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言情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分手信_分节阅读_第32节
小说作者:蓝色的奥斯汀   小说类别:言情小说   内容大小:228 KB   上传时间:2017-07-25 11:00:09

  亦萱沉吟:“那就是他一厢情愿,还没跟你妈妈求婚,你妈可能根本还不知道。”

  宽宽又说:“不是啊,妈妈知道哒,我回家就告诉妈妈了。”亦萱忙问:“那你妈妈怎么说?”

  宽宽咬着勺子想了半天,似乎想不出答案,最后说:“不记得了。”亦萱着急:“再好好想想,你告诉妈妈的时候,她是高兴呢,还是不高兴?”宽宽想不出来,嘟嘴说:“姑姑,你问题好多,比我还话痨。”

  亦萱哭笑不得。母亲早已铁青了一张脸,抚额说:“这宋叔叔又是谁?Shane Y. Chen,你最好从头到尾把这事给我解释清楚。”

  他坐在宽宽旁边,心乱如麻。她要的各种幸福,果不其然,连人选也已经找好了。

  宽宽沾满冰淇淋的小胖手拉住他,抬头问:“爸爸,事业是什么?是和乐高一样,要拼起来的吗?为什么宋叔叔要拼好事业才能和妈妈结婚?”

  他说不出话来,只好握住宽宽那只黏糊糊的温暖小手。

  母亲最终没来得及细细拷问他,当天晚上,他就和母亲,亦萱,和宽宽一同匆匆赶回麻省。电视新闻连篇累牍报告了好几天,他的父亲,那位投身世界流行病救治前沿阵地的英雄,终究还是出了大事。

  作者有话要说:  抱住,强吻,(小)肥章,都有啦,原谅我吧(哭!)接下去要把铺出去的线都收回来,大家要耐心哈。

  还有感谢小泡泡和慢程程的营养液。

第56章 世间最美好的你(12)

  他们一行四人连夜赶到机场, 坐夜里十一点的红眼班机回东海岸。就在等待登机的那十几分钟时间, 头顶的电视屏幕里还在播放父亲的生平:出生于中国著名的官宦世家,医学院杰出的学生代表, 享誉世界的流行病专家和慈善家,曾经一度被看好要当选议员,却在最后关头放弃名利双收的政治生涯, 坚决奔赴西非救治伊波拉病毒的最前沿, 并且一呆就是八年。

  如今,这位令人敬仰的无国界医生,自己也不幸感染伊波拉病毒, 被专机火速载回美国。电视甚至直播了飞机在军用机场落地的情景,电视台的直升机在空中追踪救护车从机场拐上高速,一路呼啸到医院,穿得象宇航员一样严实的医护人员把担架从救护车里小心翼翼地抬出来。父亲就躺在担架上, 头上戴着面罩,从头到脚裹在白色防护服里。

  从听到噩耗开始,母亲一直脸色煞白, 整个旅途也沉默得吓人,只在飞机即将起飞的那一刻问了亦萱一句:“他不会有事的, 对不对?”

  医生大概都知道,西非当地, 伊波拉病毒感染的死亡率在百分之九十上下。亦萱冷静地回答:“回到美国就好,这里的医疗条件这么好,会没事的。”

  他坐在母亲身边, 飞机的马达开始轰鸣时,母亲紧紧攥住了他的手,他听到母亲喃喃地自言自语:“好人有好报,他会没事的。”

  他们赶到医院时,门口仍然停着电视台的采访车。父亲被安排在最高级别的低压无菌病房,有专门的出入口,和别的病区完全隔离,所有医护人员都全副武装,如临大敌。

  父亲还在药物引致的沉睡中。神色肃穆的主治医生过来和他们谈话,告诉他们医院上下都会全力以赴。虽然现代医学还没找到对伊波拉病毒行之有效的对策,但联邦政府的疾病控制中心已经介入,一种研制中的新药正在从亚特兰大空运过来的途中。

  亦萱过去和医生多聊了几句,回来偷偷告诉亦辰:“你父亲五天前就开始发烧,立刻把自己隔离,当地医疗条件实在太差,连救护车都没有,他的同事找了一俩小皮卡,用塑料布裹住,才把人拉到机场。再加上要从美国调有隔离装置的专机过去,耽搁了一天,所以现在才到。”

  伊波拉病毒到第七天上,大概是最危急的关头,病人不是渐渐好转,就是内出血而死。现在父亲沉睡在隔离病房里,他们都进不去,只有隔着玻璃窗在外面等待。

  坐了一夜飞机,宽宽早累得不行,靠在他怀里沉沉睡去。偌大一个隔离病区只有父亲一个病人,休息区也没有别的家属,一片死寂中,时间慢得象滴水穿石。

  到中午时分,护士来通知他们,父亲终于醒了。

  他隔着大玻璃见到父亲。他躺在病床上,听见他们的声音,朝他们微微侧过脸。他已经有大约两年没见到过父亲,此时的父亲,完全不是他认得那个人。他眼窝深陷,面色潮红,只微微半睁着眼,眼神涣散,不知聚焦在远处的什么地方。

  大夫说父亲刚刚苏醒,神智还不是特别清醒。母亲此时倒十分镇定,通过隔离病房特有的通话装置说:“医生说你情况稳定,叫我们不用担心。我们都来看看你,你看,这是Junior,亦辰的孩子,你有孙子了。”

  宽宽刚刚醒来,还在他怀里揉眼睛,奶声奶气地叫“爷爷”。父亲的眼神从远处收回来,毫无表情地在他们身上一一扫过,最后停在宽宽脸上,似乎微微一顿。

  接下去的两天异常冗长。父亲在新药的作用下慢慢好转,等到发病后第七天的关键时刻,已经可以下床,停止了呕吐,胃口也有恢复。隔离病房制度严格,病人家属也是在规定时间才可以隔着玻璃看见病人,着实没有必要大家都等在医院。小孩自然吃不消,他也把母亲劝回家去,说宽宽需要人照顾。

  他一个人守在医院,在家属休息区坚持工作,每天只花两个小时回家看看宽宽,花两个小时睡觉。

  新闻报道没有停止,采访车依然停在医院门外。网上更打起论战,有人说为陈先生祈祷;有人说有那么好的新药,为什么只有美国人可以用,对非洲人民不公平;还有人说,这样把感染了病毒的病人拉回来,是对全国人民不负责,万一感染别人怎么办?

  这一切喧嚣尘上,颂颂不可能没听说。他给她留了条短信,告诉她宽宽在麻省,等她办完了事,只怕要到麻省来接孩子。纽约离麻省不远,火车一小时一班,路上只需三个多小时。他有过那么一丝希望,也许颂颂会提前过来,哪怕是来看宽宽也好。只是她没出现,短信发过去两个小时,她才回复,只有简短的三个字:“知道了。”

  东海岸的夏天比西雅图闷热许多,一大早阳光普照,气温已经升到华氏八十度。吃过早饭,宽宽在院子里玩,低头蹲在地上,用树杈挖一个洞。

  “爸爸你来看。”宽宽听到他的脚步声,举起手里的瓶子跟他献宝。

  瓶子里俨然有两只嗡嗡振翅的蜜蜂。宽宽自豪地说:“姑姑教我的,在瓶子里倒点糖水,蜜蜂就会飞进来。”

  “那你在地上挖洞干什么?”他蹲下来问。

  宽宽说:“没有空气动物会死,我想在地上挖个洞,把蜜蜂埋了,看看它们多久才死。”

  许多许多童年往事,在这一刻涌上心头。他带宽宽去院子后面的树林里看一棵大树,指着树根下的两个小土包跟他解释:“左边这一个里埋着呆呆兽,我和你一样大的时候养的哈士奇,因为我不小心,它出车祸死了。右边这一个埋着两只蓝松鸦,它们病死了,死的时候很伤心,因为我不小心弄坏了它们的蛋。”

  “人死了就永远回不来,动物也一样。”他告诉宽宽,“所以,生命重于一切,即使是科学实验,也不可以随便以生命为代价。”

  这些都是父亲对他说过的话。那时候他很怕父亲严厉的眼神,也怕没完没了的罚站,仿佛无论他如何努力,都无法让父亲满意。这些父亲教导过他的话,他却句句都记得。不管父亲是个怎样的父亲,还是在他的人生打满他的烙印。

  匆匆提上电脑,他又要赶到医院去。医院门口仍然守着几个记者,见他下车,记者就围过来,几支麦克风追在他身后。有一个记者喊:“陈先生,请问你父亲近况如何?什么时候能出院?”还有一个喊:“陈先生,对那些认为不该把你父亲从非洲运回来的人,你有什么话说?”

  他十分明白媒体想要什么,无非是有看点的冲突,他完全应该象往常一样,随便他们怎么喊,都应对感谢关心,其他无可奉告。今天不知道为什么,也许是这些天的高压终于到了他承受的极限,他停下脚步,回过头,抓过其中一支麦克风说:“我想对那些人说,我以有你们这样的同胞为耻。你们的良知在哪里?但愿你们永远不会得传染病,不然身处这个没良知的世界,也许没有医生愿意冒险救你。”

  结果第二天他就上了早间新闻。一早赶到医院,护士都朝他笑得有些不同寻常,他抬头一看,看见休息室墙上的电视里正在播这一段,他一把抓过话筒,一副怒发冲冠,出离愤怒的样子。他去看父亲,父亲也正在抬头看电视,看见他来,于是拖着挂输液瓶的架子,缓缓走到玻璃窗前。

  父亲的气色不错,虽然面庞比以前瘦削了许多,眼神仍然凌厉。他看见父亲扯了扯嘴角,说:“你这样的脾气,幸好当初没去从政。”

  虽然是责备的话,他的眼角竟然蕴着笑意。他已经记不得什么时候见过父亲笑。自从他大学毕业开始工作就很少回家,父亲又常年在西非,上一次见面还是在两年前,父亲回来过圣诞节。那时母亲象往常一样跟他抱怨:“你爷爷在你这年纪,孙子都快有了。以前你至少还敷衍我一下,现在可好,相亲的话我连提都不敢提。”当晚他被父亲叫进书房,父亲的眼神一如既往地严厉:“如果你曽祖父还在,恐怕早对你动用家法。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我早已对你没太大指望,但为一个女人执迷不悟,我没想到你会堕落至此。”

  和大多数情况一样,他和父亲的见面以不欢而散告终。他提前一天飞回西雅图,希望永远不必再回来。只是血缘是一条剪不断的索链,如今他又站在这里,和父亲面对面站在玻璃的两面,中间是连病菌都难以逾越的隔阂,但又如此之近,他可以听到父亲在对话喇叭里传来的呼吸声。

  “亦辰,”父亲在玻璃那一边开口,语音略带迟疑,“那个小孩是……”

  他猜到父亲要问的话:“是我和颂颂的孩子。”

  父亲低头,似乎是沉思,良久才抬头,眼里有他看不懂的情绪,他的声音从喇叭里传来,带一点沙哑:“我以为,一年或两年,或者三年五年,你总会忘记……”

  父亲停下来,像是找不到最好的措辞,有那么一秒钟,他甚至以为他要说出道歉的话。然而他突然捂住嘴,低头开始咳嗽,咳了几声停下来,刚要说话又开始咳,越咳越厉害,咳得弓下腰去。他在玻璃的另一边,过不去,也看不到父亲的脸,只能喊:“爸爸!”

  然后父亲抬起头,他看见父亲捂着嘴,手上一片刺目的殷红,每咳嗽一声,鲜血就从指缝间汩汩涌出,先是指缝和鼻孔,然后是眼睛,然后是耳朵。

  他拍着玻璃大喊:“护士!护士!”大批穿白大褂的医护人员不知从哪里涌来,匆匆忙忙去隔离室穿好隔离服,又匆匆忙忙涌进病房。父亲就静静站在那里,隔着玻璃,满脸鲜血地望着他。

  这就是他记得父亲最后的样子----隔着玻璃站在他的对面,满脸鲜血地望着他。这位世人眼里将全身心献给人类和平的科学家和慈善家,终于敌不过病魔,在感染伊波拉病毒后的第十天溘然长逝。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慢程程的手榴弹,还有简,慢程程,和gphsl灌溉的营养液。

第57章 世间最美好的你(13)

  葬礼定在五天后。感染病毒的病人过世后都要经过特殊处理, 父亲的遗体被火化, 放在一只瓷罐子里,暂时放在客厅中央。

  父亲的遗产和葬礼的一切都要由亦辰打理, 忙得他不可开交。母亲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很少出门,甚至连床都懒得起。他去敲过几次门, 不是没人应答, 就是只听到母亲低声的饮泣。

  他太忙,常常没空顾及宽宽,宽宽倒也不粘他, 自顾自一个人也可以玩得很高兴。只有那么一次,他看见宽宽和他的蓝牙机器人呆呆兽说话。

  “呆呆兽,你知道妈妈什么时候来接我吗?”

  呆呆兽闪了闪蓝眼睛:“不知道。”

  宽宽一个人叹气:“奶奶很伤心,爸爸很忙, 没人有时间陪我玩。我有一点想妈妈,也有一点想宋叔叔。”

  和颂颂约好接孩子的时间已经过去,她没有来, 只给亦辰发了一条短信,说目前走不开, 要延期几天。她没说有什么事走不开,他不想猜, 也不敢猜。据说宋挺也在纽约,那么也许有什么重要的事情正在发生。

  “呆呆兽,你说, 妈妈和宋叔叔什么时候结婚?”宽宽问。

  呆呆兽翻着蓝眼睛:“正在查找婚礼日期,鲁颂颂,宋挺……”

  还没等呆呆兽找出结果,宽宽又问:“呆呆兽,你说,妈妈和宋叔叔结婚以后,是不是也会亲嘴?”呆呆兽的蓝眼睛转得更快了些。宽宽托着腮问:“说不定妈妈和宋叔叔已经亲过嘴了。呆呆兽,你说他们现在亲了几次?妈妈和爸爸亲了多少次嘴才有我?妈妈和宋叔叔亲过嘴,会不会有小弟弟?是不是要亲很多次才会有小弟弟?你说,要亲多少次?”

  呆呆兽的蓝眼睛越闪越快,最后变成红光。宽宽嘟着嘴问:“呆呆兽,你说,妈妈和宋叔叔有了小弟弟以后,会不会就不喜欢我了?”

  呆呆兽红光一闪说:“信息量太大,程序自动关闭。”说罢“唰”地关了机。宽宽哀怨地抱着呆呆兽来还给他:“爸爸,对不起,你的机器人被我玩儿坏了。”

  他把宽宽抱上膝头,半晌问:“妈妈和宋叔叔结婚,你愿意吗?”

  宽宽温暖的小手搭在他肩上,点点头:“愿意。”

  “你不怕他们有了小弟弟,会少爱你一点?”

  宽宽啃着胖手指想了想,最后点头:“怕是怕,不过别的小朋友家都是三个人,我们家才两个人。我生病的时候妈妈照顾我,可是妈妈生病的时候,我太小,还不会照顾人。爸爸,你又不能搬得近一点,这样妈妈太可怜了。如果宋叔叔和妈妈结婚,我们家就三个人了。”

  他默默无语,宽宽反而来安慰他:“爸爸,别难过。妈妈和宋叔叔要亲很多次嘴才会生出小弟弟,应该没那么快吧。”

  他抱紧宽宽,问他:“宋叔叔对你妈妈好不好?”

  宽宽点头:“好啊,宋叔叔给我和妈妈包饺子吃,宋叔叔还会煎鸡蛋。”

  他沉默,然后淡淡地笑:“那他比我强多了。”

  “爸爸,我饿了。”宽宽嘟嘴,“咱们叫披萨饼好不好?”

  他在宽宽耳边提议:“咱们吃奶奶做的海鲜炒饭好不好?”

  “好啊。”宽宽响应。

  他说:“你去敲奶奶的门,告诉她你饿了,要吃她做的海鲜炒饭。”宽宽点头,骨碌碌爬下他的膝头,领命而去。

  颂颂曾经说过,当她一无所有,身边一个人都没有时,至少她还有她自己。现在他们还有家人,也许摆脱悲痛的最佳方式,正是被旁人需要。

  葬礼那天,碧空如洗。

  举行葬礼的是小区外面镇上的一个小礼堂,他的曾祖父和祖父的告别仪式都曾在这里举行。这一次的规模比前两次都大,小镇的道路挤得水泄不通。当地的媒体相继报道了这个噩耗,有不少记者来观礼。陈氏家族的所有成员都肃穆地坐在台下,他嘱咐宽宽,坐在奶奶身边,握住奶奶的手。他代表整个陈氏家族发言,回顾父亲的一生,他的事业,他的遗愿,最后宣布,根据他的遗嘱,将捐一大笔钱成立疾病研究和救治的基金会。

  仪式结束,亦萱带着家人陆续离开,他留在后面应付一群记者。他变着花样重复了几遍场面上的套话,记者终于渐渐散去。最后一个上来跟他说话的是个熟面孔,西雅图那家华人报纸的Jasmine 何。

  他无奈地笑:“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报社竟然还派你从西雅图专程赶过来。”

  何记者还是一支马尾辫,清清爽爽的样子,没带笔记本也没带录音笔,半晌只说:“你节哀顺变。”

  他点头,她又问:“刚才看见你母亲身边的小男孩,是你的孩子?”他简短地回答:“是。”她顿了顿,淡淡一笑:“很可爱,有两个小酒窝。”

  八月的阳光毒辣刺眼。门口人群渐散,远处不断传来汽车鸣笛离开的声音。从门口望去,院子里已经没有什么人,只有一棵遮天蔽日的百年大枫树静静立在中央,树下站着一个黑衣黑裙的人影。

  他急急回头朝何记者告别:“对不起,我先走了。”

  从礼堂走到院子里的大枫树,二十几步路,他象走了一世纪。往事历历在目,他禁不住想起当年颂颂父亲的葬礼,那次是他站在门外,不敢进去,从黑漆大门外往里看,看见颂颂微微低着头,站在鲁教授的大幅黑白照片前。

  说不清是什么时候开始爱上她,也许是后来也许是第一眼。感情的事虽然来得毫无征兆,对他却是历久弥坚。

  她站在大树下,摘下墨镜,黑色长发落在肩头,发间隐约可以看见银色的耳钉,不如她通常戴的小巧,但在阳光下闪耀,依然很美。初遇她时她戴着前男友送的耳钉,后来换成他送的。他那一对早就被她退还,现在还锁在他抽屉里。现在这一对,又不知是属于谁。

  还是颂颂最先平静地开口:“对不起,没能早点来。我想你肯定希望宽宽参加完葬礼才走,又觉得现在不是我见你家人的最好时机。”

  “我知道。”他轻声回答,顿了顿又说:“宽宽很想你。”

  她说:“我在门口远远看见他了,牵着奶奶的手。”他们两个站在大树的阴影下,身后的院墙上爬满白色的蔷薇,午后的夏日有一缕微风,倏忽风来,一阵悠远的香味。她在微风里拢了拢耳边的散发,说:“你也保重。”

  他觉得心中有绵延的酸痛,回答说:“直到自己有了孩子,才理解父母对你的爱。”

  她微微点头。他又说:“不知你哪天回国。如果不急的话,我想多留宽宽几天。现在我母亲唯一提得起兴致来做的事就是给宽宽做饭,我想让宽宽尽可能多陪她几天。”

  她点头答应:“我在纽约还有两个合同要谈,最多还可以留一个星期。”

  “那么……”他说。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6页  当前第3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2/3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分手信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