪其实都不大,但是架不住家里的长辈们年纪都大了。

  太上皇自觉身体已经不太好了,死之前最想看到的就是亏欠了的忠义亲王一家能过的好。

  而徒铭基本上在太上皇心目中就代表着忠义亲王一家了。太上皇最希望能看到徒钟的日子也能过得日子和美, 最好已经有能有个孩子啥的。

  本来太上皇还是能再等一等的。

  但是尴尬的是,贾代化的身体比太上皇的身体更加不好,已经到了日薄西山的时候了。

  你说这个时候万一贾代化一口气没上来,驾鹤西去了。那元春作为嫡孙女就得守孝一年, 元春她爹娘作为子媳更得守上三年的孝。

  总不能爹娘还在守孝就送闺女出嫁吧, 这哪怕是在皇家, 也忒不人道了些。

  但要是守了三年孝, 但那时候就指不定太上皇会不会驾崩了。

  要是这么守孝下去, 那徒钟和元春的婚事就得无限延迟了。

  所以太上皇索性就做主,让钦天监挑了个今年年底的好日子,打算今年就让他们两个人大婚。

  这种提前大婚这种事情对于皇家来说自然没有什么,男方要准备婚房,徒钟好歹是忠义亲王世子,忠义亲王府那里挑一处都妥妥的可以当婚房。

  哪怕是聘礼,也自有礼部和内务府帮着操持。大婚对于徒钟来说只需要出个人试一试婚服,等到日子那天把媳妇接回来就好了。

  其他事情,自有他那个二十四孝亲祖父帮他准备好。

  但是对女方来说就不一样了,元春是贾家的嫡长女,元春的嫁妆也代表了贾家这一辈闺女的颜面,自然是要好好准备的。

  当然,贾代化和贾敷都是疼元春的,哪怕是陈氏也是打小就给元春开始攒嫁妆到底。

  可是,有些时新的缎子还是都得采买起来的,还有女方要陪嫁的家具什么的,虽然木材是现成的,但却得寻了精巧的匠人现做起来。

  而且元春是嫁到皇家去的,谁知道以后徒钟会不会纳个十个八个的妾的,所以身边人该带谁不带谁这些都是问题。

  还有忠义亲王一家开府以后的家业基本上都是上头赏下来的,那元春嫁过去好歹得带几个出息好的铺子和庄子过去,到时候至少手头宽裕点。

  陈氏和朱氏首先是忙不开,二则也没是没经过这种大场面的事情,所以便请了史氏去给她们掌掌眼。

  元春嫁到皇家去,哪怕这位皇室子孙不怎么受宠,甚至身份还有点尴尬,但是该有的礼还是得全都有的,而且因为着身份尴尬,这礼还得跟周全点。

  史氏这么一忙碌起来,倒是把贾改这个儿子放在脑后了。

  元春的婚事是一件大事,贾家自然是广发帖子,请宾客上门,哪怕贾敷也知道大摆筵席难免被御史扣上一个奢侈浪费的名声,也不乐意俭省了独女的婚礼。

  正巧,顾怀之的大哥和大嫂带着子女进京述职。他们毕竟是顾悕之的祖亲,又都是高官子弟,自然请帖也有他们家的一份。

  元春没有亲兄弟,便由贾珍和贾瑚两兄弟送她出嫁。

  哪怕是为着元春的面子,在这一天贾瑚也自然是打扮的英气勃勃的,让家中有适龄姑娘的夫人都觉得这是一个好女婿的人选。

  顾大嫂早在好几年前就相中了贾瑚,看着看着其他夫人们有心跟她挣这个女婿,自然是决定要先下手为强了。

  顾大嫂的娘家不错,夫家公公是一方巡抚,丈夫现如今也已经是从三品的官了,这位子自然是十分靠近史氏那边的主桌。

  顾大嫂索性跟史氏搭起话来,当然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夸贾瑚,什么少年英才啦,什么有乃父之风啦。

  史氏独独最喜欢的就是贾瑚这个大孙子,满京城的人都知道,只要在史氏跟前夸一夸贾瑚,史氏管保觉得你是个好人。

  顾大嫂虽然说话咬文嚼字的,史氏也不是全能听懂,但是她听到的话里的意思都是夸大孙子的,史氏就能乐呵呵的听下去,还深深得觉得顾大嫂有眼光,差点引为知己。

  既然人家夸自己的大孙子好,史氏也不是不知事的,这得有来有往。史氏看到顾大嫂还带了个豆蔻年华的姑娘就知道这是顾大嫂的闺女,所以史氏也就开始夸起人闺女来了。

  听到史氏夸自己闺女,顾大嫂心里也是喜滋滋的。说实话,她这闺女也不过是因为这几年在外地,所以才声名不显。

  她闺女也是打小当大家闺秀养起来的,又因为公公也教养过几年,所以她闺女的见识和文采,比起京里的这些贵公子们也不差什么。

  史氏虽然平常看起来傻白甜了点,但是对上孙子的婚事,就是个机灵的老太太了。

  “老大媳妇,你说那人是不是看上我们瑚儿了,所以才一直在我面前夸我们瑚儿。”史氏指了指顾大嫂问道。

  顾悕之心想,您老这是还没放弃找孙媳妇呐,不过顾悕之还是不动声色的转移了话题“哦,她啊,说起来,她们家您也认识,她就是顾先生的大嫂”

  “难怪她冷不丁的就夸起我们家瑚儿来了,肯定是因为顾先生平日里写信回家的时候,夸过我们瑚儿。也是,只要不是傻的,必定都喜欢我们瑚儿这样的。”

  顾悕之没想到史氏又把话圆到贾瑚的婚事上。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9页  当前第6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0/6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红楼]大夫人的穿书红包群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