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言情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王牌导演_分节阅读_第75节
小说作者:狴犴   小说类别:言情小说   内容大小:519 KB   上传时间:2015-12-15 12:37:30

  托尼太太严厉训斥儿子乔治,告诫他不要想这些乱七八糟的,他唯一的出路就是学习,他要明白自己所有的一切都是建立在自己每天辛苦劳作的基础上,爱情对穷人来说是奢侈品,无论是她还是乔治都没有资格享受这一切。

  ……

  和塔玛拉·霍恩过往的作品不同,《拥抱》并不是主角乔治的独角戏,除了主人公乔治外,导演同样用了大量的笔墨去描述乔治身边的人。

  比如托尼太太与前夫以及爱慕者复杂的情感纠葛,比如全程台词少得可怜,一直在弹琴的少女,又比如负责教导主人公弹钢琴的老师。

  电影后半段,乔治毅然决然的选择参加和钢琴女孩同样的比赛,他希望让所有人看到,自己并不是一无是处。

  而伴随着乔治笨拙的琴声的,是托尼太太面对前夫歇斯底里的尖叫哭喊,以及副主厨耐心细致的准备一顿法式大餐。

  故事的最后,乔治终于得到了母亲的理解,母子和好,站在他梦寐以求的舞台,在数以千计的歌剧院,坐在高椅子上,完成了他的奏鸣曲。

  台下,他的母亲留下了热泪。

  没有人知道,乔治的比赛是赢了还是输了,在乔治的弹奏中,电影走进了尾声,乔治的父亲托尼先生最终被女朋友甩掉了,玫瑰餐厅的副主厨和乔治的母亲托尼太太,在座位上牵起了手。

  整部影片在乔治的弹奏中,落下帷幕。

  在乔治落下最后一个音符时,银幕黑了下来,观众只能听到歌剧院观众如雷的掌声和尖叫声。

  紧接着贝多芬《月光奏鸣曲》再次响起。

  字幕缓缓出现。

  影片结束了,乔治的故事落下了休止符。

  ————

  影评人格兰斯顿和他的同行一样,这部电影从头看到尾。

  塔玛拉·霍恩的影片并不像同类型的文艺片那般枯燥和乏味,她作品的节奏感一贯非常出众。

  这部电影同样秉承了这一优点。

  更难得的是,电影并不像大家想象中的那样,由一场场比赛组成,霍恩并没有将这部电影拍成一部竞技题材的影片。

  而是将小人物的悲欢离合,通过一个个极小的事情娓娓道来。

  老实说,大家被感动了,或许这个故事本身,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若不是乔治的扮演者克罗夫·杜弗洛,电影只能是一部励志题材的剧情片,但因为有克罗夫·杜弗洛的加盟,一切都不一样了,失去双臂的男孩,让大家真正感受到了,戏中那句“我想伸开双臂,拥抱这个世界”背后的无奈和辛酸。

  我没有双臂,所以我无法给你一个拥抱。

  我没有双臂,但是却可以用我的方式,拥抱这个世界。

  台下媒体人和影评人纷纷起立,向主创人员致以最真诚的掌声。

  他们的掌声和电影中并未出现的场景一样热烈。

  当乔治的扮演者,克罗夫·杜弗洛为首的众多演员上前鸣谢媒体捧场时,观众的掌声更加热烈。

  所有人都知道,这掌声绝大部分是献给乔治的扮演者杜弗洛的。

  “乔治!”

  “乔治!”

  “乔治——”

  也不知道是谁开了第一个头,观众开始集体大喊杜弗洛在戏中的名字。

  “乔治!乔治!乔治……”

  本届戛纳电影节从开幕到今天,已经有不少出色的影片与大家见面,尤其是大导演大制作云集的非竞赛单元。

  《拥抱》不见得比那些电影更加出色,但克罗夫·杜弗洛的加盟,让电影质量完成了一次飞跃。

  无论是戏中的乔治还是戏外的杜弗洛,都让观众感觉到了一种生生不息的动力。

  尤其是最后一段,杜弗洛用脚弹奏起钢琴,震撼的绝不止电影中的观众,还有银幕外的看客。

  很多人被用脚流畅弹奏钢琴的乔治感动了。

  他们完全融入到了那个场景中。

  这久久不息的掌声,除了送给《拥抱》的主创人员,更多的是献给乔治的扮演者,克罗夫·杜弗洛。

  ——————

  克罗夫热泪盈眶,当全场集体喊“乔治”时,他哭了。

  他没有胳膊,没有办法擦干眼泪,托尼太太的扮演者,戏中一直饰演乔治母亲的艾曼纽·贝阿特拿出纸巾,给克罗夫擦拭泪水,当然她眼中也含着泪。

  职业演员的感情并没有那么充沛,因为戏中经历了太多的悲欢离合,很多时候,回到现实世界,会让他们变得麻木。

  因为电影是在电影节即将开幕前才完全成片,所以演员们和媒体人一样,今天是第一次看到完整版《拥抱》。

  电影让他们回到拍摄的那段日子,很多因为时间和杀青后忘却的情感,再一次想起。

  贝阿特仿佛又回到了托尼太太的时光。

  她和乔治争吵过,冷战过,相依为命,也互相攻击,电影中,托尼太太终于理解并愿意支持乔治完成梦想,参加比赛。

  电影最后一段,让贝阿特回到当初拍摄时,在台下看着克罗夫演奏时的感动。

  “我应该说些什么吗?”克罗夫·杜弗洛鼻子红红的说道。

  “说谢谢就可以了,”贝阿特鼓励克罗夫,“去吧,孩子,我给你拿着话筒,对着话筒说,现在,这是你的舞台。”

  “谢谢,非常感谢,希望大家喜欢。”克罗夫·杜弗洛声音发颤。

  台下的掌声更加热烈。

  “感谢所有人,托尼太太,托尼先生,我的老师……”杜弗洛一时间脑子有点迷糊,他忘记了演员的名字,只记得他们在剧中扮演的角色。

  “感谢摄影师布尔维尔,感谢灯光尼尔,感谢场记艾登,感谢录音师雨果,感谢副导演……”

  他说了一串常常的名字。

  最后,杜弗洛将目光看向霍恩,“最后,感谢导演塔玛拉·霍恩,谢谢。”

  ☆、第107章 《拥抱》媒体会

  就目前公布的法国下半年上映的几十部本土电影来说,《拥抱》的阵容无疑是非常强大的。

  这部集齐了法国众多一线演员和顶尖幕后团队的文艺片,虽然只是一部中低成本影片,但因为它的导演是塔玛拉·霍恩,而变得引人注目。

  这是号称最强新生代导演,塔玛拉·霍恩继执导《哈利·波特与凤凰社》后首部影片,还未上映便被影迷和影评人赋予了“08年最值得期待的电影”之一。

  若说媒体看片会之前,记者们对这个“最值得期待”还有怀疑,但是现在,这个怀疑已经消失无踪。

  他们已经可以遇见今天之后,《拥抱》的口碑会多么的疯狂。

  电影刚刚结束,戛纳电影节相关新闻已经出现了《拥抱》相关新闻。

  《最强新生代导演再度出击,戛纳新片<拥抱>大受好评》。

  《塔玛拉·霍恩新作来袭,断臂少年的“拥抱”温暖电影节》!

  《戛纳新片速递:<拥抱>给你不一样的感动》。

  《戛纳电影节每日新发现——塔玛拉·霍恩“拥抱”这个世界》。

  勒布朗喜不自胜地将这些新闻标题一条条念给苔米听。

  今天才到达戛纳的霍恩一家和培根一家,看到这条新闻都非常高兴,雷蒙德的母亲对苔米说,“孩子,我太期待这部电影了,你想象不到,我的朋友们有多么羡慕我,他们根本买不到电影票。”

  霍恩夫妇看着一身正装的女儿,心中也是感慨万千,他们做梦也没有想到能等到女儿送电影票的一天,他们一直非常羡慕米兰达和儿子亚伦,苔米虽然很忙,却从没有忘记寄给哥哥和外婆电影票,而身为父母的他们却从来没有这个待遇,每年他们都会从苔米那边收到各种各样的礼物,每一件礼物都非常贴心,但是霍恩夫妇知道,那是雷蒙德的手笔,他们的女儿并没有那么细心。

  对于这几张电影票,霍恩夫妇感到太珍贵了,他们不敢问送他们电影票是雷蒙德还是苔米。

  夫妇俩自我安慰,雷蒙德估计是不可能不通过苔米搞到她新片首映的电影票的。

  要知道这几天法国娱乐圈最大的新闻就是戛纳电影节,电视上还有报纸上都不止一次报道过,塔玛拉·霍恩新片《拥抱》一票难求。

  雷蒙德应该没有办法绕过苔米,一下子要来这么多电影票吧。

  ————

  因电影在看片会上反应强烈,《拥抱》媒体发布会格外热闹。

  导演为首的主创人员出现在会场时,依然有未能入场的记者试图通过警卫进入发布会现场。

  试图蒙混入场的记者和工作人员发生了激烈地争论,场面一度陷入混乱,警卫和工作人员花了30分钟左右的时间,才维持好现场秩序。

  布尔维尔和杜瓦尔面面相觑,两人虽然不像以前那样胆怯,不过看到这样的场面还是会有一些不适应,再看看淡定的霍恩,两人心中的佩服油然而生,不愧是头儿,就是这么淡定!

  两点三十分,距离原本规定规定时间迟了整整半小时后,法国导演塔玛拉·霍恩新片《拥抱》媒体发布会正式开始。

  “欢迎,很高兴看到大家,希望在接下来的采访中,我们的气氛可以友好的保持下去,谢谢。”

  苔米简明扼要的开场白保持了一贯简练的语言风格,不过她话中的内容却非常有意思,很多记者闹不清楚她是在开玩笑还是说真的,只能跟着干巴巴地笑一笑。

  首先电影总述,这个阐述是要由导演来完成。

  苔米对着话筒说道,“《拥抱》的剧本,最早成型于我刚迈入中学时,一年前经过反复修改,剧本最终完成,因为两次修改时间跨度很大,所以内容变了又变,几次修改终于定稿……”

  塔玛拉·霍恩不是一个多话的人,但是提起她的作品却有很多话说。

  她提到了电影创作,提到了电影选角,提到了电影原画,也提到了剧中演员和影片杀青后的后期制作。

  “这部电影我做了很多前所未有的尝试,此前,很多人笃定我只会执导黑色惊悚类影片,《拥抱》上映后,大家或许会有一个不一样的答案。”

  “我不敢说《拥抱》是最好的,只能说,这是一部好电影,符合广义佳作范畴内的影片。”

  了解霍恩导演的记者都知道,这是一位极其自负的导演,她还是个初出茅庐的新人导演时,曾在美国圣丹斯电影节和一众媒体呛声,而后又在荷兰鹿特丹电影节与片商因为版权价格而发生激烈争执。

  台下的记者绝大多数来自欧洲国家,他们曾多次和塔玛拉·霍恩打过交道,知道这是一位什么样的导演,正是因为了解,才会格外感慨,不知道什么时候,塔玛拉·霍恩也长大了。

  没有想到当年恃才傲物,执导“哈5”后迅速跻身国际知名导演行列的塔玛拉·霍恩,成名后,反而越发谦逊起来。

  这不得不让人感慨,时间,真是一把磨人的利器。

  ————

  导演总述环节结束后,就到了提问环节。

  多年前,霍恩执导《漂亮男孩》那会儿,媒体发布会,记者最喜欢提问的对象就是导演本人,随着苔米名声越来越大,她电影中的演员阵容越来越强,比起询问一个幕后的导演,大家更喜欢采访的是演员。

  《精神病人》有卡塞尔和卡斯塔,《哈利·波特与凤凰社》就更不用说了,里面巨星如云,到了如今的《拥抱》,也几乎是大牌扎堆。

  电影演员通常都比较神秘,非电影宣传期间,通常都很低调,观众想要了解他们,只能关注他们的作品,媒体也只有靠着偷拍才能满足影迷们的要求。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1页  当前第7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5/12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王牌导演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