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言情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八十年代生活记_分节阅读_第11节
小说作者:杳却   小说类别:言情小说   内容大小:286 KB   上传时间:2023-09-17 19:40:28

  如今接受爸爸了,在小朋友眼里,爸爸大概是可以随便揍的存在。

  金春慧哼一声,夹了个雪衣豆沙,抖掉上面过多的白糖,自己先尝一小口。

  尝过后,大概明白丈夫的意思,这玩意儿还是饭后或者饭中吃比较好。

  不宜嘴巴淡的时候吃,她已经抖掉一部分白糖,对她来说仍是太甜,又甜又油。

  她吃了一口后,送到年年嘴边,年年小朋友似乎并不觉得太甜,吃了一口又一口。

  小朋友刚开始吃得起劲,后来也不太能吃得下去,金春慧把吃了半个的雪衣豆沙放盘子里,先喂女儿吃饭。

第13章

  黏糊糊的菜挺合小朋友胃口,地三鲜对他们来说有点咸,拌饭里还是能入口的。

  小朋友前头吃不下去雪衣豆沙,过了没多久又重新惦记起来,吃饭的时候,圆溜溜的大眼睛就盯着雪衣豆沙看。

  金春慧给小朋友吃的是拌了菜后黏糊糊的饭,自己不把菜往饭里拌,她不爱吃拌饭,喜欢把菜放饭上慢慢吃完。

  爸爸每夹走一个雪衣豆沙,年年都要喊声妈妈,语气着急,好似想让妈妈拦着爸爸。

  “这一个半是妈妈和年年的,剩下的都让爸爸吃。”

  一盘一共五个,金春慧让丈夫赶紧吃完三个,盘子就放年年旁边,省得年年惦记。

  严劭已经吃了两个,剩下一个两口吃完,金春慧把盘子放到年年旁边。

  这下年年终于不再是焦急的状态,专心吃自己黏糊糊的饭。

  比起雪衣豆沙,金春慧更喜欢拔丝地瓜,拔丝地瓜一半都是她吃的。

  吃完一顿饭,她不得不说:“一顿饭下来,口渴得不行。”

  最后仍是没吃完雪衣豆沙,和年年一起吃完半个,另外一整个由爸爸吃进肚子里了。

  “留下来喝几口水,不渴了再走。”严劭勉强吃了个饱肚,时间还来得及,可以在这里多磨蹭会儿。

  “喝不下了,直接走吧。”

  离开的时候,他们夫妻俩谁都没抱着年年,年年走在爸爸妈妈中间,由爸爸妈妈各牵一只小手。

  吃完午饭,金春慧才问起严劭有关弹棉花店费叔的事情,费叔孩子是他的战友吗?

  弹棉花店的老板连雷叔都认识,很可能是平安县人或者同一个部队出来的。

  严劭回答她:“猜错了,费叔没有孩子在部队,也不是平安县人,几年前费叔老家发生雪灾,出现人员伤亡,我们部队出发抢险救灾,雷叔负责运送物资,来来回回就认识了,费叔在那次雪灾中出了很大力气,跟我们挺熟的。”

  “雪灾啊,平安县也会发生雪灾吗?冬天到了家里是不是得备很多柴火煤炭,我们自己家乡三年五载不见一场大雪,这里看样子会经常发生雪灾。”她在老家冬天都被冻得发抖了,在这里会不会撑不住。

  这里的九月份已经跟她老家十月底差不多温度了,实在不知道十一月十二月温度会低到哪去。

  今年不待在这里过冬,明年随军后总要留下来过冬,逃不了的。

  “这里冬天寒冷,人被冻死都不稀奇,我们自家条件过得去,保暖工作要做好,给你和年年买棉袄的时候,你不能随便挑件便宜的应付过去,贵的更保暖。”现在百货大楼里的棉袄就是越贵越保暖,没有偷工减料赚差价一说,都是实实在在能感受到暖和的料子。

  “我知道了。”

  一家三口来到百货大楼后,直奔“保暖区”,保暖区卖的东西很多,棉袄、棉裤、皮棉靴、皮帽、耳罩、手套、围巾、热水袋等等。

  “你和年年都来两件棉坎肩,这是小孩穿的,这是你穿的,披上试试,买大点没关系。”严劭拿起棉坎肩。

  棉坎肩没有袖子,他挑的又是宽松款,金春慧穿在身上没有什么特别明显的感觉,年年也是件大的,她才两岁多,棉坎肩到她身上跟大外套似的。

  听到雪灾,金春慧不敢贪便宜随便应付过去,虽然觉得棉坎肩保暖作用不大,但是在这里生活了十几年的丈夫让买,她就买了:“成吧,各买两件,这种帽子跟你的军帽有点像。”

  能把耳朵一起挡住,看着挺暖和。

  站他们附近的售货员见她在手里拿半天,告诉她可以自己戴头上试试。

  售货员说可以戴,金春慧就往头上戴了。

  “和你军帽一样暖和。”这个帽子一戴头上,她就感觉到了一阵暖意。

  她家男人冬天回来会带上自己的军帽,自己不戴,给她戴。

  很暖和,但是戴不出去,老家冬天冷,没冷到出去需要戴帽子的程度。

  严劭:“差不多材质,都是动物皮,买这种帽子就不用特意买耳罩了。”

  “价格不便宜,这种帽子还不能经常清洗,买两顶大人帽,一顶小孩帽好了。”这种帽子洗了之后保温效果会变差,再买一顶备用,她和严劭都能戴。

  小孩帽对年年来说也有点大,不过换成大人帽盖在她头上,要把整个小脑袋给遮住了。

  帽子算挑好了,开始挑棉靴。

  售货员表示棉靴也可以试穿,金春慧就开始给自己和孩子试穿棉靴。

  好在她早上出门想到今天要买靴子,给自己和年年换了没有破洞的袜子,这样大庭广众下试穿不会特别尴尬了。

  金春慧的脚大小已经定下来,胖了以后,鞋码大了两码,买棉靴正好可以在现在的基础上再买大两三码,这样一双靴子能穿好多年。

  年年的也可以买大几码,金春慧给自己套棉靴之前心里就有数,对年年的鞋码没有准数,她就按着给年年套棉靴的难易程度挑选棉靴大小。

  棉靴码数选好,母女俩各买了两双。

  金春慧看着坐在自己身边的丈夫:“你也来试一双。”

  “我不用了,我自己有两双。”

  “棉靴又不是帽子,帽子戴头顶就没事了,棉靴可是要走路的,留一双在家里,冬天在外面执行任务穿你的旧靴子,回家了换穿暖和的新棉靴,新棉靴可不是让你穿出去执行任务的。”按他说的,这个省部分地区会发生雪灾,发生雪灾了,他们就得去支援。

  支援时候靴子不得踩在雪里?忒费靴子。

  百货大楼棉靴子看着没他的军靴耐造,就留在家里,回家再换穿。

  严劭没意见了,听话试穿棉靴。

  挑选了半个下午,夫妻俩挑了一编织袋的保暖用品,热水袋都买了五个。

  在市里百货大楼买了不少过冬用品,夫妻俩又去县城百货大楼买了不少东西。

  严劭在申请住房后,并没有把工资全数汇给金春慧,自己留了些,有空就往家里添置锅碗瓢盆,金春慧问他家里有没有哪些物件,有就不买,没有就买来,省得住进去才发现缺这样少那样。

  自行车不拘在哪买,在县城买更方便,他们就在县城买了。

  一天下来,一千块钱已经不剩多少,上午给严劭的五块钱,金春慧都已经不在乎了,比起一千块钱,五块钱只能算小头。

  坐上从县城到部队的客车,金春慧心情复杂,丈夫之前住房批下来了,他本人除了添置锅碗瓢盆,就没住过,常年都是睡宿舍大通铺。

  随着晋升,跟他一起睡大通铺的人越来越少,问他哪些跟他差不多级别的军人家属好相处,他说不上来,最多就是蹭顿饭,看着都挺客气。

  其他家属不提,他只能说他团长还行,不过他媳妇不常在家待着。

  问了白问。

  现在家属干活都属自愿,不会强制让谁干活,为了补贴家用又或者是不被闲言碎语影响,家属们多多少少会从妇女队长那里领点活。

  没错,妇女队长这里还能寻到活计,差不多都是手工活,给士兵们缝衣服做手套之类。

  家属院每家都会配缝纫机,听说有免费缝纫机,金春慧心里是开心的,但说缝纫机是给大家干活用的,她不太开心得起来。

  不是不乐意干活,是根本不会用缝纫机。

  问严劭,严劭对缝纫机用法也是一窍不通。

  这可真是难办,无师自通根本不可能,还得找个人教她。

  她都不想和家属院的家属有过多交流,有活就干活,没活在家待着。

  如果家属院待不住,那么另谋出路好了。

  现在不都开放了吗?

  今天去的早市,卖什么的都有,她是不是也可以寻摸点东西到城里或者哪里卖。

  每天都有客车,来回还算方便,等年年去上幼儿园,她轻松很多就能考虑以后做什么了。

  客车开到招待所,贺婶和楚楚已经在招待所门口等着,都不用夫妻俩下车,直接帮他们把行李放到车上,除了行李还有一包东西和一个篮子。

  车里有别的乘客,贺朝霞没法跟金春慧寒暄太多,只隔着车窗告诉金春慧:“那些都是你们的,下车时候别漏了。”

  篮子上盖着布,但是金春慧大概猜到是什么了:“行的,贺婶你保重身体,我过阵子再来看你。”

  说了两句话,车子发动去部队。

  到达客车终点站,别的家属纷纷下车离开,雷叔和他妹妹帮一家人搬行李。

  他们家东西不算少,还带辆自行车,夫妻俩得有三头六臂才能一趟搬完,雷叔和雷姑姑帮他们搬东西。

  从客车终点站走到家属院大门得走两三百米。

  家属院大门有战士站岗,对方见到严劭,朝严劭敬了个军礼。

  雷叔和雷姑姑算是部队熟人,他们能进出家属院,金春慧和女儿都是生面孔,严劭完全可以说明妻女身份,领着她们进去,不过还是在回敬军礼后,按照规矩拿出放在口袋里的介绍信。

  站岗战士检查过介绍信后,放一行人进去。

  进去家属院还有一段路要走,看到一排排长得差不多的房子,金春慧眼睛都快花了。

  看来她短时间内不能乱走,否则完全记不住回家的路。

第14章

  东西全搬到家里了,金春慧让雷叔等等,她把属于贺婶的篮子袋子拿出来,雷叔可以顺便带回家。

  严劭给帮忙搬行李的雷叔雷姑姑分了肉饼,肉饼是他们在城里买的,还带着热乎气。

  金春慧已经放弃精打细算,在城里的时候,专门交代严劭多买几个肉饼,分雷叔他们几个,给他们带回家吃。

  雷叔开始不接受,一番推拒后还是拿走肉饼,开车回家了。

  新家进来就是厨房,这个厨房比招待所的厨房大多了,桌子在正中央,看着也没有很占地方。

  厨房进去是睡觉屋子,有炕桌,缝纫机也在睡觉屋里。

  再进去的小房间里只放了张床和两个箱式柜子。

  金春慧:“有没有住附近比较方便讨热水的人家?热水用来喝的,不需要太多。”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6页  当前第1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8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八十年代生活记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