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同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历史同人)千古一帝都在直播间抢小说_分节阅读_第72节
小说作者:迴梦逐光   小说类别:同人小说   内容大小:799 KB   上传时间:2023-09-28 21:02:26

  反正都是自由应聘上岗,男的可以,女的也可以,甚至不男不女不也差点可以?

  怎么到了这些大臣眼里,除了男人之外的人参与政事或者当皇帝就跟犯了天条一样?要各种引经据典来抨击女人,甚至造谣抹黑。

  可他们也不想想那些圣人言、古人云不也都是凡人说的吗?后世尊称他们为圣人难道就真成了圣人所言就是对的?

  圣人若是还活着说不准会来一句:为什么要引用他们的思想,你们没有自己的思想吗?

  对没错,说的就是那些修史书的史官们,今日你们可以握着笔随意给前人造谣抹黑,明日后人也可以拿着笔给你们写点东西。

  自己都做不到公平公正,就不要怪别人往你们身上泼脏水。】

  唐高宗时期

  宰相郝处俊气得耳红脖子粗,要不是儿子孙子拦着,他就要指着天幕破口大骂了。

  “父亲,消消气。”

  “祖父冷静,天幕是女人,所以才对天后青睐有加,肯定是因为您反对天后摄政而名留青史,天幕才拿您举例。”

  郝处俊甩开儿子和孙子,怒道:“岂有此理,天后本就是牝鸡司晨,我不过是依照旧礼上书劝谏陛下,为的是大唐的江山社稷,我何错之有?天幕要辱我至此?”

  “父亲,这不过是后世人编撰的小说罢了,不必生气。”

  郝处俊:怎么能不生气,全大唐都看见了!

  不知道多少人会在他背后指指点点。

  【在锦瑟营销号式的反黑和洗白下,女皇在民间的声望蹭蹭往上涨。

  当然了,百姓更在意还是那种全身都是宝的保暖作物。毕竟这才是实际,其他空喊口号都是虚的。

  女皇刚看这份报纸时还是挺开心的,看着看着笑容凝在脸上。

  她崩溃地问锦瑟:全身是宝的保暖作物是什么?在哪里?这可不兴瞎编,要是瞎编等着被御史弹劾吧。

  锦瑟当然不是瞎编的,这个全身都是宝的保暖作物之前还闹得沸沸扬扬,她磕的每一对cp都转发了。

  粉丝多的地方就有争论,为了和别的粉丝对喷的时候不落下风,锦瑟可是认真研究过棉花的。

  种棉花比养蚕缫丝和种植麻简单多了,而且用途非常广泛。

  不要以为棉花只能填充棉被,棉服。它的用处大着呢!】

  唐高宗时期和武周时期的大臣呐喊:棉花不能瞎编,难道其他就可以瞎编吗?

  他们也会弹劾的好吧!

  顾清瑜说着从桌子底下拿出一株棉花标本。

  【其实我们日常用的白色棉花并不是棉花的“花”,而是棉籽表皮长出的白色绒毛,包裹棉籽的棉铃成熟后裂开,这些白色的纤维向外涌出,变成了我们熟悉的棉花。

  而棉铃是棉花的花朵凋谢后留下的果实,种子就藏在果实里。

  棉纤维不仅能填充棉被、棉服用来取暖,还能制作纺织品,我们现在穿的衣服大部分都有含有棉。

  棉籽可以生产出棉籽油或者工业润滑油以及用作燃料。

  棉籽油可以用于制作食用油,提油脱毒后的棉籽饼还可以当做饲料喂家禽。

  没有精炼过的棉籽油不建议食用,因为里面含有有毒物质棉酚,食用过多会影响生育。

  榨完油的棉籽壳还可以拿来种蘑菇,制作酒精。

  摘完棉花后,遍地的棉花杆不要当柴火烧,我们平常用的快递纸箱原材料就是棉花杆[5]。

  综上,棉花是不是全身都是宝?】

  各个时空的古人们不约而同的点了点头。

  是是是!所以可以把手上的棉花给他们吗?

  武周时期

  武则天目光落在顾清瑜手上的棉花标本上,心中一动:“难道这次的赠品是这株棉花?”

  那这次的书恐怕就不好抢了。

  武则天皱了皱眉头:“来人,宣大臣们即刻入宫,不必整理装束,让他们速速进宫。”

  汉武时期

  想到棉花是赠品的并不止武则天一个。

  刘彻坐不住了,保暖御寒的棉花,他很需要啊!

  “快去催催大臣们,告诉他们要是天幕开始卖书他们还没赶到就先抢书。务必要抢但带棉花的那本书。”

  大秦

  扶苏听着棉花的各种作用,欣喜道:“父皇,天幕这本书定有大用。若是有了棉花……”

  “嗯,”秦始皇眉头微皱,“若赠品是她手上的棉花,这书怕是不好买。”

  话音刚落就听到:

  【棉花传入我国的时间无法考据,各种说法都有,但可以肯定的是唐朝已经有棉花了。

  唐樊绰《蛮书》记述云南特产时称:“蕃蛮不养蚕,唯收婆罗树子,破其壳,中白如柳絮,组织为方幅,裁之笼头,男子女人通服之。”

  “婆罗树”就是印度木棉花。

  唐朝虽然有木棉花,但在当时还是作为景观树种植,并不是我们现在种的棉花。而且并没有大量种植,只有少数边境地区和蛮夷之地种植。

  到了元朝,棉花才广泛种植。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下令让各地百姓都种植棉花,棉花才成为主要的经济作物。

  虽然古代棉花产量不如现代,但是相对于丝、麻来说,棉花种植简单,产量也比丝麻高很多,如果能全面推广,肯定能促进纺织业的发展。

  武后采纳了锦瑟的建议,派人去边境和西南地区寻找木棉花。

  然后在各地推广棉花。

  尤其是最适合种植棉花的新疆,在现代,新疆的棉花总产量可是连续一十几年位居全国第一。

  世界棉花看中国,中国棉花看新疆。新疆棉花是无敌的存在。正好还能让掌权者看到新疆的重要性,这回可不能再丢了!】

  大唐

  西南边境的百姓闻言脸上露出喜色,众人兴致勃勃的讨论天幕所说的棉花到底在哪里,该怎样种植?

  讨论过程中他们发现原来他们见过这种花。

  开花的时候很美,但枝干很丑。

  原来还有这样的作用吗?

  武周时期

  武则天听到大唐已经有了棉花一喜:“立刻派人去找。”

  不过这新疆又是哪里?“来人,取地图集来。”

  唐太宗时期

  李世民笑了,大唐本身就有,只要推广几年就能见到成效。

  比从天幕手里买到种子开始培育快多了。

  比丝麻产量高,就这一条就很值得推广这个棉花。更别说它还全身是宝。

  李世民高兴得在殿前走了两圈,脑海中已经想了好几种推行办法。

  文臣武将们也很高兴,文臣们想到多了一种产量比麻高的布料,要是推广至各县,不久的将来不就人人都有衣服穿,再不用衣不蔽体,这是一项伟大的功绩。

  武将们想到有了棉花,将士们过冬就能多一件御寒的衣物。

  大家都在讨论:“新疆在哪里?”

  “在高昌,”李世民早就把地图看了无数遍,对各个地方的前后今生如数家珍,“贞观十四年,君集平高昌,大唐在其地方设安州都护府,同年在交河城设安西都护府。”

  侯君集一听两眼放光,感受着众人艳羡的目光,昂首挺胸道:“陛下,高昌那块地既然如此有用,可以早点将其打下,臣请战。”

  他会比史书上记载的更快打下高昌!

  【棉花加报纸,武后一时间风头无两。

  反对她的大臣上过几次报纸后,再不敢再提什么牝鸡司晨,母鸡打鸣了。

  可见那些自诩维护正统秩序的“儒学家”们也并不是全无弱点。只要戳中他们的痛处,他们也不是不能乖乖闭嘴。

  作为历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女皇,尽管唐朝之后的儒家、历史学家都对她进行过恶毒攻击和抱敌对态度,但是他们来来去去也就只能黑她恶毒、牝鸡司晨、手段残忍,对于她执政期间的功绩是认可的。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她是封建时代杰出的女政治家[1]。

  我们伟大的管理员曾经说过——武则天确实是个治国之才,她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识人之智,还有用人之术。她提拔过不少人,也杀了不少人。刚刚提拔又杀了的也不少[2]。

  这绝对是高度评价,别忘了那首词里写的“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3]”

  女皇这样的评价就证明了她的过人之处。

  而且女皇在古代帝王里知名度绝对位列前五,比起某些被儒家士大夫大肆赞扬的皇帝出名多了。

  太出名了就容易招黑,而且被黑得可惨了。

  欧阳修的《新唐书》和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是作为正史流传的,隔了几百年,这两位史学家像是亲眼目睹武则天杀女陷害王皇后一样,写得有板有眼。

  可是废王立武牵扯到的何止王皇后,还有长孙无忌、褚遂良、韩援等人,如果真是武则天杀女陷害,出身太原王氏的王皇后会善罢甘休?

  还有长孙无忌等人的列传以及武则天列传、唐高宗列传中都只字不提?这明显不可能。后世学者经过多方查证,认为杀女纯属小说虚构。

  欧阳修和司马光这两位文学大家采用小说里虚构的情节,也不知道是什么想法。

  还有毒杀长子李弘,这个更是荒谬,但是却被欧阳修写进了《新唐书》。

  后世猜测欧阳修花甲之年还能陷入两件乱.伦案,可能就是他的报应吧,捕风捉影写史书,他晚年也被政敌编造乱.伦黑料。

  可刺激了呢,初次与大儿媳有染,第一次与外甥女通奸。

  要不是事情闹大了传到皇帝那里去,欧阳修说不定就要背上这口黑锅了。

  还有经过明朝重新刊印的《旧唐书》中王皇后、萧淑妃死于醉骨,简直离谱他妈给离谱开门——离谱到家了。

  医学证明,普通人是没有办法在被重打一百大板后,再砍去四肢装入酒坛里活几天还不死的。医学奇迹都不敢这么写。】

  宋仁宗时期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61页  当前第7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2/26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历史同人)千古一帝都在直播间抢小说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