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言情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王牌导演_分节阅读_第73节
小说作者:狴犴   小说类别:言情小说   内容大小:519 KB   上传时间:2015-12-15 12:37:30

  毕竟埃德瓦·贝耶的搞笑形象已经深入人心,让他出演文艺片,观众分分钟就要笑场。

  事实上,苔米并没有挑战埃德瓦·贝耶观众固有的喜剧形象。

  在她的新片中,苔米为埃德瓦·贝耶安排的角色也是幽默无比,他出演托尼太太工作地点,玫瑰餐厅貌不惊人,却因为性格幽默,被很多异性喜欢的副主厨。

  这是一位嘴上不正经,心里却非常正经的男人。

  他喜欢托尼太太,一直在追求她。

  埃德瓦·贝耶要出演的角色扎克,是幽默而不是搞笑。

  和埃德瓦·贝耶以前出演的角色相比,扎克一角要正经的多。

  在剧本中,扎克出场次数并不算多,且绝大多数都是和艾曼纽·贝阿特同框出镜。

  贝阿特的演技不错,要不然苔米也不会选中她担任托尼太太这一无比重要的角色,若埃德瓦·贝耶不拿出一点真本事,他恐怕会沦为艾曼纽的背景板。

  这是导演本人和贝耶本人都不想看到的情况。

  贝耶并非专业电影演员出身,很多时候他的表演都过于夸张。

  这样的表现方式在喜剧电影中恰如其分,但是在其他类型的影片中却显得很突兀,于是苔米要求贝耶生活化的处理这个角色,不要过于夸张。

  对于习惯夸张表演的贝耶,这样改变习惯的要求有些难度。

  于是一开始,双方的合作并不算顺利,贝耶常常ng,甚至因为准备不好,剧组常常绕过他的戏份,让他在一旁练习。

  不过经过两周的努力,贝耶已经可以理解导演的意思,知道导演要什么,后来表现的越来越好。

  扎克先生这个角色,除了推动剧情以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那就是调节气氛,苔米一直非常擅长渲染压抑的氛围,这让她在处理相对黑暗的题材时,相对得心应手。

  不过,《拥抱》这部电影带给观众的正能量比较多,之前的叙述风格显然就不适合了。

  《拥抱》的剧本,成形于苔米的青春期,在原本的剧本中,是没有扎克这个角色的,这个角色是苔米后来加上的,就是为了故事的完整度和角色的多元化,老实说,苔米自己也不明白这样的改动好不好。

  最终结果,还是要看电影最终剪辑后的成片。

  此前苔米从来没有拍摄过类似的题材,唯有一部《凤凰社》还有一点点参考的价值,总的来说,这是她一次实验性的尝试,无论成功还是失败,她都将得到一笔宝贵的经验。

  每个和霍恩导演合作过的演员,或多或少都有那么一个不愿意再次经历的拍摄经历,贝耶在电影中有一场在后厨做料理的戏份,贝耶为托尼太太的孩子烹饪美食。

  这场戏,为了突出托尼先生外表粗狂内心细腻的性格,要求贝耶专注认真,和当初要求约翰逊一样,导演不厌其烦地让托尼做料理,这场在剧本中占据文字并不多的戏份,足足拍摄了两天,面粉鸡蛋用的不计其数,整个剧组都因这场戏改善伙食,贝耶自己都说,这场戏下来,他闭着眼睛也可以做这道菜。

  让-皮埃尔·利奥德,整个剧组唯一一位让导演亲自登门拜访,发出邀请的演员,也是整个剧组唯一一个分文未收,只是看着导演关系入组的演员。

  这是一位在法国电影史上相当重要的演员,提到他,便会想到法国电影史两位传奇巨匠,法国电影新浪潮大师,弗朗索瓦·特吕弗和让-吕克·戈达尔。

  让-皮埃尔·利奥德参加了特吕弗五部电影,以及戈达尔大师的八部电影和一部电视电影,其中就包括戈达尔1966年的电影《男性女性》,这部电影让他斩获当年柏林电影节影帝王冠。

  他的名字和两位电影大师牢牢捆住一起,成为了一个电影时代的标志。

  法国大部分演员,都愿意与塔玛拉·霍恩导演合作,他们为了争夺霍恩电影中一个角色绞尽脑汁,因为能被霍恩看上的演员,都能称为演技出众,霍恩不喜欢背景板作用的角色,基本上所有角色,都能在观众那里留下印象。

  而让-皮埃尔·利奥德,则是法国少数能让霍恩导演感觉,请到他在自己的电影中扮演一个角色,非常光荣的演员。

  ☆、第104章 过去,现在,未来

  和苔米以往的作品相比,《拥抱》剧情支线比较多,出场的支线人物也比较多。

  很多影评人分析塔玛拉·霍恩的电影,认为霍恩孤僻性格反映到她的作品上,便是她执导的电影出场人物关系都不会太复杂。

  简单的人物关系,复杂的人物心理,曲折的人物经历,成为塔玛拉·霍恩作品中,一个鲜明的标志。

  她的处女作《牧羊人》是这样,她的代表作《精神病人》也是如此。

  唯一和这个不同的是《哈利·波特与凤凰社》,虽然剧本改编工作是塔玛拉·霍恩本人独立完成,但这个故事是在j.k.罗琳的原著基础上改编的。

  因此,这部电影并不算塔玛拉·霍恩创造。

  苔米自己也承认,她并不擅长那种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这是她承认的短板之一,所以在她以往的作品中,她都会有意无意避开这一点,只拍自己擅长的领域。

  《拥抱》,是她第一次做此尝试。

  让-皮埃尔·利奥德饰演的老师,同样是支线人物之一,他是男主角乔治的老师,鼓励男主角乔治去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并愿意教导乔治钢琴。

  这位长者有一段伤心的过往,他的妻子去世了,而作为一位钢琴老师,他人生中最大的遗憾就是,他没有在妻子在世时,给她弹奏一支完整的钢琴曲。

  【“想做就去做吧,年轻的时候,我们总要任性一些,因为这是年轻人的资本。”长者微笑着看着他的学生。】

  让-皮埃尔·利奥德演技自然,他饰演的老师,外表凶悍,看上去非常不好相处,学生非常害怕他,但是他本人内心却有一颗无比柔软的心脏。

  利奥德是开机以来所有剧组里,ng次数最少的一个,也是剧组开机以来,导演最满意的一个。

  值得一提的是,乔治的演员杜弗洛并不会弹钢琴,和电影中的乔治一样,他的钢琴是现学的、而且指点他钢琴的人,除了剧组的钢琴老师,就是演员让-皮埃尔·利奥德本人。

  苔米并不指望乔治一下子就变成钢琴大师,毕竟在剧本中,乔治的钢琴也不是那么出神入化,她只是要求乔治尽量熟练,只要他可以流畅的将《c小调钢琴奏鸣曲》弹出来,那就可以了。

  可是杜弗洛并不是这样认为的,他觉得自己可以做得更好,于是他努力去学,老实说他的进度,和他身体的状态相比,已经非常速度了。

  不过对比四肢健全的人,还是比较缓慢。

  让人诧异的是,要求一贯严格的塔玛拉·霍恩导演并没有指责杜弗洛的进度,反而一直对他的进步啧啧称赞。

  克罗夫·杜弗洛知道,导演这是在照顾他的情绪,他虽然很感激,但是还是希望可以证明自己,让所有人看看,他并不比健康的人差,于是剧组休息时,大家总能看到杜弗洛在用脚在特制的高椅子上练习弹钢琴。

  这一幕被摄像师弗朗索瓦·布尔维尔的摄像机如实记录,导演助理杜瓦尔和蕾贝卡·斯洛托维斯基,作为导演的副手,看着努力练习钢琴技艺的杜弗洛都受到了触发。

  “有没有感觉到,剧组气氛似乎比刚开机的时候好很多,大家都很努力。”

  “看到克罗夫就觉得上帝对我实在是太照顾了,连霍恩都被打动了,老实说我一直以为霍恩是最不容易被感动的一个,依她的年龄来说她真的是理智的可怕。”蕾贝卡抄着手说道。

  阿努克·杜瓦尔作为从《漂亮男孩》就跟在霍恩导演身边的老人,听到这话忍不住笑起来,“那是你不熟悉她,霍恩的感性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发现的。”

  蕾贝卡听到这话便不在说什么了,她对霍恩的印象,还很淡薄,目前来说,只停留在她很天才很出色是她老板这些浅薄的印象中,至于她这个人怎么样,恐怕还要进一步相处,相信时间会证明一切。

  ————

  08年2月,第5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闭幕式,塔玛拉·霍恩作为最佳电影处女作奖颁奖嘉宾出现在红毯上。

  她和她的男伴,丈夫雷蒙德·培根一出现立马就受到媒体关注。

  因为一周前,她的新作《拥抱》粗剪版预告片出现在b·h工作室官网上,在这个除了塔玛拉·霍恩和雷蒙德·培根的粉丝,很少有人会关注的网站上,塔玛拉·霍恩新作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虽然仅仅是粗剪版预告片,但依然可以看出一二,比如说,这部电影保留了霍恩以往作品的特点,画面和人物都很美,不同的是,较她以往的作品中较为压抑黑暗的氛围,《拥抱》整体给人感觉阳光了许多。

  粗剪版最吸引人的地方,不是斯嘉丽·约翰逊,不是艾曼纽·贝阿特,而是失去双臂,用脚弹钢琴的男主角,预告片放出来后,不少影迷想知道,这是后期合成,还是真人弹奏?

  在该预报片中,失去双臂的男孩在预告片即将结束时有一句台词,也是整个预告片中唯一出现的台词,“我能抱抱你吗”,让很多人觉得鼻尖一酸。

  许多媒体都想采访说出这样台词的男一号,只闻其名,不见其人的男孩,克罗夫·杜弗洛。

  可惜,在柏林电影节匆匆走过的红毯上,塔玛拉·霍恩导演并没有给媒体这样的机会。

  她只接受了记者关于电影节内容的采访,比如今年电影节最喜欢哪部电影,又比如对于组委会邀请她担任柏林电影节“最佳电影处女作奖”的颁奖嘉宾有何感想。

  或许是因为年龄的关系,近些年,苔米已经很少走进媒体挖的大坑了,她没有提自己最喜欢哪部电影,只回答,“主竞赛电影我只有看迈克·李的《无忧无虑》和安德森导演的《血色将至》、艾瑞克·佐卡的《朱莉娅》,菲利浦·克洛代尔《我会爱你很久》我都很喜欢。”

  不过对于另一个问题,苔米倒颇有兴致,说的内容就多了一些,“我很高兴,组委会能邀请我担任这个奖的颁奖嘉宾,因为电影这个行业需要注入更多充满活力的新鲜血液,这是我非常感兴趣的一个环节,新人总有一些非常不错的想法,一些经验丰富的导演,往往会被经验所累,忘记了最初的那股冲劲儿,我很期待这个环节最终得奖人,我认为我是荣幸的,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有这么一个机会,见证一个新秀的崛起。”

  记者目瞪口呆,这个侃侃而谈的话唠到底是谁。

  塔玛拉·霍恩竟然可以说出这么多话!

  而随后,塔玛拉·霍恩的一系列表现,也说明她本人确实是兴致很高。

  因为在颁奖环节,一贯少言寡语的霍恩导演,竟然在颁奖典礼上看起了玩笑:

  “在颁奖之前我一定要对组委会说,我还很年轻,我每一部作品都和处女作一样新鲜,若是三十岁前,我有幸带作品参加柏林电影节,评委考不考虑补发我一个最佳电影处女作?”

  台下一阵哄笑,谁也没有想到一贯严肃认真、甚至有些较真的塔玛拉·霍恩导演竟然会突然向组委会索要处女作奖项,作为新生代导演的杰出代表,塔玛拉·霍恩在奖项上最大的遗憾是,她真的没有得过多少个新人电影奖。

  当然,那些曾经得到新人电影奖项的导演,日后发展也并不见得比她更辉煌。

  一个经常开玩笑的人,和一个不经常开玩笑的人说笑话,取得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

  台下的嘉宾都快笑疯了,很多演员都在喊“发给她”、“没问题,我们替你答应了”。

  其中以迈克·李的《无忧无虑》和安德森导演的《血色将至》本届同样入围主竞赛单元的斯嘉丽·约翰逊声音最大,霍恩听到声音,忍不住冲她笑了。

  “真舍不得把它交出去,无论待会儿获奖的是谁,请容许我拿着这个奖杯拍张照。”

  台下又是一阵哄笑声。

  在柏林电影节落幕的一周后,在工作室紧张进行后期制作的霍恩导演收到了来自柏林电影节组委会的一份特殊的礼物。

  他们按照金熊奖三分之一的比例,为她打造了独一无二的金熊奖模型。

  礼物盒里,柏林电影节主席迪特·科斯里克特意附上一张由他亲笔书写的礼物卡——

  “虽然无法给你补发处女作奖,不过希望在未来,这个奖项将属于你。”

  ☆、第105章 大众还是小众

  04年年底,美国华纳兄弟公司宣布法国导演塔玛拉·霍恩接棒英国导演迈克尔·纽维,成为《哈利·波特与凤凰社》总导演。

  这一决定,将当时年仅二十岁的塔玛拉·霍恩导演推向风口浪尖。

  时间一晃三年多过去了,《凤凰社》上映相隔一年后,塔玛拉·霍恩带着她的新电影《拥抱》再次出现在人们视线。

  据b&h工作室官方消息,塔玛拉·霍恩新片《拥抱》全球首映礼将在19日下午,法国戛纳电影节期间举行。

  这是自05年《精神病人》后,霍恩二度带着作品来到戛纳电影节,与以往不同的是,本届戛纳电影节塔玛拉·霍恩和她的新作《拥抱》将不参加任何金棕榈奖项的角逐,而是作为非竞赛单元影片,与《功夫熊猫》、《夺宝奇兵》、《午夜巴萨罗那》等影片一同在电影节期间展映。

  就连霍恩自己都没想到,戛纳组委会竟然这么看得起自己,将她与斯蒂芬·斯皮尔伯格、伍迪·艾伦等大牌导演的影片收录在非竞赛类,展映观摩单元。

  更让她没有想到的是,媒体除了称赞和恭喜,竟无一人对戛纳电影节组委会的决定提出异议。

  老实说,和这些大导演一同被选为非竞赛单元影片,苔米有些惶恐,虽然她并不认为自己的电影比这些导演差到哪里,但是不得不承认,她本人距这些大牌导演仍有不小的距离。

  比方说,苔米会因为某个情节如何处理而感到苦恼,而这些导演却因为经验丰富,处理一些棘手而刁钻的画面时也可以游刃有余。

  不过苔米的经纪人勒布朗却告诉她大可不必。

  “不要妄自菲薄塔玛拉,你要知道斯皮尔伯格在你这个年龄,也不过是一个毫无名气的年轻小伙儿,你要对你自己有点信心,要知道今年展映观摩单元收入的三部影片只有你来自法国,你不知道那些媒体多么庆幸,要是没有你,那些每当戛纳电影节前后就开吹法国电影的媒体该多么尴尬。”

  “况且在很多人眼中,你就是超级导演,你应该问问蕾贝卡,我敢说她崇拜你崇拜的一塌糊涂。”

  苔米听后笑了,坦然接受加纳电影节组委会的安排。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1页  当前第7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3/12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王牌导演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